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赤峰紅山

赤峰市(別 名:昭烏達盟、哈達街/烏蘭哈達)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strong>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021平方千米,轄3區7旗2縣;2017年常住人口431.5萬人。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6月,赤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以境內地名命名的文化8個。因紅山文化“國寶”碧玉龍的發現,赤峰又被稱為“玉龍之鄉”。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分別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寧城縣境內。喀喇沁親王府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爺府。紅山文化遺址、遼文化遺址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8年,赤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9.8億元;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赤峰紅山

截至2017年底,赤峰市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個市轄區、2個縣、7個旗,分別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林西縣、寧城縣、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赤峰市人民政府駐松山區玉龍大街1號。


赤峰紅山

地理位置及其氣候環境

赤峰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北地區西端,西遼河上游,大興安嶺西南段山脈與燕山北麓山地,內蒙古高平原、西遼河平原的複合截接部位。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橫貫赤峰中部。地理座標介於北緯41°17′10″-45°24′15″,東經116°21′07″-120°58′52″。總面積90021平方公里。

赤峰市地處內蒙古東南部,位於大興安嶺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倫河南北與老哈河流域廣大地區,是內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遼寧平原的截接複合部位,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呈三面環山、西高東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徵。赤峰市地形地貌情況複雜多樣,層巒疊嶂,丘陵起伏,峽谷相間,溝壑縱橫,只有小塊山間平地和沿河沖積平原,結構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川地、平地交錯分佈。大體分為四個地形區:北部山地丘陵區、南部山地丘陵區、西部高平原區、東部平原區,海拔高300~2000米。東部在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流處大興三角地區,海拔高不足300米,為赤峰市地勢最低地帶;西部克旗、松山區和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的大光頂子山,海拔高2067米,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和七老圖三條山脈。全市地勢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順自然地勢自西而東,匯入西遼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較大。

赤峰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0-7℃,全市年平均氣溫的分佈由西北向東南遞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381毫米,大部地區為350-450毫米。由於受地形和季風影響,降水量分佈趨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減少。全市各地日照時數多在2800-3100小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雪少風多。春季升溫快,乾旱多風。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快,霜凍來臨早,多晴朗天氣。

赤峰市境內共有4條流域,即西遼河流域、內陸河流域、大淩河流域、灤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條,形成了西遼河、新開河、叫來河、大淩河、達裡諾爾、錫林郭勒、老哈河、灤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個,其中常年水域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個。面積最大的達裡諾爾湖為蘇打型半鹹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紅山水庫,容量可達25.6億立方米。其他比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赤峰紅山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赤峰市地處遼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遼河流域的主要產流區。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佔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38.98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佔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40%,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佔有水資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線,屬於典型的水資源匱乏地區。

礦產資源

赤峰市地跨大興安嶺和華北地臺北緣兩大金屬成礦帶,是國內重要的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級城市。據專家估測,全市礦產資源遠景儲量的潛在價值在5萬億元以上。全市已發現礦產資源83種、礦產地1600多處,主要礦產有銅、鉛、鋅、錫、鎢、鉬等有色金屬,金、銀等貴金屬以及錳、鐵等黑金屬,儲量豐富,價值可觀。境內石灰石、螢石、硅石、電氣石、葉臘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其中,巴林石已成為四大國石之一。現全市已設探礦權900多個、採礦權857個,已建成敖漢旗撰山子金礦、敖漢旗金廠溝梁金礦、松山區柴胡欄子金礦、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礦、克什克騰旗拜仁達壩銀礦、克什克騰旗銀都礦業銀多金屬礦、巴林左旗白音諾爾鉛鋅礦、巴林左旗紅嶺鉛鋅礦、巴林左旗雙尖子山銀多金屬礦、林西大井子銀銅礦、阿旗敖侖花銅鉬礦、克旗黃崗梁鐵礦、克旗維拉斯托鉛鋅礦、元寶山煤礦等一大批骨幹型礦山企業。主要礦產資源保有儲量:金271.3噸,銀3.4萬噸、銅87萬噸、鉛552.8萬噸、鋅907.4萬噸、鎢14.9萬噸、錫84.5萬噸、鉬41.5萬噸、鐵5.9億噸、煤30億噸。


赤峰紅山

土地資源

赤峰市土壤總面積13306萬畝。共分17個類型、39個亞類、142個土屬。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內的主要山地土壤,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14.5%。

植物資源

赤峰市地形、氣候以及水文地質條件複雜性決定了植被類型的多樣性,赤峰市處於華北、東北以及蒙古植物區系的交接地帶,各植物區系在市境內相互滲入,植被成分複雜,又具有一定的過渡性。主要植被類型可劃分森林、灌叢草原、草甸草原、乾草原、草甸、沼澤、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區多華北植物種類,東部多東北植物種類,北部多為大興安嶺植物種類。由於赤峰地理位置獨特,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野生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種,其中586種植物具有野生藥用價值、739種植物具有飼用價值。

動物資源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動物497種,其中魚類37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15種,哺乳類63種,鳥類37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2種,包含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1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54種。境內老哈河和西拉木倫河沿岸溼地、紅山水庫、達裡諾爾、扎格斯臺等內陸湖溼地和草原區是鶴類、大鴇、大天鵝、雁鴨類候鳥的遷徙通道和驛站,其中雁鴨類遷徙候鳥是赤峰市遷徙和繁殖候鳥的主體,遷徙季節,僅達裡諾爾就停歇大天鵝7萬餘隻,大天鵝和鴻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棲息。廣大的次生林區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赤峰紅山

名優特產


赤峰紅山

名勝景點

截至2018年5月,赤峰市已開發旅遊景區(點)90多家,被評為國家A級以上景區49個,4A級8個(克旗克什克騰石陣、克旗達裡諾爾湖、喀旗親王府、翁旗玉龍沙湖、寧城道須溝、喀旗美林谷、敖漢溫泉城、左旗召廟)、3A級11個、2A級30個;全國工業旅遊示範區(點)2處(克旗紫濛山莊、赤峰力王工藝),全國特色景觀名鎮(村)8個(克旗同興鎮、左旗林東鎮、右旗索博日嘎鎮、喀旗美林鎮、喀旗王爺府鎮、寧城黑裡河鎮、松山區城子鄉瓦房村、敖漢旗四道灣子鎮白斯朗營子村)。有各個時期歷史文化遺址7300多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處,國家森林公園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8處,地熱溫泉3處,擁有世界級文化旅遊品牌4處。在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的31個旅遊重點旗縣區(市)中,赤峰市佔了7個。

遼上京遺址

遺址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

遼中京遺址

遺址位於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地處克什克騰旗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邊緣。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 3°59′~44°27′,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是草原向森林、東亞闊葉林向嶺北泰加林雙重交匯的過渡地帶。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也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景觀的縮影。

山峰達壩

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於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赤峰市黃崗梁林區。主要景點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茅荊壩、罕山、烏蘭壩、臺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

岩溶洞穴

洞穴位於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岩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餘米,有大小洞廳十餘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岩溶形態。

第四紀冰川遺蹟

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為典型。在海拔1500米,方圓約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大小冰臼300多個,最大的直徑達10多米,最小的只有幾公分。並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

沙地風光

赤峰市西拉沐淪河兩岸,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的組成部分,有“八百里瀚海”之稱。

湖泊水庫

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個,比較大的有達裡諾爾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熱泉和礦泉

赤峰市有3處熱泉。克旗熱泉出口水溫87℃,寧城熱泉出口水溫96℃,敖漢熱泉出口水溫66℃。

草原

赤峰市草原有貢格爾、烏蘭布統、巴林和海哈爾塔拉草原。

山地森林

赤峰市森林主要分佈在北部的大興安嶺山地及南部的燕山山脈所屬的努魯爾虎——七老圖山地,以天然次生林為主。

冰雪旅遊資源

赤峰市克旗的烏蘭布統、達裡諾爾、黃崗梁等地,地處高寒地區,每年積雪在半年以上,厚度達50——100釐米,可開展滑雪、雪雕、冰雕、冰帆等多種冰雪旅遊活動。

巴林石與巴林奇石館

巴林石是一種葉臘石,因產於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

草原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族傳統的節日。每年夏季7月或秋季舉行。“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或“遊戲”。“那達慕”成為集娛樂、體育、經濟、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草原盛會。遊人可以在那達慕大會上欣賞到極具蒙古族風情的賽馬、摔跤、射箭等競技比賽,還有蒙古象棋、田徑、球類、拔河、鞦韆、跳板、射擊、自行車、摩托車等比賽項目和團體操、武術擒拿等表演。


赤峰紅山

赤峰城市榮譽

<strong>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丶全國社會治安治理“長安杯”丶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丶全國雙擁模範城丶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丶國家園林城市丶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丶國家衛生城市丶“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