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俗話說,江南的才子,山東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

在關中平原,有七十二座帝王陵分佈於渭河兩岸,連同數量眾多的高等級陪葬墓,猶如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一般,星羅棋佈,蔚為壯觀,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東方帝王谷

在東方帝王谷內,有一座帝王陵十分特殊,它埋葬著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它是絕無僅有的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相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陪葬在裡面......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因為太過於特殊,所以乾陵身上始終有解不完的疑問和故事。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愛好者,接下來,就為大家解讀圍繞在乾陵身上的五重迷霧。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乾陵



乾陵的選址

關於乾陵的選址,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奇故事:

高宗死後,留有遺願,“得還長安,死亦無恨”,武則天便命太史令李淳風和星相家袁天罡到關中為高宗尋找陵址。

李淳風沿渭水東行探尋位置,很快在渭河北岸的一座山上找到了理想的陵址,便將頭上的髮髻插入土中作為記號;袁天罡沿渭河北岸西行尋找合適的位置,也很快在渭河北岸的一座山峰上找到了建陵的地址,便將隨身攜帶的一枚銅錢埋入土中作為記號。

兩人覆命後,武則天命人去查看李淳風和袁天罡各自尋找的位置,發現李淳風的髮髻正好插進了袁天罡的銅錢孔中,這座山便是梁山。

傳奇的故事,無非是為了增加乾陵的神秘性。

但順著故事梳理一下,李淳風和袁天罡作為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學家,能選擇同一個地方作為建造帝陵的位置,說明在堪輿學上,梁山的確是修建帝陵的理想之地。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乾陵復原圖


在古人的觀念裡,什麼樣的地方適合修建帝王陵呢?

旭哥用兩句話總結古人選擇帝陵位置的標準,坐北朝南,依山臨水的大格局;群山環抱,流水環繞的小系統。

《易經》中說,“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禮記》中說,“天子面南而治,三朝五門”。這就是古代建築的基本格局,歷代的皇宮殿堂、州縣官衙均取正南向,即坐北朝南取子午線向,例如故宮中的主體建築前三殿和後三宮都是坐落於子午線上,向南而立。

這實際上是古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我國處於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建築坐北朝南可以夏季迎風納涼,冬季可以背風招陽。

古人“事死如事生”,生前居住的房屋是什麼樣,死後的陵墓也是什麼樣,因此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庶民百姓,死後的墓葬都是

坐北朝南、北首而葬

依山臨水的建陵思想起於秦始皇陵,漢、唐以後的帝王陵都繼承了這一思想。在坐北朝南的格局基礎上,再依山臨水,便決定了帝王陵的位置一定在山之南、水之北,這一位置山水俱陽,無論是修建都城,還是帝王陵,在古人看來都是上佳的選擇,秦帝國的都城咸陽便因此而得名,山水俱陽,謂之咸陽。

群山環抱、流水環繞的小系統,除了對應坐北朝南、依山臨水的大格局,還和古人對山和水的認識有極大的關係。在古人看來,山是大地的脊樑,水是萬物生機的源泉,群山環抱可防風吹氣散,流水環繞可使氣有所聚,群山環抱、流水環繞之地也就是藏風聚氣之地。

下面旭哥具體分析下乾陵選址的大格局、小系統。

如果去過乾陵,一定聽導遊講過這樣一句話,“武則天頭枕梁山,腳蹬渭河。”這就是對乾陵大格局最經典的總結,乾陵北依梁山,南臨渭河。

再來梳理一下乾陵的小系統,乾陵地宮位於梁山腹內,梁山向南分別綿延出東、西二峰,在梁山群峰的東邊有莫谷河流過,西邊有泔河流經,典型的群山環抱、流水環繞的小系統。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群山環抱的乾陵



以山為陵

據史書記載,漢文帝臨終前有遺言:“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史記》和《後漢書》記載,也印證了漢文帝的霸陵開了帝王陵“以山為陵”的先河。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史記-孝文本紀》

因其山,不起墳。--《漢書-文帝紀》

所謂以山為陵,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為陵墓的墳頭,將懸宮建在山腹之中,實際上也是封土為陵的一種形式,與秦始皇陵、咸陽塬上漢代九座帝王陵的壘土為陵相比,有三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1. 營造帝陵的工程量明顯要小很多,不用再耗費巨大的人力去修築高大的封土堆,避免勞民傷財。
  2. 以山嶽雄偉的氣勢,來體現帝王的宏大氣魄,這是人工修築的封土堆難以企及的。
  3. 防止盜墓賊盜掘帝陵,將懸宮建在山腹中,四周均是堅硬的岩石,明顯更加安全。

但文帝之後的漢家帝王並沒有繼承以山為陵的思想,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才真正開啟了帝王陵“以山為陵”的修築方式。

昭陵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合葬陵,李世民在為長孫皇后撰寫的碑文上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賊盜息心,存沒無累”。

可見,李世民選擇以山為陵,表面上是繼承了漢文帝“薄葬”和“防盜”的理念,但實際上昭陵既沒有薄葬,也沒能避免被盜掘,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以山嶽雄偉的氣勢,來體現唐王朝的宏大氣魄,在氣勢上壓倒渭河北岸的漢代帝王陵。

自昭陵之後,位於關中的十六座帝王陵都延續了以山為陵的建造思想,乾陵就位於長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上,地宮便鑿於梁山山腹之中。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唐十八陵和漢九陵的位置圖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遠眺乾陵主峰-梁山



無字碑為何沒有字?

無字碑位於乾陵內城朱雀門外的司馬道東側,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和西側高宗的述聖記碑遙遙相望,《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

可見,無字碑最初確實是沒有文字的,關於無字碑的無字之謎,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武則天自認為是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功績無法用文字表達,便霸氣的說,“千秋功過,流於後人評說”。

實際上這完全不符合邏輯,無字碑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功德碑,和高宗的述聖記碑作用完全一樣,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便是從乾陵開始的,述聖記碑上歌頌高宗的碑文便是由武則天親自撰寫。既然無字碑是一通功德碑,古人以謙卑為美德,哪有自己為自己樹碑立傳的呢?

因此,無字碑的無字之謎和武則天沒有任何關係,當要問武則天的繼承人唐中宗李顯,為什麼只為母親立碑而沒有刻文?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無字碑


根據陝西文物研究所的考證,無字碑的陽面已經刻好了用以刻碑文的方格,而且經進一步考證,這些方格並不是後人刻上去的,也就是當時已經準備好了碑文,只是出於未知的原因,沒有刻在無字碑上。

後世據此演義出了多個版本,有人認為,武則天以皇后身份陪葬乾陵,但又做過15年皇帝,李顯不知稱呼武則天為“先帝”還是“皇太后”,所幸就沒有撰文;也有人認為,李顯曾被武則天廢了帝位,又長期生活在苦悶壓抑、惶惶不可終日的環境中,為了表示對母親的怨恨,就沒有刻歌功頌德的文字,留下了這塊無字碑。

顯然,這些說法是沒有任何歷史考證的,只能作為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許無字碑的無字之謎永遠也沒有答案。

旭哥認為,無字碑有沒有字並不重要,無字碑和高宗的述聖記碑大體相當的高度,碑首有專屬帝王的九尊龍紋,已經清楚的表明了武則天的政治地位和唐中宗李顯對於母親的評價。

如今的無字碑已是“無字碑頭鐫滿字”,文人騷客總喜歡舞文弄墨,評價前人,恰恰應了“千秋功過,讓後人評說”的古話。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無字碑首的紋飾



乾陵為何沒有被盜

乾陵之所以身上迷霧重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沒有被盜的帝王陵,難道是沒有盜墓賊打乾陵的主意嗎?

當然不是,古人“事死如事生”,大興厚葬之風,特別是帝王陵,陪葬的珍寶更是無數,像乾陵據說陪葬品多達500多噸,更有傳言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陪葬在乾陵中,這樣的帝王陵一定是盜墓賊趨之若鶩的目標。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關於盜掘乾陵的記載:

黃巢溝,在乾陵西,黃巢掘陵時由此路過也。--《乾州志稿》

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惟乾陵風雨不可發。--《新五代史·溫韜傳》

<strong>在近代,軍閥頭子孫連仲以演習為幌子,動用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用大炮轟、炸藥炸,也沒能炸開乾陵。

這些僅僅是有史料記載的大規模盜掘乾陵事件,光顧過乾陵的摸金校尉怕是如多如牛毛,可見,乾陵在冷兵器時代被刀砍斧劈過,在熱兵器時代被大炮轟過、炸藥炸過,但卻依然穩固如初。

直到1958年,當地的幾位農民上山取石時,意外的炸開了乾陵的地宮入口,可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但是乾陵沒有被盜,絕不是僅僅依賴於“天意”,旭哥認為有三點原因至關重要。

其一,乾陵以山為陵,懸宮建在山腹中,只有一條墓道和外界相連,梁山又是一座石頭山,如果找不到墓道口,想盜掘乾陵,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其二,乾陵修築於大唐盛世,國力雄厚,史書記載墓道完全用重達兩噸多的石條填充,這樣的石條有4000多個,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栓拉,縫隙用錫鐵熔化澆灌,和整個梁山渾然一體,可謂固若金湯。

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舊唐書》

其三,大規模的盜墓都發生在亂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可能長時間從容盜墓,一旦不能很快挖開墓葬,就得草草收場,像黃巢就是面臨官軍尾隨而至,不得不急速撤退。

旭哥認為,這才是乾陵歷經千餘年,保存完好的原因。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黃巢盜墓時留下的“黃巢溝”



六十一蕃臣像為什麼沒有腦袋

六十一蕃臣像位於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東側29尊,西側32尊,和真人相仿,裝束各異,姿態恭敬。

這些石像原本被認為是參加高宗葬禮的外國使節,後經考證,這些石人修建於公元707年至708年,此時武則天已去世兩年多了,唐中宗李顯是效仿唐太宗昭陵刻立蕃臣石像的做法,昭陵前的蕃臣石像是為了宣揚太宗“天可汗”的宏圖偉業,李顯在乾陵前立六十一蕃臣像,目的也是為了頌揚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天下共主”的地位,而這些蕃臣像都是在唐王朝任職的各少數民族酋長像。

現如今,六十一蕃臣像都只剩下身體,石像的腦袋不知所蹤,這也成為了乾陵的一個不解之謎。

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在明朝時期,流行過一次大瘟疫,無藥可治,很多人因此喪命,當地百姓便認為是這些異域的石人在作祟,便將石人的頭都砸掉了。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信性,但缺乏證據支撐。

旭哥倒是認為,發生於明朝時期的一次大地震,是造成六十一蕃臣像頭部斷裂的真正原因。

公元1556年,也就是明朝嘉靖年間,陝西華縣發生了一場強烈地震,震級可能在10級左右,造成了超過83萬人死亡,乾陵距離震中華縣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必然受到了地震的強烈影響。

旭哥曾經實地查看過,不剛剛是六十一蕃臣像,位於神道兩側的翁仲、翼馬,也有不少頭部斷裂的情況,而且這些石像身體和頭部的連接處最為脆弱,大概率是受到華縣大地震的影響,導致六十一蕃臣像的腦袋斷裂。

至於斷裂後,六十一蕃臣像的腦袋去哪了?也許永遠都不知道,也許有一天,從地下會被某位農民意外挖出來。


一座帝陵葬了兩位皇帝,解讀乾陵的五重迷霧

六十一蕃臣像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愛好者,下一篇文章將會繼續為大家解讀乾陵,如果喜歡旭哥,歡迎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