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高校教師因學生看手機不聽課發飆:化妝和鬼一樣,跟站街的差不多,你怎麼看?

鄭州玩樂攻略


個人觀點,我認為學生上課不聽講玩手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導致學生上課專注玩手機,我相信既然學生能坐到你的課堂說明學生還是想學習的,試問為什麼有些老師的課上學生都會認真聽講甚至坐無缺席,當然學生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作為老師應該是以教育引導為主,上課方式貼近於學生中,讓學生老師產生學習的興趣,老師要以學識征服學生!


小徐嚼瘦


我除了沒說站街這話,前面類似的話也都說了,班級女生,一邊拿著低保,一邊跟人逛街買小羊皮,沒有正常的審美,一個十六七小姑娘,結果成天塗個姨媽紅的口紅自以為美!小小年紀,臉上塗煞白,還直卡粉!這還是高中生,每天必須穿校服帶胸牌呢!

又何況是大學生,知識品味三觀不到位,我都能想象出能打扮成什麼鬼樣!別再抨擊那個老師了,我承認她公開說,過火了,但又不得不承認,這個老師很淳樸正直,眼裡容不得汙濁


Ilusion835


這是很久以前(一兩年了)的事了,我覺得老師罵的對。我家隔壁就是一所職業學院。家長全是花高額學費送孩子來上學的,結果一個個的整天畫的花裡胡哨,好多晚上都夜不歸宿,每每學校開學,周邊的酒店旅館都是爆滿,真不知道這些孩子在想什麼。現在我負責公司人事工作,只要一看到這個學校的應聘者,直接就打回去了!


奮鬥幾年


我覺得這位老師說的好。現在的學生,一點都不像學生,沒有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太注重外表,比美,比誰穿的衣服好,比誰家有錢,比誰談的男朋友帥。

我們家附近有個初中加高中,每天中午12點,下5點的時候,學生們出來吃飯,大部分女生都是濃妝豔抹,披頭散髮。唉,她們感覺自我良好,其實很為她們悲哀!父母掙錢有多不容易,把辛辛苦苦掙的錢交學費,生活費,為的是能讓她們好好學習,而這些學生卻把父母的血汗錢沒有用在刀刃上。


璀璨明珠848


首先,作為一名家長,我理解該老師的心情,許多大學教師的年齡與學生的父母的年齡差不多,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看到學生花著父母的錢,打扮的三毛野獸的樣子,恨鐵不成鋼。

我有個朋友在大學當老師,說有一個女學生天天打扮的花資招展,滿身名牌。後來經常有校外社會人員去騷擾該學生,經過調查才知道,該女生家庭貧困,虛榮心卻特別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去到社會上借貸購物,越積越多,社會人員就上學校要債,沒辦法,他父親來了,走路一跛一跛的,皮膚曬得黝黑,長期幹農活,手指都伸不直了,滿手繭子。來了父親話不多,辦理退學手續後就將孩子領走了。

當時許多老師看到這一幕,背底下說一個農村學生能夠考上大學多不容易,這樣的家庭供一個大學生又多麼不容易。衝著這樣的父親,恨不得去扇這個女生。面對這種現象,會有一種淒涼感,是社會教育的悲哀還是家庭教育的悲哀,誰也說不清楚。


教育不斷的改革,但年輕人的價值觀卻顛覆了老一輩人的思想。就象背底下流傳著一種說法,現在的社會是“笑貧不笑娼”,不是對藝術院校有偏見,現在每到週末,各種豪車停在藝術類院校門前,下課後許多女孩濃妝豔抹走出校門鑽進小車內。據說這些女生不是當小三就是當二奶。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難道目前許多大學生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嗎?現在孩子的價值觀到底出現了怎樣的問題,社會各界都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多試試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理解老師當時的心情,雖然話說的難聽,有些過分。但是從話語中可以聽出,老師對當時在場的那位女大學生非常失望,恨鐵不成鋼。



首先,藝術院校學費非常貴,父母供一個學生不容易。上課不好好聽課,看手機,這樣做對得起誰?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浪費了家長的辛苦錢,浪費了教育資源。


其次,從這句話裡聽出老師對學生的儀表儀容非常不滿意。藝術院校的女生應該有藝術範,有清新脫俗的氣質。但是現在藝術院校的女生口碑非常不好,這與社會環境有關。但是有些女大學生三觀不正,不潔身自好,好逸惡勞,非常過分。

最後,我想說,我們的高等教育是有問題的。嚴進寬出,這是不合理的。大學應該提高淘汰率,至少應該和高考差不多。督促大學生好好學習,否則就拿不到畢業證。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加強考核機制,優勝略汰,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否則就是浪費教育資源,浪費了金錢、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大學生也都是成年人了,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樹人園丁


講白了,老師氣狠了,沒辦法再忍受了,才這麼說的,如果只是第一次發生這種事,老師肯定說不要玩手機了,抬頭聽課。肯定是這種方法沒有任何效果,老師才說的氣話,我覺得學生應該反省自己,其實我懂老師心態,罵完心裡也是氣,而且更多的是著急,恨鐵不成鋼,真的恨,但是課後肯定會自我安慰,算了,彆氣壞自己了,又不是我上大學,又不是我找工作,又不是花我的辛苦錢,又不是我家崽子,就這樣吧,用一輩子賭他們的青春,反正他們以後過得好也不會多給我一分錢,要飯了我也不會給他一分錢


雲裡啟航


我覺得這位老師雖然說話不好聽,但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你是學生,上課就有上課的樣子,考上大學你也要好好學習。從這個角度講,老師罵的對,一針見血。我讀本科的時候,周圍已經有很多“混子”了,畢竟在中國,大學生不能畢業的情況少之又少,抄一篇論文,修改一下重複率,就一勞永逸了。到我讀研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個別混子(是個別,不是大多數),不搞研究,只想著混個證,找個好點的工作或者遇到一個有錢的另一半。縱觀我國教育制度,“嚴進寬出”,也就是考上的時候很難,而畢業的時候很容易,這就導致考上大學的孩子們步入大學校門就有一個想法:我終於解放啦!終於能放飛自我了!所以本來有能力搞學術,為國家做貢獻的人,也廢掉了。而發達國家基本都是“寬進嚴出”:你想學習就來學吧,不過你不好好幹,畢不了業可別怪學校哦。所以我國高校老師對於學生上了大學就不學習這種情況,是痛心疾首而且恨鐵不成鋼的。所以他言辭激烈批評學生。當然,如果他換個委婉的說法更好,但學生聽不聽就無從知曉了。個人經驗之談,不喜勿噴。


少年可盼未來可期


一名高校教師,因為學生上課時看手機不聽課。而對學生破口大罵:妝化的跟鬼一樣,像一個站街女。

雖然老師的話有一點不中聽,但說的卻是很多學生的現狀。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是否對得起父母。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們養育大從小學到大學,車接車送,學費,生活費壓的父母直不起腰。

但父母為了不讓兒女在學校裡受委屈,自己省吃儉用付出再多也願意,如今父母花高昂的學費給你上大學。

卻把課堂當做玩手機的地方,把課外時間用在了描眉畫眼上,你的良心不痛嗎?

是否對得起老師。老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識都嚼碎了餵給學生,但還是有那麼幾個不領情,對老師的良苦用心滿不在乎。

老師在講臺上賣力教,學生在講臺下隨意的玩。你的良心過意得去嗎?

是否對得起自己。十年寒窗苦讀圓自己一個大學夢,卻把人生的起點當終點,隨意揮霍。本應該青春洋溢,卻滿臉俗氣。本應該學海傲遊,卻手機相守。

醒醒吧!孩子,爸媽已經老了。醒醒吧!學生,老師下課了。醒醒吧!自己,明天還要繼續。


EXCEL學習微課堂


高校學生上課玩手機不聽講,這可能是現在高校學生學習的新常態,高校大學生素質越來越差,認真鑽研學習的人越來越少,享受生活的,啃老的,太自我的,整天耍朋友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給社會留下的大學生最普遍的印象。



在我分析看來,高校中還是有一部分能人,高人,他們是高中時代的嬌嬌者,亦或品學兼優,亦或勤奮努力,在大學生時代,仍然堅信自己的理想,懷著遠大的夢想在前進的道路上前行,將是國家的棟樑,祖國的未來。

但是還有一大部分學生,乘著高校擴招的東風,輕輕鬆鬆進入大學,亦或驕傲自滿,亦或自暴自棄,進入大學後只知道享受生活,過著無憂無慮,缺衣找母,少食求父的啃老生活,消費水平無限高,不管父母是否吃得消,實在無耐覓網貸,越陷越深把父母害。對學問研究,師長要求漫不經心,甚至埋怨煩躁無比。正如題主所述女學生,本是自己不學無術,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與師為敵終害己,辜負師長,辜負父母,辜負韶華,真是令人痛心!



作為大學生,已經基本成年,應該有明辨是非能力,三觀需正,前途則明。需明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大學生代表著學生的最高水平,是推動社會前進,社會中事業接力賽的核心力量,望每一位大學生再次明晰自我,修正自我,幹正事,務正業,不驕不躁,不斷武裝自己,才對的起關心自己的每一個人。大學生的學習更多的自主學習,不需要像小學一樣靠老師和家長的強力督促。社會也要營造良好氛圍,為大學生助力。高校更要加強管理,完善細節,實行寬進嚴出,以督促學生加強學習,力爭培養出更多合格大學生,不負社會期望!



本文只闡述了個人認為的普遍現象,不針對某所學校或者某個人,任何學校都有合格學生,任何學校也都有不合格。切勿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