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其實我真的是啟火


首先,教師本身要明確每次課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任務,然後還要明白自己所教學的對象年齡特徵以及感知的程度和表現的能力水平,根據這些綜合評測以後才確定所教學的內容。然後在上課的時候,把上課的內容分成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為認知。明確一點講,就是您本次課所要交會學生描繪的對象的特徵。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圖片感知,言語切入等等。第二個步驟才是技能技巧的教學過程。這個教學過程要把握得很到位,整個過程要明確構圖以及教學重點,但是,上課的時候只教技法不教畫面,至於畫面的表現能力,達到哪一個程度?這就得看第三個步驟了。第三個步驟重點才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啟發和引導,不同年齡和不同表現能力的孩子,他們到這第三個步驟的時候,會根據自己所學的計劃以及生活常識來進行畫面的切入和表現。當然這需要老師很好的引導,鼓勵和肯定。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跟一個老師上課的能力和表現風格有關係。有能力的老師會在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啟發和引導孩子進行這第三個步驟的過程。其實最關鍵的字眼就是:引導,鼓勵,肯定。把整個繪畫的過程變成主動思維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技能技巧的過程。這樣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自然孩子在表現同樣的題目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畫面呈現出來了。藝術教育本來就應該是發散性思維的一個教育過程。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它和只有唯一答案的數理化應試教育就毫無區別,所謂的素質教育,自然也就體會不到樂趣了。


吳蒙哈哈


現代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美術課程恰恰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美術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要以學生為主體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當前教育的主流思想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這也是當前時代對教學提出的必然要求。基於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採取灌輸方式,而應該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這樣才可以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進而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

2.通過鼓勵學生聯想和想象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聯想與想象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因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聯想與創造能力,建立創新思維的勇氣與信心,並通過不斷的聯想訓練獲得出色的個性化構思。

3.通過給予學生創新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不斷給予學生創新的動力,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創新,使其保持長久的創新興趣。給予學生創新動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積極地評價,儘量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不足。

創新思維對人的發展非常重要,而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個人的能力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





SS手帳畫畫時光


創新思維對於一張白紙從未學過繪畫的幼童來說簡直不是問題,只要給他一支筆一張紙,他就能天馬行空為所欲為。因此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首先要趁早。但如果不幸這個孩子的創新思維並沒有被很好的保護,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來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

1、藝術欣賞

帶著孩子欣賞各個流派以及各種類型的藝術作品。運用多媒體教學,拓寬孩子的視野。

2、技能教授

這裡的技能教授並不指的是手把手教怎麼畫單個物體,而是如何調出想要的顏色、如何使自己的造型更準確、如何運用多種素材創作等。

3、故事引導

越大的孩子越怕讓他隨便畫。起碼給個主題,或用故事引導,或採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故事,鼓勵孩子將故事中的某個情節畫出來。

4、戶外寫生

戶外寫生能讓孩子接觸到生動的大自然,觀察到多姿多彩的自然光,從而激發孩子的創作欲,開拓孩子的創意性思維。

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鼓勵孩子,不能過於挑剔,或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充分尊重孩子

的作品,讓他們覺得他們的作品被人欣賞擁有價值。



瘋孩子創意美術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呢?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興趣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對它心馳神往,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就會激發他學習的願望,而一旦喪失了興趣,學習願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其次,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後,引導學生獨闢蹊徑,跳出正常思維,以獲得全新的創造。

  例如,我在上一年級美術《撕紙-動物頭像》這一課時,我開門見山問學生:“誰會做手影動物?可以上來表演一下。”好奇心驅使學生鼓起勇氣上來試一試。幾位學生上來一試,逼真的手影動物頭像立刻引起其他學生極大的興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試一試,我以七人為小組,分四批讓學生們上來,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盡情表演,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我根據學生表演的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小朋友們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

  二、誘發想象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在教學中,教師需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想象,從想象中進行創造性構思。

  例如,在“想象中的機器人”一課中,我先讓學生想象一下機器人都有什麼作用?給學生留下“疑問”,學生圍繞這個“疑問”,討論得熱火朝天:機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機器人能演奏美妙動聽的音樂、能做環保工作,能幹家務活、能當警察、能招待客人……這時,我展示了幾個外形不同的機器人玩具,演示其從事的工作,並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讓同學們當一回科學家、美術設計師,畫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幹的機器人,然後學生們,什麼宇宙機器人、理髮,餐廳機器人、環保機 器人、潛水員機器人、消防,警察機器人、家務,莊園管理機器人……一連串的大膽構思,給畫面增添了不少新奇。經過兩個課時的創作,幾十張各不相同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眼前。

  三、鼓勵求異

  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的教學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鼓勵學生擺脫習慣性束縛,用首創的思維去探索問題。為此,教師要做到每一次美術創造活動都要給學生留出一塊個性發揮的餘地。

  如低年級學生畫《我心中的太陽》。我先自編故事,把太陽用擬人的手法進行描述,學生個個聽得很投入。這時,我發動學生自己編故事講給大家聽,學生們的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覺中學生產生了無限。








張世鋒書法課堂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必須有獨創性。”實踐證明,創造性乃是教學藝術的又一大特點。因為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畢加索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年青的藝術家”,就在於他從不肯重複別人,也不肯重複自己,他的藝術生命始終是旺盛的、永恆的。

  現代社會要求現代人具有高度發展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培養這種創造型的人才靠傳統教學模式是不行的,必須依賴新的創造性的教學。換言之,即只有創造性的教學才能完成現代教學所負有的培養創造型人才這樣重大的歷史使命。教師儘管不一定會設計高大建築和精密的器械,然而他們卻能塑造學生美好、高尚的心靈;教師雖然不一定能創造出優美的畫卷和雕塑,可是他們能啟迪學生去憧憬未來。

  少年兒童奇心很強,求知慾旺盛,這是十分寶貴的,我們要正確引導使他們敢於懷疑、敢於提問、敢於鑽研、敢於嘗試,去探究知識的奧秘。信息時代,一切競爭都可歸結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能力並不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式的創意,而是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毋庸置疑,21世紀肯定是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信息時代,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將使人類社會發生深刻變化。江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反覆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全球經濟的概念,不僅是指商品和資本的流通,而且加入了知識、信息的流通。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因素。所以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我國基礎教育責無旁貸的義務。


馨媽教畫畫


一、培養興趣愛好,激發創新熱情

1.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持續地傾注著積極感情的認識活動,兒童對某件事 發生興趣,感情會興奮、歡樂;如果沒有興趣,他們會產生厭惡、煩悶等消極的 對立情緒。人對所參與的事情如果沒有積極的感情,就不可能產生興趣。好奇心 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動力,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加強和激發他們的 好奇心,以多種有趣的事物吸引他們去觀察,使他們不斷地對多種事物感興趣, 克服對單一事物感興趣的習慣,努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廣泛的好奇心。

興趣和好奇常緊密聯繫著,好奇心是引起興趣的先導。由於好奇常會引 發興趣,好奇心驅使他們喜歡尋找奇異的、有刺激的事物,好奇心還會引起探索 的興趣,激發創造性活動熱情,引發創造思維活動。在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美術 教學中,首先注意引導觀察學生的繪畫過程,教育學生對任何環境、物體都有好 奇心。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慾,必將產生新的想象、新的構思。學習興趣是比較容 易引起的,但由於兒童生理特點,有時也不太穩定。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 意不斷地給予興趣滿足,使興趣得到延續和加強,創造性思維不斷髮展。

1/3頁

2.激發想象,培養學生敢想精神

想象是創造的催化劑,面向未來的想象,就是人類創造之源。充分激發 想象,要建立在學生敢想的基礎之上,在教學中,感受現實,面向未來,充分想 象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極好途徑。如觀察•-個“O”形,讓學生想象:地球、 瓶1_1、碗、呼啦圈、足球……從一個形狀可以聯想到這麼多物體。那麼,給圓圈 加上幾筆後變成了什麼,學生繼續想象:太陽、蘋果、向日葵、笑臉……這樣確 定作畫內容,不只在教學生作畫,更是在培養學生的作畫興趣,通過探求聯想, 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多方面的素質也都得到了訓練。凡高曾說:“想 象確實是我們必須發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夠使我們得以創造一種昇華了的自然, 它比對現實的短暫一瞥一一在我們的眼中它一直像閃光一樣變化著一一更能找 到撫慰,更能使我們察覺。”由此可見,激發想象、培養學生敢想精神是美術教 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極好途徑。

二、打破思想束縛,培養創新,上慣

創造性思維需要不斷吸收新鮮的思維養料,以改進舊的思維結構和內容, 使思維和創作不斷適應吋代潮流,永遠充滿活力。我們要打破思想上的各種圍牆, 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不斷推動思維方式的進步,讓創造性思維在更廣闊的天地裡 自由馳騁。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

1.克服定勢,養成學生創造性思維的4慣

定勢思維常常表現為拘泥於物體的原作用,例如在學生作業中,常常會 發現兩扇窗戶、一扇門加一個煙囪的房子;一個圓圈加根杆的樹普遍存在於畫面 中,可見定勢思維約束力之大,使學生在許多情況下束手無策。所以,培養學生 的創造性思維要讓學生通過一件物品,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思考,運用不同的材 料和方法訓練,引導他們打破常規、克服定勢,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是培養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力保證。

2/3頁

在教學中,當學生提出一個辦法以後,儘管這個辦法是較正確的,也要 提示他再想想,注意引導學生不拘一格地活躍思考,利用靈感的激發、啟發、誘 發等方法,提出一些有啟示性的問題,讓學生大膽猜測、大膽設想,還有沒有更 好的辦法,或者冇沒冇更多的辦法。培養他們敢於標新立異、別出心裁、敢於超 越常規的精神,切忌過多過細的限制,避免學生形成定勢思維,束縛了想象力, 有礙於創造力的發揮。這種鼓勵學生對原結論大膽懷疑的教學,往往是培養創造 性思維的好方法。

2.組織討論與交流經驗,促進創造

在教學中,及吋組織討論、交流經驗,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展開,你 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這種討論是激發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最好形式。

在新教材第五冊《自行車的故事》一課中,採用“先畫一一小組討論一 一觀察一一分析一一推薦一一再畫一一展示”。整節課學習以學生為主,自主探 討觀察方法、表現方法,總結一般的製作方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地創造性思維。 “一石激起千層浪。”討論可以互相補充、互相提醒、互相激勵,使創造性思維 活躍起來。再者,通過討論、各種意見的交鋒,可以幫助學生擺脫那種已經形成 了的思維習慣,使每個同學都感到自己是最有發言權的人,這樣,創造性思維才 會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同吋,在教學中,讓學生觀摩、學,J、 評價同齡人的美術作品,在交流與討論中進行思維碰撞,也能促進創造性思維的 擴展。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夠創新,而不是 簡單地重複前人已做過的事的人,這種人能夠有所創造、發現和發明。”作為美 術教育工 ,我們應該更新觀念,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問題,注重美術教學方式 的革新,把傳統的偏重於技能技巧的訓練,轉變為側重於創新思維能力的訓練。 兒童創造思維需要教師深入的啟迪,這種啟迪正是教學上的藝術,它能點燃孩子 智慧的火花,開拓心中求知的大門。


廣西Mr李


《教育與創造》中提出:“只有創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創新,才能為人類增加新知識,為世界帶來新的幸福。創新成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

二十一世紀是“創造的世紀”,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創造力就是國力”的觀點,而藝術教育對培養包括科技人才在內的任何優秀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見,創造性藝術教育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力這些備受推崇的人類智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而通過美術教育能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基本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根據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在美術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能夠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學習心理、能夠正確把握學生創造力特點和突出學科特點、易被學生接受、行之有效、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一、激發興趣、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興趣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新。如果說創新是永恆不變的話題,那麼興趣就是創新得以實現的永恆動力。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動機。當學生對學習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就會對學習活動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就會主動地參與和實踐,那麼其中就會隨之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創新能力。

老師欣賞或肯定學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學生就會對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才能吸收美術知識和培養美術技能。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學生,思想活躍,信心十足,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慾望和熱情。

二、樹立自信,增強勇氣

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初中生雖年紀小,但他們都希望受到尊重,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只有這樣,學生才敢於真實地表現自我,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開發自己的潛能。營造民主平等的氣氛後學生敢於表現了,但他們表現時有時會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教師要幫助學生消除這種心理,增強學生創新勇氣和自信,教學中以表揚為主,鼓勵學生大膽創造,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從而將其引入創造性教學軌道。

對於藝術創作,學生總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即認為這些藝術作品不是一般人所為,我們是不可能表現出來的。殊不知這種認識阻礙了我們創造性的發揮以及創新的激情與動力。而創新,首先應該養成善於創新,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的精神,要讓學生務必形成“創造力人皆有之”的概念,形成創新活動並非侷限於科學家和藝術家等少數人身上,創新活動應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事的一種活動,要讓每個學生明白,發明創造並非侷限於發明創造新產品、新理論、新定理,發明創造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處。生活中的每一處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為藝術表現的素材,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勤於動腦、敢於創新,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藝術家。只有使學生能夠大膽、自信、有個性地表達,想象力和思維創造能力才能得到豐富的發展。

三、創設情境,引導欣賞

好的導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慾望,以此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使其在頭腦中形成畫境表象,從而產生創作激情和強烈的表現慾望。再就是欣賞範畫,課本中出現的範畫一般為較優秀的作業,或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學生往往會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打開創作思路,有利於發散創造性思維。再加上教師在課外多找一些具有創意的範畫,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創新。學生吸收畫中好的地方,融入自己的作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感覺、他們的見解,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應適當引導,這樣學生就能自己發現優點,培養他們審美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且使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四、多種感官參與,鼓勵討論

美術課具有開發右腦的功能,它以其形象的可視性、動作的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造型表達的情感性,對人的右腦的智力開展具有獨特功能,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其他器官的感受,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想象力,在討論中促進創造性思維擴展,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互相補充、互相提醒、互相幫助,使創造性思維活躍起來。而且通過討論,各種意見爭鋒,可以幫助學生改變那種已形成的思維習慣,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有發言權的,這樣創造性思維才能在一種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得到充分發展。

總之,美術課的學習應是一個喜歡創新、學會創新和實現創新的過程。美術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方法是很多的。當然,要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需要美術教師不斷努力、不斷摸索。美術教師只有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積極探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才能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獨特價值。


小白手機短視頻教學


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拓寬學生的視野,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鼓勵學生大膽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