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

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

近年來,我國積極佈局網絡安全,加快網絡安全市場佈局,十分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以應對日益突出的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網絡安全市場在國內得到快速發展。據數據預測,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或達到680億元,同比增長25%。隨著對網絡安全的愈加重視及佈局,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預計到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此外,雲安全市場保持增長。

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雲安全市場規模達37.76億元,增長45%。隨著信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雲安全市場將進一步擴大。2019年,中國雲安全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增長超五成。預計2020年我國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元,到2021年有望達到115億元。

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


網絡安全行業創新領域未來發展趨勢

(1)自主可控技術發展保衛網絡空間

“十三五”時期,信息安全市場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替代趨勢非常明確。在技術方面,網絡安全產品為了完成自主可控,必須在以下關鍵組成部分實現國產化替代,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

從芯片角度分析,國內的龍芯、申威、飛騰和兆芯,分別使用MIPS、Alpha、ARM和X86架構,不論是自主研發指令集和微結構,或是購買外廠商指令集授權配合自主研發的微結構並開放源碼檢查,都可以滿足現階段安全可控的要求。

從國產操作系統方面分析,中標麒麟、普華等國產操作系統,可以滿足自主可控需求,也已經形成面向桌面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安全操作系統等多類型產品,能支持X86、龍芯、申威、飛騰等CPU平臺。

綜合以上情況分析,對於自主可控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業界已經基本具備了國產化替代國外產品的能力,應用條件已經相對成熟。可以預見的是,自主可控產品將在這樣良好的條件下大力發展,真正做到保衛國家網絡空間。

(2)物聯網安全迎來發展機遇

近兩年,IoT設備增長迅猛。由於擁有IoT設備數量眾多,且很多設備存在漏洞和弱口令,相互攻擊感染問題嚴重,導致我國成為全球IoT攻擊最頻發的國家,同時也是最大的受害國(佔總攻擊的比例約兩成)。在5G及IoT領域,終端數量極其龐大,當大量的終端設備遭到入侵控制後,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設備進行DDoS攻擊或進行惡意挖礦,造成物聯網設備上的正常業務受到影響。

IoT的各個方向已經發展成較為獨立的領域,在各個領域上安全需求有所區別。隨著未來5G及IoT物聯網領域的發展,其將為未來IoT安全市場帶來巨大的空間。

(3)雲情報、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預測技術成為安全防護的重點

傳統的安全架構中,較多依賴特徵匹配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防護設備需要先將某個攻擊事件寫入特徵庫,然後才能防禦這個攻擊,而且安全設備的特徵庫,數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最大的問題在於滯後性和侷限性,防護方永遠落後於攻擊方,對0day等未知威脅無能為力。如今,網絡安全界的潮流是轉後手為先手,讓安全變得更主動、更前置,主要的技術手段包括雲威脅情報和機器學習預測技術。

(4)自適應安全架構促使智能安全落地

自適應安全理論體系打破了傳統安全的理念,在安全架構中增加了諸多環節,指明瞭不同環節之間的融合關係,這促使了安全產品不僅要不斷推出新功能,還要將不同的功能進行互相關聯和順序編排,從而推進了智能化技術在安全產品上落地。在未來,自適應安全將會納入更多環節,安全產品的特性也將會越來越多,智能化發展趨勢已成必然。

(5)雲安全催生虛擬化安全新架構

雲安全技術的發展,不僅更好地解決了雲內安全問題,也讓以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的生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目前,以安全能力虛擬化+安全能力調度為技術架構的眾多一體機產品,例如等級保護一體機、網點出口一體機、數據中心安全防護一體機,已經實現了對嵌入式網絡通信平臺的部分替代。未來,網絡安全技術的劃分會更加精細,安全能力將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私有云等環境下尤為明顯,虛擬化安全新架構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網絡安全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雲安全市場規模將超8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