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金羊網評:補齊“三農”短板,為“雙勝利”提供支撐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更大挑戰,越是如此,越要變壓力為動力、變危機為契機,以更加務實的工作補齊“三農”短板,讓農業這個經濟社會“基本盤”穩如磐石,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提供支撐。

要以政策健全補齊基礎短板。沒有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三農”短板就很難補全。各地要結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以及疫情防控下的“三農”工作實際,在資金投入、農業補貼、人才下鄉、科技支撐等方面出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和激勵舉措,不斷補齊基礎短板,提高現代農業基礎水平。尤其要認真總結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苗頭,下大力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物流運輸、基層經費保障等方面進行補全,激活“三農”工作一池春水。

要以主動作為補齊發展短板。立足當下,各級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兩手抓”意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抓緊農資儲備和供水保障等,推動農業生產順利實施。要帶領農村群眾,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依託更多重大項目、重大投資的落地投產,實現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指導農村群眾樹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觀,鼓勵農民抱團取暖、組團發展,孵化更多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要以風險應對補齊改革短板。風險與機遇往往並存而生。要堅持在疫情防控中摸排薄弱點、找準制約環,抓好“三農”供給側改革。尤其要針對當前農村存在的土地流失嚴重、失地農民較多、土地閒置量大等問題,要加大攻關力度,建立一地一策、一村一策的改革探索,做好產業規劃,做實產業導入,建立與風險應對相適應的地區發展模式、經濟社會體系,提升農村地區抗風險能力,為穩定經濟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困難是種磨礪,應戰就能成功。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奮勇向前,將“三農”短板補得更實,把工作幹得更細,就一定能為疫情結束後的經濟發展贏得良機,推動既定目標的完滿完成。(金羊網文/陸仁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