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石勒大敗向冰於枋頭

石勒(274-333年),羯族,字世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 。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晉書·石勒》載:石勒“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喜歡漢族文化。追隨牧帥汲桑投靠公師籓,後投靠漢趙劉淵。重用名臣漢人張賓,以襄國為根據地,先後消滅王彌、幽州王浚、幷州劉琨、冀州邵續、遼西段匹磾等西晉在北方的割據勢力,佔據幽並冀州之地。靳準發動平陽政變後,正式與劉曜決裂。光初二年(319年),自稱趙王,定都襄國。

永嘉二年(308年)正月,漢王劉淵派遣撫軍將軍劉聰南佔據太行,派輔漢將軍石勒向東到趙、魏地區。二月,石勒進犯常山。西晉安北將軍王浚,命其大將祁弘,率十餘萬騎兵來攻打石勒,八月,大敗石勒於常山的飛龍山。石勒退據黎陽(河南鶴壁市浚縣)。隨即進攻信都(河北冀縣),殺晉冀州刺史王斌,並連敗晉將。劉淵授石勒為鎮東大將軍。永嘉四年(310年),漢王劉淵死,劉聰稱帝,加封石勒為徵東大將軍。一月,漢鎮東大將軍石勒渡過黃河,攻克白馬(今浚縣善堂鎮馬村一帶),王彌帶領三萬人與石勒會師一同進攻徐州、豫州、兗州。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五月,破洛陽,俘晉懷帝,石勒屯兵許昌。後用張賓之計,北上擬取襄國(河北邢臺縣),以定基業。

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修築營壘,向農民徵稅修造舟船,打算進攻建業。趕上天降大雨,三個月不停,軍隊飢乏並流行疾病,死人超過大半。六月,聞晉軍將至,乃聽從張賓之計,引師北上,圖謀河北。一路上地方百姓堅壁清野,軍中非常飢餓,士卒相食。到達東燕(今延津縣北30裡),聞汲郡人向冰聚集幾千人堅壁於枋頭(今浚縣西枋城)。石勒要渡黃河,擔心遭到向冰阻擊。張賓說:“聽說向冰的舟船停泊枋堰下河瀆中,應派遣輕兵抄小道偷襲,奪取其舟船,用來渡大軍過河。大軍渡河後,定能擒獲向冰。”秋季七月,石勒派支雄、孔萇從文石津(今延津東北)綁紮木筏偷渡,奪取向冰船隻。石勒率大軍從棘津(今延津北)渡過黃河,攻打向冰,向冰大敗,得到向冰的全部物資儲備,軍隊士氣重振,長驅直入到達鄴城。進而佔據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以之為都城,東攻西伐南征北戰,於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建立後趙國,即後趙王位。

枋頭,一名枋城,古地名。石趙時期枋頭屬司州汲郡朝歌縣,今屬河南浚縣,位於東、西枋城。《水經注》卷九淇水條:"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並引盧諶《徵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可見枋頭是一處連通黃河、淇水、白溝和清河,為河北漕運的交通樞紐。枋頭一帶,也是黃河渡口最為密集的地區。隔河相對有靈昌津(又名延津)、棘津、文石津和 磽津等重要渡口。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載:石勒自葛陂北行,所過皆堅壁清野,虜掠無所獲,軍中飢甚,士卒相食。至東燕,聞汲郡向冰聚眾數千壁枋頭,勒將濟河,恐冰邀之。張賓曰:“聞冰船盡在瀆中未上,宜遣輕兵間道襲取,以濟大軍,大軍既濟,冰必可擒也。”秋,七月,勒使支雄、孔萇自文石津縛筏潛渡,取其船。勒引兵自棘津濟河,擊冰,大破之,盡得其資儲,軍勢復振,遂長驅至鄴。劉演保三臺以自固,臨深、牟穆等復帥其眾降於勒。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石勒大敗向冰於枋頭

枋頭之戰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