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產品價格低的原因是什麼?

農哥在路上


農產品價格的高低我認為取決於物價的控制,比如糧食,它本身的價錢是不固定的,可以根據需求而變化,為了預防發生大幅度增減,國家規定了物價,把浮動大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只有糧食價格穩定了人心才穩定,社會才穩定,所以,糧食價格是不允許大漲大落的,只能允許小範圍浮動。

雖然目前糧食價格偏低,但是也應該看到這不是壞現象,說明國家糧食尚且充足,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出現了大幅漲價,就說明糧食真的奇缺了,對誰說都不是好事情,農民雖然收入高了些,但是相繼而來的是有關生活的物品都會漲價,拿在手裡的錢買不到東西了,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的話,最先承受不了的是我們種地的農民,因為農民的收入是最少的,最不容易的。另外想說的是,單一的種植模式也是造成糧食價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從糧食方面來說的,其它的農產品比如水果蔬菜等,這些東西價格低是由市場行情決定的,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同一種東西種多了肯定就不會有好價格。


漫步鄉村



農產品價格低的原因是什麼?

近幾年來,農產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沒有一點升溫的跡象。以稻穀為例,在四五年前就賣到1.2元一斤,過了四五年的時間到今天,不升反降,每斤現在只能勉強賣到1元錢。這價格不升反降還姑且不說,反而很少有人問津,過去下鄉上門搶購稻穀“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火爆場面,現在再也沒有出現過。


農產品價格過低的大致原因是,

一是產糧大區的糧食過剩,導致糧食銷售困難,價格自然就降。

二是國家進口糧食,多多少少會影響到農民種的糧食難銷售。

三是做小生意的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小商小販,誰也再不願意去幹吃苦也賺不到幾個錢的營生,農民家裡有再多的糧食,也賣不出去。

以上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問答文章,請關注我,我會回答大家最感興趣的三農問題,謝謝!


湖北大老方


農產品價格低的原因是什麼?

農產品的覆蓋面是比較廣的,農林牧副漁這些產業都包括了在內,但人們所熟知的、更關心的,則主要是糧食類、蔬菜類、肉蛋奶類相關的,畢竟這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從事這些行業的上游群體主要是農民,屬於整個產業鏈條中最弱勢、收益也相對最低的一環。

農產品的價格,既關係到生產環節的收益和保持生產的積極性,也關係到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是重要的民生類商品。價格的高低需要各方面對比,並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為農產品價格低。當然,總體來說,確實還是低的。那麼原因是什麼呢?糧小咖不想長篇大論或從經濟民生等各維度去探析,下面只是簡單談談農產品價格低的個人一些小認知:

一、眾所周知,農產品是主要的民生類商品、基礎性商品,其供應和價格關係到每一個人,特別是在我國這樣的人多地少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用了很多年。現如今,我國依然實行米袋子、菜籃子一把手負責制或責任制,在最近的疫情中,大家看新聞也不難發現,在保證農產品供給的同時,也要確保其價格穩定。所以,農產品的價格大部分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而且受到物價調控的制約比較強。

二、農產品的自身價值體現,即投入產出比。無論是種糧、種菜,還是養豬、養雞,其投入相對其他行業來說,是比較低的,比如華北黃淮小麥主產區,一畝小麥的種植成本大多也就在400-600元,按照畝產1000斤簡單計算,是很難指望把小麥單價賣到幾塊錢的水平的。這與日韓這兩個國家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國情差異的。

三、農產品的附加值總體來說是偏低的,其中產業鏈條越長的農產品,相對來說後端的價格會越來越高。比如玉米,用途非常廣泛,既可以做飼料原料,提供能量;也可以做深加工的澱粉、酒精,然後再延伸到醫藥、建築等領域。其中,玉米當前的價格也就在8毛多到1塊的水平,進入加工環節產出的飼料、澱粉、酒精、澱粉糖等的價格也不高,但越往後眼神,其發生的成本越多,附加值多大,比如養殖環節的產出品肉蛋奶,特別是一些高檔的;再比如玉米纖維素,還有小麥提取的小麥胚芽油、低聚肽等,這些價格則比較高。

綜上所述,其實農產品價格相對較低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國內宏觀調控下的政策主導、國際農業發達國家的成本低價格低等等,在我國除了米袋子菜籃子供應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主要的調控職責就是避免穀賤傷農,但實際來看,農民畢竟還是整個產業鏈條上最弱勢的一環,像剛才提到的日韓這種農業資源比較小的國家,包括美澳等農業發達國家,雖然已經是職業農民,但也同樣面臨著不同的境況。不能因為農產品價格低,就使得農民收入也低的邏輯成為現實,這才是我們應該要注意和改變的。


糧小咖


1.質量沒分級

2.外包裝不上檔次

3.宣傳力度不夠

4.營銷模式不對


洞庭易林


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場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低。


zoulifang


大家不認識你


滬飾芳居窗簾牆紙地毯


產量過盛,品種劣勢,銷售渠道不同。


孫氏桃園場主


市場規律決定農產品價格的走向,雖然大家不願意承認,但現在的供應形勢確實是供過於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