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再難我們也要詩意地活著

這個春天真的是太難了,被新冠病毒折磨的患者難,衝在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難,為抗疫應急物資拼命生產的企業難,就算我們

宅在家裡什麼都不幹,也挺難吧?

艱難時日,我寫了些抗疫的文章,引起網友的關注。記得疫情爆發初期,有網友問我,“私企老闆不用捐助,把本職工照顧好就行了,是有這麼回事嗎?”

我就按內心真實的想法回答了網友,我覺得要看企業情況,有餘力肯定鼓勵捐贈,艱難了獨善其身就好!沒有定數的吧!

再難我們也要詩意地活著

我曾經跟朋友說,“我的性格就是,除了文字,生活中我只願做,不願說。”

雖然嘴上不說,可心裡急,真的想為抗疫情做點事。

所以就緊趕慢趕,為露天工作的志願者做了個小房子,實在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不曾想,還是我這文人性格“惹了禍”。

我沒機會走上抗疫一線,深以為憾,就想捐個房子,希望能與抗疫一線人員一起“同擔風雨,共抗疫情”。

於是,就用張九齡的詩抒了一下情。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就像日本援華物質上的詩詞一樣,一句暖暖的詩意仍然感動了那麼多人,居然還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我真的沒有想到,大家仍然對暖暖的詩意那麼渴望!

記者採訪時,其實我最想說的一句就是,“再難我們也要詩意地活著!”

哈哈!怕有人說我,做企業還這麼風花雪月地說話,沒正事!

就嚥了回去!

可我還是願意做個“老頑童”,無論怎麼艱難,我都想詩意地活著!

再難我們也要詩意地活著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捐贈臨街房,不僅配電暖器,還有詩……

2020-02-24

“詩意”臨街房讓志願者們心暖。

再難我們也要詩意地活著

文本報記者楊璐 圖由南沙街道提供

本報訊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向中國捐贈財物,以表聲援與支持,而他們飽含情誼的詩句格外打動人心。昨天,我市的街頭出現了一個別致的臨街房,上面也寫著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句“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這個臨街房是大連中阜紙業有限公司紙π科技捐贈給小區封閉疫情防控值崗點的,為一直給辛苦值守的抗疫一線志願者遮風擋雨。

紙π科技總經理傅恆博告訴記者,這兩天大連又要降溫了,還有雨。看到志願者們有的呆在單薄的帳篷裡,有的甚至露天值崗,太辛苦了。得知沙河口區南沙街道向社會徵集臨街房和帳篷後,他立刻和公司員工加班加點生產出了一個臨街房。這個臨街房是由紙蜂窩複合牆板製成,保溫、防水還抗震,價值十萬左右。“這個小房是按照可以住人的標準設計的,我們還在裡面安裝了一個電暖器,希望能夠給志願者們提供家一樣的溫暖!”傅恆博說。

昨天下午,臨街房安置到南沙街道南沙社區的一個值崗點後,立刻吸引了志願者和路人的目光,不僅僅是因為其高大上的外表,更是上面的詩句“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傅恆博說,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送韋城李少府》,意為只要彼此互相瞭解、感情深厚,便沒有距離遠近之分,即使相隔萬里,也如同鄰居一樣親近。“相信文字更能鼓舞人心!同擔風雨,共抗疫情,我們一定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