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網球運動員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才叫他的顛峰期?

甦醒109916997


記得03年左右,關注網球新聞,天王費德勒就已經稱霸網壇了,後來出現了納達爾等明星。轉眼間15年過去了,他們除去傷病等因素,回到網壇後仍能奪冠稱王,雖然不能說稱霸,但狀態仍然神勇。對比其他運動項目,大多在當時稱霸或者奪冠的,基本都退役或者沉默了。難道是因為網球是一項對經驗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麼?我原以為對體力要求更高。

成績來源不光是自身實力,整體對手的實力水平也影響自己的成績

費德勒長青並不是身體巔峰很長,而是在身體條件下滑的情況下用其他技術成長來減緩下滑的速度,下滑是肯定的

另外就要看看新生代的水平了,商業方面,90.95後目前沒有巨星,從側面說明實力還是不行

數據上來說,費德勒80-84那一代球員,理論上過了28歲(2010年)之後就應該成績下滑被新生代擠壓。

但實際情況是是:但凡沒有重大傷病的,比如羅迪克,羅布雷多。只要沒傷病,這代球員在2010後,在巔峰期85後,90,95後手上搶得了比自身身體巔峰期時間更多的冠軍亞軍,ATP勝率也有5-10%的提高。

有人可能要說球拍進步,醫療進步讓80後收益,難道這些條件85,90後沒有享受嗎?你小年輕水平夠體力好,怎麼可能幹不過老將?

所以總體來講整個網壇的水平在逐漸下降,知乎上也有人分析主要是網球小眾,出成績太難,過了TOP30的球員生存很吃力,球員同質化嚴重的結果

最厲害的納芙拉蒂諾娃成為溫布爾登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冠軍。這也是這位“鐵娘子”獲得第20個溫布爾登冠軍獎盃。 在連續21年中,每年至少獲得一項大滿貫賽事的冠軍



隨心所遇


網球運動在中國可以算是陰盛陽衰,就拿中國網球代表人物李娜來說,李娜在2011年開年首個大滿貫澳網中第一次進入了女單4強,在隨後的2011年的第二個大滿貫法網中,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決賽,其中晉級道路上擊敗了多位世界頂尖選手,有4位都是大滿貫女單得主,其中有科維託娃,阿紮倫卡,莎拉波娃,最終決賽擊敗了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奪得了個人首個女單大滿貫冠軍,也是中國乃至亞洲的首座女單大滿貫冠軍,世界排名隨後也升至第四名,再經過2次澳網決賽都鎩羽而歸後,終於在2014澳網比賽中如願奪得了女單冠軍,從2011年首次打進澳網女單決賽至2014年李娜退役,4年內奪得2次大滿貫,還有除皇冠賽之外所有WTA級別賽事的女單冠軍。按照網球運動的屬性來看,這4年算是李娜的職業生涯的巔峰期。




雜柒雜捌社


既然是巔峰,那肯定得是在賽事中有統治力的表現才行。比如,在賭狗的預測裡排名第一,在當年四大滿貫裡至少三次進入決賽,至少兩奪大滿貫冠軍,在對陣前十號種子時,大多情況下都是橫掃對手。

現實中,配得上巔峰的,也只有某個時期男子的四巨頭,女子的四大boss。

低排位的選手肯定沒有巔峰。


目如炬心如針


普通球員獲得大滿貫就是巔峰期,巨頭的巔峰期在一年內獲得兩到三個大滿貫。


網球之謎


大滿貫冠軍得主


追風武者


冠軍


人氣王神話


大滿貫


義開


大滿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