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能不能從大便上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有結腸癌?

小克大夫


結腸癌的臨床表現有腹痛、腹部腫塊、排便習慣、全身症狀等。通過分析各種臨床表現可以有助於早期發現,跟結腸有著最密切關係的大便,究竟如何反映出結腸有腫瘤呢?



一、大便不規律

結腸癌早期症狀可以表現為大便不規律,偶爾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吃止瀉藥常無效;腹部不舒服,脹氣,腹部隱痛,半數病人可有食慾不振、飽脹、噯氣、噁心、嘔吐等現象,到後來逐漸出現貧血、全身無力、低熱和大便帶血癥狀越來越重。部分病人還可在右腹可摸到腫塊,質硬,表面有結節,壓痛;早期腫塊可活動,到了晚期則固定。

二、便秘,大便有血、有粘液

左半結腸癌這段大腸腸管較右半結腸細,其內糞水已變成糞塊,生長在左半結腸的腫瘤常使腸道變得狹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腸梗阻症狀,病人可有陣發性腹痛、腹脹、便秘。如果腹瀉,常是持續性的,大便次數多而量少,大便為粘液膿血便,很象痢疾或腸炎。如果癌長在乙狀結腸,便秘與腹瀉常會交替出現,多數病人在發病早期就出現粘液血便。

三、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大便潛血陽性是胃腸道疾病經常發生的現象,也是胃腸道癌症的早期症狀之一。但是,大便隱血肉眼通常是不容易發現的,只需將病人大便送到醫院進行化驗。



直腸癌也可像結腸癌一樣通過觀察大便,反映出是否患有腸癌,而且更加可靠。如大便帶血,血色鮮紅,便血間歌發作,時有時無,但常被懷疑為痔瘡或痢疾。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並有裡急後重、腹瀉和粘液便。癌長大時,腸道狹窄,出現便秘,大便變細,腹痛,腹脹,肚子一陣陣咕嚕作響卻不放屁。

大便的異常信號只是結腸癌的一個常見表現,並不是所有的腸癌都有典型症狀,也並不是所有的大便異常信號都能準確反映出患了結腸癌,必要時需要腸鏡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因此,凡是出現大便習慣改變、腹脹、腹部隱痛、大便帶血、裡急後重等症狀,都應該想到是結腸癌或直腸癌的可能,儘早去醫院治檢查及治療。


長腿醫生


你好,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告訴各位,單純通過大便,很難確定是否患有結腸癌,但是,大腸會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對於大腸癌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大便改變,只有少部分患者,會因為大便異常,最後被診斷為腸癌。

(1)排便習慣改變

大腸癌患者,腸道里面長出來新生物,這個新生物會刺激腸管,患者可能會出現便秘或者腹瀉,還有可能腹瀉與便秘相交替,一會便秘,一會腹瀉。這種情況,需要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

(2)血便或者黑便

腸道里面的腫瘤,在生長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癌細胞會缺血壞死脫落,腫瘤表面可形成小的潰瘍,大便通過的時候,摩擦腫瘤,也可以造成腫瘤破潰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較大,比較迅速,腫瘤距離肛門較近,那就會出現鮮血便,如果腫瘤距離肛門比較遠,出血量很少,可見可能表現為黑色的大便,如果是極少量的出現,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化驗大便,應用高靈敏度的方法,才能確診大便中是否含有紅細胞。

(3)大便變細

腸管就像一根自來水管,腫瘤往腸管裡面生長,會導致腸管變窄,大便通過的時候,會被擠壓,導致大便變細,排便困難。如果出現大便變細,一定要警惕腸癌或者腸息肉的可能。

(4)停止排便

如果腫瘤一直往腸管裡面生長,可以將腸管堵塞,大便就無法通過,這就造成了腸梗阻,患者好幾天沒有大便,也沒有放屁,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儘早去醫院看病。

(5)大便刺激症狀

乙狀結腸或者直腸的腫瘤,距離肛門較近,會刺激肛門周圍的肌肉,導致你總是想要大便,但是每次都沒有多少大便,這種情況稱為大便刺激症狀,也叫做裡急後重。總感覺想要上廁所,總感覺拉不乾淨。

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一般是腸癌的中晚期了,早期腸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定期體檢才是最主要的。


普外科曾醫生


這是可以的,人在大便後。都應該仔細觀察糞便的狀況。顏色。形狀。氣味。等等。這裡的學問還不少。有沒有大腸癌,看大便就能看出。一般正常大便。有各種形狀,顏色黃中帶紅。表面光滑。有臭味。這才能看出大便是否正常。腸癌的大便。也能看出。他的大便是。外表在勾莊狀,等等。那是因為,糞便在大腸內,經過腸道的蠕動。大腸內。長出的疙瘩。磨損糞便造成的。如果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你就要注意。最好到西醫院檢查檢查。


張庫41


又一例把結腸癌當做痔瘡的病人被診斷,按病人自己敘述,最起碼延誤了半年!一般來說結腸癌從起始到腫瘤環腸管一週大概需要1.5-2年,耽誤半年意味著什麼呢?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一個病人一家人的痛苦,很遺憾的事情。能不能從大便上判斷患有結腸癌呢?


85%以上的結腸癌都是從腺瘤演變而來的,癌症初期腫瘤很小,沒有對腸管產生佔位、功能性的影響,也幾乎沒什麼症狀,包括大便性狀的改變。當腫瘤逐漸增大,它會以腫塊型、浸潤型、潰瘍型三種大體形態出現,增大到一定程度,腫瘤內部血液供應不夠,會“自發”破潰,出血,這時糞便還是稀糊狀,所以血與便想混。若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越久,血細胞凋亡釋放出鐵離子,氧化,顏色也就越深、黑。這是結腸癌中晚期最常見的症狀、便血。

腫瘤破潰會伴有壞死物、感染灶,腫瘤使腸粘膜面積增大還會分泌較多的粘液,這些東西會隨著糞便排出,因此便血常常是膿血便,粘液血便,有時還有腐爛臭味。

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右側大部分屬於右半結腸,腸腔內徑寬,不易梗阻,也少腹痛,隱性出血多易發生貧血,體瘦病人有時還可以摸到包塊。橫結腸左側少部分、降結腸、乙狀結腸屬於左半結腸,腸腔內徑相對要窄些,易有梗阻症狀,如隱約左側腹痛。中晚期結腸癌肌體消耗很大,人多消瘦很快,體重明顯降低。如有這些癌症全身性症狀再加上便血情況,結腸癌的診斷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便血還常常發生於另一類疾病,內痔、外痔、肛裂都有可能便血,尤其內痔出血,無痛,但是顏色要鮮豔,沒有膿血、壞死物,一般不會有消瘦、腹痛、腹部包塊等其他問題。刺激性食物、飲酒會誘發、加重痔瘡症狀,但對結腸癌沒有影響,症狀不會隨這些飲食而改變。

還有一類常見疾病也會有膿血便、粘液血便,潰瘍性結腸炎,但許多病人有明顯的“雞鳴瀉”,大多病人沒有體重上的變化,除非重度、全結腸病變。

以大便判斷早期結腸癌幾乎不可能,中晚期的症狀要明顯些,但不引起重視也會錯過,發現了,結腸鏡檢查就有可能明確診斷。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首先肯定的說,從大便判斷結腸癌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可以說,單從大便上判斷是無法確診結腸癌的。打個比方結腸癌常見的鮮血便,其實患直腸息肉、肛裂和痔瘡也可以見到,需要進一步做相關輔助結腸如內鏡、血液學、病理學檢查才能確診,然而,大便的顏色、性狀和氣味異常確實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具體我們來探討下。

患結腸癌時大便可能有哪些改變?

1.排便習慣改變:有時會表現為頑固性便秘,有時腹瀉或解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這是因為腸道發生癌變後形成的癌腫刺激腸道組織而發生。

2.大便變細:當腫瘤突出腸腔生長時,會導致腸腔狹窄,所以大便形狀會變細。因此大便形狀變細也是腸癌的警示信號。

3.惡臭氣味:正常大便有臭味是因為含有蛋白質分解產物導致的,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輕。一些疾病發生時,大便氣味也會發生改變。如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結直腸癌潰爛時可有惡臭,腸道阿米巴感染時可有血腥臭味,消化不良時可有酸臭味等。因此惡臭氣味者需要警惕有腸癌可能。

總的來說,出現大便改變時,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腸鏡或其他檢查,無論是否結腸癌還是其他疾病,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藥師方健


結腸癌是在胃腸道腫瘤中排名第二,是一種惡性腫瘤,也是消化道中最常見的腫瘤,最近幾年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的危害人體的健康。

那麼怎麼樣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有結腸癌?

1.要通過現代醫學的檢查,通過B超、CT、MRI的檢查,還要做肛管直診和直腸鏡檢,要檢查出有沒有直腸息肉,直腸癌,內痔或其它的病變。

2.要通過乙狀結腸鏡採取組織做病理檢查。

3.通過X射線檢查,腹部平片檢查可以發現梗阻部位上方的結腸有充氣脹大的現象;

4.鋇劑灌腸檢查,可以見到癌腫部位的腸壁僵硬,擴張性差,蠕動到病灶處會減弱或者消失,結腸袋形態不規則或者消失,腸腔狹窄,粘膜鄒壁紊亂,破壞或者消失,充盈缺損。

5.要通過臨床表現。如果患有結腸癌會大便次數增多,糞便會變得很細,會帶有血絲和粘性的液體,並且出現裡急後重的,排便不乾淨的感覺,當結腸癌蔓延到直腸位置的時候會侵犯骶叢神經,會變得劇烈疼痛。還會累及到前列腺和膀胱,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腸和血尿的症狀。會出現腹脹腹痛,腹部壓痛、腹部結塊和進行性貧血,會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乏力腹瀉、便秘。如果是在左側結腸癌,糞便就會在直腸中容易形成狹窄,變為固體糞便,此時就是慢性腸梗,頑固性便秘,排便次數增多等。

能不能從大便上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有結腸癌?

如果用人體肉眼完全是不能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有結腸癌的。

一般正常的大便每個人每天排一到兩次,大便的形狀規則,顏色因食用的食物顏色而定,有時候糞便中還可以見到未消化的食物,糞便稀,一般是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腹瀉,如急性胃腸炎。通過臨床上糞便的常規化檢查,可以直觀瞭解胃腸道一些病例現象,間接地判斷消化道、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如果是鮮血糞便,可以知道內外痔及肛門出血、直腸癌出血;膿血一般是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大腸癌,如果是糞便量大、多,呈黃綠色並有膜狀物則考慮腸道菌群失調,為腸炎。

所以通過常規化檢查,這也不能完全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有結腸癌。

結束語:作為結腸癌患者,可以採用生物免疫療法進行治療,從根本上殺死結腸癌細胞的,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抑制結腸癌的復發和轉移,提高結腸癌的治癒能力,後期用中醫中藥治療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同時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心情舒暢,積極面對生活。

以上是我臨床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大家的支持!喜歡的話,可以點贊加關注。


資深藥師談健康


能不能通過大便,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大腸癌?不能,但可能找到某些蛛絲馬跡,然後進一步檢查,從而診斷大腸癌,這是有可能的。怎樣的大便異常要警惕大腸癌可能?(包括大便本身的異常,以及排便異常兩個方面)


一、大便本身的異常。主要包括大便形狀和大便顏色改變,比如大便形狀改變:大便變細,排出的大便有壓跡。大便帶血,即便血,有的人是直接排血便,便血可以是鮮紅色便,也可以是暗紅色便,也可能表現為粘液樣血便,或果醬樣便,有時也只有粘液,或只有血而沒有糞便。便血是最需要提高警惕的。當然,大便帶血也可能是其他問題,比如痔瘡,腸炎等。


二、排便異常。主要是腸刺激症狀和排便習慣改變便頻,比如,大便次數較以前明顯增多,頻繁跑廁所,腹瀉,便秘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裡急後重,肛門墜脹感等。


如果有以上表現,當然不一定是腸癌,但要提高警惕,根據症狀是無法判斷是不是腸癌,所謂的症狀只是提醒你要注意,要去進一步檢查,特別是有大腸癌家族史或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就更要重視進一步檢查,應儘早查明原因,比如腸鏡檢查。


腫瘤專科醫生



不管是肛腸科的醫生還是腫瘤科的醫生,都在強調通過大便的性狀,排便習慣的改變等方面可以事先了解到疾病的信號。

那麼這個疾病可能是腸道的炎症,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表現,也有可能是痔瘡等肛腸疾病的發作。

普通老百姓通過肉眼去觀察,去判斷甚至自我“診斷”有沒有什麼疾病發作,這是有技術門檻的,很難做到!但是為什麼醫生反覆提醒這一點呢?

它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因為一些不適、隱疾而諱疾忌醫,不要產生羞恥感。及時的發現和治療,是應對所有疾病、控制所有病情蔓延和惡化的永遠不變的真理。


一般來講,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就要去注意判斷有沒有腸道疾病的發生。

1.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說幾天不排一次或者一天多次,或者是和以往的排便規律有明顯變化。

2.大便性狀的改變,一般來講如果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就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這一點要高度重視,還有一些人大便不成形,排除掉遺傳因素和腸道菌群的問題,還要去留心是不是其他疾病的信號。

3.便血的問題。便潛血陽性是醫生提醒患者高度重視的。是鮮紅的血還是暗紅的血,是胃腸道黏膜破潰、消化道出血造成的?還是痔瘡?還是相關腸道癌症的一個信號?這些通過醫生的專業判斷才能得出結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長期不得到緩解,反覆出現,那麼就要及時就醫。

現在在一些單位組織體檢,包括個人選擇體檢項目的時候,腸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

對於45歲以上的人群,經常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那麼就儘量將腸鏡列為日常的體檢項目之一。

它是查出腸道疾病,篩查腸道癌症的金標準,如果擔心有不舒適或者是疼痛,可以選擇無痛的腸鏡,也很方便並不要過於恐慌,它也是很常見的一種體檢項目之一。


遼瀋名醫


不能。

目前確診大腸癌的主要手段就是結腸鏡檢查,同時取活檢,病理檢查明確是否癌變,並且可以瞭解分化程度(惡性度高低),即高中低分化程度。

由於做結腸鏡檢查是有一定痛苦和不適,所以很多人都會有想法,如果通過化驗大便能夠確診大腸癌該有多好。想法很美好,但是很難實現。雖然現在有很多研究在進行,就是希望通過化驗大便來診斷大腸癌,比如能否從糞便中發現癌細胞或者癌基因,但是這個診斷敏感性不高,費用高,很難臨床推廣應用。

但是,大便檢查或者大便性狀改變可以提示是否有大腸癌,從這個角度講,可以通過大便變化或者大便化驗提供某些有價值的信息。

如大便隱血試驗,如果試驗陽性,建議進一步行結腸鏡檢查明確或者除外。大便隱血陽性,就是大便內含有少量血液,可以來自腫瘤出血,也可以是上消化道潰瘍或其它原因導致的少量出血或者進食動物血製品或服藥導致陽性。大便化驗方便,經濟,可以當作普查工具,陽性的再考慮結腸鏡檢查。


另外,也可以通過大便的改變提供信息,比如肉眼黑便或血便,經常腹瀉或者便秘,或二者交替,排便困難,大便變細,大便次數增加等,都可以引起注意。但最終的確診或排除,還是依賴結腸鏡檢查。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通過大便的觀察是可以懷疑是否得了結腸癌的,但並不是由於從大便上診斷患者得了癌症這個病。

結腸癌症診斷金標準

結腸癌的診斷的金標準做腸鏡,通過腸鏡進行觀察,看是否有癌症。

如果不明顯,通過肉眼無法判斷,一般要通過病理活檢結果判斷患了癌症?

但是結腸癌患者往往有這些症狀

1、排便習慣的改變

一般結腸癌的患者早期,大便都會有一些改變,比如說大便習慣的改變,從原來每天規律的,一次變成多次。

2、大便性狀的改變

往往原來大便正常,當出現結腸癌的時候,大便可能變稀或者大便變乾燥等。

甚至有時出現不全腸梗阻症狀,這些都是需要注意。

3、便中帶血

還有大便帶有血絲,或者出現鮮血的情況。

4、其他症狀

比如腹痛,腹部包塊等。

這些症狀不是結腸癌獨有

這些症狀的出現都可能是結腸癌引起對,但並不是說這些症狀,就一定一定是結腸癌了。

因為有這些症狀的疾病有很多,比如腸道息肉,結腸的炎症等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當出現這些情況改變的時候,我們需要進一步做檢查,比如抽血查腫瘤標記物,檢查腹部的彩超CT。特別是結腸鏡檢查都是非常必須做的。

對於結腸癌來說,如果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後還是很好的。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