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福州有哪些特色的本地美食?

小王子愛上狐狸





福州美食除了佛跳牆、魚丸、肉燕、鍋邊、等外,就以釀青紅酒後的紅酒糟粕,俗稱"紅糟"或"紅酒糟"這副產品可做出種種繁多的菜餚,例如,糟豬蹄,豬蹄用紅酒糟來燉煮,酒香四溢,顏值UP,Up。紅糟螺片,看似簡單平凡,卻是考驗刀工,螺片與淡糟在鍋裡飛舞,瞬間變成好看的花朵,脆爽可口。香酥紅糟水電魚,軟若無骨,拌以紅糟抺色,去腥增色,增色,外酥裡嫩,入口即化。說這麼多,想吃,來福州吃吧!福州歡迎你。


玩美煮藝


“有福之州”——福州,歷史悠久,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作為八大菜系之一閩菜就是發源於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

福州最為出名的佛跳牆,不得不嘗;

都說沒吃過“佛跳牆”,不算來過福州!佛跳牆又名“福祿壽”,聽聞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主廚用紹興酒罈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2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最為地道&出名的要數“聚春園”。

“佛跳牆”已成為福州酒席上必備菜餚,寓意健康福祿、美滿安康。

永和魚丸&同利肉燕

三山一海的福州,既有山的幽靜,又保持著海的廣闊,豐富的海產資源,讓食物用料豐富、肥而不膩。

當你漫步福州三坊七巷時,不妨進去嚐嚐百年老字號“永和魚丸”和“同利肉燕”,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選料精細,製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堪稱一絕!

扁肉拌麵之情侶套餐

如果你來福州,不知道情侶套餐是什麼,算我輸!

如果要問哪種食物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當點心也很暢銷,當屬“扁肉拌麵”莫屬了!

清香的拌麵醬,皮薄鮮肉的扁肉,百吃不厭;

鍋邊糊、海蠣煎、撈化等小食應有盡有;

福州小炒,最講究——

如果你們還不盡興,再推薦幾家當地福州菜館,正宗地道的福州味——酸辣土豆絲、炒酸脆、酸辣魷魚湯、荔枝肉……

說著我都餓了,有福之州歡迎你來~

我是“穿運動褲的白雪公主”,講講福州當地文化,聊聊當地美食,如果你來,歡迎找我哦~記得給我點個贊!

穿運動褲的白雪公主



不談閩系大菜,只談福州小食。在福州話裡不怎麼講“吃”,講的是“食飯”、“食酒”、“食茶”。食是大事,小食點心這類東西自然也是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像魚丸扁肉燕,蠣餅鼎邊糊,(米時)粿豬血化……這些福州傳統小食,隨四季時節因地取材,葷素鹹甜,乾溼兼有,各有層次,滿足愛啐食的小孩,滿足不想長胖的姑娘。大約六七年前,《HOMELAND家園》做過一期“小食有味”的年度特刊,細點福州各類小食點心,這裡挑出9味,並不全面,只是一些心頭好。- 魚丸 -魚丸是最能代表福州的傳統小吃。小販挑擔敲著碗勺叫賣魚丸,是曾經福州街頭巷尾最常見的畫面,早年福州人更是“沒有魚丸不成席”。

- 拌麵扁肉 -

散發著豬油、花生醬香味的拌麵,與輕盈漂浮於清湯裡的扁肉,可以算是福州小食裡最經典的“情侶套餐”,在一天的任何時段都可以吃上這麼一小頓。

- 肉燕 -肉燕是福州小吃中最精巧的一味。用豬肉捶打成茸,製成薄如紙的燕皮,再包餡成肉燕,可謂“肉包肉”,煮熟時溫潤剔透,也是福州宴席大菜“太平燕”的主角。

- 蠣餅 -

福州早年的蠣餅名副其實,小海蠣做餡,有著濃郁的福州風味。油炸時很講功夫,標準的蠣餅是四周酥脆,內裡鬆軟膨脹成“彌勒腹”。

- 鼎邊糊 -

鼎邊糊配蝦酥是老福州的地道早點。福州立夏舊時習俗家家戶戶抆鼎邊糊,鄰里互贈,以示常來常往“一抆就熟”。

- 豬血化 -

以豬骨、豬血加入豆瓣醬熬湯,湯色濃而不濁,加一份米粉,滋味濃郁還管飽,是舊時販夫走卒的最愛。老福州人出了湯池,也會叫上一碗豬血化,一解泡湯後的疲乏。

- 芋泥 -

芋泥是老福州最愛的甜點之一,香甜粉糯,一小碗落肚,幸福感油然而生。傳統做法講究選用福鼎產的檳榔芋,點睛一味是豬油。

- 光餅 -

相傳光餅是戚家軍的行軍乾糧,工藝到位的光餅油光發亮,脆而微鹹,嚼來有淡淡回甘。徵東餅、福清餅、蔥肉餅等都算是光餅的“裡親外戚”。

- 元宵 -

在福州,湯圓專指甜餡的,包肉餡的稱作元宵,老福州尤為鍾情元宵,平日裡常當作點心,街頭巷尾也常見專門販售元宵的食鋪。

onestepmedia


因為臨海的緣故,所以不管是閩南菜也好,閩西風味也罷,還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福州菜,他們都有一個特色,擅長海鮮烹飪。

一、淡糟香螺片

來到福州怎麼能不吃海鮮呢?香螺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海產。這道淡糟香螺片製作方法簡單,將香螺肉切成薄片後,簡單氽燙後,放上些許紹酒,拌勻後,澆上用冬筍,花菇,蔥等配料調成的醬汁,再加入福州人愛吃的紅糟,簡單拌抄後就可以食用了。福州人愛吃紅糟,在福州人的心中,紅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像廣州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涼茶一樣。他們深信紅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對身體有很大好處。所以很多菜中你都可以看到紅糟的身影。

二、荔枝肉

福建種植荔枝的歷史悠久,日常飲食中,這裡的人們也會用荔枝入饌,但是這道荔枝肉卻不是用荔枝所做的。而是利用豬肉。先把豬肉切成荔枝狀,再加上紅糟,要多一點,這樣上色後,顏色才好看。放入油鍋後炸熟,撈起來後,再澆上醬汁就可以食用了。酸甜的醬汁祛除了豬肉的油膩,吃起來有一種酸酸甜甜的感覺,味道十分不錯。

三、米粉

福州人愛吃米粉,正宗的福建米粉一定是要手工製作的,將米放入石臼中,搗碎,再利用石磨磨成米漿,瀝乾後,等其凝結成塊後,用木棍壓成細條狀,最後再晾乾就可以了。雖然現在很多店所使用的米粉都是機器所制的,但是在福州的一些地區仍有少數人家堅持用人工製作米粉,所以如果你足夠的幸運的話,是可以吃到的。機器做的,雖然看起來好看,但是吃起來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篇幅有限,簡單介紹了幾道,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亞洲食學論壇


1、鍋邊糊

鍋邊糊又叫“鼎邊糊”或“鍋邊”,是福州獨有的小吃。如同上海、香港等地沙縣小吃一樣,外地的鍋邊糊店幾乎全是福州人所開。

2、魚丸

福州人過年過節或在宴席上,總少不了一道菜---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魚丸有團團圓圓、年年有餘之吉祥美意。

3、蔥肉餅

以麵粉為主料,以豬肥膘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製成的一種烤爐酥餅。

4、稃球

色澤金黃油亮,皮餡分離,外香酥,內甜軟。

5、線面

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

6.三橋下的粉幹滷味

凌晨一點的街攤 橋洞下的粉幹滷味絕對是味蕾殺手 粉幹里加著福州特有的鹹魚乾和蝦米 鮮的夠味 好像小時候奶奶煮的粉幹 有著童年的回憶 暖暖的


愛吃的大江啊


大學在福州讀了四年,畢業在福州工作了三年,福州也算是我的半個家鄉了。

福州美食的精髓不在於貴,而在於平民、接地氣,我作為一個普通的福州市民為大家介紹一些福州街頭巷尾的特色美食。

①鍋邊/鼎邊糊

早餐是一個城市甦醒的標誌,提到福州早餐就不得不提鍋邊。

鍋邊的價格一般5-12塊錢不等,不同的價位可以選擇加不同的料,小到花蛤大到魷魚明蝦豐儉皆可。

福州鍋邊是支口大鍋,把調好的漿沿鍋邊均勻淋上,蓋上鍋蓋,熟了以後把鍋邊鏟入鍋中略煮一下,把調料和佐料一起煮好,大功告成。

福州鍋邊清淡爽口,以貝類煮開的底湯十分鮮美,鍋邊店必配油條、三角糕、豆芽煎餅、油餅,配上鍋邊一起就是福州人心中的豆漿油條。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鍋邊店都是分量超足,五塊錢超大一碗,如果你是和小姐妹一起吃,進店可以先看看其他食客的碗哦,一般兩個女生點一份,再讓老闆給你兩個小碗就夠啦。

②福州小炒

福州人喜食甜口菜,特色小炒也是以甜口最為出名,比如荔枝肉、南煎肝,這種甜口不是甜品的純甜,而是帶著酸帶著鹹香的豐富口感,如果你在福州有朋友,一定要讓她給你推薦一家信得過的小店,比如臺江的六建口不賣粉乾的粉幹店,小炒就做得很不錯,鴉片魚、淡菜湯、南煎肝,人均不到30就能讓你吃到福州特色美味哦,就是小店環境著實一般。

③肉燕

每個海濱城市都有魚丸這個特產,實在不稀奇,但肉燕的的確確是福州特色。

肉燕外形似扁肉,卻與扁肉口感完全不同,吃起來又脆又q,秘訣就在於肉燕的皮,肉燕的皮不是單純用麵粉做,而是加了肉來捶打碾壓制成,因而下鍋不會像扁肉一煮就爛,口感也更加清爽不油膩。

福州最出名的同利肉燕,在我看來卻不是最好吃的肉燕,因為同利肉燕多半都是冷凍食品,不夠新鮮,現包現煮的肉燕才最新鮮美味,歡迎朋友們一起討論好吃的肉燕店哦~

④海鮮

福州可以說是最最喜食海鮮的城市了,但是如果你常看趕海食品,也許你會發現福建地區的海鮮並不便宜,究其原因,除了海鮮供應以外,需求量大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點,我的同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福州人,她真的每天都必須吃海鮮,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海鮮她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福州人對於海鮮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裡的。

如果你來福州想要品嚐海鮮,那麼你可以到類似老伯蟹腳店這種平價海鮮店裡,你也可以到雍和會、海天盛筵、半島翡麗這種高端海鮮自助裡大快朵頤,但是不推薦你到幾十一位、一百多一位的自助餐廳哦,這種平價自助餐的海鮮都是幾塊錢十幾塊錢的便宜貨,你自己到菜市場裡面花100塊錢能吃到你崩潰,特別是女生,食量不大的情況下其實不是很划算啦。

⑤撈化

撈化可以說是福州人最愛的主食之一啦,食用方便快捷,食材多種多樣,任君挑選,也是福州人對於美食認知的印記。福州撈化多用大骨湯,湯底有著濃濃的骨頭香味,灑一把蔥花又是別樣清新感覺,撈化同樣是福州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美食噢。

以上就是我眼中最有代表性的福州美食啦,福州朋友們還有什麼推薦,大家可以一起探討哦~




kk在哪兒呀


福州是福建的省會城市,那裡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在福州話裡不怎麼講“吃”,講的是“食飯”、“食酒”、“食茶”,福州話“吃”讀作“xie”。吃貨的我是很喜歡福州的特色小吃,比如魚丸、鍋邊糊、春捲等等,腦中浮現這些美食都要流口水了,下面我就給你介紹。

魚 丸

魚丸是最能代表福州的傳統小吃。小販挑擔敲著碗勺叫賣魚丸,是曾經福州街頭巷尾最常見的畫面,早年福州人更是“沒有魚丸不成席”。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皮薄均勻,一口咬下去,美味的湯汁流出,葷香不膩。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麵。回福州探親,都喜歡品嚐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

太平燕

太平燕又稱扁肉燕,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在婚宴中,等到這道太平燕出來以後,才是婚宴的高潮,到這個時候才可以燃放喜慶的鞭炮。燕皮是用新鮮的瘦豬肉,剔去筋、骨、皮,後用一個硬木做的棒槌將那瘦肉敲成肉泥。燕皮有新鮮的和乾製的,乾的肉燕可以在冰箱裡貯藏半年不壞呢。包肉燕丸的餡用豬肉、魚肉、蝦乾、荸薺、水髮香菇、等剁碎了,調好味道,用筷子挑一團的餡,放在的燕皮正中,再將四個角合起來,後排列在蒸架上,猛火蒸五分鐘取出,立刻涼幹,即成肉燕丸。如果你不想浪費時間包肉燕丸,那你就可以把燕皮切成一釐米寬的長條,就像煮清湯麵一樣做來吃,也非常的爽脆和潤滑!

鍋邊糊

稱“鍋邊糊”或“鍋邊”, 與蠣餅、油餅等配食,是福州獨有的小吃。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裡,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由於鍋邊易熟,故福州俗語叫“鍋邊一煮就熟”。福州的連江海鮮鍋邊特別好吃!

元宵

福州的元宵有鹹的和甜的兩種口味,鹹元宵用上等的豬前腿肉和五花肉,加上醬油、白糖、味精調製肉餡,甜元宵是用小花生、白糖調製內陷。開水下鍋,不一會一顆顆白胖胖的元宵浮出水面。輕咬一口,可口的餡料,Q彈的外皮,這是任何速凍湯圓都無法比擬的。

春捲

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又輕又薄。內陷可以選擇豆芽、粉絲、筍碎、肉絲、豆腐乾片、香菇等炒熟備用。吃的時候,攤開薄餅,把陷放在中間,先卷一邊,兩頭飽緊,再捲成一條,就可以開始吃啦。

如果,把春捲放油鍋一炸,撈起便成油炸春捲,俗稱炸春。每年正月十五,春捲是家家戶戶福州人必上桌的菜餚之一。

(閩南網 方迪)


福建閩南網


福州美食真的是多到數不過來,例如最為有名的:佛跳牆,魚丸,肉燕,鼎邊糊,海蠣餅,福清紫菜餅等等。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福州的另一種特色美食——荔枝肉。

福州人喜愛吃酸和甜,這是出了名的。在福州很多人做菜都是會加些糖以及生抽等弄成佐料,當然,如果來福州,別的菜可能你不喜歡,但是這道最有特色的荔枝肉必吃不可,也就是餐館裡俗稱的榕城荔枝肉。

那麼荔枝肉的做法是什麼,怎麼做呢?接下來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

此荔枝肉並非彼荔枝肉,這道荔枝肉的做法主要是以土豆或者菠蘿外加豬的瘦肉,把它們切成塊,分量比例是土豆1,肉2,然後過水撈,撈起來然後濾乾淨水份,用澱粉裹之,隨後放入鍋內油炸,這裡要強調一下火候,不要太大火了,然後加入糖、鹽、番茄醬、醋、再加一點醬油,翻炒均勻幾即可出鍋。

(海峽網 黃小群)


海峽網


我是地道的福州人,從小在蝦油味中長大。說到福州美食,有太多太多記憶中的味道。簡單介紹幾道福州名菜吧。

第一道:香飄四溢的佛跳牆。

乍一聽這個名字,你可能想象不出它是一道什麼樣的菜餚,佛跳牆難道是一道素菜嗎?錯!佛跳牆可是一道大菜,以前在有錢人家的盛大宴會上才能品嚐到。選用的食材非常的講究,有鮑魚、海參、魚翅、乾貝、墨魚、鵪鶉蛋等等。所有精選的食材放入瓦缸,加入高湯和料酒,蓋上蓋子,用文火慢慢的熬製而成。打開蓋子的那一瞬間,香飄四溢,有濃濃的海鮮味兒。吃在嘴裡柔軟潤滑。

這麼高檔的菜餚,傳說它的發明者是一幫要飯的乞丐。乞丐們每天到處要飯,把各種殘羹剩菜全部都倒在一起。有一天有一個店鋪的老闆,就發現了乞丐要飯的瓦罐中,剩酒和各種剩菜放在一起散發出的香味,老闆因此得到了啟發,於是就創造出了佛跳牆。

在福州佛跳牆做得最好、最正宗的應該是位於東街口的老字號聚春園大酒店,不過,那裡的佛跳牆非常貴,多準備幾張毛爺爺再去吧。現在福州的大街小巷也有一些福州特色小店,也有小份的佛跳牆,雖然不是很正宗,但是價格便宜,也基本能夠品嚐到一些佛跳牆的味道,只是食材沒有那麼豐富而已,一份小的佛跳牆也要一張毛爺爺。另外一種更實惠的選擇,就是到福州的大型超市裡,在超市的冷凍櫃也有售賣小份的佛跳牆,不過需要自己帶回去烹飪。一小份大概大幾十元,味道呢,個人覺得不是太滿意。

第二道菜:芋泥。

芋泥是一道甜點,材料是芋頭。不過普通的芋頭是做不出好的芋泥,好的芋泥必須要用檳榔芋。

首先將檳榔芋去皮洗乾淨,然後切成塊兒放在蒸鍋裡蒸熟。之後再將蒸熟的芋頭搗成泥,必須要越細膩越好,然後拌入豬油、芝麻,白糖等食材,繼續攪拌到順滑。再裝盤,二次上蒸鍋,蒸幾分鐘就可以吃了。芋泥口感香甜順滑,是福州家宴上必備的甜食。

端上桌的芋泥,表面很平靜,像極了冰淇淋。不過你可得小心了,它的“內心”卻是滾燙滾燙的。據說,林則徐當年在宴請老外時,就上了一道芋泥。結果老外以為和冰激淋一樣,燙的哇哇叫。

第三道菜:肉燕。

說到肉燕很多人都會將它和餛飩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是有本質區別的,餛飩用的皮是麵粉揉制而成的,像薄的餃子皮。而我們福州的肉燕皮是用肉加上一點點的澱粉打製而成的。經過師傅一錘一錘打製出來的肉燕皮,非常的有韌性,怎麼煮都不會破皮或者糊鍋。裡面再包上肉餡和馬蹄碎,肉燕也可以說是肉包肉。

包肉燕的手法也很有講究,一雙筷子挑起一點兒餡兒,然後將肉燕皮稍微沾點水打溼,將肉餡放進肉燕皮,雙手一捏就成了。

包好的肉燕放在籠屜裡頭蒸熟備用。燒熱油鍋,放入蔥姜爆香,然後倒入高湯,等水燒開後,再將肉燕放入,稍微煮幾分鐘就可以出鍋。

福州最有名的肉燕就是同利肉燕,來福州的朋友,可以到三坊七巷同利肉燕老鋪,現場品嚐。

第四道菜:魚丸。

如果說肉燕是肉包肉的話,那麼魚丸就是魚包肉。

魚丸是用魚肉打製而成的,用的比較多的是鰻魚。好的魚丸非常的Q彈,有韌性。魚丸的做法其實和肉燕很類似,只不過是把肉換成了魚。

記得小時候我們最喜歡吃的是位於三坊七巷的花巷魚丸。不過因為老城改造,現在已經沒有花巷魚丸了。現在可以推薦給大家的是福州連江的魚丸。

第五道菜:荔枝肉。

聽到這個名字,你是不是立刻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呢?其實荔枝肉和荔枝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只不過它的外形做的有點像荔枝,口感也像荔枝一樣酸酸甜甜,但它的本質還是肉。

做荔枝肉選擇的食材很講究,選擇的肉不能是全瘦也不能全肥,必須肥瘦合適。然後將肉切成合適的小塊兒加入醋、糖、醬油、料酒等等調料進行醃製。再裹上地瓜粉,下油鍋炸至金黃色。荔枝肉的芡汁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做出酸甜適中的口味。

福州美食還有很多,而且品種類別十分豐富。如果你有興趣品嚐,歡迎到清新福州,帶您嚐遍福州坊巷的民間美食。私信我,有空可以給你當免費導遊。


鐫刻旅途


答:\r

(1)福州的美食是很多的,我們可以去吃吃,以下就是我的推薦,可以去嘗試。在南后街附近有著大家都知道的三坊七巷,裡面有一款同利肉美食,吃著很好吃,如果你去吃建議你吃肉燕,絕佳美食,好吃。\r

(2)還有就是裡面有一家永和魚丸吃著也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去嘗試著去吃即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之前去的時候,附近有著一家賣煎包的很好吃,當然還有一家醉排骨,可以去吃真是美味級了。\r

(3)也可以一起去師大去吃飯,師大的美食還是比較經濟實惠的。裡面有者豐富的各種小吃,保證滿足您的口福。\r

(4)接下來你給大家列舉幾個名菜美味,好吃。佛跳牆、八寶書包魚、琵琶蝦、荷包魚翅、魚丸、芋泥、光餅、蔥肉餅、春捲、沙縣小吃、燉罐等這種美食數不勝數。其中還有幾個素菜比較有名,例如南海金蓮、半月沉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名菜,保證都是美食。以上是我的推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