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3歲的孩子,有什麼好辦法教她在家學唐詩?

薰衣草的春天2020


近期正在大量閱讀詩詞,受益匪淺。感慨相見恨晚之際,與母親聊天才知道原來小時候父母教我背過整本宋詞,除了自幼比同齡人感情豐盈外,對所學字句竟無半點印象。

又逢老母親正在為如何培育4歲小侄兒頭疼,幾次聊天后,我發現,關於孩子學習這件事,大多數人都只重視形式及結果,卻忽略了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施教。


看中形式,對於孩子背詩講故事全家誰有空就誰上,一週內陪讀人幾度輪換,父母之間傳遞的大概不過只是孩子讀本,有空就與其他寶媽寶爸互通孩子教學有無,或向幼教老師取經。


看中結果,就演變成了作秀式的成果檢測,寶寶真乖,背會了這麼多首唐詩,逢人就把孩子拉出來展示,現場背誦,孩子也是搖頭晃腦大背一番。


葉聖陶先生曾在談閱讀中講過,在學生的不同階段,使用的教學方式大有不同。比如小學生就是要逐字逐句閱讀,中學生要了解用詞結構精讀,大學生要泛讀。


幼兒教育也應如此,1歲小孩可愛又難纏,父母需要耐心包容,2歲小孩好奇執拗父母重在尊重和引導,3歲小孩會經歷從友善到叛逆的身心發展特質,父母不僅要有耐心還要關注寶寶合作意識。


不同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不同,父母如果不瞭解孩子的情緒盲目教學反而會事倍功半。


1.言傳身教


聽到“這孩子出生於書香門第。”你的第一感受是什麼?


正如你想,古往今來,書香門第這四個字代表了學識,教養的傳承,以及書墨味沉浸式的生活環境。


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成人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很大。馬克思曾說過為了孩子,無多舉動必須非常溫和慎重。


這都是在強調,在幼兒教育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教幼兒背唐詩時,父母知其所以然比知其所以更重要。


父母要自發地沉浸在唐詩韻味中,朗讀時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引起孩子興趣,再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講述該詩的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意思。寓教於樂中向孩子傳遞背誦唐詩的快樂。


2.制定標準


3歲小孩身心發展不穩定,在日常教學中,父母千萬要靜下心來耐心對待幼兒。在穿衣吃飯學習等方面,父母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要為他制定一個標準,不能事事由著他性子。當然凡事不能絕對,父母要清楚背詩時看中目標結果0和100的心態要不得,適當放他一馬也是可以的。

3. 切忌焦慮


不要因為孩子比別的孩子背唐詩慢或少而憂心忡忡。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有的孩子身心發展快有的發展慢,不要用力改變孩子的快慢,而是多鼓勵孩子去嘗試。要對他有信心。


4.合作意識啟蒙


3歲孩子喜歡和其他孩子相處,父母要充分關注合作意識。可以讓孩子經常與其他孩子一起讀詩聽詩背詩,幼兒之間的互動也能促進影響。


當你看到別人寶寶在背誦唐詩時乖巧溫順,或開朗愉悅,千萬別以為所有的寶寶在這個階段都會或者都應該這樣。


我們應該明白,幼兒時期我們與寶寶的每一次互動都是為了讓他能夠適應環境,對寶寶而言,少一些功利性,父母的耐心引導遠比快慢更重要。


楮墨書屋


您好!感謝提問!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家小朋友上幼兒園前會背十多首詩,中班、大班時會被10句的漢樂府。

一、學習形式

1、音頻學習

最初播放《三字經》音頻,簡短易學,朗朗上口,牙牙學語時不斷在耳邊磨,過了一週,小朋友竟然會用稚嫩的聲音說兩句,讓人驚喜!很快就能背一段。

2、圖文學習

(1)牆壁上掛畫,圖文並茂,從最簡單的《鵝》開始學,小朋友很有興趣。農村可以實地看看雞鴨鵝,城市裡去動物園,實地看動物印象就加深了。

(2)自己手寫詩、畫畫。讀幼兒園時,我在紙上手寫古詩,並配上畫,裝訂了十多頁,孩子也很喜歡,他也能在紙上隨意描紅、塗鴉。

3、因地、因時學習

比如春節,教娃學習王安石的七言絕句《元日》,很快就學會了。帶小朋友去爬山,看到松樹,就教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建議:①每逢傳統節日,可以學對應的古詩,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有很多古詩詞佳作。

②外出遊玩可以實地教學,比如到杭州西湖可以學《題臨安邸》、《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到蘇州可以學《楓橋夜泊》等,小朋友會記憶更深刻。


二、學習方法

1、學5遍就會背,每一遍都評分,讓孩子自己看到進步。我的方法是這樣:

第一遍逐句跟讀,沒卡住打分80分;

第二遍每句提示3-4個字,讓孩子自己背,打分85分;

第三遍每句提示1-2字,打分90分;

第四遍全篇提示2-3字,打分95分;

第五遍基本會背,打99分,留一點餘地,免得驕傲。哈哈!

2、物質獎勵,比如春節學習《元日》時,給予獎勵,讓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既應景學詩,又能動手玩,有學習動力。

3、精神鼓勵,把背詩時拍抖音小視頻,看到有人點贊,很開心,有成就感。小朋友需要認可、肯定。

用上述方法,今年春節宅家時,學會了韓愈的《春雪》、朱熹的《春日》、杜牧的《江南春》、羅隱的《蜂》等。

4、適當規劃一下進程

我家是3歲前學五言絕句,簡單易記,如《鵝》、《春曉》、《登鸛雀樓》等。

4-5歲學七言絕句,如《回鄉偶書》、《早發白帝城》等。

5-6歲學長詩,如漢樂府的《長歌行》、《江南》,這些小學要學,提早幼小銜接。

目前在學《聲律啟蒙》,瞭解一下押韻、詞彙、詞性等。


三、強烈建議

少量手機、平板、電腦視頻!

①對小朋友的視力影響不好,學前儘量少用。小朋友對電子產品無法抗拒,家長先熟悉一下再教就行了。可以播放音頻,以聽為主。

②如果要複習,翻電子產品很麻煩,牆上掛畫、買書或者自己畫,小朋友自己可以隨手翻出來,經常讀讀不會忘(複習很重要)。

③之所以用書面、紙質是因為可以傳承,因為我們家二胎,老大學會了,還可以繼續給老二學哈。

把認為好的經驗分享出去,讓更多孩子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形式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峰頂攬勝


你好,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大寶2歲半,小寶半歲。大寶現在對唐詩興趣特別大,每天都在家讀詩背詩,她會背誦三字經,十多首唐詩,五首兒歌。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的:

1、書籍啟蒙。在寶寶1歲半的時候,我給她買了嬰幼兒啟蒙讀物,教她認字,剛開始只能記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簡單的,到兩歲的時候,基本什麼發音都會了 ,這時候可以教她兒歌、三字經,她學習很快。 我家是2歲半開始教唐詩,她學習很快。

2、花時間陪伴。要想孩子自己願意學唐詩,首先得給她一個學習的氛圍,需要家長多在她耳朵旁讀詩,給她一個環境,剛開始她即便不跟著讀,聽著多了,心裡也會有記憶。我每晚睡覺前都要給大寶讀書,早上醒了第一件事也是在床上陪她讀書半小時。我沒空的時候,就是外婆陪她讀書。

3、多鼓勵。我家大寶第一次背三字經的時候,我們全家都會給她鼓掌,給她點贊,她很高興,就有興趣繼續學,繼續背誦,她讀完,自己都會先給自己鼓掌。

以上就是我家大寶學習唐詩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貝殼海螺媽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也是我最近遇到的問題,以前就是哄他睡覺的時候哄他唱歌,背詩。天天如此,當時真的不是讓他學什麼,完全就是哄睡,在他一歲半左右,真的就是從簡短的手指謠,詩啊,慢慢的都會背了,而且我完全沒有一句一句的教,後來我想可能就是耳薰目染結果,反而現在三歲多了,就是差不多快一年不哄他背詩唱歌,前兩天一問,二歲會的簡短的手指謠不會啦,看樣子得天天背背,才忘不了,你可以試試這個,把一首詩重複的讓他多聽,或者用手機裡的軟件放給他聽,就平常他玩玩具,吃飯,就當個背景音樂放著唄,還有最近我還發現一個不錯的學詩的,在今日頭條裡就有好多人做這種手勢舞的古詩詞,有好聽有好看有很美,你可以搜一下看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営霖ve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學習語言的敏感期。

我家剛好有個三歲的寶寶。由於上班的原因,寶寶一直是奶奶帶。說話有點模糊不清,而且家鄉話嚴重😂過年期間我放假回家,大概半個月吧,我利用晚上睡前,早上醒來的時間,每天教她唐詩。剛開始是跟讀,我說一句,她學一句。說的不好也不要笑她,慢慢地她就有學習的興趣了。我教詠鵝這首唐詩,只花了兩個晚上就學會了,特別棒。現在孩子會背4首唐詩了。她還特別有成就感,作為家長我覺得有耐心更重要💪


佳琪寶貝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孩子現在兩歲多,也會背10首古詩了,雖然不多,但是他願意去學,也值得欣慰了。

我家孩子比較好動,白天很容易被玩具,動畫片,外界的一些聲音分散注意力,白天教就學得比較慢。

所以後來就選擇在臨睡前教他,每天臨睡前一個小時上床,先讀二十分鐘左右的繪本,讀完之後跟他聊下繪本的內容。

然後關燈躺在床上教他背古詩,這麼小的孩子太長的可能就讀不太清楚,可以先從五個字的詩開始教,一般情況下一首詩三到四遍就可以學會。

平時也會用早教機類的給他聽聽古詩,他自己聽著也會跟著學。

每天臨睡前教孩子背古詩既可以讓孩子學知識,還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以便快速入睡,還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可謂一舉三得。

最後,祝你們幸福安康,開心快樂!


觀影達人某某君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你陪他玩的時候邊玩邊朗誦。

這首先需要你自己能背下下來。

不要照著手機念或者書本念,看手機孩子會以為你在玩手機,看書他也會一起看,他看不懂還會著急。

你能倒背如流,孩子聽幾遍就聽進去了,小孩子聽力很好,學習能力也很好。

我家小孩3歲之前陪他玩的時候隨口唸的唐詩順口溜他都還記得,現在都能背的出來。可惜後來忙沒怎麼陪他。現在想想真希望能多多陪他。

總之要想孩子學的好,家長一起學就是最好的辦法


看見未來的你


您好,我是詩林擷英,我來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筆者觀點:

您希望教孩子學唐詩,筆者舉雙手贊成。那麼怎樣教3歲的孩子學習唐詩?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然後培養孩子主動深入學習的能力。

1.用音像視頻引導孩子培養興趣。

小孩子在幼兒時期,一般對生動的畫面和聲音比較有興趣,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優秀的關於唐詩方面的音像製品,陪著孩子一起觀看。要注意市場上的音像製品質量良莠不齊,要選擇畫面優美,音樂和諧,比較淺顯的唐詩音像製品,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有意識地播放,然後,有父母教孩子跟著讀,父母可以學著視頻裡的畫面人物的動作,邊做動作,邊朗誦,培養孩子的興趣。我的孩子就從三歲開始背唐宋詩詞,那個時候話還說不清楚,一年下來背了30多首,咿呀咿呀的樣子,非常可愛。

2.父母做示範,讓小孩模仿。

平時帶孩子的時候,父母要看似無意,卻是有意的說出一些古詩詞,或者是兩個大人來對飛花令,並且表現出非常快樂的樣子,讓孩子在旁邊觀看,慢慢的孩子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養成主動學習古詩詞的習慣。就是要把學習古詩詞,大成居家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太刻意,要自然而然,要表現的很快樂,讓孩子知道,學習古詩詞是很快樂的事情。

3.用唐詩卡片,指認教讀。

父母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拿出唐詩卡片,對孩子進行指認教讀。要購買那些畫面鮮豔,具有卡通圖案的片,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父母用手指著每一個字教孩子認讀,注意在教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表現出很高的興致和熱情,從而帶動孩子的情緒,讓他感覺到快樂。一般情況下,兩三天背會一首詩,當孩子會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鼓勵,適當的給一些小獎勵,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這種指認教讀,還能夠教孩子識字,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4.教孩子吟誦或歌唱,同時做一些舞蹈動作。

詩歌是可以吟唱的,也可以歌唱。現在有很多音響視頻,把唐詩編成了歌曲,可以用來歌唱,家長可以把這些歌曲給孩子播放,一邊讓孩子聽,家長一邊帶著孩子做一些舞蹈的動作,在反覆多次之後,孩子就能夠歌唱了。

綜上所述,讓三歲的孩子學習古詩詞,雖然有難度,但是隻要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難的是要堅持,要有耐心,不能三分鐘熱血,也不能一曝十寒。

總之,您作為孩子的父母,能夠讓三歲的孩子去學古詩,確實是明智的,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也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祝您的孩子早日成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我是詩林擷英,如果對我的回答有興趣,就請關注我,有關於教育方面的問題,可以向我提問,我會認真耐心的給予解答。圖片來自網絡,如侵立刪。


詩林擷英


  通過讓寶寶學習背誦唐詩,是很流行的訓練記憶力的方法,不過對於3歲寶寶如何學唐詩的問題?需要家長掌握好正確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家長教3歲寶寶學唐詩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3歲寶寶學唐詩的方法有哪些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教3歲寶寶學唐詩的方法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

  詩是精煉的語言,正因為它精煉,所以使用的多為書面語言,有些更是精簡到以字代詞甚至代句。這對受過教育的成年人來說自不是什麼難事,但對於只知道一些非常簡單的生活用語的寶寶而言就極難掌握了。

  比如“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個“語”,一個“恐”,如果我們不跟寶寶解釋,他們絕對不可能知道是“說話”和“害怕”的意思。所以說,要寶寶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詩首先要掃除文字上的障礙,不光要一句句地翻譯給寶寶聽,更要逐字地解釋,讓他們完全掌握詩句裡每個字的意思。這非但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而且還能夠在以後的學習過程裡逐漸知道推此及彼,輕鬆掌握。

  另外,因為寶寶閱歷淺,接觸的事物、看到過的東西有限,因此會妨礙他們對於詩的理解與意境的想像。所以我們就要儘可能把詩裡的事情同寶寶可以想像的生活聯繫起來,編一些以寶寶為主角的故事,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比如我就曾經把《靜夜思》編了一個寶寶將來長大了出去求學,看見床前的月光,想念爸爸媽媽的故事。

  不阻止寶寶的胡亂拼接

  在掌握了若干首古詩之後,寶寶便會胡亂拼接詩句了。把這句加到那首詩裡,又把那句換到這首詩裡,樂此不疲。家長們對於這種行為往往會斥責寶寶不好好背,存心搗蛋。我倒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會胡亂拼接詩句,這說明寶寶至少已經理解了這些句子的部分意思,並且在試著摸索詩的門道了。爸媽非但不應該斥責他們,更要幫助他們拼好接好。

  不要阻止寶寶的“胡拼亂湊”,對古詩的胡拼亂湊其實也是一種創造。寶寶在這樣的創造過程中既學會了靈活運用詩句,又逐步掌握了詩歌的特徵與技巧,何樂而不為呢?

  古詩詞的奧妙與優美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和寶寶一起背唐詩,除了能打好寶寶的語文基礎,提升語言智能,爸媽與寶寶一起“吟詩作對”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寶寶背唐詩的最佳年齡

  2-3歲寶寶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而唐詩簡短押韻,琅琅上口,寶寶都非常喜歡背誦。雖然他們現在還不能很好的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但是背誦唐詩和聽故事一樣,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古詩詞用精簡的詞語表達了豐富的人文知識內涵,每一首唐詩都彷彿是一幅國畫,寶寶在背誦的時候,雖然不懂得詞語的內涵,但也不妨礙他們獲得美的享受,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播下中華文化的種子。在日復一日的背誦中,他們也逐漸認識了古人行文的方式,這也為將來學習古文打下一些基礎。

  寶寶背唐詩的誤區

  有的家長可能擔心,有些詩句,孩子是聽不懂,不懂也不要緊,有位教育家講得有道理,對孩子們來說,不大懂的東西可能像塊冰,孩子吞進肚裡後,自己會化的。不過,花的時間有長有短,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詩的理解越來越深。這與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就不一樣:它對孩子無思想壓力,其目的是利用兒童良好的記憶潛力,使之不致浪費。



小呢子的呢


0-3,3-6歲的兒童正是早期教育啟蒙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是孩子建立各自種敏感期的時候,比如語言,動作,安全,規則,次序等敏感期都在這個時候形成,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做了良好的早期啟蒙教育,孩子以後的各方面能力可以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過了這個時期的好幾倍。

可以重點對孩子進行以下各方面的啟蒙:

英語早期啟蒙,母語和英語或者其他語言有條件都可以刻意的創造各種語境給孩子。比如英語,英文兒歌,英語動畫片,英語口語,繪本分級閱讀,親子口語等都可以每天有計劃安排的讓孩子學習。比如在起床,吃飯,玩的時候就可以用優質音頻形式不斷的給孩子磨耳朵,其他動畫片,繪本,或者一些英語學習APP,儘量親子陪同,做到有效輸入,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輸入。

大人期間一定要做到不斷鼓勵孩子,和孩子一起互動,這段時間做到了足夠時間的積累,量的積累後,孩子的英語就會像母語一樣是習得,而不是學得,進入小學後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很多,輕鬆很多。這個我自己深有感觸,我家老二,在4歲多時我開始了早期英語啟蒙,按照上面說的方式進行,孩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默期,5對多就開始輸出,現在上小學一年級,看電影,動畫片都是英文版,繪本可以獨立閱讀到培生英語三級,相當於4年級以上孩子的英語水平,孩子學得快樂又輕鬆。



母語早期啟蒙,國學啟蒙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詩歌,聲律啟蒙。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成語故事等都可以給孩子輸入,不用刻意讓孩子去讀去背,這個時期孩子記憶力都很好,如果你強制要他枯燥的讀文字學古詩,他肯定會煩,畢竟有很多不認識的字,有挫敗感,就容易失去興趣,這個時期,隨意的放一些相關的音頻給他聽,推薦“婷婷唱古詩”,音樂旋律優美,古詩以唱的形式表現,孩子很容易接受,不要擔心孩子聽不聽得懂,孩子在敏感期接受這些是過了這個時期的好幾倍。所以放心的去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ca90f9302fe4b5bbc6010146922b5e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