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現在有些人說閱讀很重要,一些中、小學如果開設閱讀課會不會效果更好?

小水滴2024


美國教育最重視什麼?閱讀。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同齡孩子閱讀量的10倍、三十倍、六十倍。

美國的公共圖書館遍地都是。我家周圍開車10分鐘之內,至少4個圖書館。什麼人都可以進去讀書。

美國人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公園裡、地鐵上,各種公共場合都有人在讀書。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作業太多,孩子沒有什麼時間閱讀。

要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必須首先改革教育體制。美國孩子從小學到中學,沒有什麼《語文》教材。根據孩子的不同水準,學校圖書館提供不同級別的書籍,孩子們自由借閱。

同一個班裡的學生有各種級別的閱讀水平,我兒子今年七年級,他六年級的時候,按照美國的標準,他的閱讀已經達到12年級的水平。

改革教育體制,涉及太多利益,很難搞。國家民族未來,誰當回事。

在中國做父母,責任就特別重大,孩子的閱讀能力如何,基本上取決於父母的識見。


USA知道


我是一名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的一線老師,歡迎關注@校園系列事。

閱讀有多重要,有名人名言為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在中小學開設閱讀課的效果,我想以我們同事濤濤老師的例子說說。

我與她同教一個年級多年,她教語文,我教數學。她一直認為培養語文素養就是要多閱讀,為了讓學生們能多閱讀,自覺將閱讀作為一種習慣,她通過各種渠道為班級購買小書櫃,幾千冊的圖書,每年還陸續添加。學生人手一冊《每日誦讀》,每週有她的語文早讀時,她總是讓他們班學生提早到操場上,每人坐在小凳子上進行閱讀。這在校園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她的閱讀分幾種形式:1.齊讀。全班有感情的高聲朗誦。2.老師引領。老師拋出問題,學生分析、回答。再根據老師引領,用相應的感情、語氣讀出。老師示範讀,學生再讀。3.碎片時間閱讀。他們班的學生下課時間很多都在看書,因為好書多,有氛圍,學生愛看。4.閱讀分享。每週開展一次閱讀分享課,說說自己的感悟,剛開始一兩句話,慢慢到一兩段話,一篇文章。

可以說,老師主抓閱讀。他們班的語文成績如何?從一年級開始到五年級,每次期末考試幾乎都是全年級倒數。儘管如此,老師一直堅持著,從未間斷。

雖然全班語文成績不怎麼樣,但是從中年級開始,學生中漸漸有人的文章在《柳州晚報》上發表。到了四、五年級,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多。到了六年級時,學生們的作文見報如井噴式爆發。從剛寫作文不知從何下筆、不知所云,到連最差的學生都可以寫出一段段優美的句子,都可以發表文章在報紙上,老師覺得這幾年的付出努力沒有白費,都值得了。

所以,閱讀的效果重要吧?應該開設閱讀課吧?不言而喻,就應該開。


校園系列事


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我認為很重要,因為課本上的知識並不全面,更多的知識還是要靠課後閱讀來積累。我記得我上小學時因家裡也沒錢買多餘的書,想看書也沒地方看,但自己又有閱讀的慾望,正好家裡訂有一份報紙,我每天都是把報紙看一遍,一方面瞭解了當天的新聞,另一方面也通過看報紙,瞭解了寫文章的一般套路。現在我的外孫也正好上小學,為了讓孩子喜歡閱讀,一方面我給外孫買了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適合看的書,也鼓勵我女兒和女婿給孩子買課外書。現在孩子雖然上二年級,但他看的書不算一般的繪本,能看快100多本了。孩子尤其喜歡科技天文方面的書,像哈里波特幾本書,福爾摩斯探案的書他都看過。在他們班上雖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最好的,但他讀過的書瞭解的知識有時我們大人都不太瞭解。我認為要想孩子喜歡閱讀,最起碼家裡要給孩子創造條件,要給孩子買一些課外書,而且不能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孩子,因為讀書是一個知識的積累的過程,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只有讓孩子愛上閱讀,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才大有益處。


xgy-1


我孩子小學三年級,去年就上閱讀課,去年期末考試閱讀的比重就佔40%.

以後閱讀理解會增加,閱讀特別考驗孩子的語文綜合素質。

三年級寒假就有一本專門的閱讀理解作業本,孩子一下根本都理解不了,閱讀對於小學生真的很難。詞,句,修辭方法都沒理解呢,就學閱讀有點早。

還有就是增加了文言文,古詩,古代文學的比重。





郝人好孟


學校幫出版商推銷書籍賺錢而己!

去年冬,我的孫輩,一個小學一級,一個二年級,

學校鼓動學生買,每套一百二十元。

結果網上一查每套不足五十元!

學校賺回扣!叫學生買!

現買來,叫孩讀,可這居一個多月了,從不讀!

沒有興趣,閱讀只不過是句空話!!:

……!!!





朱群老師四公專頁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論閱讀的重要性,中,小學開設閱讀課是不是效果更好?

我認為在中小學裡開設閱讀課很有必要。

一、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我們許多教師和家長在傳統教育以及應試教育的束縛下放不開手腳,一味的追求學生的學業成績,家長也過於看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被作業或者家庭作業的時間佔用。

除此之外,我們的家長除了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和家庭作業之外還要給自己的孩子買許多資料來做,有的家長甚至阻撓孩子去讀課外書,他們認為課外書是浪費時間,要讀只讀作文方面的,別的一律不讓讀。同時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業成績,做了許多無用功,請問:我們的孩子有多少時間去課外閱讀?孩子的課外閱讀習慣又怎樣能形成呢?這樣我們只看到了眼前的成績,但對學好語文以及語文素養的培養顯的格格不入。因此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也很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從現有教育來看,新課標特別注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在新課標中規定小學畢業的課外讀書量是小學所有語文課本的4倍,而實際在我們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卻忽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高爾基在《高爾基論青年》一文中這樣說: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

而且,從推動全民閱讀的大格局來看,開展和提高中小學生閱讀,是改善我國國民閱讀狀況最重要的基礎。

要使得閱讀成為廣大國民的一種生活習慣,需要從小喚起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形成閱讀的能力,為此,全民閱讀需要從娃娃抓起。書香社會的建設要實現持續推進,有賴於一代又一代中小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提高。

三、閱讀課如何推行?

據我們所知,目前在中小學教育課程中,尚未設立關於閱讀方法和閱讀實踐的教學課程。目前僅有的一些閱讀教學,還只是依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

閱讀當然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組成部分,可閱讀也是其他課程的基本手段,所以,閱讀方法是學生開展所有閱讀時都應當掌握的知識,學生的閱讀實踐應當逐步擴大到語文課外閱讀書目之外的各類學科。

顯然,目前所開展的語文教學以及校園閱讀活動,還沒有給學生傳授有關閱讀方法的知識,組織開展閱讀,倘若侷限在與語文教學相關的書目,也不能稱之為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閱讀活動。

閱讀學是一門知識,閱讀學是一種文化,閱讀學是一項科學,閱讀學是一種方法,應當成為基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為此,我也建議:教育部應立即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中小學閱讀課程設計並適時做出在中小學開設閱讀課的安排。





講人生的莉莉安


如果學校能開設閱讀課,固然是非常好的,對學生也是一個提高,充分利用在學校的時間吧,各個方面同步提高,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在閱讀課之外,要結合各個方面以及學生的自身的條件還進行科學合理的提高水上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的質量。

一、合理開設課程

開設閱讀課,可以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啊,可以制定符合學校的課程數量,比如說我一週可以開多少節課或者我一週只針對一個時間段內進行開設,或者利用學生中午的時間啊,午自習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室或者是在嗯閱覽室進行分班的一個閱讀,或者說在教室內大家集體性的閱讀。

二、培養閱讀習慣

通過開設各種形式的閱讀課,使原本愛看書的學生,能更加喜歡閱讀,同時對閱讀比較弱的同學也可以進一步提升他的閱讀的意識。隨著時間的變長會有更多的同學喜歡上閱讀。在課下通過閱讀課的開展,同學們也會對閱讀進行相互的交流。

三、閱讀課的延伸

通過開設閱讀課程,不僅可以在課上閱讀,同時可以開設相關的活動和比賽。不僅豐富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同時也提高對閱讀的認識。

四、多角度思維

開設閱讀課程,證明學校對於學生的閱讀非常重視。但是在閱讀課上對於選擇什麼樣的書籍以及閱讀目的是為了服務考試,還是說為了自己課外提升擴展。但是作為想提高閱讀能力,單靠開設閱讀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在這其中有很多的問題。有的學生對閱讀興趣不大,有的學生在家裡的時候就有很大的閱讀量。

五、個人建議

個人建議,針對閱讀課程,可以不佔用具體的上課時間,通過中午自習還有早上早課,以及在家裡佈置相應的閱讀的一個小目標,然後定期進行閱讀分享,這些都是可以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閱讀的內容因實際情況而定。儘量選擇一些著作類文學類的,其他的一些娛樂類的儘量不要選擇。

閱讀給人智慧,閱讀改變自己,閱讀只有真正閱讀的人才能懂的什麼叫閱讀。希望同學們都能有自己喜歡閱讀的書。





曉風塵


語文是語言文字文學的總稱。語文是門工貝,是各學科之母!

語文也學不好,妄談其它!也談不好!

語文是訓練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素養…的。這些能力,素養不達標,別的自然弄不好了!

對於語文來說,閱讀實在是重中之重!

為此,語文學科強調閱讀!

曾有這樣一件事:

一個學校缺語文老師,於是校長想了這樣一個辦法:每當上語文課,他把沒老師教的學生按班送到了學校閱覽室,讓學生自行閱覽。

奇蹟出現了,學期考試,送閱覽室讀書的班級,他們的成績遠遠超出了其它班級!

我一直懷疑這故事的真假。也沒有哪個校長哪個老師敢這麼做!

怕影響學生成績!

但同時也表明,閱讀何其重要!

很多中小學也開展過閱讀課。

我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一說。

我九十年代上初中,那個時候,閱讀課已走進了課堂。每週一次,一節課。

上閱讀之前,有專門的閱讀課代表,在老師帶領下從校圖書館拿與本班人數相等的圖書,他們把圖書抱到教室,發給學生,學生們再一本本翻閱。圖書可互相換閱。

這樣讀一節課,下課鈴一響,圖書再由課代表收回。

由於時間所限,能讀完的圖書少。所以老師只給我們看小人書。

這對於提高閱能力效果不大。

我做語文老師之後,我們這的中小學興起了班級圖書館。但愛讀的人不多。同學們忙於作業,活動,能靜下心來閱讀的太少!

我校也辦過閱讀興趣班,恰好,我當過一陣子輔導員。

每週四最後一節課,我會打開閱覽室,興趣班的孩子排隊進入。一人拿一本書,找到自已位置,邊讀邊記。

我不知這樣好不好!好些學生想把沒讀完的書拿回家看,但我不是圖書管理員,做不了主。

其實很多學校的圖書,一般是不借給學生的。這大大影響了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需花費時間的,靠一節課兩節課是完不成閱讀任務,也難以提高閱讀能力!

只有學生主動找書看,抓一切零碎時間閱讀才行。

我從小愛閱讀。小時家窮,但還是節衣縮食,買喜歡的書看。上初中,跟學校圖管老師關係走的近,只為方便借書。軟磨硬泡借了本,幾天就看完,看完再借。

每至寒暑假,跟別人借語文書,先讀課文過癮!

話扯遠了!

不管開不開閱讀課,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是閱讀的關鍵!興趣提高了,即便不開閱讀課,學生也要閱讀的!


卜玉霞


一個孩子的成長,單從知識方面的能力培養來說,語文的閱讀能力,數學的邏輯能力,英語的語感,是比較重要的。

而語文的閱讀,把語文課的時間資源拿出一部分用在閱讀課上是比較好的。

但前提要把控好幾個因素:

第一,閱讀課閱讀的內容是什麼?需要把握。不能看小說和年齡段不相符合的書。

其次,閱讀課不要被數學課,物理課,英語課搶走,閱讀課就是閱讀課。

再次,閱讀課要教學生閱讀的方法。

跳讀,略讀,精讀,看開頭結尾,最後做思維導圖。

最後,閱讀完要進行分享。

類似於頭腦風暴,也就是一直說的那句話,一個蘋果和一個蘋果交換,大家還都是一個蘋果,一個思想和一個思想交換,大家都擁有了兩種思想,這是閱讀的意義所在。

以上是我對學校開設閱讀課的看法,我是關山五十州,感謝您的閱讀,祝你一切順利。



關山五十州


身為語文老師,在我看來閱讀那時相當重要!

現在中小學開設閱讀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必定會事半功倍!理由如下:

首先2019年開始全國用了部編版語文課本,部編版的總編溫儒敏說過,讓更多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語文試卷做不完,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的語文高考試卷與前幾年有很大的區別,幾乎整套試卷都是以閱讀為主,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試卷根本做不好。

其次,閱讀能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見識,最重要的是閱讀完了以後可以在全班分享一下自己心得體會,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現在的語文課,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己參與課堂,語文課本也能發現,除了教讀課文還有自讀課文,自讀課文就是要求學生按照要求完成課本提出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共同分享自己的答案,然後進行總結!

當然閱讀重要,不意味著學生什麼書都可以看,一定要有內涵,可以育人的書來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