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醫療戰線上的最美“逆行者”

醫療戰線上的最美“逆行者”

隨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開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醫療戰線上不斷湧現出好人好事。

医疗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負重前行,還歲月靜好

除夕夜晚,和靜縣人民醫院抽調核心力量,組成12人的醫療專家小組,赴和高集中醫學觀察區。始終工作在第一線,戰鬥在第一線。董春磊主任,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臨床經驗豐富。此次疫情主動請戰,帶領醫療組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與疾控、信息等各個專家每日研判會診。

疫情暴發至今,他把醫學觀察區當成了自己的家。看著手機視頻中剛滿一歲的孩子,他略顯惆悵起來:我想回去看看,我好想念家。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醫務人員,職責告訴他:病人更需要他,他決不能離開崗位。“我的任務就是做好每一位留觀人員的出區評估研判,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我必須堅強。只要群眾安全,我才能夠感到真正心安。”他還說:“祖國正值危難時刻,如果有機會參加支援武漢醫療隊,我絕不退縮。我願負重前行,還歲月靜好。”

医疗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她,衝到了戰“疫”最前 沿

1月24日,縣委召開緊急專題會後,王香院長就帶領和靜縣衛生系統166名醫護人員衝到了抗擊疫情第一線——前沿防疫隔離區,連續作戰。1月24日20:00第一批留觀人員轉入隔離區,開始實施全封閉式管理。

由於長期積勞成疾,王香院長患下腰痛的毛病,而隔離區這種艱苦的工作負荷和巨大心理壓力更是到了考驗她身體的時候,在抗擊疫情這段時間內,她白天深入各個樓各層樓督導工作,晚上在宿舍處理需要協調解決的事宜,連續奮戰,始終堅持戰鬥在第一線。

她時刻不忘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每日進行所有樓層的安全安全核查工作,對各個樓層人員進行梳理,盡心安排好工作人員的工作,遇到不能理解的家屬,耐心說服,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穩定大家的情緒,提醒大家注意個人防護,鼓勵大家認真履行作為醫務工作者的神聖天職,給所有醫務工作者以榜樣力量,支撐精神。

医疗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舍小家 顧大家

1月27日,和靜縣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長倪禎翎接到任務,前往集中醫學觀察區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大家都在克服家裡困難,堅守崗位。有的愛人也要上班,沒時間照顧孩子,索性讓孩子一人待在家裡。好幾天才想起給孩子連個視頻,打個電話。

“進入2月以來我們的工作越發忙碌,每天只能睡3-4小時,早飯中飯一起吃,晚飯當夜宵吃,但是我們忙的值得。我們這裡有黨員幹部,有醫護人員,有警務人員,有保障人員……大家同舟共濟一起抗擊疫情,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充滿必勝信心。”

感控人的勇氣和擔當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當群眾足不出戶防禦病毒、在家團圓之時,和靜縣人民醫院院感辦主任任玉華,已經來到集中醫學觀察區。

此次疫情她主要負責院感防控工作。作為一名感控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她牢記使命擔當,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以及自治區、州、縣有關要求,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堅定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為了做好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監管工作,及時掌握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運行情況和處置情況,檢查內部感染防控可能出現的漏洞,儘早消除隱患。自防疫工作開始,她不顧家裡的孩子,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堅持衝在前面,打頭陣、當先鋒。

她每天深入一線理論與操作培訓,現場指導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穿脫,指導防護,檢查感控流程。親自帶領感控人監督醫療廢物處置,汙水處理流程。

她說:“我們就是這場疫情防控戰中的天眼。與疫情搏殺,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保護我們的戰士,是每個感控人的責任和使命。”

医疗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讓我去隔離區

除夕夜晚,和靜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長馬紅找到院領導,她說:“我不會說不計生死的誓言,但我想說讓我去隔離區。”

來到隔離區的馬紅護士長,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穿著隔離服、配置消毒液,消殺處置,安排病床、做心理輔導,生活照料,樣樣走在前面,做在前面。

她說:“這次疫情很多隔離人員來的突然,沒有心理準備,情緒有些不穩定。這就要求我們醫護人員耐心解釋,除了給與生活照料,更要給與心理疏導,鼓勵他們建立信心,給他們講解疫情知識及居家隔離的注意事項,幫助他們安全度過此次疫情。”

医疗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

2020年ji,和靜縣人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蘭雪已經在這一高危崗位上連續奮戰了20多天。為了避免感染,她一直吃住在單位,春節都沒能與家人團聚。

作為時刻與病毒近距離接觸人,她需要身著厚重的防護服,每天穿梭於各個樓層查房、會診、問診、聽診、採樣。

她說:“17年前我還在上學,17年後我有幸成為抗擊疫情中的一員,我很榮幸。現在即使臉上常常被壓出血痕,即使常常汗水交融,也不退縮。”她還說:“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如果因為顧忌可能出現的危險,而去放棄做一些事情,我會後悔不已。”(通訊員 高玉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