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古代的舞蹈家有哪些比較出名的?

黎瓏


最家喻戶曉的楊玉環唄,楊貴妃擅長的舞蹈是一種叫胡旋的西域舞,舞姿輕盈而矯健,要轉很多圈。中國的舞蹈最鼎盛時期應該是在漢唐,漢朝是因為趙飛燕,她可以身姿輕盈的站在宮人托盤上跳舞。唐朝就更厲害了,唐朝有楊玉環,玄宗作曲霓裳羽衣曲,楊玉環編舞霓裳羽衣舞。這個舞蹈有多流行呢?據說當時從老百姓到達官貴人再到宮廷,這個舞被改編成多個版本。為什麼唐朝會這樣流行?因為皇帝和貴妃都是藝術家,以至於可以把大量的金錢投身於作曲和編舞。霓裳羽衣舞在中國已失傳,但傳說日本還有一定的傳承。此外,戚夫人也是出名的舞蹈家,也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後來的老婆。但劉邦的大老婆是呂后,這個人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後來戚夫人被她害成了被割掉口鼻砍掉手腳,放在廁所裡的怪物。春秋戰國時代的西施,也是精通舞蹈的,她本來不喜歡跳舞,但在間諜培訓中,被說服學習了舞蹈,她擅長的是一種木屐舞,就是腳穿木屐,踩出特定的節拍。中國古代還有一個著名的美女叫綠珠,西晉時代,也是擅長舞蹈的,但最後死得很悽慘。就想到了這些,以上都是憑記憶寫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百度一下求證。


麗享主義


我認為是唐朝的兩大美女,第一個是四大美人之一,使唐朝走向滅亡的楊貴妃,他130多斤的胖子,跳霓裳羽衣舞,不停的扭動腰身,卻能用舞蹈彰顯自己魅力,令皇帝和大臣無不歎服,足以顯示身體的協調性和高超的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領當時的時代潮流,我認為現在的肚皮舞就是楊貴妃創造的,我估計是唐僧取經把這個舞蹈傳到了印度,這肚皮舞竟然成印度發明的了。第二個就是趙飛燕了,身輕如燕,最著名的是掌上舞,雖然有誇張和杜撰的嫌疑,但是把力與美,平衡掌握的淋漓盡致的,無出其右。一個舞蹈代表了一個時期的文化和生活,說遠的大家都認為在瞎說,那就說現代,80年代流行的迪斯科,90年代流行的霹靂舞 ,2000年流行的街舞,現在流行的揺弋步,太空步,抖音上從三歲小孩到80歲老太太都在跳酒醉的蝴蝶,這說明了只要是廣大群眾喜歡的都是好舞蹈。


生活的左和右


古代 我們國家古代 著名的舞蹈很多 只是現在 流失的也很多 現在比較好的《踏歌》古代著名舞蹈家 西施、趙飛燕、王昭君、綠珠、楊貴妃都屬於古代舞蹈家 南北朝時,是中國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時期,自然在歌舞藝術上也互相學習,於是發生了新的飛躍。如《代面》、《踏謠娘》、《撥頭》等一些帶有情節性的舞蹈,為以後的中國舞劇(戲曲)開闢了道路。 到隋唐時期,統一了南北,南方與北方的樂舞也統一於樂部,其中胡樂成份所佔較大,宮廷巨室閭閻細民,竟尚胡樂,相成習風,如《胡旋》、《胡騰》、《拓枝》之類遍及各地。唐代已設教坊,彙集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樂舞人才,創制和發展了不少優秀的樂舞節目,其中著名的如《霓裳羽衣舞》、《劍器舞》、《蘭陵王》等 ,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到晚唐五代時期,封建統治的權力走向衰弱,地域分割,社會動亂,經濟生產下降,有不少傳統的古代樂舞和唐代創制的大麴,逐漸消失,宮廷藝人流落民間,教坊梨園之盛,也就隨之消失了。 元代的宮廷之中,曾作《天魔舞》,其他舞蹈殊少舉行。蓋元明為南北曲的戲劇時代,舞蹈為戲曲所代替,舞藝收攝於劇藝,舞人轉化為劇人,上自宮廷士大夫,下到市民階層,都對戲劇發生愛好。



怡然然麻麻


我國古代的舞蹈家很多,西施,趙飛燕,楊貴妃,都是古代舞蹈家。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時期,在歌舞藝術上也相互融合、學習、進步,產生了質的飛躍。如《代面》《踏謠娘》《撥頭》等這些帶有情節的舞蹈。為中國戲曲開闢了新的征程。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南北方文化也有了一個融合,出現了胡樂成份,從宮廷到民間都喜歡胡樂,並且都樂於學習胡樂,如《胡旋》《胡騰》《拓枝》等遍及各地。

在唐代就已經有教坊,專門培養了不少舞蹈,樂曲人才,也創作發展了很多歌舞節目,比較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劍器舞》《蘭陵王》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1、西施,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宮廷舞蹈表演者。越王勾踐為向吳國復仇使美人計,把西施送給好色的吳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後,終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據記載,為了讓西施表演《響舞》,夫差專門在御花園的一條長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進大缸,上面鋪木板,取名“響廊”。西施腳穿木屐,腰繫小鈴;優美舞姿中,木屐踏在木板上,發出“錚錚塔塔”回聲和腰上小鈴清脆的“叮叮噹噹”聲相互交織,別有一番迷人的風味。吳王為西施所迷,荒廢了政務,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越王勾踐趁機發兵打敗了吳國,夫差被迫自殺。

2、趙飛燕,漢代的著名舞蹈藝術家,開始是陽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聰明伶俐、身材窈窕,學習歌舞時精心、刻苦。由於她的舞姿特別輕盈,故人稱“趙飛燕”。後被漢成帝看中,召入宮中,封為“婕好”,數年後立為皇后。據說趙飛燕,身輕若燕,能在掌上跳舞。相傳漢成帝為趙飛燕造了一個水晶盤,令宮人用手托盤,趙飛燕則在水晶盤上瀟灑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見其舞蹈的功力。

3、楊玉環,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生得豐滿豔麗,是盛唐典型的美人。她音樂素養很好,會演奏多種樂器,歌舞尤為出色。據傳她除了擅長表演《霓裳羽衣舞》外,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藝。

我們沒辦法親眼所見這三個絕美佳人的舞蹈,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霓裳羽衣歌》記述了這個舞蹈給予他的深刻印象,其中“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雲欲生。”描寫了《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動態美和感人的藝術魅力。還生動的描述了這舞蹈所穿服飾,樂器伴奏和表演的細節。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佳伊媽媽講歷史


趙飛燕和楊玉環!




曾雒


中國幾千年的舞蹈文化史,有著難以數計的歌舞伎人,而《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一書中收錄了30多位舞蹈家的故事,其中多是歷代著名的舞蹈家。如春秋戰國時代的西施、旋波和提謨,漢代的戚夫人、趙飛燕, 晉朝的綠珠和謝尚,南北朝的張靜琬、孫荊玉、潘貴妃、張麗華、豔姿,唐朝的安叱奴、武廷及、關盼盼、肖鍊師、韋氏、灼灼,宋代的菊夫人、嚴蕊,元代的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清代的魏長生、裕容齡等。這裡只介紹幾位有代表性的著名舞蹈家,和他們創作和表演的代表作品。

一、西施,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宮廷舞人。越王勾踐為向吳國復仇使美人計,把西施送給錯庸好色的吳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後,終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據記載,為西施表演《響屐舞》,夫差在御花園的一條長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進大缸,上面鋪木板,取名“響屐廊”。西施腳穿木屐,裙系小鈴,在婀娜優美舞姿中時,木屐踏在木板上,發出沉重的“錚錚嗒嗒”回聲和裙上小鈴清脆歡快的“叮叮噹噹”聲相互交織,別有一番迷人的風味。吳王為西施所迷,荒廢了政務,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越王勾踐趁機發兵打敗了吳國,夫差被迫自殺。 

二、趙飛燕,原名宜主,漢代的著名舞人。為陽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聰明伶俐、身材窈窕,學習歌舞時精心、刻苦,所以出人頭地。由於她的舞姿特別輕盈,故人稱“趙飛燕”。後被漢成帝看中,召入宮中,封為“婕妤”(女官名),數年後立為皇后。 趙飛燕,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相傳漢成帝為趙飛燕造了一個水晶盤,令宮人用手托盤,趙飛燕則在水晶盤上瀟灑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見其舞蹈的功力。還有一個傳說:“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塊陸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音謝。是修築在高土臺上的敞屋),高達四十尺。趙飛燕穿著南越進貢的雲英紫裙,碧瓊輕綃(音肖,薄紗),表演歌舞——《歸風送遠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或作簪)敲擊玉甌(音歐。玉甌是玉盆或玉盂)打拍子,馮無方吹笙伴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風,飛燕隨風 揚袖飄舞,好像要乘風飛去。成帝急忙叫馮無方拉住趙飛燕。一會兒,風停了,趙飛燕的裙子也被抓皺了。從此宮中就流行一種摺疊有皺的裙子叫“留仙裙”。據傳漢成帝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還特地為趙飛燕築起了“七寶避風臺”居住”。(王克芬:《趙飛燕》,載《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三、楊玉環,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生得豐滿豔麗,是盛唐典型的美人。她音樂素養很好,會演奏多種樂器,歌舞尤為出色。據傳她除了擅長表演《霓裳羽衣舞》外,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霓裳羽衣歌》記述了這個舞蹈給予他的深刻印象,其中“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雲欲生。”描寫了《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動態美和感人的藝術魅力。天寶四年,唐玄宗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對她寵愛到極點,她的全家也都當上了大官,他們自由出入宮廷,十分專橫跋扈。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起,唐玄宗逃往四川,楊貴妃同行。當時潼關失守,人們對唐玄宗窮奢極欲引起的戰亂非常憤慨,路過陝西馬嵬坡時,六軍不發,逼迫唐玄宗下詔令將楊貴妃縊死。

(參見董錫玖:《“飄然轉旋迴雪輕”——唐代舞蹈家楊玉環》,載《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阿邱舅舅


我覺得首推公孫大娘。

劍舞冠絕當世,應該也算是一位劍術大家了。

草聖張旭從她的劍舞中悟到運筆之道。杜甫更留下:“昔有佳人公孫氏, 一舞劍器動四方。”這樣的名句。

趙飛燕從宮女而皇后,舞技無疑是一大助力。


醉貓看世界


春秋戰國時代的西施、旋波和提謨,漢代的戚夫人、趙飛燕, 晉朝的綠珠和謝尚,南北朝的張靜琬、孫荊玉、潘

西施、趙飛燕、王昭君、綠珠、楊貴妃都屬於古代舞蹈家


歷史齋錄


你好,古代舞蹈藝術家還是很多的,下面簡介幾位~

  • 西施
  • 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宮廷舞人。越王勾踐為向吳國復仇使美人計,把西施送給錯庸好色的吳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後,終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據記載,為西施表演《響屐舞》,夫差在御花園的一條長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進大缸,上面鋪木板,取名“響屐廊”。西施腳穿木屐,裙系小鈴,在婀娜優美舞姿中時,木屐踏在木板上,發出沉重的“錚錚嗒嗒”回聲和裙上小鈴清脆歡快的“叮叮噹噹”聲相互交織,別有一番迷人的風味。吳王為西施所迷,荒廢了政務,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越王勾踐趁機發兵打敗了吳國,夫差被迫自殺。
  • 趙飛燕
  • 原名宜主,漢代的著名舞人。為陽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聰明伶俐、身材窈窕,學習歌舞時精心、刻苦,所以出人頭地。由於她的舞姿特別輕盈,故人稱“趙飛燕”。後被漢成帝看中,召入宮中,封為“婕妤”(女官名),數年後立為皇后。趙飛燕,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相傳漢成帝為趙飛燕造了一個水晶盤,令宮人用手托盤,趙飛燕則在水晶盤上瀟灑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見其舞蹈的功力。還有一個傳說:“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塊陸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音謝。是修築在高土臺上的敞屋),高達四十尺。趙飛燕穿著南越進貢的雲英紫裙,碧瓊輕綃(音肖,薄紗),表演歌舞——《歸風送遠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或作簪)敲擊玉甌(音歐。玉甌是玉盆或玉盂)打拍子,馮無方吹笙伴奏。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風,飛燕隨風揚袖飄舞,好像要乘風飛去。成帝急忙叫馮無方拉住趙飛燕。一會兒,風停了,趙飛燕的裙子也被抓皺了。從此宮中就流行一種摺疊有皺的裙子叫“留仙裙”。據傳漢成帝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還特地為趙飛燕築起了“七寶避風臺”居住”。(王克芬:《趙飛燕》,載《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 楊玉環
  • 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生得豐滿豔麗,是盛唐典型的美人。她音樂素養很好,會演奏多種樂器,歌舞尤為出色。據傳她除了擅長表演《霓裳羽衣舞》外,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霓裳羽衣歌》記述了這個舞蹈給予他的深刻印象,其中“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雲欲生。”描寫了《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動態美和感人的藝術魅力。天寶四年,唐玄宗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對她寵愛到極點,她的全家也都當上了大官,他們自由出入宮廷,十分專橫跋扈。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起,唐玄宗逃往四川,楊貴妃同行。當時潼關失守,人們對唐玄宗窮奢極欲

以上是部分著名舞蹈家,歡迎補充!


中國歷史談


春秋時代的西施,漢朝時代的趙飛燕以及李夫人,唐朝時代的楊玉環,有名的還有很多,這幾位可以說是非常著名的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