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城市都在“搶人”,小地方都在“堵人”

在這場疫情之下,優秀的城市都在“搶人”準備復工復產,小地方都在嚴防死守,一個都不能出

最近這些天裡,我們聽到了不少民企呼救的聲音,但是大部分都無力迴天,疫情之下,已經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開始倒閉了。

這個時候,能留得住民企的城市,將會是2020年搶人大戰的最大贏家。

一次始料未及的疫情,無意間給中國經濟佈下了一場大牌局。

誰最具有前瞻性和膽識魄力,誰就能獲取超額收益。

週末的幾條新聞,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牌桌上的洗牌在加速,各方開始搶籌碼了。

對一些企業來說,現金流是籌碼;對城市而言,人就是籌碼。

搶錢和搶人,正在上演。

大城市都在“搶人”,小地方都在“堵人”


最近有很多城市都相繼出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但真的落到實處了嗎?還是隻是個雞肋?

中小企業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兩項合計佔成本支出大頭,對政府的訴求也是集中在這一方面。

而在此方面,大部分地方政府也給出了相關政策,1工資可以協商,2社保可以緩交。

緩交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可以晚點交,但不能不交,而且企業和員工給社保交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但對於眾多目前還不能營業的中小企業來說,能不能等到復工那天,也是個未知數。

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已經有不少中小企業倒下了。

這次的疫情,就是一面城市照妖鏡。這一個月來不同城市的政府表現,其實都照在了所有人心裡。

只有善待民企的城市,才會在這場疫情中贏得口碑,畢竟它們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然而基層面對風險時,選擇保守應對的做法,想安安穩穩度過疫情,本無可厚非。可是,事關大局,基層決策怎麼可能考慮到產業佈局的深遠影響,怎麼可能會意識到製造業、物流等行業不復工可能產生的後果。
一場疫情過後,人、錢、資源會重新組合,流向更優質、更敏銳的地方。

大城市都在“搶人”,小地方都在“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