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滎陽市劉河鎮:疫情面前,瘦小的身軀扛起責任和擔當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振河 通訊員 王明霞 王耀珂 趙冬偉

王國明,滎陽市劉河鎮任窪村黨支部書記、滎陽市人大代表、黨代表,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瘦,個頭兒不高,為人和藹,什麼時候都是笑眯眯的,雖然只有67歲,但是鎮裡的同志都習慣性的叫他“老頭兒”。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劉河鎮黨委政府的統籌指導下,王國明帶領著全村的黨員幹部堅守崗位,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用瘦小的身軀扛起了為村民群眾築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的責任和擔當。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群眾築牢安全防護牆。王國明作為村裡的支部書記,雖然個頭兒小,但是能量大,是村民群眾的主心骨、定海神針。“要進行全面細緻的入戶排查,做好防疫知識和個人防護宣傳,要讓老百姓知道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堅決不能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我們作為村組黨員幹部,現在就是組織考驗我們的最好時刻,大家要團結一致,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幹了25年支部書記的他快速反應,在大年初二的村組黨員幹部誓師會上這樣要求每一名黨員幹部。

細緻摸排,全面宣傳,不留死角。為高效穩妥推動工作,他迅速召集村組幹部、黨員志願者,成立了入戶排查組、防疫宣傳組、後勤保障組、卡點執勤組等八個疫情防控工作組,卡點成立了臨時黨小組,各司其職。排查工作是否深入,直接關係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局,王國明親自帶頭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全村共開展5次滾動式、地毯式、過篩子式的入戶排查,排查出非本鎮居住的武漢途經村民3人,嚴格按照居家隔離14天的要求,實行專人重點管理,每天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監測體溫,瞭解身體狀況,做到不出任何紕漏。同時充分利用村村響廣播,滾動播放防疫資訊,懸掛張貼宣傳橫幅和標語,上門發放宣傳資料1000餘份,叮囑村民戴好口罩,不聚集、不出門、不拜年,做好個人防護。面對群眾疑惑、擔憂的眼神,“有我在,凡事你們放心!”一句簡單的話語,承載的是一位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面對困難不退縮,做好企業復工復產防疫工作

任窪村作為劉河鎮少有的小康村之一,村域內企業就有6家,佔了全鎮企業總數的半數以上,企業復工復產後員工返流將成為任窪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新挑戰。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任窪村將配合鎮黨委政府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工作。經過排查統計,任窪村企業返崗按照要求需要進行隔離的就有17人,雖然任務艱鉅,但是王國明毫不退縮,“企業疫情防控管理交給我們請放心,保證完成任務,不出差錯!”他向鎮主要領導表態。按照網格劃分,成立了企業服務專班,明確網格長、村幹部、村醫等人員作為專班人員。每天王國明都會帶領專班人員,挨個企業對隔離人員及防疫工作進行檢查和服務,測量體溫、查看消殺記錄、就餐情況......每項工作都做到細緻入微,切實保障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順利進展。

荥阳市刘河镇:疫情面前,瘦小的身躯扛起责任和担当

王國明到豫元包裝有限公司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檢查

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團聚

從疫情啟動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月時間,王國明每天帶著村裡的黨員幹部、志願者們不分晝夜開展卡點執勤、入戶排查、重點人員管控......無暇顧及自己的家人。

67歲的他,上有93歲的老父親,下有3歲的小孫女,是兒子、丈夫、父親還是爺爺,面對這場事關群眾生命安全的大戰疫,作為共產黨員,作為村裡的領頭人,“忠孝不能兩全”,他毫不猶豫的捨棄了孝。父親也在任窪村居住,雖在自己的轄區範圍之內,但是幾乎沒有見過面,為了工作,他將父親委託給了弟弟和弟媳,上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如今,王國明成了第二個“大禹”,每次排查經過家門時,只是在門外對弟弟叮囑兩句,“不要出門,照顧好咱爸,疫情結束了,我好好孝敬爸,這段時間讓你受累了!”

妻子、兒子、兒媳、孫女都在滎陽,疫情發生後,為了家人的安全,他基本都沒回過家,“你在家好好照顧孩子,我天天在外跑,這段時間就不回去了,我想孫女了就和她視頻!”王國明在電話裡這樣給妻子交代著。從大年初二到現在他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現在居家是最安全的,短暫的分離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團聚!”他這樣說。

面對這場疫情,任窪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明,充分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黨代表的職責,衝鋒在前,用身軀奉獻力量,用行動踐行誓言,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為打贏這場阻擊戰不斷努力奮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