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怎樣的?

隴縣wp1224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做誰的娘”。六零後的我,生有一兒一女,現有兩孫一孫女。二十歲時太單純不成熟,嫁了個比自己小一歲沒責任沒擔當的男人,結婚後男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過著自拋自棄的日子,婆婆很強勢從不看好我,我出生在一個父慈母愛比較貧窮的村莊,因為父親身體不好,我結婚不到一年父親便離我們而去,那時弟妹還小母親一人能力有限 力不從心,孃家多多少少我都得幫撐一些。從那時起,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獨立,艱難的生活也把我變成了一個強勢的女人,我讓老公出去掙錢,我為了兒女撐起了整個家,可是天不隨人願,老公不但沒掙到錢,反到信用社借了幾千塊虧了,當時我想到過自己出去打工,我曾經因為不甘貧窮不甘老公的無能為力,一次跟他吵架我跑去廣州東莞,想自己掙錢養活兒女。可是當我離開兒女跑到廣州兩天後又返回家裡,因為兒女小,我放不下他們,我怕因為我毀了他們。最後我下了狠心,帶著兒女和老公一起進城租房打工,我在家相夫教子,老公掙錢養家,這一決定一走就是十年。這十年裡,我省吃儉用,勤儉持家,兒女也相繼都考上了大學。本以為兒女大學畢業後有了工作,我就可以自由自在了,然而事如願違,老公兩年前腦梗了,生活不能自理,兒女成家後,由於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我又成了他們的一位全職保母,而且是免費的,兒子娶了位金貴的太太,從不洗碗做飯做家務,不洗奶瓶,不洗孩子內褲,媳婦一年掙多少我不知道,兒子一月掙幾萬,媳婦很少給我錢,家裡家務我全包,快六十的人了,身邊有個殘疾丈夫,家裡一大家子人全賴我一人侍候,大家說我下輩子還想嫁想生嗎?


槑梅59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

這種論調看到過好多次了,覺得真的很可笑,我更多把它當做一時吐槽,一時的玩笑話。就像說話極端的我,口頭禪,累死了,餓死了,渴死了,煩死了,我不會當真,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大家都一笑了之,沒有人會當真。如果誰當真了,我們才覺得有毛病,不通人情世事,小題大做。

我是如此地熱愛俗世生活,七情六慾,每天輪番上演。不知多少次我一遍遍地發現,我深愛這個世界,我愛我的工作,我愛我的家人。也不止一次地忍受生活壓迫和煎熬,甚至有時候都覺得挺不過去了。可是但凡有有一絲陽光,有一分容易,我還會起舞,還會感恩生活如此燦爛。

真的不知道,一個女人,受多大的刺激,受到多少磨難和打擊,到底有多少苦楚,才會有如此感概,對身為女性這個主體,如此不接受,不待見。到底是對女性身份多麼深惡痛絕,才發出這樣絕望的全盤否定。

如果只是單純不能認可自己的女性身份標籤,我能理解。那只是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的認識錯位,可是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是憧憬愛情,嚮往美好家庭生活。可是很顯然,今天的討論主體不是這樣。我理解為不認可不接受成年世界的女性角色,是對結婚及其附生物衍生物的全盤否定。是的,她們只是全盤否定女性婚姻生活,她們沒有否定生命,沒有否定戀愛交友事業,沒有強烈譴責父母及原生家庭,沒有反對重生,說明她們熱愛生命,她們熱愛這樣的生活:不被婚姻束縛,不要婚姻,沒有法定配偶,無需對配偶負責,不願生兒育女,無需為子女勞神。

她是否曾經承受不該承受的遺棄或苦難,父母祖輩是否暴力血腥,孩童時期是否缺少關愛,青春是否沒有愛的滋養,成年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沒有收穫美好的愛情,自己是否辜負了生活的美好,甚至有一部分人在該努力該拼搏該積累的時候沒有自強自立,沒有發奮努力,所以沒有收穫自我奮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同樣身為女性同胞,打心眼裡心疼她們,也感到深深地遺憾,抱有深切的同情和關愛。

我的童年青少年應該是物質匱乏,幾乎沒有在父母身邊近距離相處過,周圍也有好多人離婚打罵,可是樂觀如我,求生慾望強烈如我,任何時候都是非常努力,努力抓住有可能屬於我的一切,創造條件也要開創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我也曾經對婚姻生活極度絕望,可是對孩子從來沒有嫌棄,只有綿綿不絕的愛意悠長。

為人本堅強,為母意更剛。跳出婚姻思維框架,老公還是老實本分勤勉努力的木頭疙瘩一枚,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無公害 。只是對其他事物的熱愛遠遠超過對我的關注和愛護,就如同多數對配偶對家庭對子女的態度一樣,如同客氣的同事,甚至如陌路人,經常對你不理不睬,但是不傷害你,不傷害孩子,但也絕對不會主動關愛配偶,不會主動關愛孩子。甚至對你的暗示,你的要求,你的主動,很少做出回應。他無需說話,無需動手傷害,就已經把你的心凍成冰棍,讓你憋出內傷。深受其害,肯定會發出前面提到的深刻論斷,覺得都是婚姻惹得禍,一切都是老公的錯。如果沒有孩子,給你冷暴力,讓你體驗不到溫情的混蛋婚姻生活,以我的火爆脾氣,不知道離多少回了。但是,有娃傍身,老母親的一身俠氣化為煙火,只能付之東流。壓住沖天怒火,化作照明燭焰,壓抑住內心澎湃洶湧,變身涓涓細流。以我一己之力,反反覆覆,不厭其煩,溝通溝通再溝通,感化感化再感化,讓步讓步再讓步,必要時配合雷霆震怒,撒潑,外加示弱撒嬌,淚水長流泡軟他,磨圓他,和孩子一起包容他,愛護他。果真,沒有攻不下的火焰山,大事不指望他,小事不要煩他,果真家庭溫馨和諧,孩子們健康樂觀向上,性格溫婉堅強。

如果有來世,還想做女人,平時多努力,做個好女人。溫情事父母,善待兄弟姐妹,溫良賢淑待老公,溫柔細膩愛我娃。


梅筠


說說我的看法,我就不贊同,不論男女,該娶就娶,該嫁就嫁,這是自然規律。我今年55歲,做為一個女人,我走過了一個女人應該走的路(小學,中學,高中,參加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現在當外婆)。不婚不嫁,不做誰的妻,不做誰的娘,有這種想法的女人都是自私的人或者是婚姻不幸福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它只能代表絕少數人的想法。


用戶8760666158758


心太大,沒有嫁給誰,今年50歲了,疫情暴發後20多天一個人窩在家裡,竟然發現內心很充實[可愛]不想聊天也不看抖音,也很少關注朋友圈,人心是最脆弱也是最堅強的,在此祝願朋友們在這次苦難與恐懼中重新認識自己,漸漸獲得平靜與祥和。




l靜曦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

其實這句話也剛好反應了當代女性的悲哀,很多婚姻不幸,集中在:喪偶式育兒,喪偶式婚姻,無性婚姻和對男人在婚姻中的所有失望等等……

1.喪偶式婚姻。

很多男人在婚後都一改婚前“兒子”的狀態,做起了“甩手掌櫃”,回家鞋子一脫,衣服一甩,翹起二郎腿,拿出手機,優哉遊哉的玩遊戲,刷視頻,玩得不亦樂乎,吃飯都得三請四請;掃把倒地都不帶扶的。

2.喪偶式育兒

有了孩子以後一句“我不會”就可以逃避所有養育孩子的事,男人可以照樣上班,玩遊戲,跟朋友聚會,女人要在家裡操持家務,帶孩子,有老人的還要照顧老人家,找一老公就跟找了一家子的“大孩子”,沒有一點個人時間自由,想去哪裡要想著孩子有沒有人照顧,試問女人也是人,有幾個沒有怨氣的。

很多女人婚後都有一句共同的心聲“下輩子再也不做女人了!”有人會說:“婚後你也可以照樣有自由啊,你怎麼就活的這麼悲催了。”

是的,但是一個家庭總要有人犧牲的,往往就是女人犧牲最大,為了家庭可以放棄原本高薪優質的工作,因為社會給女人的“帽子”就是,女人生兒育女照顧家庭是一個女人的職責,男人就是隻做一件事就行——“賺錢。”

再看看很多男人的收入還沒有女人高,但是隻要是男人,那麼他就可以不做家務,不帶孩子,還可以出軌,三妻四妾,反觀女人可以這樣嗎?

既然有那麼多的不平等,肯定就不想結婚了唄。

這個社會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職業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很糟糕的媽媽。”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一個職業。”

3.無性的婚姻

女人的容顏會衰老,生了孩子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有變化,男人就不會,有人說“女人三十豆腐渣,男人三十一朵花。”很多男人四五十歲了不但不會顯老,還越來越有男人味,讓很多年輕的姑娘為之傾倒,這個時候的男人就會嫌棄家裡的老婆,女人辛苦大半輩子,最後家都是為年輕的女人創造的。久而久之,對自己老婆沒有了以往的激情,就連很久才行一次都房事,也都是一兩分鐘快速了事!女性在期間的婚姻根本就像是一人生活,一人份都,一人的獨角戲一樣。這些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傷害都是是不可逆的。

以上所述說的都是女人遇到不好男人的前提下,當然也是有些好的男人也是值得表揚讚美的哈……😊

看了那麼多不幸福的婚姻,女人當然會選擇獨身,有句話說的很形象:“錢我會賺,孩子我自己生,孩子自己帶,房間我會打掃,電燈泡我會換,電線我也會接,煤氣罐我會扛,我要男人來幹嘛?”

所以這個時代造就了很多女漢子,女漢子背後缺都是有一個不作為的男人罷了!




如果愛0527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這句話說明這個女人被丈夫傷的再也不相信婚姻,而在養育孩子上也受過許多傷害,而孩子也傷了她的心,讓她再也不想當誰的娘。

如果不是心被狠狠的傷痛,那個女人也不會說出這樣對親人絕望的話。

女人在小時候總在幻想幸福美滿的婚姻,然而當真正步入婚姻時,如果嫁了個情投意合的人還好,如果嫁了個無情無義,又不會珍惜女人的人時,就會讓女人徹底絕望,可以說女人嫁人是一生最關鍵的選擇。


婚姻是每個女人的轉折點,也許能帶給人一種新境界,也許帶給女人是萬丈深淵

曾記得我看過《杜十娘》,曾經滿以為找到了幸福,然而卻找了一個好賭成性的男人,且還把自己給賣了,當杜十娘萬念俱灰之時才痛恨自己當初瞎了眼,並不是自己沒錢,卻是痛恨世間沒有珍惜自己的人,遇人不賢,最終抱著寶箱與許多貴重東西而跳入大海,可以看出她是多麼的對人生絕望呀!

也許你說這是劇本,是虛構,然而有許多女人在婚後卻選擇離家出走,或者自殺這其中必有緣由,因為女人為母則剛,只要不是特殊的情況,她會舍不下孩子的。

昨天看了一個文章:大概內容是一個女強人,出國打工掙上錢,買了別墅,然而她丈夫卻與小三勾搭在一起,後天她丈夫與小三在自家車庫出了事死後,自己一個人拉扯大孩子,並讓孩子讀最好的學校,待孩子娶妻生子後,卻並不聽她的話,最終傷透了她的心,她得病要去世都不讓告訴她兒子。


女人不是丈夫與兒子傷透了自己心也不會說出: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

大家好,我是沃土芳華,一個熱愛文字的女子,希望大家點贊與評論,記得關注一下呦!


沃土芳華666


只有經歷過傷痛的女人才由此感悟啊!當愛的激情褪去時,愛情往往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打敗。曾經你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後來你說,餘生各自安好。很多婚姻不幸福都是相互不理解,溝通不到位所造成的。或者是一方沒有節制的付出,另一方又不斷索取還感覺理直氣壯。每個女人結婚前都憧憬著找個男人來為自己遮風擋雨,最後沒有想到所有的風雨都是他給的。沒有不合適的人,只有不懂得珍惜的人。人生最終不過是一場單人的旅行。

好好愛自己身邊值得愛的人

懂你的人才配的上你的餘生!兩個人很美好一個人也自在!笑容可以瞞過別人,心疼卻瞞不過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體貼!

其實幸福婚姻就是,當對方遇到困境而你也在焦頭爛額之際,你們還心甘情願的願意共同面對一起度過。可是又有幾個能做到呢?過去的人東西壞了就是補,現在人東西壞了就是扔。

婚姻其實也只是你的一種生活方式,它並不是你生活的必需品,有一段話這樣說過,有些人誤認為被婚姻救了或者毀了的,只是你恰巧在那個時間段遇到了一個所謂的"救世主"或者一個“背鍋俠”。以她們的天分和資質不結婚也差不多,這段話聽起來有點偏頗。其實它想告訴我們的確是,如果你不夠強大,那麼婚姻絕對不會因此而憐憫你,同情你從此而成就了你。如果你是一個強者,婚姻也絕不會輕而易舉的毀了你。因為任何一場婚姻的開始,本就是勢均力敵的。

人往往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終於人品,最後讓你轉身的是,人性的醜惡。人生世事本無常,放開心態,善待自己。人都是哭著來這個世界上的,生活就是不容易啊,還的靠自己奮鬥明天才會更好。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呼喚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養不育,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基於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很正常,當今社會對女人要求實在太高。除了生兒育女還要奮鬥事業。在家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在外獨立自主,雷厲風行。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太過節約說你邋里邋遢,打扮漂亮說你揮霍敗家,自己賺錢搞得不好還要受氣。

婆家有事盡心盡力,孃家有事說你嫁出去的女兒潑出的水,心裡有了委屈老公理解還好不理解只能自己消化,到後來還要被說矯情。

教育兒女只聽到你聲嘶力竭的聲音,搞得好像是女人一個人的孩子一樣,教育好了沒有功勞,但凡有錯都是女人教子無方。

同樣上班,女人還要包攬一切家務,男人翹個二郎腿就像個大爺。 搞得不好還來個出軌。

(當然好男人,好婆家還是有的)……

所以基於種種原因,若有來世,我願做一顆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


九天上的兔子


每個身份都會讓人歡喜讓人憂,個人選擇不必去研究別人的心態。愛過恨過最後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只為自己感到舒心,不必再意別人的非議,生活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的,痛苦是自己的,快樂也是自己的,


溜溜球胖胖小豬


這是今世嚐盡了婚姻的苦難而發出的抱怨之辭,來世再也不想承受這樣的生命難以承受之痛,寧可一人孤單卻能雲淡風輕,過著沒有牽掛的日子。卻不知,生而為人本就是各種不自在、各種受苦受累,放棄一種苦卻得承受另一種苦,所以才要修煉心境。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事物是兩面性的,矛盾是相生相伴的,很多的坎是自己歷來的生活方式延伸而來的,很多的坎也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去面對的。人生的意義和樂趣甚至幸福在於付出而非索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