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汽車是不是暴利行業?

開心笑樂吧


不是,競爭激烈,賺個辛苦錢!

這麼多年就汽車和電腦、電視越來越便宜!


君上若木


這個問題很籠統,任何行業都用賺錢和不賺錢之分!汽車行業包含很廣的範圍,說說汽車製造廠吧!奔馳,寶馬,奧迪等像這樣的一線品牌他們肯定是賺錢的,而是非常賺錢的,像這樣的製造業的賺錢比例不能和房地產,金融業來比較,因為製造業賺錢以後要產品研發技術升級,這樣需要很大一筆資金支持,汽車業相對別的同級別製造業來說還是一個比較賺錢的行業嗎,最簡單的方法,一噸鐵最貴的時候3000左右嗎,一臺車1噸重的銷售價在5萬——20萬不等嗎[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汽車裁縫鋪


汽車不是暴利行業,一般屬於製作業,都不會很暴利。拿吉利來說,一年賣100多萬輛車,但利潤也就100多個億,也就是說一輛車利潤才8千左右,要知道吉利的毛利在車企中算很靠前的。至於為什麼?理由如下:

1. 人工成本以及研發成本:要知道吉利這麼大的集團從研發端到製造端再到銷售端總共有12萬人,人工工資就佔一個大頭;再加上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架構都是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去研發,例如吉利的CMA架構就花了吉利差不多200多個億;

2. 銷售成本,廣告活動在車企廣宣裡也佔很大部分,例如吉利央視廣告,飛機、高鐵上實體廣告等都需要花錢砸;

3. 原材料成本:這其中包括投資建廠,汽車製造的各種原材料等,吉利在國內有8大生產基地,國外還有組裝基地,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小Ye說車


談談這個汽車利潤問題之前,我們先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比如說你想做一個小泥人,可以用模具來做,製作模具的成本是一定的,所以小泥人做的越多,每個小泥人的成本月低。汽車,也一樣,從大的方面來說,影響汽車成本的,無外乎兩個部分。

第一個,行駛質感成本,這個裡面包括髮動機的研發,變速箱的匹配,底盤的調教和百萬公里以上的路況實踐。一線國產(奇瑞,長安,長城,吉利),這方面的投入都很大,二線國產就不說了,合資品牌和進口車都會有相當的投入。

第二個,是零部件成本,汽車上很多的零件或者配置單元,都是由供應商提供。以前是同樣品牌不同車系的零部件都不一樣,現在包括豐田的TNGA,沃爾沃的CMA,各大廠家都有類似的架構。說白了就是統一零部件,這樣向供應商採購單一型號的零部件的數量就多了,價格就會低了。

不到之處,希望大家多多指點


湘湘小石頭


汽車行業是一個龐大的行業,從業人數也是非常巨大的,要看是不是暴利也要看具體在這個行業的哪個環節,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一來分析

1,汽車製造,也就是汽車廠商,他們製造汽車自然利潤空間巨大,但是相對的投入也非常巨大,場地,設備,人員,還要配套設計體系,銷售體系,售後體系。如果對市場把控精準,造出老百姓喜愛的車回報自然豐厚,但是風險也是成正比的,這幾年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倒閉的廠商也是很多的。

2,汽車銷售,就我國來看,在2000年初我國汽車銷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時候很多人不太懂車,搞銷售的汽車中間商拼縫就能賺的盆滿缽滿,還總是供不應求,加價平價是常態,不過近幾年汽車總體銷量下滑嚴重,汽車廠商的增多,競爭激烈,這個行業也已經趨於平穩,並不是什麼暴利行業了。

3,汽車裝飾,跟汽車銷售一樣,幾年前,十幾年前都可謂是暴利行業,他們跟新車銷售經銷商綁定,達成了合作,賣車的讓利給客戶,但是必須要求客戶做裝飾,賺到的裝飾錢平分,由於大部分客戶不瞭解裝飾材料的進價極低,所以基本是賣家說多少就多少,如果車比較高級,那麼裝飾要價低了客戶可能還不會接受,覺著配不上他的豪車。所以自然這個行業是非常暴利的,不過也是幾年前。

4,汽車售後,無論是4S店還是普通的汽車維修點,售後都是一個不太被客戶瞭解的體系,實則利潤非常大,4s店就不用說了,幾乎壟斷了這個地區的所有售後服務,現在很多店賣車賠錢就是為了售後增收,增大本地區本品牌車輛保有量。外面的汽車維修點號稱4s店能幹的他都能幹,而且沒有工時費,總價也很便宜,受到很多客戶青睞。

其實無論是哪個環節,汽車由於是比較低頻的消費產品,單價較高,所以這個行業信息差比較重要,信息差大的時候,就有人攫取常人想不到的暴利,如今信息差小了,所有環節自然都沒以前賺錢了。


奔牛脫兔


我是一名具有十年以上的汽車行業工作者比較有發言權 汽車行業在08年汽車下鄉以後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我們是鄉鎮經銷商凡事2012年以前從事的經歷過2013 2014年的爆發期 都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金 更不要提4s店了 以前是躺著也賺錢 以前的確是一個暴力行業但是2018年以後隨著汽車銷售量的飽和 汽車銷售量持續下降 汽車行業越來越透明 汽車就沒有以前賺錢了 .但是對於日產和一些強勢品牌比如本田日產等仍然是賺錢的謝謝


微笑的石頭人249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主機廠一臺10萬級別整車成本5萬來說,貌似整車利潤很高,但稅收到物流到銷售一線加上主機廠這一系列下來利潤所剩不多,加上現在車市競爭激烈,動不動過萬的優惠,實際利潤寥寥無幾!以前有講某冷門車每賣一臺就要虧損過萬真的不是虛談,一個汽車主機廠養活的太多太多了,無論是銷售一線還是主機廠基本現在都是在苦撐


佛曉晨風


汽車廠利潤率10個點左右,本身不是暴利行業,但體量大,顯得很暴力,其實真正暴力的是上下游企業,利潤率高多了,網上有數據,可以自查。也可以對比其他行業,10個點的利潤率夠低的了


我就是我自己不行麼


汽車行業是不是暴利,這要看你是處於這個行業的哪個階段了,做汽車賺大錢的很多很多,賠錢的也比比皆是,行業頂端確確實實是特別特別賺錢的,記得有個新聞報道某個廠家給員工發年終獎數額是36個月的工資,由此可知廠家的利潤有多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木子哥的快樂生活


作為一個從事10年的汽車人來說,目前汽車經銷商的日子是比較難熬的,提前是爆發期,店少,量大,所以很賺錢,16年後各品牌4s店鋪天蓋地,二級甚至三級經銷商也滿地開花,都來分蛋糕,但是蛋糕沒有變大,甚至變小,競爭也就異常慘烈,暴利是不可能了,現在大家更多的想的是如何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