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河南南陽:疫情下 南陽一中校長用一個“律”字與學子共勉

疫情當前,南陽全市上下眾志成城,聯手抗擊新冠疫情,全市中小學校雖尚未返校,但均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和督促孩子們進入新學期的課程,如何在當下極為特殊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學業有序展開,不受更大的影響呢?2月26日,小編收到南陽市一中校長楊文普寫給疫情中的南中學子的一封信,題目叫《備考戰“疫” “律”者必勝》,小編覺得應該跟更多的學子分享,尤其是高三學子,或許能給大家以啟迪。

河南南陽:疫情下 南陽一中校長用一個“律”字與學子共勉


<strong>備考戰“疫” “律”者必勝

<strong>——寫給疫情中的南中學子

<strong>南陽市一中校長 楊文普


親愛的同學們:

近段時間病毒肆虐,萬民宅家,我們雖近在咫尺,卻是咫尺天涯。有兩件事我非常牽掛:一是你們和家人的健康,二是你們在家學習的狀況,特別對高三的學子來說,距高考僅剩百日,時間更顯緊迫。今天,我想用一個“律”字談談我的看法:那就是尊重“規律”,堅持“自律”。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生命不是第一,而是唯一,病毒仍在狂奔,自律才能避禍。在疫情防護方面,必須尊重科學規律,不要心存僥倖,不要逞能,更不要冒充“英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如果。華中師大教工宿舍位於疫情重災區,但小區1766位住戶無一感染、無一疑似,被稱為“武漢最牛小區”。原因何在?網友給出了答案:“一群高知分子,明事理、知輕重、有自覺”,他們用自己的品質和修養,守住了毒魔中的一片淨土。

百年南中,萬人敬仰,源於名師薈萃,源於學子優秀。我堅信,南中的每位學子不僅能自強,而且能自律;不僅有個性,而且有理智;不僅在當下,而且在未來。希望同學們按要求做好防護,自控力才是每個人戰勝疫情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學習是學生最大的使命,堅持才會成功。別人宅家為了生命,而你宅家還肩負著使命。這個使命就是學習,學習是學生最大的使命。

學習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你可以花錢讓人幫你購物,卻無法花錢讓人替你記憶;你可以花錢去請家教,卻無法花錢讓人在考場上替你思考。所有的成功都是常人熬不了的苦扛起來的。清華大學附近有個粥店,我每次到京,只要有空都會拐彎抹角地去吃頓飯,並不是因為這個店的粥特別香,而是我喜歡店外那幅富有哲理的標語——“成功都是熬出來的”。是的,成功必須心無旁騖,耐住煎熬。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用心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馬任你挑選。

目前,網上學習挑戰更大。如果不出所料,疫情過後,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將非常嚴重。這表面上看是疫情造成的,實質是你們學習“定力”的差異造成的。一定是自律者一飛沖天,偷懶者一落千丈。所謂“危機”,就是失敗者看到“危”,成功者看到“機”。面對這場災難,很多學生缺少監管,白天叫不醒,夜晚打遊戲。其實,這不正是你查漏補缺、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嗎?眾人皆昏睡,唯有我獨醒。因此,從現在開始必須堅持目標問題導向,我的目標是什麼?目前距離有多遠?差在哪裡?如何補上?先補大漏洞,再補小漏洞,確保無漏洞。同學們,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堅持定能成功。

第三,怎樣才能高效學習呢?我想強調四點:一是要重視自學。能通過課本自己“學會”,千萬別去依賴“聽會”,自己悟出的東西才是你的看家本領,“聽會”的知識永遠是你高考的“軟肋”和“痛點”,接受快,遺忘也快。毛澤東當年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學僅讀了半年書就毅然退學,寄居湘鄉會館,每天到圖書館自學。為什麼?因為他發現在學校讀書還不如深度自學高效。這種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一直伴隨偉人終生,我們從他讀過的各類書籍上做的批註可見一斑。目前,我校強調學生在老師講前深度自學課本資料,提交疑問並嘗試構建思維導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和對知識的梳理能力。一節課你是聽“會”的,還是自己學“會”的,還是又把“會”的知識講給了別人,結果都是“會”,含金量卻天壤之別。能把別人教“會”才算自己學會,是“會”的最高層次。

二是不要過多欣賞成功,而要認真研究失敗。首先要認真研究別人的失敗,在作業互批中下功夫。高考中的許多失分不是由於不會造成的,而是由於答題不規範造成的。從統計情況看,一般每科最少失5分,六門學科就是30分,相當於失去升入一個更高層次大學的機會。因此,我們一定要依照評分細則,在作業互批“扣分”的“實戰”中,為自己的高考“增分”。給同學作業批改“扣分”的過程,就是研究和深挖別人失敗的過程,就是自己汲取經驗和避免錯誤的過程,就是接近成功的過程,越認真越“增分”。

其次要認真研究自己的失敗,聞過則喜,在強化錯題訓練上下功夫,把錯題當“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千萬不要輕易放過,把典型的錯題“請”進糾錯本,歸類整理,寫明錯因,總結方法,然後再找5道左右的同類習題強化訓練。注意一定是5道左右,僅一道變式是不行的,仙翁煉丹尚需七七四十九天,沒有量變,就不可能質變。那麼時間從哪裡來?“變式”從何處找?最好的辦法是不要盲目刷題,要大膽拒絕去做考試之後,老師統一下發的而自己已會的“無效習題”,用做大量“無效習題”的時間去反覆練習自己少數不會的習題。如果老師提供的“變式”不夠,還要到資料中去挑去選。這在作業上叫自助餐,在養生上叫缺啥補啥,在醫學上叫對症下藥,在防疫上就是重點救治,在國策上可謂精準扶貧。只有“傻瓜”才去“眉毛鬍子”同樣做,結果會的仍會,錯的仍錯。

三是注重反思總結,理清知識間“親親疏疏”的關係。每天無論多忙,都別忘了構建和完善當天的思維導圖,這有利於進一步理清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更有利於把零碎的每道題上升為每類題的解題規律,必須養成習慣。公共自習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方面,重點攻克你的弱科和薄弱知識點。人生需要揚長,高考卻需補短,因為高考是按總分錄取的,這裡蘊含著你最大的提分空間。

四是科學休息,調整心態。高考不僅考的是勤奮和方法,還考的是身體和精神。學習中“假勤奮”的現象比比皆是,夜裡挑燈大戰,白天伏案大睡。“頭懸樑,錐刺股”曾激勵了許多人,成就了個別人,卻坑騙了無數人。我所強調的堅持,是尊重規律的堅持,是講究科學方法前提下的堅持。千萬不要過度熬夜,要把生物鐘調整到和高考的時間一致。切記:高考從來都不是在夜間進行的,要確保白天頭腦清醒,最終把身心調整到最佳狀態,鬆緊適度,舉重若輕。

同學們,瘟疫無情,大愛無聲。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歷經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基辛格曾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在這場疫情災難中,從武漢、湖北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醫生、警察,還是社區工作人員、公務員,無數人逆流而上,主動請纓,用生命守護生命,托起了這個民族的信心與希望。他們就是守護我們的民族脊樑!今天,他們全力守護著中國、守護著我們,明天這個接力棒會傳到你們手中,傳到每一位南中學子手中。到那時,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會黑暗!你該如何為自己光榮而沉甸甸的責任做好準備?希望同學們把疫情和災難當成教材,悟透疫情“大考”,必勝高考“小考”!

同學們,疫情終將熄滅,越到最後越需自律,行百里者半九十,萬不可絲毫麻痺。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勤勉學習,不負韶華。

祝同學們心想事成,全家安康!我和全體老師盼你們全部平安回校!

2020年2月26日


初審:張文博 柳曉東

終審:周 斌 畢曉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