02.26 學習硬筆書法,有必要臨帖嗎?

顏丶顏


首先說說練毛筆書法,一般都會臨古帖,而學書若不先臨古,自創的字體俗稱“江湖體”。

什麼叫做“書法”?書法是一種藝術,反過來,藝術不一定是書法。書法跟其他藝術作品有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法”,何謂“法”,是為法度者也。因此,書法是一種遵循一定的法度的書寫藝術,因此書寫跟書法是有區別的,“江湖體”是一種藝術,但它不是書法,它只能稱作一種“書寫藝術”,寫好江湖體的人是藝術家,但不是叫做書法家。

為什麼只有臨古才是叫遵循“法度”?其實,此處的“法”,也有法古的意味。中華上下五千年,其文字發展以來,至今一直流行的字體不過為篆、隸、草、魏碑、楷、行等(其中現代最為流行、最大眾化的是楷書和行書)。歷史的滔滔長河,最後沉澱出的書體,就那麼可數的幾種,可見這幾種書體是符合人的審美的,無論古人還是今人,所以得以一直流傳下來,成為一種“法度”。此可謂法的一種解釋。

趙孟頫是我喜愛的一位書家,最近也在臨他的帖。假若你認真臨過多種帖,尤其是不通時期的帖,你都會發現帖與帖之間的傳承。什麼意思呢?比如你看趙孟頫的字,有的地方有柳體的影子,有的地方又有二王的影子,有的地方又有魏碑的味道……由此可見,古代書法家也會臨古帖,他們不斷的法古,集百家之精華,自成一體,其中妙處在於,你在他的字體中,看到一種傳承!用現在的一句話來說,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華書法的精華的傳承,使得今人乃至世人景仰,此亦為大法也!

再回到問題,要學習硬筆書法,也要遵循法度,也就是說要先法古。不然就是意味的練字,把字練得再漂亮,也只是很漂亮的字而已,可以叫做藝術,但稱不上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