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看待顏寧說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確實是這樣嗎?

張慧


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是肯定的。因為防疫,學生不能正常開學,在家裡複習時間安排比較自由,不像學校正規,學習時間肯定打折扣。再就是沒有老師統一的指導學習,單靠網課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在家複習全靠同學自覺,成績拔尖的不會有多大影響,中上的自律性差的部分同學成績會下降,中下的受影響最大,沒有老師指導,複習遇到的問題又多,學習成績肯定是下降的。不管如何,因為疫情造成了每個同學的學習環境各自不同,綜合各方面的原因,疫情對高考的影響都是系統的,不可估量的。


泰安低調


受新冠肺炎影響,本該早早到校學習的高三學生現在只好在家埋頭苦讀。近日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師在給孩子們上直播課的時候,動情落淚,上了熱搜。他說:你們這一屆生於非典那年,今年高考又趕上新冠病毒,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他既感動於同學們的勤奮,也因為一部分同學學習不認真而難過。

這位老師希望學生們不要因為在家就偷懶,一定要抓緊時間複習,為高考做好準備。

說真心話,這位老師頗有師者父母心的意味。只有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才會為了他們的困境而難過落淚,才會為他們的進步和退步激動不能自已。

下面的網友一片讚揚,唯有顏寧意見不同,她說:

高考是人出的卷子,受影響的學生是全國性的,只要集體降低難度,或者說都受影響了,就係統性降低錄取分數線唄,到底擔心個啥啊?真以為最後半年能改變學生的能力啊(分數不等於能力)?各種考試從來都是相對成績更重要,絕對成績沒啥意義吧?

這番話引起了網友的普遍不滿。

顏寧者,何許人也?她是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不但長相清秀可人,而且非常年輕,才剛剛40出頭。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冷靜地分析顏寧教授的話,其實她也沒有說錯。無論哪一屆高考生,無論應屆生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其實都不存在大的影響。因為高考是看相對分數的考試,而不是看絕對分數的考試。

什麼意思呢?就是難,大家都難,分數都低。整個錄取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所以考多少分不重要,就算你考了600分,但是大家普遍平均分在650,你也考不上大學(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打個比方,莫抬槓)

因為新冠大家都沒去學校學習,都沒吃到老師補習的加成,最後成績要低一起低,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所以顏寧教授把這稱為系統性問題也沒錯。令網友感到不舒服的,可能是她冷靜的態度跟來自學霸的俯視角度看問題吧。

顏寧自己也說,當初因為中考失利,她高中學習尤其認真,凡事竭盡全力,不留後悔的餘地。而且她高中學習相當厲害,已經到了如果標準答案跟她答卷不一樣,教研組老師要重新檢查標準答案的地步。

這樣一個學霸,輕飄飄地對應屆生說,眼前的困難都不是事,這是系統性的,確實讓人不適。對於高三生來說,除去成績特別優秀的學霸和特別差,學不進的學渣,中不溜丟的學生有老師督促跟沒老師督促、指導還是有區別的,但現在這不是你們能改變的因素,不如丟開抱怨,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在家學好上。

個人認為高三班主任說的沒錯,不要管新冠肺炎對高三的影響是多是少,是大是小,既成事實了,就努力勤奮地去學。最終結果正如顏寧所說,難,大家都難,易,大家都易。拼搏過,努力過,盡力過,回頭來看,才能不悔。

同學們,如果你們此刻迷茫,彷徨,不知所措,被病毒的消息所影響,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好好學習,請你們做一個設想,十年後,再回首,你能想起來的絕對不會是此時的焦慮不安,

你能記住的只有最後的那一紙成績單和錄取通知書。

十年後唯一能影響到你的,也只有這兩樣東西。

與君共勉!


亦君說書


顏寧教授我是關注的,所以她當時說的時候我第一時間知道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有位河南高三老師直播上課,說起疫情學校不能開學,會影響學生高考,說到動情處,老師就流淚了。


這個視頻很火,很多人都評論了,說這位老師人真好,這屆學生是有些倒黴之類的。


顏寧也看到了,她順嘴就回復了幾句,說高考是人出的卷子,這種影響是全國性的。如果大家都沒複習好,降個幾分就行了。難道指望這半年能改變學生的能力?她說,所有的考試都是相對成績更重要,絕對成績沒啥意思。

其實顏寧這話還是很婉轉的。我看了這話,當時恰巧在寫一個問答,就把這話寫上了,並且比顏寧更直白。說,在危難之際,國家對真正的人才更為看重,所以國家不在乎你少複習,多複習,有沒有上課。沒有上課,自己自律考好,這樣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國家要的是這種人。


這個論調發出來之後,那篇問答只有幾十個閱讀量。我想,大家不喜歡看這種論調。


後來返回去看顏寧,猛然間發現大家都在指責顏寧,嫌她站著說話不腰疼,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對於普通家庭是多麼的重要。


我是跟顏寧想法一致,說實話,很多教授們都是這樣的想法,也許大家會覺得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實上,每次國家都是這麼幹的。

非典2003年,放假基本到高考前才開學,題目也沒有容易。2008年汶川地區的高考,5月12日地震,7月初高考,題目不簡單。


所以指責顏寧也好,不喜歡這論調也好,還是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這才是王道。


大家說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如何看待顏寧說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確實是這樣嗎?

說起顏寧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這可是個經常上熱搜的“大美女+大才女”。作為美女,擺在那兒呢,眼不瞎的人都能看得出來,不必筆者贅言。作為才女,筆者只能感嘆一句“她太有才了”,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學霸過來的,1996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遇到了恩師施一公,毛遂自薦後由施一公帶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了施一公實驗室研究學員之一;其間獲科技大獎無數,30歲回國受邀成為了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博導;40歲毅然離開了清華再次回到普林斯頓,成為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在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還是一位很會“玩”的科學家,微博玩得比一般人都要溜。顏寧可不是大眾印象裡那種嚴謹“高大上”的女科學家,她追星追劇,給愛豆點贊,經常在微博上發愛豆的表情包,並且她本人是真的特愛發微博,從科學科普到各種綜藝熱劇,從開通微博到現在,已經發了4000多條,遠超過很多網紅。顏寧還多次參加主旋律的電視綜藝節目,向年輕一代傳遞正能量,這大大增加了她作為一名科學家的曝光率,也讓許多人因此認識了她、甚至喜歡上她,她的微博粉絲有大幾十萬,並且會經常在微博上與粉絲互動分享生活。“顏寧說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調出爐的!



近日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師在給孩子們上直播課的時候,動情落淚,上了熱搜。他說:“你們這一屆學生生於非典那年,今年高考又趕上新冠病毒,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這位老師說到動情之處,既感動於同學們的勤奮,又因為一部分同學學習不認真而難過,以至於情緒失控而潸然淚下!正常情況下,看到這個上了熱搜的場景,普通人都會非常感動於老師的真性情和對學生的關愛之心,咱們的顏大美女則不然,她說:高考是人出的卷子,受影響的學生是全國性的,只要集體降低難度,或者說都受影響了,就係統性降低錄取分數線唄,到底擔心個啥啊?真以為最後半年能改變學生的能力啊(分數不等於能力)?各種考試從來都是相對成績更重要,絕對成績沒啥意義吧?




說實在的,顏美女看問題還真就是犀利,也可以說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高考的真諦。高考試題的難易、考生分數的高低(絕對成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意義真不大,因為高考看得是個人成績在全省的排名(相對成績),大學也是擇優錄取;例如,你的高考成績考了650分已經很猛了吧,可是別人都考了680分以上,你鐵定要墊底,你不名落孫山誰名落孫山呢?這就是比較優勢,這也是高考複習的真正意義所在,想上更好的大學、想讀更好的專業,就必須比別人高考成績好,名列前茅了,好大學好專業都會任由你來選擇。我們常聽說某某學霸捨棄清華北大的盛情邀請不上,而非要上四川大學或華東師範大學,根本原因就是高考成績排名靠前,擁有任性的資本!要是連個本科都考不上的考生,你讓他試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顏寧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基本上就是道出了高考的真諦,高考複習中,學成啥樣、時間多少、甚至高考分數高低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高考錄取機制就是看你在全省高考成績的排名情況,只要你名列前茅,好大學好專業便任君採擷!


自在人生wub


顏寧是誰?可能很多網友看到這個問題時,首先會產生這個疑問,然後才是去思考她所講的:這場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顏寧是誰?對於不熟悉她的網友應該有所瞭解。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原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的一名終身講習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社會都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尤以中國最為嚴重,在這個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顏寧教授自然會關注國內的情況。她在自己的微博上提到疫情對今年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我認為講的非常有道理,畢竟這場疫情波及面實在是太大了。

新冠肺炎疫情對學校開學和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全國所有學校都在推遲開學時間,這對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講尤其不利。在不能回到學校坐到教室裡上課學習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網絡直播在線學習,而這種學習模式效果顯然不如在學校教室裡,甚至可以說是給學習帶來了很多不便。

在家學習極大地考驗著學生的耐力和自控力。

我們都知道人在集體活動中,往往都有向群性。在學校緊張的備考學習中,那種嚴肅緊張有序的學習氛圍,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名高三學生。而在家裡學習就少了這種集體氛圍。尤其是對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同學,如果不願意接受父母的監督和管理,自己又懶散不堪,僅一個自控力差就會讓學習計劃和效果變的很差。

這場疫情對高考命題者也會有一定的衝擊,同時還會影響考生的心態。

對於今年的高考命題者來說,也頗為費心思,在疫情的衝擊下,肯定不會和往年一樣去出題,自然會想的相對要複雜一些。對於考生也一樣,不管是在家學習,還是開學返校後,學習心態都會發生著微妙的變化。而這些細節變化,無疑會讓今年高考成績受到影響。當然,還有報考的專業,可能會因疫情而改變高考的認知。

結束語:一場疫情,對整個社會公共體系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疫情過後,可能會提升社會公共服務的效率,與高考有直接關係的,如對高考的組織,高校招生和錄取等都會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寒石冷月


“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這是顏寧關於自己一直單身的話題態度,很剛,很硬,很顏寧,很有點天之驕子與九天玄女的架勢。

“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早系統性的。”

這樣的話,由顏寧說出來,一點也不意外,甚至還是很適配的。為此,專門去了她的微博,並沒有看到相關的表態,但這樣的話語,由她說出來,一點也不意外。


在不可抗力面前,受災的是部分地區,但對於高考的影響是整體性的

在顏寧的話裡,一針見血的指出,疫情對於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這個系統來說,是整體和全面而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種,是沒有哪個人可以不被波及的,這樣的診斷,也是實情。畢竟高考是公平的,從時間上來說,要麼按時,要麼推遲,沒有哪個省是像開學那樣有先後順序的。

疫情對於學生的影響,最受傷的就是高三

在我們討論疫情之下,什麼時候能夠復學的問題時,我們所排出的順序,高三和初三優先,其他年級靠後。因為高三和初三直接面臨著升學,壓力巨大。尤其是高考這樣全國性的考試,時間就是分數,需要爭分奪秒,現在最心焦的家長,就是高三的家長們,因為他們有力也使不上。

結束語:疫情對於高考是系統性的,會波及每一個參與對象,會涉及到每一環,但對於高考的學生們來說,沒有到校學習,是可惜的,對於他們而言,是一次不可抗力的疫情,讓他們提前認識到,學習終究是要靠自己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是正道滄桑。


教育練真堂


我不認為是如此。

曾經有人提議,縮短我們國家的中學學制,這樣初中和高中各縮短一年,分別為兩年制,理由是,現在的高三和初三,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複習學過的知識,也就是說,參加中考或者高考的學生,沒有哪個是新課上完了就直接考的,而是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複習,一輪又一輪的自習,知識鞏固,最後走上考場。

那麼我想問的是,一輪又一輪的複習,一輪有一輪的知識鞏固,會改變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嗎?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明晰的答案,如果不能改變,那麼對他來說,他將來上高中或者上大學會有很大的影響嗎?當然也不會!

可能從某種程度來說,倘若今年的高考卷還保持了往年同樣的難度,因為疫情的影響,最終導致高考整體的平均分降低,拉低了錄取分數,但是,我並不會認為這會拉低一個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從而他在大學裡面的學習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要知道,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一點點積累出來的,不會因為這段時間不能上課,他的能力就會消失,也不會因為這段時間沒有上課,學生的心性徹底改變,這些都不會,那為什麼要擔心疫情會對高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呢?這樣說的理由和依據何在呢?

反過來,我們換一個角度說,如果某位學生一次性學習以後不需要複習,她已經全面牢固掌握,並且能夠在高考中獲得很好的成績,這樣的學生是不是比那些經過一輪又一輪複習才掌握知識,考得好成績的學生更適合進入更好的高校?以後的爆發力也會更強!


蘇小妮


我們必須理解顏寧日常的工作環境中,“系統性”這個詞非常常用,甚至都可以說是口頭禪,大致意思是指,對於複雜的事情,不能簡單地看。她並沒有詳細解釋疫情對高考有哪些“系統性”影響。如果不深入調研,她也很難解釋。以下僅代為分析幾個關鍵視角。

對誰更有利?更不利?

但顏寧抓的太準了,這對高三老師而言最挑戰。那些與學生關係較為親近,願意花時間促進學生在家學習,在遠程管理中效率更高的班級,肯定會就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完全依靠學生自制力的,尤其是學校強壓,而師生關係較為疏遠的學校,在這一輪比拼中肯定會弱勢。

對高考選擇有影響麼?

就像顏寧所言,由於高考是相對性選拔,對高考體系而言,受疫情的影響不會特別劇烈。題目肯定會涉及,但也會不特別多或者成為關鍵題目。

對湖北考生的影響是否特別不利?

由於高考錄取分配是按省區“隔離”的,湖北省與其他地區不交叉,如果說湖北省內的話,有可能武漢地區開學時間會晚於其他受疫情影響弱的城市。對武漢的考生而言,就更加不利。

雖然顏寧沒有細說什麼,但她的影響力,促發更多人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很不錯了。


李駿翼x聊教育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顏寧,清華美女,現在普林斯頓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是有名的美女科學家,雖然她更願意大家叫她科學家而不是美女科學家,顏寧具有典型山東人性格,敢做敢說,那麼,顏寧有沒有說疫情對高考影響是系統性的呢?

葉秋查看了一下顏寧的微博,並沒有發現顏寧在高考上的評論,她倒是提醒,中國應該嚴防境外輸入新冠肺炎,針對的是韓國人因為本國疫情往青島跑這個事情,葉秋也是這樣的觀點,裡子比面子更重要,如果非要進來的話,14天的隔離是必要的!


那疫情對高考影響是不是系統性的呢?肯定是系統性的,不但對高考,對整個社會都是系統性的影響,因為應對疫情,全社會的正常生產生活被打破,大家居家隔離,就是為了掐斷疫情的傳播,在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這是最有效的手段,看看意大利、韓國和日本近來的爆發就知道中國的隔離措施是多麼必要!


學生是社會的一部分,同樣受到系統性影響,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畢業班的高三和初三學生,學生著急,家長焦慮,老師同樣著急,不時有人問高考會不會延期,難度會不會降低就是這種焦慮的一個反映。

看起來疫情對每個人影響是一樣的,其實影響千差萬別,城市和農村的網絡直播條件差別很大、不同學生之間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差很大,開著釘釘直播就是在學習嗎?


開學時間一再延後,比如山西省已經推到三月十五日以後,這對在家學習的高三學生是個巨大考驗,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千萬不要覺得大家在家都不學習,好學校的學生在家學習效率並沒有降低,疫情過後,你會發現,好學生和差學生的差距更大了,所以,對於個人來說,一定要提高在家學習的效率!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我沒有看到顏寧教授的完整表述,就其疫情對高考的影響是系統性的觀點而言,我認為是準確的。有時真是人紅是非多,顏寧教授曾經是清華大學最年輕女教授、現在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其觀點言語或多引發關注。

我在網上找到了其他網友轉述的內容。顏寧教授的意思是說:“此次疫情影響的學生是全國性的”,可以通過全國各省市高考集體降低難度來對沖疫情對學生複習備考不充分的影響;各省市考生都受疫情影響,高考錄取分數線自然會系統性降低,這對全體考生都是一樣的。這應該是客觀合理的判斷。

真正引發網友熱議的是後一段話,這是顏寧教授針對一則關於老師擔心疫情會對學生備考產生影響而心酸落淚的消息說的。

這位老師到底擔心個啥呢?真以為最後半年能改變學生的能力啊(分數不等於能力)?各種考試從來都是相對成績更重要,絕對成績沒啥影響吧?

要說這位老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河南省是高考大省,競爭激烈,絲毫閃失都可能影響學生高考成績排名。不過,疫情期間居家自學或線上學習,有較強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應該問題不大,或許還是自我反思、自主晚上的好機會。疫情對於這部分學生的高考備考影響不大。正如顏寧教授所說:真以為最後半年能改變學生的能力啊?各種考試從來都是相對成績更重要,絕對成績沒啥影響吧?對於這類考生,疫情影響只是暫時的,對高考影響不大。

對那些本就需要時間來彌補成績差距的學生來說,理論上如果能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輔導與監督,學習效果會比在家學習好很多。但我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現實中,這些孩子的學習在家和在校學習的狀態和成效沒什麼太大不同。其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決定了他學習成績的高度。但願該老師在視頻會上心酸流淚的一幕,能給這些孩子帶去促動,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我這樣說,不是抹殺學校的作用、老師的功勞,而是強調高三學生複習備考的主體性。只要學生的主體性被成功激發調動起來,疫情的影響或是化危為機的觸發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