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老小區加裝電梯大概要多少費用每個樓層怎麼分攤?

龍城的街頭走一走


老小區加裝電梯,大約費用多少錢?簡單說一說親身經歷,對於網上討論紛紛的加裝電梯事宜,很有些代表性。

筆者曾經住過的地方,有兩處多層都安裝了電梯。一處是父母仍居住的老宅,另一處是2002年自己買的商品房。



筆者買的商品小區房,是分期開發,一期的6、7棟全是6層多層,筆者住二樓。二期之後開發的全是小高層,都有電梯。2016年,小區裡傳開多層住宅可以加裝電梯的消息,物業還專門張貼了市區兩級政府的文件,我記得當時登記徵詢意見表時,填寫意見是棄權。

隔了兩三個月吧,接到當地社區的電話,詢問我作為二樓業主最終的意見,我表示同意(很奇怪的是沒讓我簽字,估計是有人代簽了)。隔了幾個月,因孩子上學原因,暫時搬離了小區,但每隔兩個月筆者有空回去看一下,在近一年後,我們那個單元加建了電梯,正式啟用是2017年的春節之後。這個電梯二樓以下沒出費用。總的造價不是很清楚,估計的也就四五十萬,和其他的差不多。

小時候住過的老宅是大單位的家屬區,也是一棟六層,建成於1980年,家住在六層。大院裡面陸陸續續有幾個單元,自2017年開始商議加建電梯一事,直到18年上半年才塵埃落定,6月開始施工, 19年春節正式投入運行。

前幾天特意回去問了一下父親,瞭解了加建電梯的經過及費用分攤的情況。這個單元電梯總造價為42萬,政府補貼18萬。本單元的業主最後一致同意了加建電梯,費用分攤是這樣的:三樓至六樓的業主,以1、1.3、1.6、1.9的係數分攤總額42萬工程建造費,每家出3萬-6萬餘。一樓二樓不出任何費用。



在質保期之後,電梯的運行費用包括維保檢費,每年約5000元,由三至六樓的八戶均攤。

待驗收以後滿一年,政府補貼的18萬,分別按當初投入相同的比例補貼給出錢業主。

當地的政府對這項惠民工程還是挺重視的,區裡面有專門的辦事機構對接每個單元的電梯安裝工作,聯繫電梯公司、設計院、施工單位和社區,居中協調問題。

老樓加裝電梯,需要經過國土規劃局審批,建築規劃施工的程序一樣都不少,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都是齊全了才能開工,只有手續齊全才是合法的。


老包有時不在線


其實住二三樓沒電梯也麻煩,嫂子住的10幾年小區,共八層,不想賣房想裝電梯,一樓是前門市他同意讓裝,門市層高4米8。可是二樓那家死活不同意裝,就沒裝成。也不讓他家出錢,他家依然不同意,裝上採光也不會擋他家,樓上都有老人孩子,看不行就掛中介賣了,我嫂子捨不得賣,住久了也有感情,50幾歲還能爬幾年,搞笑的是今年樓下二樓老太太突然癱了,看病下樓都兒子背上背下,可能兒子煩了,老頭又主動找一幢樓業主說裝電梯的事。這下8樓剛買房的又說沒錢裝了!世界上的事就這麼奇炒!我都笑噴了!


狂人日記之


大家好,我是財富精算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老小區加裝電梯,要看當地的市場、電梯的品牌等因素,一般來說30-40萬左右,後續還有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電費等支出。



小財看了新聞,比如江蘇啟東一個例子:

幸福二村一號樓加裝電梯的總投資為42.2萬元,電梯設計樓層為6層,一、二層居民無需承擔建設費用,三至六層居民每戶承擔2萬至5萬元不等的費用。



海安也有個例子:

李先生家住海安七星國際小區,他的母親今年八十三歲,由於上下樓不方便,長期居住車庫。去年十月份,李先生了解到老小區外加電梯的相關政策規定,決定與其他業主溝通,共同修建外加電梯。

在修電梯過程中,最難的就是與鄰居溝通,首先要徵得樓道內每戶業主的同意,還要談妥資金分配比例。最終,在業委會、物業、居委會的協助下,業主們這麼商定資金分配:一樓不參加,二樓百分之十,三樓百分之二十,四樓百分之三十,五樓百分之四十。這臺電梯總共投入了30萬元,李先生因為住五樓,出資六萬多元。

小財搜到一個案例,供大家參考:

有個小區老樓,共六層,近期加裝了電梯,大家的方案是這樣的

業主商量後決定加裝電梯的費用由本單元6~3層業主承擔。預付費人民幣分別為六樓各6萬元、五樓各5萬元、四樓各4萬元、三樓各3萬元。通過這樣的分攤,他們合計籌到36萬元。一次性增設工程結束核算後,如有結餘,留作後續運行經費,如不足乃至今後所需費用仍按原比例分攤。

其實最難的是,一樓是否要補償,如何補償?




財富精算師


老小區加裝電梯已不為鮮例,電梯公司根據電梯設計樓層佈局取費;山東政府補貼原則規定每臺電梯可按總造價的40%,上限不超25萬元;住戶首先是協商統一意見,各有不同的比例和分攤方式:

(1)無架空層的一層不交錢,二至頂層業主,按照所住樓層倍數計算比例進行分攤。

(2)考慮加裝電梯對一樓和二樓採光影響,嚴重要考慮給予被影響的業主進行補貼。(補償金額沒有具體規定,都是靠業主們去協商)

(3)如果同一層戶型面積不一樣,分攤的金額也不一樣,費用分攤的比例永遠是:受益越多,出的金額越多。電費和電梯維護費用同樣是按照此比例出資。

(4)各層的電梯使用費(電費)的分攤按照供電局的分攤辦法,結合戶型面積每層係數按20%遞增,加層係數為1+(N-1)×0.2,無架空的一層不使用電梯的用戶不用分攤。

(5)如果用戶強求再區別各住戶人口和年齡組成的上下頻次細分初裝費用,只能以電梯卡次統計來分攤後期費用。


泰山木32140178


還分灘那能不能裝是回事,老樓如果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建的千萬別裝,這一批樓都是磚木結構,在東北一般都是六層,也有七層的,他們的基礎都是條型,石塊砌築的,就一道圈樑,其它都是預製板的,穩定性級差……

電梯是有一定震動的,有人說脫理牆體,那是不可能的,他不能離的太遠了,只要有震動,預製板就有脫落的危險,後果不敢想,東北牆厚500,穩定性強一點,關裡河南三七牆體其穩定性更差沒,安電梯那是玩火,一樣……


公證25324572混蛋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相鄰關係】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物權法第八十九條 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用戶9537121312305


憑什麼一二層樓要給補貼,如果真的補貼了,那就是對霸凌的忍讓,甚至是支持


用戶6439676254788


評估一下加裝電梯後整個單元從一樓到頂樓住戶房價的總體溢價增值總額,平均分享給單元內的每一戶(增值高的補貼給增值低的),然後再根據電梯的實際使用率來分攤電梯的安裝、使用以及維護費用。

這樣分配的理由是加裝電梯佔用了原本就緊張的小區和樓道的公共資源,佔便宜多的肯定要與佔便宜少的、不佔便宜甚至是蒙受損失的住戶分享增值部分,這樣才能體現公平。


homeyes


給老舊小區加裝外跨電梯是有利於民眾的好事。但是應該評估是否有必要,是否安全。以前老舊樓房己經幾十年了,樓房原設計的壽命是多少年,是不是已經超出了樓房原設計的使用年限。既便沒有超出樓房的使用設計年限,還能有幾年的使用價值。還有老舊小區樓房是否可以承受得了,按完電梯後小區是不是很雜亂,都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評估才成。

現在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己經開始。有的小區勘探工作己經完成。費用由政府和地方出資不用住戶分攤。只是由街道給小區代表開過一次會就開始動工勘探了。

當然各地區情況不一樣。每戶有每戶的權力。就是不讓各戶攤費用,還是要做1層住戶的工作呢,必境還是對1層住戶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使1層往戶的採光和出行都受到了限制。

如果小區太老,年頭太長,太舊就沒必要加裝電梯了。我說勘探的小區是2001年建的小區還是可以加裝電梯的。


世通27


老小區為什麼加裝電梯,走了一輩子樓梯了,以前也沒有這樣煩心的事,現在弄個加裝電梯,矛盾重重,社會不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