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近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感人至深。

我和老伴有一夙願,想盡綿薄之力,

我倆各捐50萬元共100萬元!”


上海交通大學離休幹部黨委書記收到的這條信息,來自於原居住在上鋼新村街道濟中小區的黃良餘、陳秀清夫婦。老夫婦拿出積蓄,捐款100萬元支持抗擊疫情的事蹟,這些天在上海交大和濟中居民區傳為佳話。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讓人讚歎不已的,還不止是他們倆捐款數額之大,還在於老兩口還是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號。92歲高齡的黃良餘教授是一名離休幹部,這次剛因骨折完成關節置換手術,在護理院接受恢復治療;而從中學校長崗位上退下來的90歲高齡的老伴陳秀清,也因身體原因正需要接受治療。


不過,對於老夫妻的善舉,家裡的子女並不感到意外。“爸爸媽媽平日裡一直勤儉節約,但捐款獻愛心卻是多年來一直在做,我們做子女的也非常支持他們。”老夫妻的小兒子告訴記者。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黃良餘是1949年入黨的老黨員。他曾赴前蘇聯莫斯科有色金屬礦院學習,回上海交大任教後,投身有色合金鑄造的教學科研,曾獲國家級、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十餘項,發表論文近百篇,培育了丁文江院士等一批金屬材料領域的棟樑之才。陳秀清曾任中學校長,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家裡經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夫婦倆還資助了一名因肺結核病輟學住院、家境貧困的高二學生,每月資助10元,直至其就業。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據瞭解,老兩口2003年搬進上鋼新村街道濟中居民區居住。濟中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倪永平介紹,自搬來後,老兩口每年都會通過濟中居委會捐款幫困。2006年開始,老兩口每年都要捐款給老幹部慈善基金會和黃浦區愛心基金會。四川汶川發生地震後,夫妻倆通過社區和老幹部局捐贈了7000元。黃良餘還結對幫助多名貧困學生,先後資助學生30餘人,累計捐款超過15萬元。其中,一名受助學生被錄取直升博士生。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兩年前搬離濟中居民區後,黃良餘還念念不忘小區一名困難學生,每月資助500元,每半年一次將3000元資助款託他兒子按時交給受助學生,從不間斷。去年,黃良餘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向組織繳納1萬元黨費。他還給母校浙江省浦江中學捐款設立獎學金,每年資助10名學生。黃良餘曾獲上海第八屆慈善之星提名獎,還被評為上鋼新村街道優秀共產黨員。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時,這對革命伉儷雙雙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我們倆捐100萬元!”平日節儉的九旬老夫妻“豪氣”支援抗疫

  

目前,黃良餘已將50萬元捐款轉入上海交大教育發展基金會專門賬戶,陳秀清捐的50萬元,也即將完成捐贈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