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海陽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非常適宜玉米種植生產。就實現本地玉米高產種植效益,在總結本地糧農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經驗的基礎上,從抓好播種管理,確保一播全苗;做好苗期管理,做到早管促早發;緊抓穗期管理,實現穗多、粒大;重視花粒期管理,避免植株早衰;適時組織收穫,提升商品質量等五個方面,就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系統分析,為提升種植效益實現高產產出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海陽市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寒暑顯著,晝夜溫差小,無霜日期長,雨量集中,夏季多雨,乾溼季和季風進退均較明顯,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光照充足,非常適宜玉米種植生產。文中在總結本地糧農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經驗的基礎上,就玉米種植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做要點分析,相關的技術性要點以供參考和借鑑。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1 抓好播種管理,確保一播全苗

根據過往栽種經驗,播種質量對後期高產的影響很大。抓好播種這一環節,能做到一播全苗,是後期確保苗齊、苗全、苗勻的基礎保障。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1.1 整地施肥

選擇栽種地,要求:土質肥沃、地勢平坦、水肥條件好、土壤理化性狀好的地塊。同時,不要連茬種植,合理輪作。播種前要整地,目的疏鬆土壤,打破耕犁層。深耕深度在25~30 cm,耕作層較淺的,建議每2~3年深耕1次,以延長耕地使用壽命。深耕時,配施底肥。條件允許的,做好測土配方用肥。

通常情況下,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用3 000~5 000 kg/667m2;尿素,用15~20 kg/667m2;磷酸二銨,用20~25 kg/667m2;硫酸鉀,用15~20 kg/667m2;硫酸鋅,用2~3 kg/667m2。待攪拌均勻後,耕地前播撒地表,隨深耕進入地下。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1.2 選種用種

選種的原則,豐年力求高產、平年力保增產、欠年力爭穩產。當前,為彌補不同用種間的缺陷,避免單一用種造成的減產,建議嘗試中熟品種與中晚熟品種搭配用,這樣能起到均衡增收的目的。選好用種種類,對種子的處理,注意:剔除病變、劣質、黴變的種子,選用顆粒飽滿、籽粒大的種子。最好能做好種質試驗,確保95%以上發芽率最佳。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播種前曬種,在晴暖天曬1~2天,能打破種子休眠期、降低種內水分、激發種子活力。同時,藉助紫外線能殺滅帶病菌,對促壯苗、出全苗效果不錯。種子包衣,用種衣劑包衣,對後期防病蟲害效果不錯。同時,還有利於早出苗、提升出苗率。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1.3 播種

播種根據地溫而定,6~8 cm土層處,溫度恆定在8℃~10℃時,為播種最佳期。同時,還要考慮水分、品種等因素,利用有效的積溫、土壤水分等等,一次性完成播種,培育壯苗,保證苗齊、苗均。為保證hm2產產量,建議理性密植,早熟品種植珠短、發育期短,栽植密度可大些,種植4 000株/667m2適宜。緊湊型品種,栽植密度可以更大些,種植4 500株/667m2也可。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2 做好苗期管理,做到早管促早發

苗期管理的重點,促根壯苗,確保苗壯、苗齊、苗足、早發。

2.1 間苗定苗

間苗、定苗根據栽種地、苗木長勢等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間苗在3片可見苗時進行,定苗在5片可見苗時進行。同時,要預留多出計劃密度5%的株苗,以確保理想的密度、株間整齊度。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2.2 中耕除草

苗期中耕兩次,定苗前後一次,宜淺,5 cm為適宜。拔節前後一次,宜深。通過中耕,起到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發育的目的。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2.3 追肥澆水

苗期追肥,重在促苗壯、促根生。用肥的原則,磷肥、鉀肥全用,氮肥因地而異、因苗而定。通常情況下,高產田苗期用氮肥,佔總氮肥量的30%左右;中產田苗期用氮肥,佔總氮肥量的60%左右;低產田苗期用氮肥,佔總氮肥量的60%以上。除了氮磷鉀肥外,還應注意配施腐熟有機肥。追肥可溝施或穴施,距離玉米植株20 cm處,開溝一次性深入化肥和有機肥,而後蓋嚴增肥效。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2.4 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黏蟲、蚜蟲、薊馬等。防治方法:播種時使用種衣劑包衣。出苗後可用2.5%的敵殺死800~1 000倍,於傍晚時噴灑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沙撒於苗行兩側,防治地老虎。用40%樂果乳劑1 000~1 500倍液噴灑苗心防治蚜蟲、薊馬、稻飛蝨。用20%速滅殺丁乳油或50%辛硫磷1 500~2 000倍防治黏蟲。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玉米苗期還容易遭受病毒侵染,是粗縮病、矮花葉病的易發期。及時消滅田間和四周的灰飛蝨、薊馬、蚜蟲等,能夠減輕病害的發生。

3 緊抓穗期管理,實現穗多粒大

在玉米生長各期,穗期長勢最旺,需要的肥料、養分最多。該期管理的重點,葉大、穗大、粒多。尤其,加強肥水臨界期管理。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3.1 中耕,除弱苗

穗期中耕2次,拔節—小喇叭口期,中耕1次,要深,以促進根生,擴大根系覆蓋面積。小喇叭口期以後,中耕1次,要淺,以保根蓄墒。受地力、肥料、病蟲害等的影響,不可避免會產生弱株、小株。尤其套種情況下,這種情況更為多見。為此,應及時拔除弱株,確保群體質量。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3.2 重施穗肥,及時灌排

根據以往栽種經驗,適量追施攻穗肥,能大大滿足穗分化對養分的需求,為後期實現高產奠定基礎。穗期追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時間選在大喇叭口期,具體應因苗勢、地力而定。穗期用氮肥應占總追肥量的50%左右,用量控制在600 kg/hm2。追肥要深施,深度10 cm以上,蓋嚴提肥效。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穗期玉米生長旺盛,一旦乾旱缺失,勢必會影響性器官發育,增加空稈率,影響授粉質量。為此,在抽雄前後,根據墒情變化,做好及時灌溉的準備。穗期灌溉,分兩次進行。大喇叭口前後1次,結合追施穗肥而適時灌溉,以促根生,強光合作用。灌水量,一般在600~900 m3/hm2最佳,乾旱時酌情增加。抽雄前後1次,此時灌水量要大,通過溝施或隔溝施,以增強用水效果。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3.3 防病蟲,防倒伏

穗期主要病蟲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及玉米螟等。藥劑防治玉米莖腐病可用10%雙效靈200倍液,在拔節期及抽雄前後各噴1次,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發生,可在9~11片展開葉期間,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或2.5%的辛硫磷顆粒劑撤於心葉叢中防治,用量1~2 g/株。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4 重視花粒期管理,避免植株早衰

花粒期,即抽雄至完熟這段時間。此期,是籽粒形成關鍵期,應尤其重視花粒期管理。此期,加強田間管理,重在避免植株早衰,增強光合作用,實現增粒重、多籽粒。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4.1 酌情追施攻粒肥

隨著種植技術的改善,在滿足玉米高產產出生產條件的優化中,做好中後期水肥管理極為重要,成為農藝技術優化的關鍵突破口。同樣,有研究證實:中後期能擴大葉片面積,進而提升葉片光合效率,基本能實現高產產出。為此,此期應酌情追施攻粒肥。一般追肥應在雄穗開花前後,以速效氮肥為主,用量為總肥量的20%。同時,配合灌水。後期灌漿期,有缺肥的情況,應嘗試用葉面噴施的方式快速補施。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4.2 田間灌水和排澇

該期實現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增加後期灌水量及次數,做好花粒期水分管理,刺激根系活力、增加粒重和粒數。此外,灌水應占總用水的50%左右。尤其在授粉後3周,不能缺水,否則會影響產量和質量。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總結海陽各地該期水分管理經驗,該期灌水應把控好兩大關鍵點。第一次,在開花到籽粒形成期,此時灌水能增加籽粒數。第二次,在乳熟期,此時灌水能增加籽粒重。但是,具體用水,更應考慮土壤狀況,因墒情而定。比如:沙壤土、輕壤土,則應增加灌水次數。黏土。壤土,則要減少灌水次數。加強灌水同時,做好田間排澇,避免因澇害造成減產。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4.3 人工去雄和輔助授粉

人工去雄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可增產4.1%~14.8%。在雄穗剛抽出而尚未開花散粉時可拔除全田雄穗的1/2(隔行或隔株),地邊、地頭不要去雄,以利邊際玉米雌穗授粉。在授粉結束後再將餘下的雄穗全部拔除。人工輔助授粉可減少禿頂、缺粒,增加穗粒數。輔助授粉對抽絲偏晚的植株以及群體偏大、弱株較多的地塊效果更為明顯。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5 適時組織收穫,提升商品質量

當前,採收玉米有“假熟”現象,表現為:籽粒未灌漿、苞葉提前變白,未完全進入生理成熟期。一般而言,衡量籽粒生理成熟期,至少有這幾個標誌:第一,籽粒乳線消失。當乳線消失,籽粒含水量能降到30%左右,此時收穫粒重最大。第二

,籽粒基部有黑色層形成,也同樣是適時收穫的重要標誌。適期收穫的玉米,一般籽粒均勻,顆粒飽滿,含水量低,便於脫粒和後期貯藏,有著不錯的商用價值。

玉米種植:這樣種植方法,步驟清晰明瞭,簡單易學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廣大農業工作者,有一定幫助,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幫忙關注一下筆者以及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