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這場疫情註定讓許多人變得更加堅強,面對各種艱難險阻,都無所畏懼,不向困難低頭,不向病魔示弱。但也有人選擇放棄,寧可相信自己的無能和無助,也不願意同困難一戰到底。

生活原本就沒有一帆風順可言,有句話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在這個特殊時期,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相信,並堅持到底。同樣都是人,只是看法不同,想法不同,選擇不同。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在絕望中走出來的人

武漢疫情期間,有位24歲的小夥子的視頻深深地觸動了我。他和父親都感染上了肺炎,一開始以為是感冒,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發燒、全身乏力,拖著病痛的身體開車去醫院看病,好不容易排了10個小時的隊,醫院卻無法收留,原因是沒有床位和呼吸機。

那一刻,小夥子真的絕望了,他無法理解,醫院為什麼見死不救,他只好無比絕望地繼續回到家中和病魔做抗爭。好在母親沒有感染上,每天照顧自己和父親倆,不然不敢想象會出現什麼後果。

直到2月6日進入到方艙醫院治療,一位來自江西的醫護人員對他說:“小夥子,你還年輕,要相信自己,我們醫護人員會全力以赴地救助你們,陪你們一起共度難關”。簡單的幾句話,卻捂熱了這顆絕望已經的心,小夥子緩過神來了,好幾次在視頻中提到這位江西的醫務工作者。說在最絕望的時候,聽到一個素未相識的人的鼓勵,他看到了希望。

現如今,小夥子已經康復,為了貢獻一份力量,他早在1月份就捐了五萬元支援武漢,他說還會繼續捐款,作為武漢人,願意為武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宅在家近一個月的日子裡,你我都感同身受,許多人是有家不能回,有班不能上。其中還有一些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不得不呆在家裡吃老本。但和那些抗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其實,我們已經幸福不止一百倍了。

可是,依然有人看不到希望,眼前只有困難和絕望。

疫情難熬,夫妻倆花光了所有積蓄,現被迫棄子

汕頭一對夫婦,因為疫情期間都沒有工作和收入,在家裡已經花掉了所有的積蓄,孩子也養不活了,決定把孩子留在了汕頭市澄澈海區華僑醫院門口,並在孩子身上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塊玉佩。

信中寫到:

我倆因生活所迫,雙方家庭複雜,現真的無力撫養,生他已把僅有的積蓄用光,如今我倆走投無路,身無分文,被逼無奈將他留至於此,舉望醫院或派出所將他送至就近福利院。留下玉佩一個作為信物,我們尋找工作,如若生存下來一個月內一定前往福利院領回,到時多少錢一併補予福利院。如今真的被逼無奈,沒有落腳處,出此下策。如今肺炎過於嚴重,沒有收入,找不到工作流落街頭也不能帶著他一起餓死,真心希望政府能幫忙救救這個孩子。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誰能捨得拋棄,這對夫婦的做法讓網友感到可憐又可恨。有的網友紛紛留言說:

“拋棄自己的孩子,這是犯罪”


“沒有經濟能力,一定要慎重要娃”


“但願孩子能遇到好心人”


“人的命運真的不由自己選擇,多少寶寶一出生就是兩個家庭的手心寶貝,可是這個孩子太可憐了!”


“希望父母早點領回孩子,孩子太可憐了!”


“困難總會過去的,求做父母的快點把孩子抱回家吧!哪怕跟親戚們借點錢也不要拋棄孩子。這麼可愛的孩子,你們不心疼嗎?一生心不安的。”

看著這麼可愛的孩子躺在被窩裡,他的眼神裡透露的是一種渴望,希望被愛的渴望,他要是知道父母要拋棄自己,那該有多傷心啊!讓誰看了都心疼。

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也許這對父母永遠也不會體會到,在孩子的心裡,做父母的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疫情期間,我們該如何克服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

  • 關於心態

疫情期間,我們不能隨意出門,大部分時間都要宅在家裡,很多人因為太無聊了,開始煩躁和抑鬱。如何調整心態很重要!因為這是暫時的,趁這個好時機好好陪伴家人和孩子。如果無聊了,可以看看電影、寫下自己的心情和感想;可以聽音樂,陶冶情操;還可以做一回孩子,和孩子一起嬉戲做好玩的遊戲。

如果一旦發現自己無法幫助自己調整心態,也可以藉助網絡平臺,尋找心理諮詢師求助。總之,任何時候都別忘記了,只有自己才能夠幫助自己。特別是為人父母,任何時候都不能選擇放棄,要保持積極的陽光心態,這樣才能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臺灣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會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就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大橘子就會慶幸它是大的”。

我特別認同蔡先生的話,我相信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終會幫助人取得成功。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 關於金錢

“年輕就是本錢”,這不是什麼大道理,說的是隻要年輕,就不怕賺不到錢。特別是我們生活在這個網絡信息時代,其實,賺錢的機會也更多了。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全職媽媽,在家帶兩個孩子,自己每天抽空寫作賺錢,多的時候一天賺一千多,少則十幾二十塊,堅持下來,一個也有上萬元。她說:“為了全身心帶好兩個孩子,也為了給丈夫減輕經濟壓力,她想通過寫作來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能多賺一點,丈夫就壓力少一點”。

她的話感動了我,我相信她的丈夫也會感同身受。

當然,這樣案例在你的身邊不多,但在我們身邊還是不少的。

要想成為合格的父母,許多問題不得不提前思考和準備,如果真的沒有一點經濟基礎,也可以選擇晚一兩年生娃,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如果一旦選擇生下孩子,又苦於沒有經濟能力撫養孩子,這樣的事情叫誰都會無奈。所以,關於金錢,也需要制定計劃,不要做拿生孩子來當兒戲。

就像上面那對父母,因為身無分文,決定送走孩子,他們沒有想到向親戚朋友借點錢度過難關嗎?不可能一點錢也借不到吧!這叫誰也不會相信。有時候,為人的品質,勝過金錢。

唐代文學家張說曾經給了人們七件關於金錢的法寶,它們是:

一、道:用錢有度;

二、德:不把錢當寶貝;

三、義:付出與所得相應;

四、禮:不貪非分之財;

五、仁:樂善好施,有扶危濟困之心;

六、信:一諾千金,絕不違約;

七、智:不讓錢傷害自己。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如果說是因為沒有錢而拋棄自己的孩子,這不是理由,而是為自己開脫的藉口,既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學會如何駕馭金錢,是一每位父母的必修之課。所以,越是在困境中,越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 關於信念

在荊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開闢出康莊大道。

----松下幸之助

其實,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一個自己的信念,信念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它會影響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以及與他人的關係。

心理學家斯蒂芬妮.斯蒂爾認為,童年生活對一個人的成年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

如果說一個孩子童年時期的基本心理需求,沒有得到過父母足夠的理解和重視,那麼成年後就會做出一些事情來彌補這個空缺。

例如,遇到問題就會迷茫,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在對待自己的孩子問題上,要麼極度冷漠和忽視,也麼過度溺愛和包辦代替。

有這樣的消極信念伴隨著的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和家人推向絕望的邊緣。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是不可能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的,是沒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

所以說,為人父母要不斷地學習和自我覺察,發現自己內在隱藏的負面信念,然後為自己和家庭擔負起應有的責任,調整自己,讓自己獲得真正的成長。


“沒錢為什麼要生下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猶如整個世界在坍塌


我是 教育從業十八年,鼓勵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感謝你的關注。

今日話題:關於文中因為花光了積蓄的父母棄子的行為,你怎麼看待?歡迎探討。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