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人在憤怒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的提高自己的聲音,特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常常會用呵責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犯錯的憤怒,卻忽視了這樣教育帶給孩子的傷害。

記得小時候,只要聽到母親的怒喝聲,就會嚇得身體一顫,甚至走在路上聽到別人大聲說話,也會覺得有些緊張。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有了孩子之後,我也常常將這樣的高聲音帶到孩子的教育中,孩子不小心弄壞了東西,我就會很大的聲音說:“怎麼回事?”

其實,我當時只是簡單的一句詢問,但是孩子卻被我的高聲嚇的緊張起來。我發現在那之後,得很長一段時間,只要我提高聲音,孩子就會變得立馬安靜下來。

孩子這樣並不是真的變乖了,而是因為他害怕。

因為孩子害怕我們用大聲說話,斥責他,所以才會變得安靜,這種安靜乖巧,其實就是,我們父母在親手將孩子變得膽小。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第一次大聲責罵時,孩子如你所願,能被鎮住,變得很安靜。但是次數多了,孩子就習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都是遊離的,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

之前在週末的時候,幾個親戚家的孩子就會聚在一起,舅舅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性格比較活潑。幾個孩子一起玩耍時,他比較活躍愛搗蛋,每次只要做錯事,舅舅發現了,就會大聲厲害他。舅舅的一聲吼,他就會變得立馬安靜下來,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如果他不守規矩,我發現舅舅一個嚴厲的眼神,孩子立馬變的很懂事。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為此,大家都誇讚孩子,比較聽大人的話,而我並不認同,舅舅這樣吼孩子的教育方式。

其實,有時候被父母一吼,就會變得聽話的孩子,他們心中或許藏著對父母聲音的恐懼,當他們“戰勝”對高聲教育的恐懼,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

另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越是大聲吼他,將來他也會大聲吼別人,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也是有害無益。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說話,就更需要自己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榜樣。比如,家長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也可以把這些教給他。

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開心的事,看場合;這就是我們說的“低聲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1,何為“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當孩子做錯事時,如果經常對他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和心理健康也是不利的,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

2,低聲教育給孩子帶來的益處。

心理學家對錶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是因為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情緒平和,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性格暴躁,不冷靜,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3,父母如何做到低聲教育?

父母說話前請先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辭,效果會很好。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對孩子的教育要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更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尤其是當我們在輔導小學生作業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提到,一開始也是心平氣和的,可是隨著輔導孩子學習和檢查作業,火氣也是慢慢的升上來的。當火氣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忍不住爆發出來,對孩子大聲吼叫,甚至責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嗎、你是怎麼學的、怎麼就不動腦筋……,這些傷害孩子語言的話就脫口而出。當大人情緒平復之後,又開始後悔,不該和孩子那樣說話。

父母對孩子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打罵絕對不是好的教育辦法。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用“低聲教育”遠比“大聲吼叫”好的多

在家庭教育時,忍耐、淡定、控制這些詞反映了一個人對情緒和怒氣的平衡,別讓憤怒模糊了你的雙眼,對孩子多一些包容。試著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遇到問題時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遠勝於“高聲斥責”。

我是柒月媽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互相學習,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