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微信越是愛發語音的人,學歷越低嗎?

何雪旋


你問這個問題說明了你學歷也高不到哪裡去,我也不是說我學歷有多高。

至少我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

第一:愛發微信語音的人,不一定是學歷低,因為文字無法表達出聲音的情感,就好比你給別人發一句粗口話,你對著手機笑著說,你TM喲,至少帶著開玩笑的情感,但是文字就不一樣了,你若不解釋清楚或者加個表情,又或者你們關係沒那麼好,很容易讓別人誤會。

第二:如果那個人素質高,給對方發語音消息的時候通常會先解釋一下他為什麼要發語音而是不打字,我一般給客戶或者朋友發語音都是先問:現在方便接收語音嗎?我現在在做某某事,不方便打字,如果這是徵求對方意見,假如對方方便接受語音消息,那我就會發語音,第一條我也說了,文字代表不了情感,所以發語音會好一些。

第三:可能這個人不喜歡打字吧!更喜歡語音消息,這樣更容易表達你的意思和話語的情感。

第四:排除其他可能,也許那個人是在家庭群,或者和親戚朋友聊天,這樣更親切一點吧!而且家裡的老人那個年代沒怎麼念過書,聽不懂普通話和看不懂文字,所以只能跟家裡人,老爸老媽,爺爺奶奶發發語音啊,更何況文字也打不出方言,你說是吧?

最後,提醒一下,如果你不方便發文字,可以先問對方方不方便接收語音消息,說不定對方在開會,開車或者做其他什麼事,這樣方便了別人,也更能夠表達自己的語氣和情感。


小覃的VLOG


學歷低和喜歡發語音本身也沒有關係,別胡亂貼標籤呀。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些大學教授好多次我都遇見一邊走,一遍微信語音。他們學歷不低吧?

同樣的回到家,我也看見一些沒上過學的大伯們,也經常語音聊天,對的,他們沒有學歷。

不管是大學教授,還是農村的大伯,他們都是“個例”,都是一種現象,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學歷低,越喜歡發語音這一“規律”。

之所以出現學歷低可能越喜歡發語音這說法,可能和個人綜合素質高低有關係的。

一是學歷低,那麼他的文化知識可能就低。毫不誇張的說,一些拼音,或者寫字,他們確實是不會的,只能選擇語音。

學歷低,可能他們素質就低。不論是給領導,還是家人,不論是環境安靜,還是嘈雜。他們感覺不到這個時候語音帶來的不便,習慣性語音表達,這種情況,就會另對方非常的厭惡。

我們為什麼發語音

1簡單方便適合多內容溝通

其實生活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方便打字的,我們在做家務,打字會不會不勝其煩?

我們去吃飯的路上,打字是不是不安全?

父母老花眼,和親朋好友打字是不是特費勁?

而這些時候,我們又不想“浪費時間”,那麼只能語音,讓我們把“瑣碎”時間利用起來,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2傾聽彼此聲音,加強溝通

原來和我媳婦聊天,很多時候在談到一些嚴肅問題時候,因為只有文字,聽不到我的語氣,很容易鬧誤會。

本來我是和顏悅色的贊同,可能就被定性為“被動接受”,這個時候,聽到語氣就是非常的重要了。

在上學的時候,也經常跟家裡語音聊天,讓父母聽到我的聲音,不光不需要費用,還能有存在感。感覺就在身邊陪他們,化解了思念。

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發合適的語音,這是一種情商高低的提現。

最重要的是發語音的人,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什麼時候可以發不被別人厭惡。

我認為工作同事,領導,或者一些不太交好的朋友,微信語音什麼時間都慎發。


你有什麼好建議,評論區評論呀~


小凌子悟職場


愛用微信發語音的,學歷不一定低,但素質肯定是低的!

當年微信崛起有一大亮點功能就是可以發語音,大家圖新鮮,一開始都喜歡發語音交流,你發我一段,我發一段的,聊得不亦樂乎。

但漸漸地,大家開始發現,聽語音真的是很費時間的,同樣的信息量,你發文字,人家幾秒鐘可以看完,但是如果你發成語音,就是逼著人家花幾十秒到一分鐘,握緊手機,貼著耳朵,聽你說那點信息量,一不小心拿不穩了還得又從頭開始聽,而且你還不是主持人,做不到脫口成章,這中間還有各種“嗯,嗯,啊,啊”,煩不煩啊?!

而且聽語音的場景還受到限制,比如你在跟人聊天、吃飯、開會的時候,聽不了語音,那怎麼辦?只能過會再聽唄,那耽誤事請了怎麼辦?人家聽之前又不知道你語音裡面有什麼重要信息,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堵嗎?

我跟大家我說一下我司的規定,工作群一律不準發語音,只能發文字,而且文字還要簡明扼要,為的就是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不要浪費時間在聽語音上面。如果你當時的情況不允許你發文字,那就要在語音中說明,比如“不要意思,我在開車沒辦法打字”之類的,過後發個紅包到群上給大家道個小歉。

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十分值得提倡的,大家都很忙,時間都很寶貴,既然你選擇節省自己的時間,犧牲大家的時間,你就應該承擔責任,補償大家時間的損失,誰的時間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是不是?

我現在對喜歡發語音的人真是深惡痛絕,這種“方便自己,麻煩別人”的行為真的非常沒有素質,連最基本的換位思考都沒有,怎麼跟他們做朋友?

我昨晚就收到一個朋友給我發來這些,見圖。

當時我在外面跟人家吃飯,看到幾十秒幾十秒的語音不斷髮過來,我真的當場就感到噁心,我至今都沒回復他,在我心裡,他的形象從此大打折扣。

所以大家,我們一起來推行一個微信發語音小規則怎麼樣?

只有在以下情況才能發語音:

1、一對一聊天中你明確知道對方不介意的時候;

2、你所在的場景不能夠使用手機打字的時候(記得要先說明);

3、你認為發語音所包含的信息量比文字大的時候;

4、你不是說話,而是發語音給別人唱歌的時候(唱歌好聽的才可以);

5、老師在微信群裡講課的時候(一是人家給你們講課,你們收穫了知識,就應該讓老師方便點,二是有些內容是要收費的,發成文字大家都可以隨意拷貝出去,所以這時候發語音也是一種知識產權的保護)

最後一點,

如果你是對方的上司的時候……那你隨便發,你連發十段60秒的語音我都得聽,而且第一時間回覆你哦~


科技扯談官


愛發語音就是學歷低?這樣的邏輯如同習慣步行就是沒錢買車是一個套路。

其實發語音的可能性有很多。

比如正在路上,不方便打字;比如手頭有要緊的事情需要處理,打字太慢,索性發語音節省時間,等等。

其實 ,有時候發語音更能真實準確地傳遞信息,表達事情的要點,也可以顯得親切有愛。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視角決定了他的視野。

登上高山,我們可以一覽眾山小。站在山腳下只能仰望,終究無法感覺到山林的偉岸 。

站在窗前看外面的風景,和走出來站在窗外看風景,一定有所不同。

凡事,學會換個角度,才能發現更多的精彩,才不至於被套路。


文如煙


很多人舉出來例子,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群裡,學歷越高的群裡文字越多,學歷越低的群裡語音越多。其實用語音還是文字跟學歷無關,跟群裡的人之間互相的關係以及這個群的功用有關。

學歷越低的群裡,人們之間的關係越是親暱,(不過得加一句,不是那個群裡人們學歷低,而是你們結識的早,難道你的小學同學就全部不上初中和高中?)而且這部分人之間共同語言比較少,一般也就拉拉家常扯扯閒話,這個時候用語音自然方便的多,比如你想跟小學同學吹個牛,估計你不會打出來一大段文字出來吧?

所謂 高學歷的群裡,人們共同語音比較多,可以談論具體的東西,這個時候自然是用文字比較方便。這些高學歷的群,除了同學群以外基本都是目的性很強的群,比如興趣愛好或者工作方面的。這種地方自然是大家全部打文字的好。

當然再細一點的話,用語音交流的時候會感覺距離很近,願意坦誠相待,顧及少。還有用語音是“小自私”的表現,因為用語音方便自己麻煩對方,而用文字是自己麻煩而方便對方。再有其他的就是我們父母那輩人確實是因為文化低打字太慢而喜歡用語音的。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對方用語音還是文字,反應不了對方學歷的高低,但是可以反應你跟對方的關係親疏,




文藝小興


  • 首先,單以愛發語音就評定學歷低,這句話本身就是一些學歷高的人對學歷低人的一種諷刺話語,現實中,有些人因為部分原因,沒辦法去打字,為追求效率高,語音是很便捷的一種方式,其次,若是時間充裕,且方便,還是發語音而且是一長串的那種,我統一稱為社會經驗不足或者俗稱情商太低,因為不確定對方是否方便去聽那些長篇大論,或許在開會,或許在談事,如果有事,儘量梳理好想說的內容,邏輯清楚,文字表達,這樣人家第一時間拿出手機,看到後輕重緩急就能知曉,所以,文字表達尤為重要,但如果是朋友之間聊天,也可先詢問對方現在是否方便聽語音,如果對方應允,那就再好不過,況且,現在微信改版,語音錄入文字,對於一些不愛打字或者打字慢的人來說,又是一大優勢,我個人建議,能發文字就發文字,實在不能發,也可語音,都是聊天工具,分清場合即可。

隨筆集文


我覺得還是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去和人交流就可以了,我只能說難道學歷高的就沒有忙的了麼?語音本身就比打字要快很多,短暫,快速交流的時候用語音也不是不可以,另外有些人說對方在圖書館之類的地方還發語音,那你完全可以打字告訴別人你不方便接受語音,而不是抱怨別人,畢竟別人不一定知道你所處的場合,我個人認為語音的出現本身就是為了方便交流和使彼此間的交流更生動一些,反而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顯得太low了。


陌川風寂


發微信,有語音和非語音兩種形式。非語音,又包括文字,圖像,資料,照片,視頻等等。一般說,非語音內容要更豐富一些。而語音,很簡單,單刀直入,就是開口說話而已!也有可能是“唱歌”。以下三幅照片為本人拍攝的,題為《紛繁的世界》。

在生活中,在微信使用中,語音和非語音共用。現在還看不到兩種方法的使用情況和使用量多少的正式的,科學的統計。我們要分析,也只是個人的主觀看法而已。

我的主觀看法是,它和文化程度,注意,是文化不是有人說的文憑;確實有關。

大家知道,手機剛開始時,還沒有微信。那時,剛有短信息。在我的單位裡,就有好幾個人,不會,不能發短信。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會拼音,也不會別的文字輸入法,你讓他怎麼發?這些人,看到別人發短信,他們很著急,很羨慕,但現學拼音,也肯定來不及,遠水不解近渴呀!

不可否認,只發語音,或喜歡發語音的人,其絕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人群,這是沒有疑問的!有人說,是年齡大的人不會,我不同意這個說法,這和年齡大沒有必然聯繫,年齡大,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快,照樣什麼都會發。我年齡就不小了,不客氣地說,我手機,電腦什麼都會。年輕人會的,我會,年輕人不會的,我還會呢!我在頭條有上千篇包羅萬象的文章,請大家一閱便知。現在粉絲9000多,讀者7000萬,獲點贊15萬!


其實,語音和文字各有優勢,相得益彰。語音的私密性太差,是其軟肋。有次吃飯,大家剛開始端起酒杯,我的一個朋友就收到了微信,當然是語音,他忙不疊地點開聽,“你給我少喝點,你回家再吐,看我怎麼收拾你,你的狐朋狗友又湊一塊了,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大家大笑,嘲笑他怕老婆。語音惡狠狠地腔調,當然是他老婆。而其它人,沒有一個人沒收到家人的關懷微信,措詞一個比一個狠,但別人聽不到!

還有,一次,我小姨子,要用微信給我打錢,數量挺大,已經用微信反覆說好了,但他就是害怕不把握,受騙。她到是有辦法,她非讓我發一段語音不可,還指定我,要背誦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要背誦全篇,一個字不錯。她要驗證一下我是不是“真正的我”。因為他聽過我背這詩,她料定騙子背不出。無奈,我只好照做!順利收到打款。


其實,怎麼又是其實?其實語音也不一定可靠了。現有新技求,不僅可以仿製文字,也可以仿製語音,甚至也可以仿製圖像!不是已經出現了仿製的特朗普,普京,等等的名人視頻了嗎?而且是聲情並茂,可以以假亂真。這個世界,沒法說,太詭異了。


盛廣學雜家雜論


學歷低與素質高低有關係嗎



平凡人仰望天堂


作為活躍近10億的手機微信,早已變成客戶必不可少的APP,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

可是那麼問題來了,實際中,卻有愈來愈多的人剛開始牴觸接到手機微信語音,並覺得發語音的人情商智商很低,它是怎麼回事?

1)語音接受信息的高效率極低

一樣的100個字,看了只需9秒,但聽後(請另一個人用一切正常聲音速度讀出幫我聽)必須22秒。

發語音就是說給自己便捷,卻為別人導致不便的事情。

由於人的視覺辨別速率要遠遠大於語音辨別速率。

並且打字的那時候,會全自動簡單化信息。

2)語音在許多場合都接聽麻煩

假如另一方在彙報工作、在圖書管、在授課這些許多場合,接聽育兒也不太便捷。

3)假如確實很關鍵,應當挑選通電話

越發關鍵的信息越發要電話溝通交流、或是越發要發文本。

4)語音停不下來

閱讀文章文本,能夠隨時隨地慢下來再再次;而語音會被邊上人說話、自動播放不清楚放進哪兒了這些緣故造成忽然終斷,那麼修復收看的經濟成本和實際操作成本費確實就很高了。

或許,獨特狀況還要以外,彼此之間很瞭解的,或是將會有些人不容易打字,務必發語音,這一人們都是能夠了解。

你感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