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和自己的父母有時相處起來很累?

微微一笑DEKPNG46


有時候和自己的父母相處起來覺得累,也是正常的,父母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能如你肚子裡的蛔蟲一樣懂得你的所思所想,並作出你想要的回應。但是你們是最親的親人,你是他們最愛的人。這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1.代溝是個很大的問題。

父輩的經歷和我們這一代經歷的截然不同,因此大部分的父母不管是在事業選擇還是婚姻選擇上,都跟我們年輕一輩有所不同。就以我為例,我的父母認為女孩子當公務員最好,比較輕鬆、鐵飯碗、穩定、老了以後有保障,等等。曾經我進入體制之後,父母鬆了一口氣,總說我讓他們放心了不少。但是他們哪裡懂得我的加班加點、沒日沒夜,也不懂得職場裡面的一些事情,他們每月看著固定時間入賬的固定工資,也會問我,這點錢夠不夠生活,夠不夠養小孩。他們的執念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覺得特別疲憊,也會覺得相處起來很累。還有我的弟弟,父母一天到晚總是擔心他的終身大事,擔心他不善言談、擔心他沒有人喜歡,甚至都擔心他老了以後成了五保戶。如此種種,讓人哭笑不得。


2.說到底關鍵在理解。

今年年前我辭職了,辭去了公務員的公職,這件事情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當然不是說大力支持,但是理解我的選擇,也並不反對。原因就在於,我身體不舒服,經常加班加點,忙起來的時候絕對什麼也顧不上,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捨不得浪費,更不用說是休息了。身體越來越差,孩子也顧不上,加上多年異地,確實父母都看在眼裡,他們其實也很心疼。所以最後我的父母也支持我的選擇。因為再怎麼認可的職業,如果我實在是太累了,他們也不會捨得強求。他們擔心的只是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問題,擔心我以後能不能過好。在理解之下,許多難以講清楚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3.多溝通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護自己的孩子的,也許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同,也或許他們不善於表達,也許他們在我們需要清淨的時候總是喋喋不休,也許他們在我們需要支持的時候責備我們做了錯誤的選擇,但是說到底都是因為愛和關切。你們聽說過愛一夕忽老嗎?如果孩子們出了什麼天大的事情,父母真的會一夜白頭。在疾病和生死麵前,除了健康的活著,其他一切都是浮雲。同樣的,在匆匆而去的時光面前,我們的父母逐漸老去,過一天少一天,少的這一天無論如何是找不回來了。所以,我們和父母之間相互溝通理解、和睦相處,並爭取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其他的矛盾分歧其實都是浮雲。如果有時候和父母相處覺得很累,不妨和他們溝通一下,或者讓自己出去走走,心平氣和之後再和父母交流。他們永遠是我們的依靠最愛我們的人。


莫莫的一一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我那表弟妹和他們母親。他們父親已去世,他們的母親我叫姑姑,我們住在一個小區。我這姑姑快80了,已經退休多年。我感覺就是她這人特自私,任何時候都是考慮的自己。

姑姑在成都住房有130多平方米,兒媳婦帶著1歲的孫女與她同住,兒子在西藏工作。她在我們面前總是說媳婦不好孫女也不好,還老找碴為難媳婦,擦地板要媳婦跪著擦,每天要媳婦擦一次房子,但媳婦倒好,總是笑嘻嘻的應對,從不頂嘴。孫女三歲了,為自己看電視竟和孫女搶遙控板,為了讓奶奶好好看電視,媳婦就帶孩子岀去玩,避開電視,我們看著都覺得這奶奶心太狠了……

今上年她兒子退休了,一家人在一起應該享受天倫之樂了吧。可事情又來了,她總看不慣兒子媳婦,說七說八,我們說她這是“吃兒子的醋”。一起住了三個月,兒子實在忍不下去了,就在外面租房子住。可姑姑還說她一個人住慣了,不喜歡噪雜……還有很多,說兒子不好媳婦不好孫女不好,還說女兒不好女婿不好外孫女不好。女兒在安徽來成都都繞道走,即使來看她媽都是住旅館,她媽不歡迎來家呀,說是添麻煩,“我都快80的人了,這不是折騰人嗎?”她常就這樣說。比如,她身體本來沒病,為了試試兒女的孝心,硬是到醫院住起,叫兒女侍候。你們說,我這姑姑是不是近乎絕情了,一般人真還受不了也理解不了。


讀走西藏


我們的父輩們都是從窮苦年代過來的,他們經歷了物質匱乏、挨餓受凍的歲月,所以特別重視物質,珍惜食品,也牢記並遵守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的古訓。他們善良樸實,忠厚孝順,隱忍剋制,注重名聲面子。

而現在的年輕人崇尚自我,講究個性,做事張揚,我的地盤我做主。很多獨生子女更是如此,他們從小衣食無憂,有求必應,所以在待人接物上和父母輩有很大不同。他們不能理解父母的言行,也因此相處起來很累。

我原來也和父母住一起,相處起來確實費力。我總怪母親開口閉口談錢,任何物品都用錢多錢少來衡量,每天都因賺了或省下了多少錢而沾沾自喜,或者老在我面前說誰家的孩子又賺多少錢了。水果總是要放爛了才吃。過年過節別人送來的禮品要收藏起來,等到過期了不捨得扔掉,怕我們罵,偷偷吃。碗筷總是用舊的,有客人來才使用好的;電飯鍋裡的飯粒要颳得乾乾淨淨,一顆不剩;剩菜不肯倒掉,要麼強迫老爸吃掉要麼放到第二天繼續吃。衣服永遠要穿舊的,新的先收起來……

為此,我老是說她,有時恨鐵不成鋼,有時惱羞成怒,甚至常常覺得別人的父母肯定不會這樣!

如今我遠嫁了,我做母親了,我也愛把錢掛在嘴邊了,也因此我突然理解她了,或許我也正成為母親那樣的人了。

人生就是如此,理解了,也就懂了,一切也就釋然了!


我影自徘徊


和自己的父母相處有時很累,對我而言,還真沒有這種感覺,無論從小到大。

因為從小就在農村生活,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並不是很高,那時儘管家裡很困難,但只要我們姐弟上學的事情,父母都非常支持。等到我上高中時,考入全縣唯一的重點高中,第一次離開了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開始了三年的住校生活。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回家。所以,一回到家就倍感溫暖,雖然條件有限,但老媽仍然可做出各種各樣吃的,嘮的也就是學習以及家長裡短等。等考入大學離家就更遠了,還是寒暑假回家,一直到畢業。可能因為在外學習時間長的關係,所以並沒有感覺與父母相處的很累。

工作後反倒是回家多了。過年過節或平時休假都回家看父母,陪父親喝點小酒、聽母親嘮嘮家常,現在想想是多麼的幸福!可惜現在再也聽不到了...不說了。

奉勸各位要感恩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珍惜與父母相伴的時光。千萬不要等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悔之晚矣!


踏雪有痕66


    我也是啊,在外想父母,回家在一起相處,就會覺得他們很煩人,有時候還會難過,不回去嗎又騙不了自己的心,回去嗎自己又不開心,所以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後來我將心比心,覺得和父母一起相處,覺得應該高興才對啊,為什麼會難過,我從中找了原因,才發現是我控制力太弱了,其實就是受他們影響,才會難過的。

    1.多想寫開心的事。

    作為父母,他們也有他們的苦衷,有時候互相鬥嘴兩句也是家常便飯,可在我看來,就是吵得我心煩,所以才會不開心,總感覺被他們的情緒牽著鼻子走,他們不開心了我也會不開心。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人要為自己而活,不開心了就儘量讓自己開心起來,我不相信,我一生那麼長,找不到一件開心的事可以回憶。

    於是我就想想小時候天真的微笑,於是我就想想和朋友的愉快玩耍,於是我便想想和男朋友在一起開心的日子,想著想著就不會那麼難過了,你可以試試看。

    2.不要在意父母對你說的話。

    尤其是母親,說的話很不中聽,但你要知道,他們再囉嗦,也還不是為你好,其實他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說你你就聽著,過後就像一陣風吹過,吹走了就沒了。

    你應該是個未婚人事,如果你和父母相處實在開心不起來,那我建議你還是幫到宿舍住吧,這樣比較安全,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做什麼都不會受到干涉。


牡丹小悅悅


因為兩代人有代溝。就說我家吧,父親已不在,母親到我家裡住。吃飯時,我把菜裡肉多放她那裡,她就夾到你那裡,每頓飯都這樣。沒法我就單獨給她一個碗,再不許夾來夾去,因為她喜歡吃肉,我只好這樣做。我們夫妻兩個人鬧了點小矛盾,彼此都拉著臉,她也說是因為她在我家的緣故。說話看事大部分說不到一塊看不到一塊。就我上頭條寫作吧,她說:別上去寫啦,有幾個能看上農村的,你還寫,沒有用。我說:媽,城裡很多人都不知農村事,有些東西新鮮,肯定他們願意看。你寫作,別人都給你加油,她總拖後腿,真沒辦法,凡事怕她生氣,還要哄著她,有時覺得跟母親在一塊是挺累的,不過再累我們也要贍養。


老媽也可愛


兩個字"年紀",20多歲的時候,你會覺得父母嘮叨,不理解你,因為他們急切想把他們年輕時候遇到的困難告訴你,讓你別重複他們年輕時曾走過的坎坷,但是人生真的需要歷練,我今年32了,你會漸漸地發現,你遇到的困難就是父母他們天天在耳邊說的,但是沒聽進去!現在可能我對父母更多的是"珍惜",珍惜相處的時光,你就會發現沒有不理解,更不會相處很累,因為彼此都珍惜!


用戶8896954165165


父母那一代人,都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他們看不慣我們做的一些事,比如天快要黑了,我就會開燈,而他們就會說等天完全黑了在開燈,還說我不會過日子,浪費電。還有就是買衣服,問多少錢買的,也不敢和他們說原價,假如一件衣服明明買500塊,只能跟他說只花80塊買的,他們就會說質量好不錯哦,你跟他說原價吧,他就會說這什麼衣服,料子這麼薄,顏色也不好看,還這麼貴,不會是被別人坑了吧,嚇的我都不敢跟他們說原價,只能少說點錢,這也算是善意的謊言吧!還有就是會說你這麼大了,怎麼連菜也不會種,做事太慢了,太愛乾淨了,要那麼幹淨幹嘛,麻麻糊糊就可以了,總之,太多事情了,所以有些時候感覺和他們溝通不來。


農村小紅霞



靜月舒雲釋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