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出乎美國意料,中國又一項芯片實現替代,同時芯片出口創新高

美國意圖以它領先的芯片技術優勢限制中國製造,然而讓它意外的是中國芯片產業不斷取得突破,近日中國DRAM內存芯片企業合肥長鑫的DDR內存條已正式上市銷售,打破了韓美壟斷的局面,同時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中國的芯片出口金額高達828.9億美元,創下了新高紀錄。

出乎美國意料,中國又一項芯片實現替代,同時芯片出口創新高

在DRAM內存芯片市場,主要由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以及美國的美光壟斷,2018年的數據顯示這三大DRAM內存芯片企業佔全球市場的份額高達96%,中國是全球最大的PC和智能手機制造國,每年進口的DRAM內存芯片佔全球市場相當大的比例。

在數年前,中國就已認識到芯片作為製造業的上游產業,對中國製造非常重要,因此在2014年推出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扶持國產芯片產業的發展,從那時候起中國的芯片企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合肥長鑫正是接著這股東風成立的,它在2016年成立,從成立的時候起就確立了要在DRAM內存芯片市場做出一番成績的目標,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努力,它成功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RAM內存芯片,並在2019年成功投產。

日前有媒體報道指,市場上已可以買到合肥長鑫的內存,這代表著合肥長鑫已實現規模量產,可以向公眾市場銷售內存產品了,據悉這些內存條單條為8GB,採用19nm工藝生產,屬於市場主流產品。

出乎美國意料,中國又一項芯片實現替代,同時芯片出口創新高

合肥長鑫的DRAM內存芯片實現規模量產,打破了韓美壟斷這個市場的局面,對於中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合肥長鑫正在加速擴產,通過實現DRAM內存芯片國產替代,將有力促進合肥長鑫的發展。

除了DRAM內存芯片取得突破之外,中國在手機芯片方面取得的成績最為矚目。目前全球前六大手機芯片企業當中就有兩家是中國芯片企業,分別是紫光展銳和華為海思,紫光展銳是全球三大獨立手機芯片企業之一,華為海思的手機芯片只供應給華為手機,但華為海思的技術領先優勢明顯,華為海思已與手機芯片老大高通比肩。

出乎美國意料,中國又一項芯片實現替代,同時芯片出口創新高

此外還有北京君正、瑞芯微等芯片企業,全球最大的無人機企業大疆就採用了瑞芯微的芯片。正是在中國多個行業的芯片企業的努力下,中國芯片已從此前絕大部分依靠進口實現部分國產替代,並且中國也逐漸開始向海外市場出口芯片,取得了本文開頭提到的芯片出口金額創紀錄的好成績。

查了下中國芯片出口的數據,2014年前10個月中國出口芯片的金額為532.05億美元,2019年前10個月的芯片出口金額較2014年前10個月提高了近六成,可見5年時間中國芯片產業已取得長足的發展,競爭力大幅度上升。

柏銘科技認為,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芯片不會打垮中國製造,反而會激發中國加速芯片產業發展的決心,中國芯片行業在內存、手機芯片等行業成功實現國產替代就是明證,未來中國必將會實現更多行業的芯片自給自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