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電車匯消息:冠狀病毒的影響正在滲透進各行各業,中汽協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28.1%和20.6%,不僅如此,汽車供應鏈上游也收到影響。

近日,中國臺灣第一大無源元件供貨商、世界第一大之專業電容器製造廠國巨繼先前大幅調升積層陶瓷電容產品(MLCC)報價、漲幅達五成之後,近期再針對芯片電阻產品(R-Chip)漲價七至八成,3月起生效,不僅漲價幅度遠高於MLCC,也比原先預期漲約五成還高。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裝在電路板上的MLCC)

據電車匯瞭解,手機和汽車是MLCC半導體下游最重要的兩個應用領域,佔比分別高達38%和16%,對MLCC市場需求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汽車領域,電動汽車對MLCC需求也有巨大的推動,傳統燃油車平均每部車MLCC用量約3000顆,而純電動車高達1.6萬顆,數量大幅提升。新能源、車聯網、自動駕駛成為了未來十年內的重要發展方向。而汽車芯片技術是實現傳感器、數據、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車聯網、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石。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芯片在汽車領域的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常見的多媒體娛樂系統、智能鑰匙和自動泊車系統外,芯片還廣泛應用在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安全氣囊、駕駛輔助系統、電動助力轉向、ABS、電子穩定性系統(ESP)、行人保護、胎壓控制、電動車窗、燈光控制、空調系統、座椅調節系統中,堪稱汽車的神經。

日本村田電容中國供應商去年年底的一份報價顯示,單個MLCC半導體的價格約為0.1元,據此計算,一輛電動汽車在MLCC上的成本約為1600元左右。漲價只是會增加整車製造的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受疫情影響,很有可能導致這一關鍵元件斷供,這將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研發與生產。

上游供應商國巨此番漲價主因是電阻自2019年年底開始供給已經出現缺口,發展至當下,電阻庫存可供週轉天數已經下降至30天以下,僅正常庫存的一半。業內人士分析,國巨電阻庫存下降一方面是大陸廠商在疫情復工後擔心後續需求升溫時,可能會產生缺料危機,因此仍積極追料、啟動庫存回補,使得電阻需求一路攀升;另一方面疫情使得國巨在大陸生產受阻。國巨電阻月產能約1200億顆,蘇州廠佔集團總產能七成,即使工廠復工,仍受限於員工返崗率低,產能利用率不易提升。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雖然近兩年國家大力支持芯片行業,同時伴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中國國內也湧現出了一大批車載芯片企業,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外的芯片巨頭仍佔據著中國國內的車用半導體芯片市場,國內企業在技術積累、資金、人才等方面還是難以與國際巨頭抗衡。

從地區分佈來看,2018年美國在全球芯片設計領域擁有59%的市場佔有率,居世界第一;中國臺灣地區市場佔有率約16%,居全球第二;中國大陸則擁有12%的市場佔有率,位居世界第三。

1月汽車產銷銳減,車用半導體芯片價格下月預計瘋漲100%……

而近期有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正在起草修改所謂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該規則限制外國公司將美國技術用於軍事或國家安全產品。雖然此舉被外界理解為是針對華為的,但手機芯片與車載芯片在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其他芯片採購商受到“誤傷”也是難以避免的。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200226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