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烏克蘭為何不效仿敘利亞,邀請北約出兵幫助平定烏東三州叛亂?

竹子岩石



月林6491


烏克蘭🇺🇦為什麼不效仿敘利亞🇸🇾那樣,邀請北約軍隊入駐烏克蘭東部宣佈獨立的三個州,以平息烏克蘭東部的分裂主義勢力呢?烏克蘭雖然有這個心,但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卻是既沒有這個心,更沒有這個膽的喲。因為一旦北約直接的介入烏克蘭的戰事,那就意味著北約直接的和羅剎(就是俄羅斯🇷🇺)交戰了。然而如果北約和羅剎直接開戰了的話,那麼在常規力量的較量上,羅剎可是要稍居下風的。可是在核力量上,北約根本就沒有什麼勝算的概率的呀。羅剎的核力量,在這個世界上可是名列前茅的呀。以羅剎睚眥必報的性格,如果常規戰爭打不過你,那麼它就會毫不猶豫的把核武器拿出來,砸向對方。面對著羅剎這個橫豎不要命豁出去的愣頭青,北約雖然是驕橫,但是卻也得在它的心裡掂量掂量了。而更重要的是,北約並沒有真的是把烏克蘭🇺🇦當成它的一員,而是隻是把它當槍使而已。北約對烏克蘭並沒有什麼真心實意,它只是霞讓烏克蘭不斷的和羅剎糾纏下去,讓羅剎的方寸大亂,最後因為撐不下去而自行崩潰,從而讓北約達到它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意圖。而近期的拉脫維亞向羅剎索要領土一事,其實也是出自於北約的授意。在北約,嚴格的來說,是西方不僅希望羅剎在黑海-高加索地區遭受到來自於西方的巨大壓力,而且也希望羅剎在波羅的海方向遭受到來自於西方的巨大壓力。因為這樣一來,羅剎在歐洲方向,就基本上處於內陸國的地位了。至於北冰洋方向,一者是有挪威🇳🇴和冰島堵住羅剎,二者是北冰洋的封凍區相對較長,西方在北冰洋方向對羅剎的壓力,相比黑海和波羅的海方向,還是要輕緩得多。因此,在烏克蘭作為一顆西方的棋子而不自知,即便是自知而又如何的情況下,烏克蘭又怎麼敢邀請北約直接的介入其東部的局勢呢?而即便是烏克蘭跪乞北約直接介入其東部的局勢,北約又怎麼能會直接的介入烏克蘭的東部的局勢呢?而烏克蘭這個沒有主心骨的國家,看來是難以看到它出頭的這一天了。


孤獨之人


過期問題,簡單說:

1.烏克蘭到現在北約都不敢明確具體加入北約的時間進程,就是因為俄羅斯的原因!北約秘書長心裡也十分清楚,只要俄羅斯在,只要美國一直圍堵態勢,烏克蘭就不會也不可能加入北約。

2.東烏克蘭作為俄羅斯來說,就是在美國帶著北約圍堵俄羅斯的一個緩衝區,所以只要烏克蘭對東烏克蘭有任何風吹草動,俄羅斯必然會出手。

3.俄羅斯與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是“過命的深交”,而敘利亞境內有恐怖分子之後,敘利亞邀請俄羅斯和伊朗出兵幫助,這是非常正常的!而烏克蘭自己呢?東烏克蘭的政治傾向就是緊跟俄羅斯,如果烏克蘭這個時候邀請,邀請誰?以什麼理由邀請?都是問題!

刻赤海峽衝突,美國船隻就在邊兒上看著,看著俄羅斯將烏克蘭船隻收了,將烏克蘭船員按在地上“摩擦”,美國大兵沒有出手!你讓烏克蘭能夠找誰幫忙?德國?德國還有美國駐軍?法國?馬克龍肯定不會出手的!

說白了,是“炮灰”的命運,而這種命也是因為自己的實力不濟造成的!


英武


如果北約應邀,則意謂著北約正式向俄羅斯宣戰。這種荒謬的想法,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首先,北約是一個防禦性條約組織,當外敵入侵北約成員國的本土時,北約組織才可能啟動聯合防禦機制。其次,烏克蘭目前只是北約組織申請國,而不是成員國。因此,北約無義務和責任保衛烏克蘭。最後,烏東戰亂是烏克蘭內戰,不是入侵戰爭,既使烏克蘭是北約正式成員國,北約也無權參與一個國家的內戰。另外,烏東地區的獨立戰是受俄羅斯默許,甚至是俄羅斯支持的。假如北約應邀參與,將會直面俄羅斯,那麼無異於向俄羅斯宣戰,這將直接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模式。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可能一般,北約實現對抗優勢是大概率事件。但俄羅斯的核武力量可是世界笫二,是北約無法承受之重。因此,於情於理於情勢,北約也不可能正式參與烏東內戰的。但私下給與烏克蘭經濟、武器裝備、情報、軍訓等方面的支持,那是一定的。


笑怪巫


耍猴兒不嫌人多,看熱鬧的不嫌事大。

俄羅斯最忌諱的就是北約插手烏克蘭的事,遙想當年,烏克蘭和北約情投意合,眉來眼去,如戀人般熱愛,招來俄羅斯人萬般怒火,導致克里米亞獨立加入俄羅斯,東烏克蘭鬧獨立,因為那裡俄羅斯人居多。

烏克蘭想加入北約,對北約來說,這是個燙手的山芋,這好比是太歲頭上動土,烏克蘭沒有加入到北約,對北約來說,是解脫和慶幸,既然烏克蘭現在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就沒有那個義務去幫助平定東烏克蘭判亂。烏克蘭的事,只是噁心一下俄羅斯,在敘利亞北約藉口打擊IS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看中的只有石油,不是敘利亞邀請的,只有俄羅斯是敘巴沙爾政府邀請的!


春秋風雲錄


烏克蘭倒是想呀,奈何北約一定不肯來……烏克蘭只是北約遏制俄羅斯的炮灰,北約絕對不會為了炮灰的利益冒著戰爭升級的風險和俄羅斯直接開戰。

俄羅斯和烏克蘭交惡有其歷史恩怨,根源上是沙俄野蠻擴張的後遺症。但如今製造輿論推波助瀾,挑撥俄烏歷史恩怨鼓動民族仇恨的幕後黑手,正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目的很簡單,逐步剝離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確保歐洲安全,遏止俄羅斯的復興。如果俄羅斯不做任何反應,烏克蘭導向北約,甚至加入北約,允許北約軍隊進駐烏克蘭,那麼北約的尖刀就直接抵在俄羅斯的軟腹,自保不暇,哪兒還有能力劍指歐美。斯瓦斯托波爾的俄軍基地即便不馬上收回,也四面受敵,俄羅斯的勢力將被逐步趕出黑海。現在俄羅斯強力反擊,雖然收回克里米亞半島或許是超乎北約預料,但大局上也沒有脫出北約的算計:俄烏兩族內戰已開,血流盈野,舊恨未忘,又添新仇!俄烏的仇越結越深,烏克蘭只有更加堅定的倒向北約,給北約當消耗遏止俄羅斯的炮灰馬前卒。但北約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俄羅斯,可不是和俄羅斯開戰。俄羅斯現階段國力已經無力攻擊北約,不可能主動開戰,這北約很清楚,北約只不過是趁俄羅斯衰落,儘可能的落井下石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真要把戰鬥民族逼到牆角困獸猶鬥,俄羅斯即便打不贏也能把歐洲一起拖進衰退,更何況俄羅斯不僅常規軍力雄風猶在,核力量更是天下第二,北約怎敢冒險和手提核大棒的北極熊正面過招?歐美的好日子沒過夠呢,哪怕有萬分之一的核戰風險,也是不願意冒的。烏克蘭的價值就在於消耗俄羅斯,北約希望雙方打得越熱鬧越持久越好,才不會為顧念烏克蘭的主權領土完整冒險出兵。別說出兵了,就是提供支援也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輕型裝備,能影響戰局勝負的大殺器那是一件也不給。


薺菜糰子



老閒同志


其實先說下烏克蘭的來歷,才知道這個國家的予盾。烏克蘭東部原為俄領土,西部為原波蘭領土,應該是俄為了有個緩充,把這兩地合成了個烏克蘭。所以,這個國家也就有一個向心力,也有一個離心力。當一方親西,一方親俄時,只能是國內自己處理。為什麼說,東部佔優呢,因為有同宗同源的俄羅斯。而西部就沒這個優勢了。而烏想讓西方介入,就代表著這個國家快不存在了。所以西部的掌權者,才會光喊而不敢付之行動。


說青年


美國看到俄羅斯蘇聯都會手腳發麻發抖,烏克蘭請誰去?


金剛大錘


烏克蘭早就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出了哀求,可是北約根本不俏一顧。一來烏克蘭非北約國家,人家沒有義務邦助你,二來俄羅斯高舉著核大棒,不知要真打或假打嚇人哪!三來北約各國知道俄羅斯沒有西擴的意願和本錢,其軍事戰略是釆取守勢,因而用不著害怕。烏克蘭的現狀是由於烏克蘭的政客仇俄反俄引起的,因而用不著為其介入烏克蘭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