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初二數學如何學好?

華麗轉身


過去有句話,叫做“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時間會流逝,時尚會變化,但是這句話卻一點也沒有過時,即便在當下,學好數學也一樣非常重要。

對一般人來講,好像知道加減乘除也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國家來說,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其他科學研究的基礎,即如華為是一家科技企業,前一段時間不是花費重金聘請基礎研究的博士?另據華為披露的數據顯示,華為現在有700多個數學家,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由於數學是基礎學科,學好了數學,不僅在中高考中佔有優勢,即便上了大學,只要數學好,可以輕鬆跨界,可以學習經濟、金融等等。

很多孩子學不好數學,很大的原因在於基礎沒有打好。數學學科有其特點,那就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前面的基礎沒有打牢,就跟蓋房子沒有打好地基一樣,所以學得越來越吃力。因為吃力,所以更加畏懼數學,這樣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

對於初二的學生,說實話,只要方法得當,加上個人的努力,還是有希望追的上進度,把成績考好的。

簡而言之,上課認真聽講,事前預習更好,不懂就向老師請教,事後認真複習,多做一些針對性的習題加以鞏固,成績一定會好起來的!


職場贏家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啊,免得讓你認為我瞎掰扯。

我任教初中數學19年了,最近幾年一直擔任畢業班數學。



對於初二來說,數學學習非常關鍵,初二數學相比初一來說難度增大,而且新的知識點以前都沒有接觸過,如果學不好,就會造成九年級學習吃力,要想再追上來,就要花費比較多的力氣,或者需要請老師專門輔導。

如何學好初二數學呢?

首先要告訴你,不要有畏難情緒,初二數學雖難,但是相比初三容易的多。到了高中,你再做初三時候的難題,你會發現這麼簡單。隨著知識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提升,你能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難。

其次,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有不會的問題及時問。對於錯題要整理在錯題本上。

這些說起來非常容易,執行卻難,形成習慣更難,這幾個環節,最重要的就是課上認真聽講!!!課上不認真聽講學習,課下再怎麼學也不如老師講的明白。

現在老師的水平都比較高,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一個寫頭條問答的老師,歡迎點贊,轉發。


師路斑斕


初二的數學和初一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學到了初二的時候,數學下滑很厲害。我潛心數學教學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下面我談談如何學好初二數學。

1幾何部分的概念,要理解記憶

對於幾何知識當中的定理、概念、性質等等,要怎樣去學習呢?千萬不要去死記硬背就覺得OK了,一定要將那個圖形與知識點結合起來,記在腦中,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在腦中要有圖形的印象。比如我們學角平分線的性質的時候,就要在腦中有一個角,然後其中的角平分線上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這樣一幅圖。而且一定要把概念當中的名詞術語搞清楚,比如剛才上面那個例子當中的距離,是指角平分線上一點到角兩邊的垂線段的長度。所以學到這個性質以後,在今後做題當中,只要出現角平分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到角平分線上的一點作角兩邊的垂線段的知識。

2學完幾何知識,做題的時候的注意事項

很多同學拿著幾何題,有一個習慣就是把題全部通讀一遍,有的題文字比較少,知識點相對少的時候,讀一遍他腦中就有了思路。可是有的題文字相對多,他讀了一下就記不住前面的,或者是忘掉後面的,這個時候他就覺得這個題做不了。所以遇到做幾何題的時候,我的建議就是先讀其中的一個條件(按順序來),然後根據這個條件聯想到這塊的知識點所應該得出的結論是什麼。讀這個條件的時候,要一邊讀題一邊看圖,也就是說,要將圖形印在腦中,通過這種逐步推進的方式,讀完題基本上就有了一定的思路了。當然有一種幾何題型是需要從結論倒著回去找符合它的結論。由於篇幅有限,具體具體問題需要了解的,可以私信交流。

3整式的乘除的學習

這一段知識的學習,一定要把計算法則搞清楚。當然一樣的道理,搞清楚並不是把它簡單的記住,就OK。而是要通過對比進行區別,比如同底數冪的計算是指數相加,而冪的乘方是指數相乘。在做這兩種題的時候,很多同學給我搞混了這個概念。還有就是隻要看見有指數相加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聯想到同底數冪的乘法;只要看見指數是相乘的時候,也要聯想到冪的乘方;比如說我們有些題中指數為未知數的方程的時候,在初中階段,通常的方法都是利用底數相等,指數相等的方法解題,所以這段知識僅僅是記住書中的基本知識點,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靈活應用,總結總結。

以上僅僅是初二上學期的一些知識學習注意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學們!


傳奇人在


我現在就是一名初二黨,數學成績還是蠻不錯的,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預習!!!想要學好,不管是哪一科都最好老老實實預習,因為預習可以暫時幫你大致梳理一下要學的內容,遇到不懂的還可以事先去查找資料,久而久之你積累的就會比別人豐富。數學可以先把書本看一遍,理解一下課本的例題,思考為什麼書上是這種解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法,這樣子對學習數學很有幫助。(親身經歷)

2、上課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切記切記不要開小差,有時候腦子一沒跟上,就比別人少知道點知識,少知道一種解題方法,很多人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落下成績的,事後再補,不是說學不會,我只是覺得既然在當時可以學到的東西,就因為一分心,就要事後再去補上,很浪費時間。

3、課後習題真的真的得認認真真去思考,去做,這樣子不僅鞏固了你上課所學到的知識,還可以讓你能逐漸靈活運用你所學到的知識,從基礎的做,再逐漸深入去學,去寫,只要能靈活運用,那個知識點對於你來說就是小意思啦。

以上就是學數學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有時候羅輯思維的培養也很重要,所以從一開始學數學就不要怕難,因為這是對數學羅輯思維的培養,我們老師說:“學習是一套套一套的,上一套沒有套好,怎麼能套著下一套呢?”


斯哥拉哈哈


關於數學的學習方法都是老生常談,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固然重要,今天我卻並不想討論這個,今天我想討論的事怎麼改變現狀並克服對弱科的恐懼和抵制的問題。

首先,我曾經也是非常偏科的

我優勢的科目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弱勢的科目一直在及格線上徘徊,這樣的心理落差經常讓我十分痛苦,因為我們考試看到只是總成績。對於數學我心裡的抵制最為嚴重,這個科目花費了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成績上屢屢受挫,後來甚至連學習去的慾望都沒有了。我甚至認為自己並不能學好這一科。

這樣說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我的語文很好,也許是從來愛讀書的習慣,所以在關於預習和複習鞏固等方面並不陌生,我相信只要堅持就能做好。但是我低估了精神方面的壓力,對一件事情下了足夠大的功夫,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對接下來的學習狀態影響很大。

其次,對複習數學有自己的規劃

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的學科,主要是學習數學思想,基礎是數學方法和數學技巧。初一數學課本我方反覆復的研究,課本上的例題及方法能熟練掌握;課下自己找了很多優質的試題練習,這些習題我做的非常專注,及時遇到再多的困難也會想方設法的弄明白;練習和重複之後是整理和歸納,平時做題中的錯題我全都不會放過,數學改錯本寫了不止一本,在短短一個學期我的數學筆記和整理錯題都達到了非常繁多的地步。

第三,即使做了這一切,成績還是進步的非常緩慢

投入和產出的差距太大讓我深受打擊甚至一度放棄,因為做數學練習題目這些花費了我太多的時間,別的優勢科目再也體現不出來。所以後來即使我的數學成績有了提高並慢慢的改善了,我依然覺得不要給自己留下弱科,這樣對自己以後的壓力真的很大。

我在補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基礎差,做題的時候往往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學習的效率上不去。還是覺得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只要方法正確,堅持和努力成績肯定會慢慢改善,過程中遇到的若干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點知教育拍照答疑和名師批改幫了我的數學很多,我的基礎差,很多簡單的題也會浪費時間,這時候如果直接連線老師,老師那邊的講解往往讓我豁然開朗,後來也用了名師批改,對於自己的一些試題也能學有所得。學習中我覺得一點一點的積累至關重要,凡事只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凌霄花其實也挺美的


說實話,我從小就喜歡數學,儘管上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英語專業。放下數學已經很多年了,但讓我再重新拾起數學,我相信我依然可以學的很好。

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我介紹一下我的學數學的方法。

1.公式定理都必須自己推出來。我從來不背數學當中的公式定理,我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然後自己推出這些公式定理,比如勾股定理,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它表達了什麼,有什麼條件。我都能一步步推斷出來,這樣學的數學透徹明白!

2.典型的例題徹底弄通弄透,舉一反三,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步驟。對於典型的題,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感覺看起來已經明白了,而是真明白,弄通弄透它們,對於這類題,應該從哪個方向去思考,解題步驟是什麼,一定要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多做練習,在練中提升總結。說實話,題海戰術歷來就是最有效的戰術,儘管人們對它的詬病很多,但至今沒有想出一條取代它的辦法,要想快速提高成績,就是有針對性的多做練習,在做題中不斷地總結解題方法,幫助自己提升。

就說到這裡。


語文在線


我今年大學畢業十年了,對於初二的數學概念還是非常模糊了,但是對於如何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我也是剛剛重新學習和思考。


記得好友總是經常跟我們抱怨:她這輩子就是吃了數學上的虧,如果當年數學高考是146分而不是96分,她應當是在清華或者北大的,於是我們鬨堂大笑:這就是命,命裡註定你與數學結仇。


當然,對於我們當年選擇文科的人來說,大多數還是與數學犯衝的,因為那句名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是放在最前面的,可見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學科,我們就是因為數學基礎不好,所以只能默默去讀文科了。


上週不小心翻到一個叫做《隱藏人物》的電影,取自美國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幾個黑人女性用自己的學識、驚人的毅力與種族偏見做鬥爭,最終在美國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好的電影會有許多綜合因素影響,但是讓人們震撼的是事件的真實性,尤其是大量的鏡頭聚焦在主角凱瑟琳不同場景,不同身份,不同方式演繹著關於飛船返回地球的正確公式時,幾乎每個觀眾都為之振奮,原來數學的驗算過程可以這麼美,而這些小小的數據竟然可以起到這麼大的作用。


我就在想為什麼頂級數學家的驗算和推理邏輯可以那麼打動人心,為什麼我們大多數文科生卻看到數學就頭疼,現實中這麼強烈的反差到底是因為什麼,我覺得在《這才是數學》裡面可以找到答案,那些著名的數學家並不是天賦秉異,而是他們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比我們平常人優秀那麼一點點,然後自己總結了一套不錯的學習方法,再加上一些名師點撥,身邊榜樣、家庭薰陶、特殊的學習方法等等因素,於是造就了各個數學專家和基於數學公式的正確推理下載人飛船升空等等上天入地的神話。

如果我早一點接觸到這樣的一本書,人生的命運會不會重新被改寫,我覺得這樣的命題現在來討論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果我現在開始去重視數學,我的餘生應該會更有趣,如果還能順便激發下孩子們的興趣,那我就更加賺大發了。《這才是數學》作者是美國的喬.博勒,斯坦福大學數學教育專業教授。曾任英國蘇賽克斯大學居里夫人學院數學教育學專業教授,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她常年擔任美國和英國大型刊物及電視頻道特約撰稿人,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和《時代週刊》(倫敦版)。其研究成果被廣泛刊載於各國學術期刊、報紙。她曾因在“數學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而手搖赴美國白宮發表演講,並應邀擔任國際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顧問。


《這才是數學》的副標題是一位斯坦福教授告訴你“學數學的正確姿勢”。全書分為個8個章節,主要講述了3大部分,第一部分解析是什麼是數學,以及數學為什麼如此重要。第二部分則分析了美國現行的數學教學模式給大多數孩子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並最終讓他們痛恨數學。第三部分則是提出更為科學的數學教育模式,從課堂上解放孩子,從家庭中引導孩子,更是將課堂和家庭融為一個整體,做好孩子們的數學啟蒙,讓孩子愛上數學。


據統計,40%以上的人不喜歡數學,甚至對數學懷有深深的厭惡和恐懼,我不知道別人怎樣,至少我自己是這40%中的一員,我梳理自己在學數學的過程,真的非常痛苦。記得自己是5歲半上的一年級,有一天晚上母親出一道很簡單的加法讓我算,我實在太困了,腦袋嗡嗡地響,就是算不出來,也不啃聲,母親氣急,一把耳刮子就打下來,然後鼻子裡面的血就噴湧而出,我竟然不覺得疼,心中反倒釋然了:終於可以睡覺了。


對,這就是我的數學啟蒙,我真的特別特別討厭數學,在以後的求學道路上,只出現過一次對於數學曇花一現的態度逆轉,那是讀初二,一個數學老師覺得我的作業特別乾淨整潔,老是當眾表揚我,那2個月是我人生的數學巔峰,我還積極主動去黑板上解題,數學老師又是通篇表揚我的板書,還有解題思路,可惜2個月後,校長覺得我們是重點班,怕這個數學老師教不好,就親自上陣,替換了那個數學老師,而我的數學噩夢又開始復燃。


是的,不管是家庭本身還是學校體制,都沒有給我正面積極的學習數學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數學考不到高分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當我看完《這就是數學》這本書,更是被裡面的內容和教育思維深深地打動,多希望我可以早點借用這些解題思路,去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許我的人生走的會更加順暢一些。

書中有分為3個重點來闡述如何學好數學,第一個重點是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第二個重點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具體有哪些可以改進的方法;第三個重點是,結合我們每個人的現狀,分別找到屬於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重點,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我們不是為了學而學,而是為了用而學,但是現行教育環境中歪曲了數學的本質和真諦,從而誤導了學生對於數學越來越討厭,而不是欣賞和喜歡。而真正喜歡數學的孩子,他們卻認為自己被神指引了一樣,會將現實中的萬物與數學相連,打開了一扇奇特的大門,讓他們醉心於數學的知識海洋裡面。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差呢,數學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能,為什麼我一直不知道。在我的想法中那些所謂的數學家他們每天都是很苦逼地做著各種公式的驗算,且灰頭土臉地奔赴在數字的最前線。但是真正的情況是,數學家們研究數字,並與這個世界萬物都做聯繫,然後並用一定的方式去推算,演練直至成為永恆的定理。上過學的人都還是知道“黃金分割點”的,即黃金分割點是指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老師是要求他們一定要記住黃金分割點的定義的,但是他沒有解析清楚,這個黃金分割點的真正由來,尤其是來源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個美女,大家一看到就覺得美,那她很有可能是因為她的身材美,臉蛋美,而這個美只是因為她身材的比例:肚臍到腳底的距離/頭頂到腳底的距離=0.618.她的臉蛋比例:眉毛到脖子的距離/頭頂到脖子的距離=0.618.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五角星非常美麗,我們的國旗上就有五角星,還有不少國家的國旗也用五角星,這是為什麼?因為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線段之間的長度關係都是符合環境分割比的。其實植物界也遵循這樣的定律,如果從一顆嫩枝的頂端向下看,就會看到葉子是按照黃金分割的規律排列著的。除卻這些外,很多科學實驗中,選取方案常用0.618法,即優選法,它可以使科學家合理且安排較少的實驗次數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我從《這就是數學》這本書知道黃金分割點的真相後,我竟然很想去繼續去探究其他的數學定理,他們真的很有意思,就如同出版過多部數學專著的數學家Keith Devlin指出,數學家其實並不精於計算,事實上他們的工作重心並不在此。數學家會把數學作為一種“研究客觀世界的一種方法”。這樣的解釋讓人心動不已,他們才是這個世界上走在人類智慧最頂端的人,在那一堆堆的數字後面,他們掌握了一條又一條的通行規律,想想都美。

這才是真正的數學,而我們平常之人不是討厭數學,而是討厭填鴨式的教學帶給我們的各種摧殘,尤其是用分數來判定一個人的能力和智商更是讓我們無力抗爭。

我們來說說第二個重點,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具體有哪些可以改進的方法。


在《這就是數學》的書籍裡面,作者用了4個章節來闡述美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帶給學生們的巨大傷害,也呼籲數學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更是用大量的數據和新的教學方案運用到實踐後的反響,來告訴大家,新式教育更應該被推崇。其中涉及的改進方案有2點。

第一點是從學校老師的教學觀念調整開始,將之前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們只需要安靜聽課,在課後只需要反覆地練習老師傳授的解題思路這種傳統教學方式,轉變成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主動地表達各種想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點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從老是一個人冥思苦想,苦練習題的學習方式轉變為跟大家共同討論習題,並選擇出最佳解決方案,對於自己掌握的學習方法,想盡各種辦法分享出去,因為只有你想出來,並且還能傳授於他人的時候,這才能證明你已經實實在在完全掌握了這套方法,而你分享的過程其實就是邏輯思維在不斷精進的過程。

舉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

備選答案有4個,分別是1,2,19或20.當我看到這道題的時候,腦袋一片混亂,即便我已經30多歲了,看到這堆數字依然恐懼不已,掙扎半刻後選擇了20這個答案。


其實正確答案是2,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不是去做運算,而是稍微想一下12/13這個分數接近於1吧,7/8也接近於1吧,兩個相加,最有可能是與2接近的。


知道真相的那刻眼淚瞬間掉下來,我趕緊把這道題分享給一個女性朋友和一個男性朋友,男性朋友說我早就知道呀,女性朋友則驚詫不已,說原來這麼簡單,為啥我以前不知道這麼來推理。這樣的解題思路在我分享後就變成了我自己的,終身也不會忘記了。

當然由於國情,社會環境,人文因素等等影響,我們不可能去照搬《這才是數學》裡面的新式教學模式,但是很多前沿的教學思維和方法我們在總結後,取其精華部分就足以讓我們學好數學了。

我們來說說第三個重點,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找尋到屬於他們最佳學習方案。


人們總是說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這話一點都沒錯,一個家庭中的父母天天玩遊戲,看手機,打麻將,那他們的孩子不可能特別出類拔萃。相反另外一個家庭愛運動,愛閱讀,愛分享,那他們的孩子成就地痞流氓的機會也就會大大降低。


不管我們年齡幾何,我們都需要去重新學習數學,如果你孩子學的好,還可以讓孩子引領你走進數學王國。當你虛心跟孩子請教的時候,他們會更富有激情和成就感,從而更加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如果你本身就學的非常不錯,那你把你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完完全全分享給孩子,那孩子則會滿心崇拜父母,無形中就拉近了你與孩子的關係,那你們的親子時光會更加融洽和快樂。


其實很多優秀的數學家,小時候在家父母都是以出題作為娛樂項目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借鑑這樣的思維,孩子既可以考我們,我們也可以鍛鍊孩子,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如果在家庭中已經有很好的學習氛圍了,那孩子去到學校學習,也應當借鑑這種分享機制,多跟同學溝通,相互請教,更應該與老師為伍,老師每天上課已經極其辛苦了,要管理班級裡面那麼多孩子,尤其有些孩子自控能力不強,他們不僅要當老師,還得成為你們的臨時爸媽,情緒和能力都得照顧。那我們就得跟孩子說,你必須做好自己,儘量少給老師增添麻煩,學習上有疑問需要及時大膽去提,生活問題可以自理的一定要自行解決。


其實不管是學習數學還是其他的學科,好的學習模式應該是通用的,當我們有這樣的模式以後,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甚至到社會上,咱們都可以活的很好。因為我們清楚學習上的每一次小進步都融合了大量的努力因子,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以及老師和朋友,都為此給出過一些經驗和方法,正是因為是自己與大家共同的努力付出才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


當然每個家庭都應該去摸索屬於孩子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案,可以適當遵循一些基本要素,那就是在現行的中國教育體制下,尊重當地學校教育理念,多去跟教師溝通,誠懇請教,取得老師的信任,瞭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另外一個就是從自身家庭出發,做一個積極向上,樂於分享,勇於挑戰新事物,並保持終身學習的好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strong>

四角的天空


我閨女初二了從初一的數學不及格到現在的數學能考到百分之九十左右,我覺得我很有發言權,前期數學不好我試過很多方法,報了補習班,可以說沒有什麼太大效果,後來我開始一邊給孩子刷題一邊給孩子做心理輔導,心理輔導就是家長多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鼓勵溝通等等。刷題起到了預定的效果。後來我給孩子做拔高式的刷題。現在效果很好。孩子很認學。同年齡的家長可以互相多多溝通




王老師心理教育



書童小井


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我個人認為:

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夠學懂學好數學,不要放棄,哪怕數學打零分也不要放棄,都要強迫自己喜歡數學學習從而認真努力去學習數學,現在時代真的每個人都應盡力上個高中,能上大學的就一定去上大學,而想上高中大學數學知識是非常基礎的東西,就像建房子一定要打好基礎才能建成高樓,而且學好數學了對我們以後的生活工作等有很大的幫助。小學初中的數學不是很難,綜合性不太大,只要先弄懂學會基礎知識,做題考試成績不會很差(應該滿分一百分的可以得70分),當然,數學學的相當不好的,上課聽課都聽不太懂的學生,在學數學方面,目標不要定的太高,學會學牢課本基礎知識就行了,只有在此基礎上慢慢進步慢慢提高成績。

你一個初二的學生,只要想學好數學,成績趕上去還來得及。如果你家經濟情況比較好的話可以請個教數學經驗豐富的負責任的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這樣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提高學習效率。如果你家經濟情況不太好就不用去上培訓班了,就只能靠自己多花時間學習現在及以前的知識了。當然不管你的情況怎麼樣,只要你主動聯繫我(我的call15678874699,聯繫時請主動說明來意,直接真誠的人最好),我會因材施教盡力讓你學會課本基礎知識!

其實,學數學不是很難,只是很多人沒有掌握好學數學的方法,造成數學沒學會,到後面就越來越難學,這樣惡性循環以致最終數學不懂甚至認為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從而自暴自棄!

我開的這個頭條號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學到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及知識以使其少走彎路提高效率從而達到良性循環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