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大徹大悟?

每天一學習


第一,人在落魄時。

人生在世,風雲變幻莫測,風光的時候滿世界都是笑臉,陽光明媚,一旦某一天落魄了沒錢了,朋友會離你遠去,親情疏離,當你一貧如洗的時候,才會發現,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哪些人只是一些過客而已。人很現實,當你沒錢時,投親無路,投朋無門,才發現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真正領悟了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句話的現實意義。錢作為一般的等價物,它的自然屬性就是丈量世間絕大多數東西的價值,錢也就意味著一個人存在的分量。

第二,人在退休後。

在職時,您是某某局某某長,退休後,雖然也會有人照顧您的情緒,稱呼您曾經有過的某某職位,但遠沒有過去的那般熱情和謙恭,但有一點,這是最真實的禮貌和表情,可能您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不過慢慢的就會習慣。過去,您可以呼風喚雨,還有人鞍前馬後,前呼後擁,如今門庭冷落,您會懷疑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在人情在,人走茶涼。其實退休了,您就是老張、老李……,跟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沒大區別。

第三,當人離開時。

如果一段感情,對方對你熱情似火,真心的傾慕,而你卻視而不見,好像一切都來得理所當然,殊不知一個人的熱情是有限度的,當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反饋時,再怎麼燃燒的熱情也會降溫,過多失望的累積,人就會選擇離開。初始,你會感覺很不適應,甚至還會有些失落感,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多麼冷漠的一個人,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人在經歷了生死離別之後。

面對親人或者朋友的離世,會有諸多的感慨,這些人活著的時候曾經也是在為生活努力的打拼,奮鬥了一輩子還是逃不出死神的魔咒,面對身邊悄然離去的人,不僅會感慨生命的脆弱,曾經鮮活的生命如今不過一捧骨灰,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唯一帶能走的就是親人深深的懷念,多年以後會被人漸漸的淡忘。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一場生與死的過程。

生活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場徹悟,當你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之後,就會多一分成熟與淡定,在遇到大的變故時,你會平靜的去接受,處變不驚。


楓樺葦岸


生了一場大病,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後就會大徹大悟了。

就說我自己吧,以前不知道愛惜身體,熬夜,又不愛鍛鍊。總是想著要怎樣怎樣。覺得人生不輝煌就不叫人生。

前幾年查出身體有了疾患之後,忽然就看開了,什麼未來,什麼夢想,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想。

而一個家庭沒有了女人,那還叫家嗎?生病之前吧,我也經歷過很多坎坷,對於人生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徹一些。可是一想到活潑可愛的女兒沒有了媽媽,心愛的老公沒有了老婆,把我當著手心裡的寶的父母從此沒有心愛的女兒……

我不敢想了。我覺得自己必須活下去,我的命不屬於我一個人,我不僅僅是為自己一個人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去年春天,我在省城做了一個大手術,手術後,我在家養傷幾個月,那些疼痛的慘狀時過境遷再說也沒意思了。不過希望人生不要再有那樣的經歷第二次了。

一百多天,傷口才痊癒,後來一年沒上班,一直在家病休,在家的一年裡,我把人生看得更透徹了。

人常說:死了,什麼是你的,什麼都不是你的了。這到底還是小事,關鍵,我們如果不愛惜身體,就是對於整個家庭不負責任。

地球上少了一個人,地球還是滴溜溜轉,一個家庭缺少了一個成員,那就是天崩塌下來了。

人活著,什麼最重要,命最重要,有命才能去工作,才能去賺錢。人活一輩子,開心最重要,一家人和和睦睦最重要。

當你經歷大災大難的折磨之後,你就會大徹大悟了。你在塵世的每一天,能夠按時看到黎明前的曙光你就是幸福的!


標峰理評論


大徹大悟就不是一個嚴格的標準,怎樣才算大徹大悟呢?我不知道你的期望值,但我每次經歷一件事都感覺自己成熟了很多,看一本好書也感覺自己受益匪淺,與成功者的一次交流也感觸良多,人生本來就是一次修行,我不追求大徹大悟,我只想一年好過一年!



農民老魏


忍不住回覆一下!大徹大悟絕對不是好的體驗、經歷過愛情的背叛、經歷過醫院的絕望、經歷過家中父母癱在床上四年兄弟反目成仇、更是跟理想和夢想漸行漸遠、最好的朋友離世!心碎心痛麻木、看透世情人情缺卑微的活著!


宋玉永恆


古往今來歷代祖師。參禪徹悟。哪個不是死中得活。靈光獨耀。回脫根塵。於一念中透得身心世界。
比如八祖蓮池大師。就是念佛體究入於參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唸佛者。念於從心。還於從心。就是意根觀照佛號。唸的清楚明白。耳根聽的清楚明白。收攝六根淨念相繼。唸到沒有心外之佛為心所念。沒有心內之佛為境所離。心佛不二。不假方便。憶佛唸佛現前當來。自得心開。心開見佛就是大徹大悟。


ylj雲來集


大徹大悟,於佛法之中可覓。

禪宗參禪,最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密宗持咒,走的是淨門

淨土唸佛,也是修的清淨心

教下讀經,得到的是大開圓解

以上修行方式不一樣,說法不一,但修行到最終修得的都是大徹大悟。

人生各自遇緣不同。

若要大徹大悟,非得於佛法中去求,

要去求法啊!



書香居


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

我們活在這個太平盛世裡,不必顛沛流離。性格知足的人,生活常滿足,幸福感也比常人來的更容易。

心若清靜,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自來。

與鳳凰同行,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虎。學會熱愛自己的生活,樂在其中,這就是幸福的真諦,敢於捨棄,既能放下過往雲煙,又能拿起明日的陽光。修一個清靜的生活,寵辱不驚,如此,無恙!


心之所向818


這樣的公案很多,比如在《建中靖國續燈錄》記錄的:有一日,馬祖指著一群正飛在頭頂上的野鴨子問百丈:“這是什麼?”百丈答道:“野鴨子!”馬祖接著又問:"什麼處去也?"百丈答:"飛過去也。"馬祖緊步上前狠狠地擰著百丈的鼻子,百丈疼痛難忍。馬祖說:"又道飛過去!"於是百丈大悟。

還有一個公案是馬祖大師點化他的嫂嫂的故事。嫂嫂非常敬重馬祖,請求他傳授一個參禪妙法。馬祖就讓她懸掛一個雞蛋,當有一天聽到雞蛋的聲音的時候就得道了。嫂嫂每天仔細聽雞蛋的聲音,聽了三十多年,一日,掛雞蛋的繩子斷了,"啪"一聲雞蛋掉在地上,嫂嫂於是大徹大悟得道了。雞蛋摔落地上的一剎那,她的念頭斷了,心中只剩下一片光明。覺悟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只要妄心息滅,真心自然顯露。

著名學者賈題韜居士總結的很精妙:所謂禪宗,就是把教下的精華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極其藝術的手段來點出涅磐妙心,啟發生命的曙光。

記得龐居士會見藥山,臨別時遇上天降大雪。龐居士向他們師弟道:“好雪片片,不落別處!”我試問一下:不落別處,落在什麼處?留給各位文人雅士一參。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55"} --}

心岸花開


大徹大悟在佛門來說是成佛:

小悟應是一個人看破世間五欲六塵求得清淨自在智慧通達者!

中悟應是一個人破萬卷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達人事遍知萬物之本源!

徹悟應是一個人被看什麼像什麼、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如虛空般大圓鏡照見三千大千世界用之了了分明!



悟昇sheng


徹底放下之後,置身事外,或許會看清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