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Discovery 二次入華,靶心瞄向 STEM 教育


Discovery 二次入華,靶心瞄向 STEM 教育

繼續探索與發現,Discovery 怎麼打好教育牌?

「我們一生中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的時期,在學齡前 2-6 歲的階段盡顯,」這項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Susan Engel 的研究表明,培養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探索世界、發現美好、敢於嘗試、獨立思考,比知識學習更為重要。

推崇這一理念的的,不只有學者和專家,還有 Discovery 這樣的全球紀實娛樂內容及媒體巨頭。從電視媒體時代邁向互聯網時代,Discovery 不止步於紀實娛樂內容,還把觸角伸向垂直領域的內容生態拓展和數字產品的開發試煉。

這其中,Discovery 把探索發現融合到了教育領域。在美國,其 K12 教育自有品牌 Discovery Education 在市場佔有一席之位。產品結合課堂,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給用戶。

1998 年,Discovery 頻道被正式引入中國。而這一次,Discovery 填補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另一檔空缺,STEM 教育娛樂品牌「好奇 DD 龍」正式亮相,首發的是針對「3 歲+」兒童的探索式教育娛樂產品——「好奇之旅」。



家庭式 STEM 教育

巨大的人口紅利,讓中國市場向來備受關注。在這片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亞洲土地上,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從未示弱,對多元化的教育理論接受度,也在日益提高。「種種因素,都為我們創造了有利的市場準入條件」,談及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佈局中國教育市場,Discovery 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及韓國區總經理邱煌如是說。

之所以在中國市場推出 STEM 教育品牌,和 Discovery 的戰略考量密不可分。和迪斯尼、Netflix、愛奇藝、騰訊視頻做大而全的綜合性視頻業務不同,Discovery 的戰略是把每個垂直領域做深做透,例如中國有二次元的集散地嗶哩嗶哩(B 站),海外有 Twitch、Gaming 等視頻媒體。同理,Discovery 一樣希望聚攏起 STEM 教育的用戶。或許,好奇 DD 龍只是 Discovery 中國棋盤的第一步。

好奇 DD 龍推出的首款產品,是面向 3 到 4 歲兒童的探索式教育娛樂產品——「好奇之旅」。針對中國市場,好奇 DD 龍提供了中英文雙語內容,「好奇之旅」共有 12 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包含 15 集 STEM 啟迪視頻,和專屬玩具套裝。

同時,團隊非常注重中國特色,選題更偏向亞洲或中國元素,好奇 DD 龍首席運營官王寧表示:「我們在每期產品的開發設計前期都會做非常多本土化用戶的調研,他們的意見會成為我們做產品和做內容的參考因素。」

好奇 DD 龍採用的是國際化團隊的組合方式,「由美國先去出主題,中國進行本土化,這種雙方配合的模式已經成為一套成熟的流程標準,」王寧介紹,其開發工作用時一年,採用了週期式開發,而非 12 期全部開發完成。最終呈現的產品,都是接受過市場反饋後的迭代版本。

有趣的是,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中,當美國老師把課程和素材拿給中國團隊的老師看時,得到的反饋都是「內容過於簡單」。邱煌認為,中國家長對教育的重視,體現在內容的深淺程度上:「三四歲的美國兒童沒有中國兒童接受這麼多或者這麼深刻的內容,這是中國教育市場蠻奇特的地方。」

在教育產品打造過程中,好奇 DD 龍以杜威理論作為核心支撐。它強調「三個中心」,即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恰好同以老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課程模式相悖。

傳統的教育理論是一種「教育者純輸出,孩子純接受」的過程,向學生灌輸一些既成事實,但杜威理論是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這也是為什麼在開發產品時,每期主題的跨度如此之大。

Discovery 二次入華,靶心瞄向 STEM 教育

「好奇之旅」首套產品展示

杜威理論對於產品的開發具有指導意義。基於此,好奇 DD 龍的內容和玩具均按照兒童的興趣和愛好開發。內容以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跨學科的概念,無學科界限,對孩子進行教育。此外,杜威理論還強調了教育即生活,教育無目的論。這一點和 Discovery 傳遞的理念一致。

「我們在開發、設計產品的時候,就把 STEM 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而不是讓孩子每天都盯著屏幕,」Tracey Trench 是好奇 DD 龍的首席編劇兼學術顧問,他舉例,家長做飯就可以鼓勵孩子到廚房幫忙稱配料,在這個過程中告訴孩子,科學家做完實驗都是要收拾好實驗用具的,以此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習慣。

王寧強調:「團隊對於兒童的發展、兒童的理解有很深的積澱。」這在整套產品的設計開發中得到集中體現。「好奇之旅」的 12 期內容,囊括恐龍、工程、烹飪、寵物等主題,在題材的選取上涉獵多元。接下來,內容團隊將進一步擴大「好奇之旅」主題涵蓋的範圍廣度,讓孩子接觸到更多可能性。

同樣是 STEM 教育,彼此呈現的方式和客群卻有所不同。邱煌相信,好奇 DD 龍做足了產品差異化:「我們在美國做了很長時間的課堂 STEM,而好奇 DD 龍第一次把 STEM 教育搬到了 2 到 6 歲小朋友的家裡。」

眼下發布的「好奇之旅」,針對的是 3 到 4 歲的孩子,而針對 5 到 6 歲兒童的探索之旅,以及針對 2 歲幼兒的發現之旅,將在未來擇期推出。


洋品牌的本土化生存

目前,好奇 DD 龍已經登陸微信小程序。單純從每月 450 元的產品定價來看,的確缺少誘惑力。但略顯高昂的客單價,背後的定價邏輯是基於 Discovery 的內容製作成本、劇本開發以及市場反饋後的最終定奪。

「我們沒有對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進行細分,希望所有的孩子跟家庭都有機會獲得高品質、高質量品牌的輸出以及產品體驗,這是我們的宗旨,」王寧解釋。

而邱煌透露,內部曾在定價方面進行過討論。按成本定價,以及根據市場評估產品價格都考慮過。最後,團隊選擇了第三種方案,即把「產品給消費者認知的價值」作為定價標準。

談及 Discovery 進軍 STEM 教育的先天優勢,除了品牌和內容外,Discovery 在全球範圍內曾推出過不少針對兒童的項目,其中以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 DiscoveryKids 頻道為代表。

Discovery 二次入華,靶心瞄向 STEM 教育

好奇 DD 龍視頻內容總編 Tracey Trench


根據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團隊得到了中國市場的用戶畫像。那些對 Discovery 品牌有認知的家庭,通常具備幾個比較獨特的特性:高知家庭、高收入水平、高知識層次。這其中,Discovery 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了春夏秋冬。

除了這些非常容易觸達到 STEM 教育產品的用戶外,團隊還會考慮三四線城市和偏遠地區投入精力以及市場預算,把產品跟服務展示給他們體驗,相關的公益項目也被提上了日程。

作為 Discovery 旗下的獨立項目,好奇 DD 龍在投入和發展等方面的結構和主營業務存在區別。發佈會上,好奇 DD 龍官方披露了 Pre-A 輪融資的消息,具體金額和投資人不詳。而「不差錢」的 Discovery 引入資方,主要原因是出於戰略合作的考量,以便於把產品、內容、市場更快更好地引入中國。

關於營收預期,好奇 DD 龍不認為「教育+娛樂」的業務應該追求短期盈利的目標。相反,「如何在中國市場長期做這樣一項業務,把優質的內容和服務提供給消費者,才是核心。」邱煌對此回應稱,盈利是中長期目標,前期仍以投資為主,涉及開發課程和內容、線下活動、人才引進、市場推廣等等。

好奇 DD 龍自身定位於「教育娛樂產品」,而非一套課程+一套玩具禮套這麼簡單。什麼是教育娛樂的解決產品?王寧給出了關鍵詞,設計、內容、玩具、線下、家庭場景、互動和品牌,「很多教育機構把教育當成一種服務,而好奇 DD 龍把教育和娛樂相結合,做成了旅程的形式。」

Discovery 二次入華,靶心瞄向 STEM 教育

好奇 DD 龍切入的 2 到 6 歲幼兒STEM教育領域,目前還是一片市場藍海


除了玩具、內容和產品之外,好奇 DD 龍發佈了線下好奇心學院快閃店和夏冬令營,最快會在明年 Q1、Q2 面世。其中,好奇心學院將請來各行業的大咖給小朋友講他的故事,給小朋友傳遞自己的理念。

「西方世界有很多大學的教授來給幼兒園講課,我們想通過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給小朋友分享一種視角,給家長分享一種視角。可能一個偉大的工程師小時候就是父親陪他玩了一個搭橋遊戲,前段時間鄧超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也是一樣,他成為這樣一個人,也是因為父親在他小的時候種下一顆種子,這也是我們做好奇心學院的想法和初衷,」王寧有感而發。

在發佈會的前一週,好奇 DD 龍給一些意見領袖和家長代表「開綠燈」,讓他們提前體驗了產品和服務,收到了 100% 認可,且多數家長付費意願明顯。「這給了我們非常好的信心」,王寧對此表示欣慰。


「酷公司 30」計劃甄選那些勇敢擁抱變化,同時不斷迭代進化,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通過極客公園對前沿科技的優質觀察報道,以及聯想企業會員體系為其助力。聯想企業會員依託於聯想官網的中小企業採購與服務入口,為成長型企業提供採用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優選硬件組合、原廠聯盟的軟件、開放兼容的 IT 服務、定製諮詢及企業整合解決方案等,通過多樣化、個性化的一站式 IT 採購和服務支持,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業務競爭力,用智慧共創,陪伴用戶進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