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跟公婆住有什麼弊端,有多少人是合不來的?

莫數學


夫妻之間同齡人還有很多性格不合離婚的,更不用說兩代人兩個家庭之間的差異了。如果你是一家三口再加上公婆共五口人住在一起,可能產生N多種差異組合,夠你頭疼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別住在一起。如果你有一個超高情商的老公可以把各個方面都照顧的很好,即能孝順父母,又能讓各方不受委屈,可以考慮同住。你可能和陌生人能相處的很好,但不一定能和公婆相處的來,女人事多,女人多了事更多,婆媳關係古今中外都是一門玄學。如果迫不得已要住一起,比如帶小孩,公婆沒有自理能力等原因,還是要多磨合,人和人相處需要交心的,互不找事,自然沒事。還有一點要清楚,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女兒,感情不用太親密,相敬如賓就是最好的關係。最最重要的你需要一個好隊友。


韓小丫


首先我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爸爸,還是一個兒子,老婆和我之前確實都是跟我爸媽一起住的,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第一點就是兩輩人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不同。比如我爸媽都是五幾年生人,他們都經歷過吃不飽飯的年頭,苦日子肯定比80,90,00後過的多的多,他們肯定很會節約,節省,我記得我父親在我沒結婚之前經常嘮叨,細水長流,花錢要遵守,要節約,現在我才知道確實要細水長流,像咱們都是普通人,又不是什麼大款,家底又不可能多厚,基本上工資啥的只夠開銷的,剩也剩不了什麼錢,花錢確實要細!

生活上他們肯定都是早起早睡,像我父親他冬天五點左右就起床去跑步晨練了,那我五點肯定還在和周公約會呢,基本上爬不起來,像休息的時候還想睡個懶覺,賴個床啥的,話又說回來,本來年齡大的人睡眠時間就不需要那麼長,他們就是睡不著的。

還有就是和公婆性格上的不和,不論公婆還是你,你們哪一方誰強勢,總會有看不順眼憋不住的一天,那天就是你們唇槍舌劍的日子,可不要兩敗俱傷呵。

公婆和你都是成年人,受的教育不同,都有自己性格,我建議能不在一起住最好,即使租房子儘量也不要一起住。


李工在徐州


跟公婆住有什麼弊端這個真的是個好問題,還是個大問題。

從生活習慣方面看,我們跟父母輩的年齡差就擺在那裡,代溝是挺大的,加上很多夫妻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些還相差特別遠,那這個習慣差別就更大了。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也會差很大,有人喜歡吃辣椒,有人喜歡吃清淡,有人喜歡吃這類食物,有人討厭這類食物。這樣的話做飯也讓人頭疼啊。比如我家吧,我婆婆湖北人,我呢雲南人,我婆婆愛吃清淡的白菜、青菜、蘿蔔、魚,而我呢喜歡重口味的、麻辣的肉類、青菜。我婆婆要是做飯我得要麼開水泡飯加各種鹹菜,要麼我在自己炒個菜,曾經我家桌上有過7-8種鹹菜豆腐乳之類的東西,不然沒法吃。

從生活習慣看,我喜歡安靜的、黑暗的環境睡覺,可是呢我婆婆經常四五點起來,刷牙洗臉聲、油煙機聲、洗衣機聲不斷。尤其是我懷孕期間,本來就睡不好,她還起來那麼早,說她她還不聽,反正照樣我行我素。還有吧她只要睡著了就打呼嚕,呼嚕聲還超級響,冬天她也關著門還好,夏天她開著門睡覺,還把自己的枕頭搬到離我們房間近的那一邊,對著我們打呼嚕,我睡覺特別輕,我一聽那聲音就抓狂。

從觀念來看也是個麻煩,我喜歡買東西,我婆婆喜歡節約,恨不得一塊錢分五次花,一看我買個啥就說亂花錢。尤其是我生孩子沒工作的時候,我生倆孩子都因為我買東西她很生氣過,生老大的時候我跟她剛接觸,從小父母教我要尊重長輩,所以我忍著,淚水自己往肚裡吞。她還打電話叫她女兒來說我。可是這七八年來各種矛盾一堆堆,我發現她越來越過分,生二寶後又看見我買了一堆衛生巾又開始說我了。不同的是 這次我沒忍,我跟她吵架了,因為我已經受夠了。因為平時就摩擦不斷導致我二寶早產了3個月,生下來1.2KG,我已經對她恨之入骨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再來管我買衛生巾的事我忍無可忍,那就無需再忍。痛快地跟她吵了一架,之後她回老家了。

還有老人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各種寵跟沒有原則可言,如果公婆是有文化、講道理、懂教育那還好。我家就慘了,把孩子複製成她的樣子,多可怕呀,孩子上了小學以後越來越接近我婆婆的性格了,唉 現在十頭牛都改變不了我的孩子,怎麼辦?傷心啊,我們夫妻開始各種學習,學習對孩子的教育。可是,一路走得好艱辛,所以我下定決心自己帶二寶。目前為止,光從專注力這方面講,我家3歲的二寶遠超11歲的大寶。別的方面我繼續努力。

喜歡我的可以關注我喲 我們可以一起聊更多話題。


開心就好昕夕媽咪


兩代人的觀念或者說我和公婆之間的習慣太難協調了。

而且我婆婆是個非常強勢的人,什麼都得按照她的來。而且很喜歡藉著開玩笑來損我、挖苦我。

舉幾個例子:

我懷孕後,孕吐的非常厲害。吃什麼吐什麼。我婆婆就會在我吐完後非常強迫我吃東西,我妥協吃了,又吐。以開玩笑的姿態罵我“白痴”。我強硬不吃,又會一直叨叨說我難伺候、嬌生慣養。而且燒菜的口味全是按照她的喜好來的,老公要求按照我的口味燒些,要麼燒不好,要麼還是按照她的習慣來,然後忘記了,或者說這樣才好吃。

非常不在意我們的隱私,房間隨便進。房間所有的抽屜都以打掃為由經常打開。週末我起床洗漱,回頭,被套被拆下來洗了。。。

什麼東西都要按照她的喜好來:

我買的被套:不好看、不舒服、花色太孩子氣;她買的,最棒!

我愛吃的東西:這種東西我才不吃、這破東西、嘖嘖,什麼東西;她喜好的,最棒!

原本家裡的規劃:這裡加個鞋架(自制,並沒有什麼用,還佔空間)、那裡放個杆子、窗戶必須通風、房門不可關閉、我自己房間的東西放好後,她都要換到她喜歡的位置(比如我的睡衣,我每天疊好放飄窗,晚上到家就是在便攜電腦桌上,從不例外)

!!!!!我連吃幾碗飯,她都要管!!!!!!

現在我的問題變成了,上班、出門孕吐會非常少,但只要待在家超過半天,我就會狂吐不止。想到他們就頭疼!!!!!!


點點關注不迷路


我的婆婆七十多歲了,她有四個兒子,但是還是獨居,不喜歡和兒媳們住一起。老人和年輕人的價值觀,消費觀,還有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肯定會有很多矛盾。我喜歡買衣服,老人會覺得亂花錢;平時喜歡睡懶覺,她又會認為太懶,天一亮就要起床才行;老人喜歡炒菜煮飯必須份量多,一個人的飯菜要煮多三個人的,要不然她會認為你小器,不大方,經常煮多剩下倒掉。所以,在老人還可以自理的時候,還是分開住,有時間就去看看她,她心裡還會覺得更加親熱。




雨後陽光248133785


關於這個問題,深有體會!我跟公婆住了近十年,開始那幾年很和睦,我本身就是比較大大咧咧的人,白天基本不在家,晚上回家!公婆的衣物基本都是我買!我婆婆那人比較自私,什麼都只想著自己!時間越久,小摩擦就會放大,她不喜歡我買東買西,除了給她買,我給任何人買東西她都會嘮叨,[捂臉]包括給我公公買都會這樣!我不喜歡她邋遢,打牌!我一般都會報著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則!但是了,她卻變本加厲,我跟她們起了一次比較大的正面衝擊!那個時候下定決心,不能再忍了!我們住縣城城郊,本來老公是想著把家裡房子推倒重修!我堅決要買房,東拼西湊,可算今年有了自己的家!現在不住一起,她三天兩頭打電話給我們,讓回家吃飯,拿菜![呲牙][呲牙][呲牙]

對於和公婆住,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心裡準備!還得有個向著你的老公!我們能住一起近十年,最大的原因還是我老公,他在中間起了很大的作用,哄老婆哄媽[捂臉]真的難為他了


0516燕子


跟公公婆婆住感覺弊大於利,首先起居時間不一樣,平時上班不能睡懶覺,好不容易休息下睡會懶覺起來就掉臉子,弄的人心裡不舒服,為了家庭和睦,時間長了也不敢睡懶覺了!

2,和老公不敢秀恩愛,讓婆婆公公看見一臉的嫌棄,小兩口在家穿的比較隨意,和婆婆住就不行了,衣服必須穿的規規矩矩的,我婆婆還不讓小姑子穿裙子,知道有多保守了吧!

3公公婆婆在,老公有後臺,本來平時在家還幫忙做個飯啥的,婆婆來了就當起來大爺了,知道我不好意思說他…

當然也有很多幫助給我們了,,比如可以幫我們看孩子了,,出去或者上班比較放心了,回家也有口熱乎飯吃,心裡比較暖,老公不在家,婆婆在我也不用害怕[捂臉]其實有時還挺喜歡和他們住的!


黑小妹林林


我從一結婚就不和公婆住,兩個孩子也是我一手帶大,沒請他幫過忙,但是有時候又跟羨慕那些有公婆的人,起碼你要出門辦事家裡有人能照看孩子,給孩子做口飯,我們每次出門不管辦多急的事都必須把孩子帶在身邊,這會大大的增加了辦事時間,但是又沒有辦法,有時候看到那些個公婆住一起的人矛盾又很多,就又不羨慕那些人,給自己心裡寬慰,自己這樣挺好的,其實身邊也有那些和公婆和平相處好的像親生的一樣,但是那樣的也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


明時秋野


我個人覺得利比弊多,我和老公都在上班,三個娃,老大上小學三年級,老二上幼兒園,老三我婆婆幫我帶,婆婆在家會幫我們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等.如果婆婆不和我們住在一起,這些事都會我一個人做,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真心累.


lisa78829344


跟公婆住在一起,弊端如下:

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那感覺太壓抑了。比如大夏天,宅在一起,也得穿得齊齊整整的。衣衫不整,蓬頭垢面,那就覺著沒法見公婆。

吃飯時間到了,假如你的公婆喜歡清淡的,而你又喜歡大魚大肉,這一個廚房,每次都做好幾鍋飯,也不大現實。

公婆花錢節儉,看見你買這買那,再指手畫腳一番,你說這心裡是啥滋味?

孩子不聽話,你本想教育一下,孩子爺爺奶奶心疼得不得了,“孩子小,別嚇著了”,孩子有老人袒護著,那毛病就不容易改掉。

和老公發生矛盾了,你能大聲吆喝、你敢能和老公幹一仗嗎?不能,人家的親爹親媽在一邊呢?你是不是不想在這個家混了😣!所以,老公的臭毛病你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沒有公婆在場,那小夫妻之間,打打鬧鬧,床頭吵架床尾和,不記仇,如果有公婆在場,小矛盾就激化成了家庭矛盾,小事也變成了大事。

年紀不同,生活觀念不同,習慣也不同,硬是把他們集中在一個空間裡,矛盾摩擦是難免的。

住在一起,家不叫家,家叫“戰場”,你方爭罷我方登場,明爭暗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公婆一方:你們小兩口作為小輩,該聽長輩的。兒輩一方:我們已經結婚成家,該獨立自主,學會承擔家庭責任。到底聽還是不聽呢?

所以,有條件還是分開住,讓小家庭成長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