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對微型企業影響最大,企業該怎麼自救?


對微型企業影響肯定的,顯示於兩個方面,一是金融、資金短缺;二是業務定單會受些響影。國家有推出了關於中小企業債務緩延時間及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續貸的政策。有危就有機,有的微小企業儘量做到整合,整合到了時空窗口,對於機會加緊整合中小企業是最大的紅利。


綠色環保394


我先說一下,我們家就一個小小的廠子。怎麼自己,我沒房子就現在小區門口,直接不讓出員工也回不來,也在封閉當中。只能等著疫情過去了,然後再開工,沒有辦法咱們就不給國家添亂啦,一直在家等著吧。著急賺錢著急開工只能會給國家添更大的麻煩,有大家國家才會有自己的小家。等等等。


g快樂一瞬間


你好!我是80後創業小溫,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
我們的小微企業規模小,沒有優質客戶,利潤低,現金流動不足,抵抗風險差。所以這次疫情,會倒閉一大批工廠。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
1.首先問自己有沒有意願要繼續做,如果沒有就不要救了,免得越陷越深!
2.如果有意願繼續做,請評估自己目前有什麼動力可以讓你繼續幹下去:1錢,2業務,3有技術,4有人才
3.以上問題都解決了,請自救
那麼請優化你的管理,儘量減少沒有必要的成本。


優化業務,儘快回收資金
優化供應商,儘量尋找到好的供應商可以支持你度過困難期
多去銀行融資,抓住國家助推小企業的優惠政策。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可以點擊關注,一起討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44bd185acfe435f93fe5dcacde41ed2\

80後創業小溫


中小企業要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和轉機!

要想破局先要了解形式:瞭解兩個群體的形式。

首先分析自己的客戶:

1、在家不能出門,消費條件。

2、客戶收入銳減,消費前提。

再分析員工:

1、工作受限,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

2、不工作發不發工資,沒有收入企業拿什麼發工資。

綜上所述小企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消費場景和資金問題。在找到答案前我們不防看看別人怎麼做。

恆大:

1、網上認購。

2、轉介紹可得佣金。

阿里:釘釘服務1000企業組織在線2億人。

騰訊:視頻會議。

華為:華為雲。

金山:WPS網絡辦公。

可以看出來互聯網留給我們巨大的空間。

兩個方向:

1、線下轉線上,轉型問題。有人說了我個剪髮的怎麼轉線上?人都愛美在家都無聊,整合下客戶怎麼在家美,如何護理頭髮,保健頭皮,推薦點洗髮水……維護一下老客戶讓客戶成為一生的忠實粉絲……要麼讓客戶在疫情期間對你產生更大依賴度,要麼線上轉型消費一下。

2、給客戶份工作,增加他的收入,公司形成轉介紹。有1千人幫你推你可能就成為互聯網公司了。

賣房子的都能在網上賣580億,我們有什麼不可能的?只要你尋找就有出路!






天乾V劉利民


企業自救,必須一要有造血功能,二必須節流,勒緊褲帶過日子。

一、造血,找能賺錢的業務開幹,以賺小錢為開始

一般微型企業,都是規模在10人以下,10人規模以下,一般都是傳統的如餐飲業、士多店、旅遊小公司,建議儘可能地轉戰線上,無論是送外賣,西北、八里合海記都在靠送外賣造血,還是直播、拍小視頻,但短期內要能轉到讓企業活下去的錢,還是具有很大的挑戰的。短期內最有效的也許就是節流措施了。

二、節流

看看企業近幾年的財報,排前三的支出分別是哪些,然後逐一砍掉。比如人力部分,可以跟員工商議,停薪留職,共同度過難關,他們也可以找新的出路;比如租金,可以跟老闆商議,不開工期間免租或減租,或者延期繳納租金(至少應該需要一個月以上)。如果半步都不退讓的話,建議就直接關閉公司,等疫情過後,經濟開始復甦時,重新再戰。


曉君有說法


疫情發生後,依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革新帶來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在迅速轉變,中小企業原來在流通中介、交易服務、信息收集等領域的優勢乃至不可替代性都受到挑戰,以致不少中小企業現在苦苦支撐。但是,這種本地服務的成本和效率優勢還在被蠶食,企業經營價值不斷削弱。所以,中小企業走上自救和革新之路是歷史的必然,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中小企業改革轉型步伐的“催化劑”。

中小企業要解困,就要果斷摒棄傳統固守的“獨立經營主體”思維,加入“共贏生態”,創造“獨立價值”。同時,主動擁抱變革,進行技術革新和管理創新。現在,很多中小企業主還有“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精神追求,守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經營思想,產供銷“一體化”,人財物自給自足。在數字經濟時代,這種理念與“小農經濟”無異。中小企業發展,從經營觀念上就要從獨立競爭模式向協同共贏模式轉變,學會做減法,既放棄一些,又要更專注一些,主動融入到優質的產業生態中,要在資源整合、產品開發、供應鏈、信用提供等方面,主動對接相關產業平臺,積極協同行業內外的合作伙伴,以更專業的視角和更專注的服務,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從而實現價值共生,實現企業和合作夥伴的雙贏。


記者看社會


我是老楊: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這次疫情來的很突然,對微小企業影響也是很大的。一般微型企業,都是規模在10人以下。要想生存下去,還是具有很大的挑戰的。短期內最有效的也許就是節流措施了。
看看企業近幾年的財報,排前三的支出分別是哪些,然後逐一砍掉。比如人力部分,可以跟員工商議,停薪留職,共同度過難關,他們也可以找新的出路;比如租金,可以跟房東商議,不開工期間免租或減租,如果房東不同意的話,建議就直接關閉公司,等疫情過後,經濟開始復甦時,重新再戰。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e0004178fca370544\

老楊愛創作


1.錢錢錢:有錢了,即便這個階段業務減少,也不妨礙東山再起。錢怎麼來?銀行貸款,找合夥人融資,自己開闢新思路(例:像碧桂園一樣,開闢線上銷售思路),總之,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2.技術:當然,這個前期肯定有一定的基礎,不然也不會運作起來,要是技術有問題,沒有疫情,自己也會被淘汰,所以說,更新技術是必要的。

3.人才:有錢,有慧眼就不缺人才,所以,歸根結底就是錢,有錢用心,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謝謝。


沙丁果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讓不少實體企業經營維艱,很多行業的生產與經營都受到了影響,不少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問題,但當我們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的時候,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疫情是時嚴重的,企業是艱難的,但也孕育著機遇。

疫情之下,傳統制造行業受到不小的影響,這反而促使傳統的製造行業開始進行轉變,明確了融合互聯網和智能優勢的方向。

疫情是個轉折點 將促進數字化在企業的應用,將促進傳統制造企業的改造升級,並且,這不是終點,而是啟點,並且數字化本身不是目的,利用數據本身才有意義

對中小企業,或者說短期來看是困難,長期來看確實是重大的機遇。

新經濟或數字經濟企業,是最有活力的、最有前途的,在這一次的疫情當中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得到了極大的推動,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在新經濟和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力。

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市場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所以我們更多的傳統產業一定要擁抱新經濟,一定要用新技術、新模式來改造我們原有的場景、原有的企業經營策略。

疫情之下,還倒逼企業促進企業的精益化。企業精益化的內核就是花更少錢、用更少的人、在更短的時間裡、以更少的消耗獲得更高的效率、更快速的交貨週期、更高的客戶和員工滿意度、更合理的利潤。疫情恢復過程中和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都將倒逼中國企業邁向全面精益化。


四川省白豆腐


雖然說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會有所影響,但顯然給中小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要遠遠大於大型企業。而且從自我防衛應對風險能力的角度看,中小企業也遠遠不如大型企業。小企業運營資金有限,收益也相對有限,家庭生活依賴性高,此外,還要看到一個事實,疫情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影響是有差異的。對中小企業來說,投資通常是集中在一個相對小的領域;但大企業則不是,所有的大企業,其都是多元化,只是各自多元化的程度和多元化的方式有所不同。對業務單一的中小企業來說,如果正好是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領域,那企業的發展可能會遭遇沉重壓力,甚至可能會破產。

那我們作為小企業主也要舍小我保大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即使失敗也有東山再起的時候,人生本來如此,不測與機會共存,不如靜下心來多學習沉澱一下,困難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