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而在過去由於歷史特殊原因,國內很多稀世珍寶文物流失海外,有些則下落不明成為永久的遺憾。

1.十二生肖獸首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丟失年代:1860年

  丟失國寶:十二生肖獸首,全稱為“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在當年每晝夜十二個時辰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目前,牛、虎、猴、豬、馬5件青銅獸首已分別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現已知鼠首、兔首2009年2月在法國一家拍賣行拍賣,龍首目前在臺灣,保存完好,但短期內不會現身。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2.《富春山居圖》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丟失年代:1940年代

  丟失國寶:富春山居圖,元朝畫家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3.北京人頭蓋骨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丟失年代:1940年

  丟失國寶:北京人頭蓋骨,20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開始在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是價值無法估量的珍貴化石。

  1941年,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由於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軍隊俘虜了北京、天津等處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頭蓋骨遺失之謎”出現新線索,可能埋在秦皇島地下。

4.敦煌壁畫和經書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丟失年代:1920年代

  丟失國寶: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敦煌經卷是指敦煌縣莫高窟出土的4—11世紀多種文字的古寫本。

  時至今日,這些珍貴的壁畫和經卷大多散佚在國外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甚至還會在國外拍賣會出現,國寶的迴歸可謂是路漫漫之修遠兮。

5.清東陵九龍寶劍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丟失年代:1928年

  丟失國寶: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康熙、乾隆等皇陵五座,以及慈安、慈禧太后等後陵四座。

  孫殿英盜墓是民國時期的一大丑聞,電影《東陵大盜》展現了這起離奇的案件。1928年,以孫殿英為首的軍閥們,以進行軍事演習為名,帶著軍隊與火炮炸藥,盜掘了清東陵。


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日本人是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自隋唐以來,日本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時光,到現在留下了相當一批珍寶。

1.螺鈿紫檀五絃琵琶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御物

  【價值】傳世孤品

  【年代】唐

  【質地】鑲嵌樂器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唐)

  【收藏地】宮內廳正倉院北院

  這個琵琶可是神奇寶物,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絃的琵琶,確切而言這件樂器和四弦琵琶並不是同一種樂器,四弦琵琶是“曲項”而這件五絃琵琶是“直項”,即琴軫和相以及琴面處在同一平面上。

  此種五絃琵琶現已失傳,但在敦煌壁畫上經常可以看到飛天彈奏此種樂器。在這一件存世的五絃琵琶上,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在此琵琶上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大唐盛世的繁華。

2.曜變天目茶碗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傳世孤品

  【年代】南宋

  【質地】陶瓷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

  【收藏地】東京靜嘉堂文庫

  這是一個神異的文物,其實就單品而論,它完全可以排到第一的。這個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福建建陽窯),是宋人鬥茶用的,但是這個樣子的,莫說舉世無雙,就連考古發現的大量瓷片中,也沒發現任何一個類似的。

  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裡面彷彿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

3.漢倭奴國王金印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日本朝貢史上的最珍貴實物

  【年代】東漢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質地】黃金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東漢)

  【收藏地】福岡市博物館

  漢委奴國王金印印面正方形,邊長2.3釐米,印臺高約0.9釐米,臺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釐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

  天明四年 ( 1784 ) 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的。金印金印出土以後輾轉百年,直至1979年一個家族的後人把它捐獻給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4.《瀟湘臥遊圖》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南宋山水畫第一神作

  【年代】南宋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收藏地】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李氏《瀟湘臥遊圖卷》,為與李公麟同鄉的李姓畫家所作。相傳為南宋的雲谷禪師雲遊四海之後,隱居於浙江吳興的金斗山中。

  他不無遺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瀟湘山水,於是請一位姓李的畫家替他繪出瀟湘美景,將畫掛於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賞美景,故為瀟湘臥遊。

5.王羲之《喪亂貼》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御物

  【價值】最接近書聖原本的摹本

  【年代】唐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唐代)

  【收藏地】宮內廳

  唐模本《喪亂帖》,這可是被認為最接近於王羲之真跡的唐模本了,相傳是鑑真大師東渡時候帶到日本的。要不是它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根本就會被當成是書聖唯一的傳世真跡。

6.牧溪法師《觀音猿鶴圖》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禪宗畫代表作

  【年代】南宋

  【質地】絹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

  【收藏地】京都大德寺

  這套圖畫三幅一組,是宋代禪宗畫的極品,藏於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個週日展出一次。

  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對賈似道而遭通緝。此人畫法極具禪意,每幅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

  這組觀音猿鶴圖是著名的禪門公案圖,這除了觀音之外,猿鶴的含義根本無從得知,特別是那隻母猿,懷抱幼崽,情同人類,卻又茫然直視,不知何解,彷彿畫家用畫筆畫出了一幅充滿禪機的問卷,讓世人回答。

7.猛虎食人卣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無

  【價值】商周青銅器精品

  【年代】商晚期

  【質地】青銅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國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兩件之一(另一件為永青文庫的狩獵紋銅鏡),通高35.7釐米,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這件作品究竟是要表現老虎吃人的兇猛,還是人獸和諧的天人合一,歷來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商代青銅器中很少有比這件更奇異複雜的了。

8.《無準師範像》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人物畫代表作

  【年代】南宋,1238年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南宋)

  【收藏地】京都東福寺

  禪師的肖像畫,在日本人稱為頂相。唐宋禪宗的很多門派在中國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卻一直流傳了下來,於是宋代的禪宗藝術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

  禪門的肖像畫主要是師傅給弟子的,上面有題字,證明師承。無準師範是宋理宗的國師,徑山寺主持,南宋佛門的領袖,這幅肖像畫特別重視面部的表情細節,不經意的傳達了禪師智慧風趣的風範,是宋代肖像畫的代表作,而且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畫,也無一幅能出其右。

9.李迪《紅白芙蓉圖》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宋代花鳥畫第一名作

  【年代】南宋,1197年

  【質地】絹

  【流入日本時間】近代

  【收藏地】東京國立博物館

  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一幅為紅芙蓉,一幅為白芙蓉,線描有五代黃筌一派畫風的精神,紅芙蓉相對畫的更好一些。

  兩幅畫都在畫面的左上部題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畫家李迪的作品。

  這兩幅畫原來是圓明園的秘藏,後來流落海外,先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10.《菩薩處胎經》五貼

那些下落不明的稀世珍寶,流落日本的中國十大稀世珍寶

  【等級】國寶

  【價值】人間傳世最古老的寫經

  【年代】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這卷經書來頭極大,它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

  此卷為西魏大統十六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

  海外迴流文物的主要價值不只是經濟價值,我們所關注的也不應只是文物的價格、被誰買了、收藏在哪,其文化、歷史和科學價值更是不容忽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