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聯合國祕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瑞士日內瓦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感激。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中國人民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犧牲,疾病才得以被阻止傳播,中國人民為全人類做出貢獻。”

疫情期間,正是這些了不起的中國人,給予我們溫暖和力量、感動與希望,令人熱淚盈眶。

1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令全國上下人心惶惶。

鍾南山對著鏡頭擲地有聲地說:“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

“那您為什麼又要去呢?”

“因為特殊情況。”

84歲的鐘南山,遇到了“特殊的情況”。

1月18日傍晚,因為買不到當天機票,出任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他,為到武漢查看疫情,匆匆擠上了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

隨後,鍾南山的一張照片被網友們瘋傳: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因為座位緊張,他坐在餐車一角,拿出文件研究疫情後,疲憊地靠在座椅上,閉目休息。

2003年,在非典時期,鍾南山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被譽為抗擊非典第一人。

現在2020年,84歲高齡的他,義無反顧地去了武漢,上演了最美逆行。

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令人肅然起敬!

20日,7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走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病房。

探視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問診結束後,李蘭娟脫掉防護裝備,面部的壓痕清晰可見。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一位古稀老人,奔波在一線,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

李蘭娟臉上的壓痕是“勳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責任與擔當。

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

我們一直在尋找的讀書之用,教育之本,或許這就是吧。

2

1月24日,疫情爆發,火神山醫院開建。 4000餘建設者和近千臺機器,晝夜不停地和病毒賽跑。

歷經9天9夜的宵衣旰食,終於在2月2日將一張圖紙上的醫院,落成現實中一座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能提供1000個床位的現代化醫院。

10天時間,火神山的建設者們到底上演了怎樣的奇蹟呢?

下面這幅圖足以說明一切。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自1月24日起,當病毒肆虐武漢、擴散全國時,來自空軍和陸軍的軍醫戰士們,就在請戰書上按下一個個紅手印,在躲避疫情的人群中逆行,馳援災情最嚴重的武漢。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

一個個鮮紅的手印,代表著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決心。

那些身著白衣,心有錦緞,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逆行者們,你們都是最了不起的人!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3

疫情暴發後,中國公益事業的領頭人韓紅,帶領著自己的醫療百人團,默默行動,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與此同時,韓紅也在第一時間發動了明星捐款,參與捐款的明星也是多達上百位,捐贈的金額達上千萬。

他們將緊缺的醫療物資,透明且高效地配送到了對應醫院,緩解了當地醫療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

韓紅基金會不僅做到了援助物資缺口的目標,並且制定了提高救治能力的目標。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所有物資進度和捐款情況,韓紅也是全程實時播報,把每一分錢都用在了該用的地方。

韓紅曾在接受採訪時候說:“一包方便麵都可以公示,做不到乾淨就別怪社會質疑。”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有人問:捐款快把自己捐空了,不把握一下度嗎?

韓紅說:“沒辦法做到袖手旁觀。”

而她本人,在這次疫情中卻因為過度操勞而病倒了。

1月31日,一直衝鋒在疫情第一線的韓紅,自曝病倒了三天。

即便如此,韓紅依舊錶示:“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我必須像個軍人一樣的堅強著!我永遠都是那個笑呵呵的空軍士兵!”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4

左玉傑,山東胸科醫院ICU醫護人員。

由於抗疫期間工作量更大,留在醫院可以更好地搶救病人,她已經很多天沒有回過家。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2月21日,她4歲的小兒子因為思念媽媽,忍不住鬧了脾氣。

6歲的大兒子“霸氣”開導哭著想媽媽的4歲弟弟:

媽媽很忙...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媽媽也不能因為你哭就回來呀...”

“世上不是媽媽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網友紛紛感嘆:

“哥哥看似在安慰弟弟,其實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瞬間戳中淚點,孩子們從小就有責任心。”

在湖北鄖西縣城關鎮,有人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這是非常時期,一次短暫的團聚。

照片中的女主人江世娥,是鄖西縣店子鎮中心衛生院護士。

正月初二上班以來,已經25天沒能回家。

19日中午,轉送病人返程途中,剛好路過家門口,想借這個間隙看看孩子,婆婆執意讓她吃一口餃子再走。

因為時間緊還要返回醫院,且一直在一線不能離家人太近,江世娥就蹲在路邊吃起來。

她的丈夫也半蹲著,懷裡抱著才9個月大的孩子,遠遠看著她。

這短暫的時光,是她和家人20多天裡,第一次相見。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因為好多天沒見到爸爸了,14歲女孩孫婉清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父親寫了一封家書。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親安康?……您於院中應多加留意,謹防傳染。吾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當下,亦如是。”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她沒有因為見不到爸爸而焦慮,而是用一封文言文家書來鼓勵爸爸,用樂觀的心境去溫暖家人。

艱難時刻,孩子的一封信,可以成為父母堅實的鎧甲。

相信婉清的爸爸看到這封家書後,也一定特別感動。

其實,這一個多月以來,令我們忍不住雙眼潮溼的人和事還有很多很多。

致敬奮戰在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願所有小別離都有大團圓。

5

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年輕人的身影也隨處可見。

安徽六安的一個小夥子,抱著幾大盒口罩來到派出所,對民警說了聲你們辛苦了,隨後丟下口罩就往外跑。 民警未能追上,望著小夥子遠去的身影,他們只好抬起手,向他敬了一個禮,以示謝意……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還有“擊劍王子”變身臨時工,一晚檢查5000只口罩。

18歲小夥子餘森樂,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的學生,還是學校高水平擊劍隊的運動員。

現在,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口罩廠的臨時質檢裝箱工。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疫情出現後,口罩工廠人手不夠,餘森樂馬上報了名。

一個夜班班次長達12小時,他完成了5000個口罩的檢查和計數。

他說,雖然累,但心裡很充實。

此外,還有一群00後中國留學生,加入抗疫行動。

2020年1月23日,在美國讀高中的施煜程等幾位中國留學生髮起成立了“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

聯合國秘書長感謝的中國人民,究竟有多了不起?

讓施煜程沒想到的是,最初只有6人響應,兩個小時之後,第一個微信群就滿員了,48小時後,志願者團隊,已擁有上千名志願者。

截至目前,志願者團隊,共募集善款90餘萬元人民幣,開發運輸線路29條,將消毒液、護目鏡、N95口罩和醫用手套等醫療防護物資送到武漢。

19歲的施煜程說:“非典時,我還是個幼兒,當時很多人守護著我們這一代人,如今,我們長大了,換我們來守護大家。”

這些默默付出的年輕人,他們特別普通,特別樸實,也特別了不起!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讓我們溫暖,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6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遇到困難不會退縮的杜家四兄妹、倒在戰役一線的北京民警艾冬......

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我們也很難知道,平平無奇的人群中,原來藏著這麼多閃亮的靈魂。

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

國家有難,每一個普通人該做的,就是各自扛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事實上,絕大多數中國人也都是這麼做的:

醫生奮戰在一線去治病,警察站出來值守,廚師給醫生做飯,工人緊急建造醫院......

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有菜的送菜,有口罩的捐口罩,做醫療物資的連夜加班,懂健康知識的不斷宣傳……

這世上哪有什麼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一分光,然後萬千螢火匯成星河。

有中國這麼強大的國家、有這麼多了不起的中國人民,能者竭力,萬民同心,疫情終將會被戰勝。

感謝有你,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中國人!

疾病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將破土而出的春天。

加油!我們春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