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自卑者該如何一步步上岸?

知源聊情感


生意破產了,有的人東山再起,有的人一蹶不振。

殘疾人,有的自強不息,有的自卑,心理陰暗。

所以,這世界是無意的。

自卑的人如何走出來?

1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建立良性的心理體驗。相信自己很醜但很溫柔,相信自己智商不高但情商過人,相信自己貧窮但精神富足。

2養成不與別人比較的習慣。親愛的,走出去,這世界只有你自己。這是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說的一句話,我一直相信它。

3人要學會愛自己,而自卑的人都是不愛自己,沒有辦法與自己和解的,每天蹲下來,對自己說:親愛的自己,我看不起你,所以經常這樣對待你真的很不對,你受苦了!

4你要知道,自卑並不會改變什麼,只會讓自己氣場變弱,身體變差,傷了自己的福報。

所以,自救才是王道,希望你從自卑中走出來。


周校長雜談


彆著急,你需要慢慢上岸。

我打小就很自卑,從小學時期個頭矮,到初高中同學攀比家庭、出身,甚至到大學因胸大被嘲笑……我似乎在每個時期都有一個讓我足以低下頭來的痛點,我彷彿就是那個被松子嫌棄了的一生。

自卑上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自我認同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接納自我的過程。之所以會自卑,可能是因為存在比較、存在不同。這個過程很艱難,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對於我,當初大概是先從尋求相似朋友圈層開始,我找尋和我有同類特質的人,同理心與共情心會讓你在一個熟悉且踏實的環境中去屏蔽掉一些不太nice的點,然後去追求自己能夠到達的更好層階,要知道對於自卑的人來說,自身的不認同往往讓他們在選擇向前時畏手畏腳,最終停滯不前,這樣會加劇自我否定。只有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優秀,才能讓說服自己走出自卑心理。

比你你參加一些學校的社團,大城市裡都有的頭馬俱樂部等,這些都會讓你不斷的去感受到尊重,讓你不斷認同自己。

彆著急,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的。



扭蛋的小考拉


你好,對於自卑這個話題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有感悟,我也是。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我也是個自卑的一個人,看著身邊的朋友每天都有零花錢買零食,而我由於家庭原因,每天除了吃飯基本不會有其他零食;同時也看著身邊的同學每天都能穿的很漂亮的衣服和鞋子來上課,逐漸就變得不愛說話,怕和同學說話,直到讀三年級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女老師,他看我很內向不愛說話,就經常找我談心聊天,通過溝通找到了我這些原因,就跟我說要自信,在目前的階段,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不要因為對比同學沒這沒那的,每天能穿著乾乾淨淨的衣服就可以了,每天一日三餐有父母做好就行了,目前我應該好好學習,提高學習成績,要自信一點。慢慢的,我刻苦學習,到了四年級分班的時候由於成績還可以,班主任就選了我做班長,從當班長開始,我更願意和同學交流了,在交流溝通中也變得更加自信,一切都變得幹起來了,不會自卑了!所以我們不能自卑,要自信起來,努力提升自我素養,你終將會發現其實大家同學之間關係很簡單,好好學習,你會更加自信的!


只識人間煙火


在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大的飛躍了,你已經開始正視你的自卑了。

同時,我也跟你一樣。我也是一個自卑的人,但是以前的我並沒有發現自己是一個自卑的人。但是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我發現自己的性格十分的膽小。畏懼在大眾面前展現自己,甚至沒有流利的表達能力。同時我又十分的羨慕別人,為什麼別人的表達能力那麼好,他們從來不怯場,不在大場面上羞澀。後來我發現,這其實跟自己小時候的成長關係有關。我小時候,從來沒有人表揚我。我十分缺乏自信,上課也不會積極的發言。所以,在某一個時刻,我會覺得自己很自卑。而且這種自卑是刻在骨子裡的,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不是你說改就能改的。但是那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改變呢?當時的我是不知道的。

後來我參加了大大小小的面試,我開始慢慢的抓住在大眾面前講話的機會,我發現我的表達能力慢慢的好像變得好起來了,得到的誇獎也越來越多,開始慢慢的自信起來。我也不是像以前一樣那麼自卑了。然後,我開始很努力的學習。我開始瞭解各個領域的文化,我開始十分認真的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開始讀更多的書,更多的電影。加深自己對於事物的理解能力。於是我慢慢的好像變的不再自卑了。等你不再認為自卑是一個問題的時候,自卑也就悄悄的從你身上溜走了。

雖然現在的我也沒有上岸,徹底的拋棄自卑。但是我在另一方面也十分感謝自己,敏感的,自卑的心。能讓自己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從而使得自己更加努力。所以不要把自卑當做一個完全的缺點,適當的自卑能讓自己更努力。我們要正視它,更努力的學習,生活,或者工作。加油!我相信你能夠看到更遼闊,更多維的世界。


小明先說


自卑不是與生俱來的,應該是跟童年的某些經歷有關。

一個自卑的人,他會排斥別人對他的讚美,甚至是不願去爭取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一個自卑的人,往往會措施很多升職加薪機會,甚至是姻緣。

那如果讓自卑著一步步自信呢?

1、自我同情法:就是當自己面對一些自己認為自卑的事時,想想一下這個事是你朋友遇到的,這時候你需要安慰他,你給他寫封信,把鼓勵以及想說的話都寫進去,寫完後,你會發現心情好多了,這件自己同情法(療傷法)

2、刻意練習法法:每天對著鏡子,保持微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說一些鼓勵讚美的話(即提升自信又能鍛鍊好口才)。

3、想象法:把自己當做是明星,其他人都是你的粉絲,說話時,適當提高自己的聲音,抬頭,微笑,想象自己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呲牙]

4、丟棄法:張兩張白紙,一張寫上自己的優點,寫的時候想到的缺點就寫到另一張紙上,寫完後,把寫有缺點的紙團起來,扔到垃圾桶裡,不去想,然後每天多看一遍自己的優點,以提升自己的自信。

一時的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輩子活在自卑當中。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樣子,加油(ง •̀_•́)ง[送心][送心][送心]


黑哥聊趣聞


自卑者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習慣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看不到自己的優勢,還非常喜歡給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總覺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失敗者,比不上別人。其實有一個詞叫"慣性自卑"其實說的就是在我們遇到一些事之後,腦袋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不行",總是會不由自主的自卑,把還不確定的結果直接會否定掉,蔡康永說過:"沒有人不自卑,差別在於,你有沒有把自卑太當回事。"

自卑是一把雙刃劍,一旦陷入自卑就會越來越自我否定,導致生活和工作都不順利,有的人自卑之後變成了更好的自己,不斷突破自我,在自卑中成長,做到戰勝自卑。多少名人是在自卑之後才成長的,克服自卑,一步一步成就最好的自己。

【1】接受

要允許自己有自卑心理,並且明確告訴自己這並不是羞恥的事情,不需要給自己貼上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的標籤,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記住接受並不等於我就認命了。

【2】觀察

不論是在生活當中還是在工作當中,都要觀察清楚我們自卑的根源在哪裡,只有弄清楚這一點才知道如何改變,然後就是關注自己的內心變化,針對這些來客服戰勝它。

【3】命名

給自己每個讓你產生固有思維的事情貼一個獨特的標籤,並且要清楚的告訴它,這樣做的是錯誤的,這樣做可以讓自己更清晰的意識到這是固定型思維牧師的存在,即使提箱自己關注它,改變它。

【4】教育

找到科學的思維練習方式,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解決它,如果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犯下了錯誤,一定要即使彌補,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

【5】制定計劃

給自己制定一個確實可行的計劃,並且付諸實踐,越具體越好,這樣可以督促自己很好的完成。

學會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在自卑中成長,讓自己強大起來。


飛狼影視


克服自卑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治療和自信訓練。

自卑心理主要是自我的評價較低,表現為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辦事沒有膽量、畏首畏尾、隨時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遇到事情本能的以為是自己不好。自卑心容易導致失去勇氣和信心。發現自己有自卑心理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並要及時克服。

首先使自己的信心增強,自信是從我們內心中散發出來的,並不是由於外貌出眾導致的,必須要保持十足的自信。

其次學會自我調理,對於自卑心理的克服非常重要。只有真正對待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同時要坦然面對挫折加強心理平衡,才會慢慢克服自卑。

最後就是多交朋友和知心的朋友,與朋友一起聊天,吐露自己的心聲把不開心說出來,這樣會放鬆很多。當然挑戰克服自己的自卑可以做一些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慢慢訓練增強自己的自信,不管做的怎樣,始終相信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學會承受最壞的結果坦然面對一切。


心起航心理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從出生就有著深深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的根源是虛弱的兒童需要依賴成人才能生存。從兒童意識到他們很弱小這刻起,就開始用一生的努力去戰勝他們的自卑感。在他看來,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建立一種優越感來克服自卑感,一個人越自卑,尋求優越感的要求就越強烈,進而擺脫自卑。

但是過度自卑會產生反效果,嚴重的自卑情結會讓人產生無助感,而不是驅使自己去建立優越感。過度的自卑會讓我們拒絕或遠離挑戰,而不是去戰勝困難。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卑形成的原因,想辦法去矯正自卑的思維觀念。

自卑心理的形成:

(一)認知錯誤,自信不足。每個人都有一些客觀的缺陷比如容貌不好、成績欠佳、生理缺陷、能力差、家庭經濟拮据或社會地位低下等,這些問題卻會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錯誤的心理定勢: 自己什麼都沒希望了。正是這種認知上的偏差,使自己從來都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優點,也不試圖去彌補自身的不足,在以周圍人為參照認識自己時,又總習慣於拿自己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自然越比越洩氣,越比越自卑,因此相信自己不可能有什麼好結果,逐步會形成習得性無助。

(二) 消極的心理期待效應。自信就等於接近了成功的一半,正因為自信這種積極的心理期待效應,使自身對成功的取得充滿希望,在追求理想願望的過程中往往倍加努力,成功的機率當然要高得多。而自卑者對自己的評價不高,常進行“我恐怕不行”、“我很難成功”的消極的自我暗示。這種自我損害的傾向,使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也就不可能去為採摘的成功花環而積極尋求探索合適的途徑和恰當的辦法,這勢必限制能力的正常發揮和提高,其結果必然造成失敗,而失敗的結果反過來又驗證了自我的錯誤認識和消極期待,進一步強化了自卑。

(三) 內向的性格。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將自己置於一種封閉狀態中,不願將內心想法與人交流,也不會把自己的痛苦傾吐出來以博得別人的同情和幫助,他們多愁善感、膽小忸怩、敏感多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所以事事退縮,處處迴避。無形中減少了許多與別人交往以增長智慧和經驗,展示自身才智,增加別人對自己瞭解的機會,這就使得自己與周圍人之間形成一道隔膜。這種因自身因素而造成的被疏遠被冷落,又會加劇其自卑心理的形成。

(四) 挫折的經歷和不恰當的歸因。一定的挫折,可以錘鍊人的意志,積累成功的經驗。自卑的人難以走出籠罩在心頭的失敗陰影,將自己固定在自築的攀籬中,加之不恰當的歸因,足可以使人頹廢一世。一般歸因方式有兩種:一種趨向於把成功歸結於內因,即自己的能力和勤奮。把失敗歸結於外因如不好的運氣等; 另一種趨向於把成功歸結於外因如好的機遇運氣,而將偶然失敗歸結於內在因素如能力不足。自卑者往往對自己的成敗採取的就是後一種歸因方式,不能對自己遭受的挫折和失敗進行客觀而全面的分析,而是一味地認為自己就是不行,尤其是在多次受到別人的嘲笑、諷刺和打擊時,更易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行過低的自我評價,從而一蹶不振,消沉沮喪。

自卑心理的矯正:

(一) 正確認知自己,培養自信心。學會運用ABC理論,A誘發事件,B是不合理的信念,C是個人情緒和行為反應,正確認識自己思維中的不合理的成分,要善於發現自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應及時地自我表揚、自我激勵,要看到自己的進步,讓 “成就感”充溢內心,進而激發起追求其他方面進步的信心。

(二) 給予積極的心理期待。給予自己以積極的心理期待,堅信將來有希望、有作為,經過努力能夠做好”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

(三) 正確對待挫折。挫折帶給人的是氣憤、恐懼、焦慮、憂傷等情緒。心理健康的人會從挫折中獲得動力,從而振作和成熟起來。挫折使自卑心理的人原本就不堅強的性格變得更加脆弱,加之不恰當的歸因,會在遭遇挫折後對自己更為失望。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尤其是要看到自己的“如人處”和“過人處”,對失敗進行客觀的歸因,樹立“勤能補拙”的信念,學會“揚長避短”的策略大膽實踐,不斷邁向成功之路。正確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從多角度辯證地看問題,形成 “合理化”認識,促進情緒的穩定和心態的平衡,始終覺得自己還有希望,進而能保存並點燃心中追求進步的思想火花。

總之,矯正自卑心理要有科學的方法,要改變簡單化、唯一化、重結果式的片面評價方式,承認人個性的差異性,從多方面客觀地衡量人,才能使人獲得成長的希望而遠離自卑,形成自信向上的健康心理和積極樂觀的良好個性。


北極星心理諮詢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很自卑並且內向,不知道給如何育人溝通交流,他們要如何改變自己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01

平時要多跟性格開朗的人一起,都說了近朱者赤,對於性格內向和自卑的人群,能夠適當的進入一些性格開朗的圈子。多一些交流和認識。

02

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於那些安全感不強的人,可以通過這些事情增加彼此的自信心,讓自己的責任感消除。

03

多培養興趣愛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樂趣去開展,多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讓自己的自信心倍增。

04

多方面的調整,從生活、家庭等不同的角度去改善,但切記太過可以,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多方面欣賞到自己的特色。

05

儘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去在意別人的想法,要多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多發言,多說自己的想法,這樣會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06

每天起來多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微笑,甚至是大小,讓自己感到放鬆,只是自己,不要回避自己,讓自己看起來不邋遢。

07

多運動可以讓自己多運動去,運動可以讓人更加自信,運動出汗,不斷的強壯自己的身心。





鄉村潮爸


1

我的一位來訪者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追了一位女神很多年,但一直沒有成功。後來,就在他覺得自己沒有機會的時候,女神卻答應和他在一起了。

他追求自己的女神很多年,但女神一直都沒有同意和他在一起,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女神突然答應和他在一起了。

可以說,苦盡甘來,這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不知為什麼,他卻高興不起來,完全不如想象中的那麼興奮。

相反,他感受到的是一種莫名的忐忑,以至於後來他們的相處並不融洽, 原來,他總是把女神想象的過於完美,內心有一種配不上她的卑微。在相處中,發現自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害怕被對方嫌棄,他有一種深深的自卑感。

這種心態的不對等,讓他在感情中有一種被吞噬的感覺,找不到自我。

最後,他承受不了這種壓力,選擇了逃離。這種行為在很多人眼裡可能難以理解,但是感情就是這樣,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感情造成傷害的可以是異地、出軌或者性格不合等等因素,

沒想到,一個人內在心態的失衡也會同樣會扼殺一段本來美好的感情。

心態失衡,顧名思義就是失去了平常心,或高調或卑微,自負和自卑都是感情強大的殺手,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其中之一:自卑。

自卑的負能量,可以說有極強的摧殘力。

當一個人感到自卑的時候,就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一樣,總是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待自己:

我一點都不好;

我的能力真差;

別人肯定不喜歡我;

等等。

總之,整個人會處於一種自我價值感很低的狀態。

所謂的內心脆弱源頭就是自卑,而脆弱又讓人變得敏感,就導致了行為上的惡性循環。

比如,一個自卑的人在感情中會很沒有安全感,總擔心對方會離自己而去,只要發生些許不愉快,就會覺得兩個人完蛋了,沒有希望了。因此,時刻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中。

也有人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害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轉而控制對方。

比如經常盤問對方的行蹤,查看對方的手機聊天記錄等等。

總之,一個人一旦陷入自卑,內心就像是一個無底黑洞,不僅無法給與身邊人溫暖和力量,反而會需要身邊人更多地照顧自己,關心自己。

所以,當你愛上一個自卑感很嚴重的人時,內心就會有一種很沉重的感覺,總覺得對方不斷地消耗你的能量,讓你身心疲憊,甚至無力承受。

2

那麼,影響自卑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種——

1. 原生家庭

有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較為密切,家庭裡總是充滿愛的氣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體驗到的更多是積極的能量。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比較親密,孩子時刻都被愛的氣息包圍,總能感到被關注,這種家庭氛圍出來的孩子,在成長體驗中能獲得更多的正能量。

這種家庭環境下培養的孩子,往往自我價值感較高。

相反,如果父母是專斷控制型的,或者是冷漠忽視型的,不能夠真正的尊重和關心孩子的想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打擊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那麼,這樣環境下長大的人自我價值就會偏低,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就更容易感到自卑。

2. 個人成長經歷

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經常遭遇失敗,或者遭受過重要創傷,比如失去至親,父母離婚或者被虐待等等,就很可能會懷疑自己,變得自卑。

比如香港的影帝梁朝偉,雖然他在影視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是無數人心中的偶像,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很害羞和內向的人。

其實他在很小的時候是一個很開朗活潑的人,但是後來因為父母離婚,這樣的家庭變故導致他變得自閉起來,不願與別人交流,人也越來越內向和自卑。

如果你也經常感到自卑的話,那要怎樣來調整自己呢?

下面提供3點建議供你參考:

第一,要客觀的認識這種感受,而不是主觀的去感受它。

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看來,自卑的體驗人人都有,而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主動抵禦自卑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的挖掘自己的潛力,讓自己變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好,就能夠抵消自卑帶給我們的負面體驗,並體驗自我的價值感。

換句話說,可怕的不是自卑,而是我們無法正確的應對它們。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即使是那些非常自信的人也存在著缺點和不足,他們和自卑的人一樣,也會遇到問題,並且無法解決,但是他們之所以會自信,是因為他們可以用成熟的心態去面對自己不足。

他們會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問題,他們明確的知道自己能力是有限的,卻不會為此感到自卑,這些缺點,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生活就是這樣,問題疊著問題,承認自己能力有限,這並不可恥。

第二,我們要就事論事,將“人”和“事”的評價分開。

我們習慣了用一件事的結果好壞來評價別人和自己,這無可厚非,但是,一件事的成敗是不能用來定性一個人的價值高低的。

事情沒有做好,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問題出在了什麼地方,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下次還會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樣才有利於我們積累經驗。

相反,如果我們直接拿這件事的結果來評價自己,認定自己能力不足,這種消極的自我攻擊只會喚醒自己的負面情緒,讓自己處在一種挫敗感的情緒化狀態中,這樣不僅不利於我們反思,更不利於我們的改變和提升。

如果你感覺自己的自我價值感不高,先不要急於將它當成一件壞事,更不要想當然的覺得這是自己內心的汙點。

相反,我們要積極的把它當成改變的契機,讓自卑成就你,成為你變得更好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