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很多知名企業(如華為)會對新員工開展時間管理的培訓?在時間管理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做法?

周凱婷


公司培訓的三大分類

大公司對於新員工都會做培訓,主要分3種:

  • 入職培訓

  • 員工效率
  • 專業培訓

入職培訓是為了讓員工適應和了解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更好的融入公司。專業培訓側重的是員工崗位相關的技能提升培訓,這個一般會培訓由部分的技術牛人或者主管經理擔任培訓師,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技能,因為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距離企業的實踐還是有很大距離的。還有就是針對員工的通用技能培訓,主要的目的是效率,這類培訓包含時間管理、人際溝通、思考表達、壓力管理等。


效率培訓屬於通用技能方面,我個人的觀點是不管公司給不給你培訓,你都要自己去學習實踐,這是非常重要的底層能力,也是決定你未來能走多遠的因素之一。你在基層的時候,做好本崗位的工作就行了,即使時間管理技能差一點,還有上級在管理監督你,有外力的情況下你總是要完成任務的。


但是等你升到中層或者高層,沒有良好的通用技能就不行了。就以時間管理為例,你以前在基層的時候,你只是一個動作執行者,升入中層高層後,你就變成了任務執行者,你是一個項目的負責人,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怎麼帶領大家達到預期的結果,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你會發現頭緒太多,事情很雜,抓不住主次的結果是任務不能按時完成。


你將來辭職了,自己幹了或者不上班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了。沒有人給你安排任務,那麼你幹什麼?你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有一段時間沒上班,大概有小半年的時間,那段時間我想自己做點什麼,結果是非常混亂,總是不能完成目標,一天下來都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結果4個多月過去了,回頭一看,什麼成果都沒有。


原來我認為我懂得時間管理,事實證明我還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呀。


我個人的時間管理經驗


我看了很多書,聽了一些課,我感覺雖然有思路上的啟發,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現在我自己常用的幾個時間管理技巧有下面幾條:


1)分清日曆和行動清單

日曆,是指一件事有明確的起止時間。如果不規定清晰的起止時間,結果就是無限期拖延,很長時間也不做。

我舉個例子,我每天學英語30分鐘,現階段是重新用英文釋義學習單詞,時間我安排在每天夜裡9:00-9:30分。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做固定的事。這件事我已經做了60天沒有中斷了。

行動清單:是指還沒有計劃立刻去做的事,但是屬於長期規劃,早晚要做,放到行動清單裡是方便回顧,不要遺忘。擇機而動。

我通過日曆和行動清單,清晰的界定了每天要乾的事和長期要做的事。很多人的計劃或者目標其實都是行動清單,而不是日曆。沒有明確起止時間,通常就是不做或者無限期拖延。


2)列計劃

每天把要做的事,比較主要的列出來,我可能通常是列出3-5條,這個數字並不重要,然後給要做的事排序。按照重要性排序,我個人認為,一定優先去完成重要的,緊急的事件生活中並不多。

這是最基本的時間管理,可是很多人做不到。總認為時間管理還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絕密大招。沒有的。

卡耐基曾經諮詢過一個管理顧問,說如果你能給我一個建議,能幫助我管理企業的話,如果這個建議我認為能帶來價值,我會給你一萬美元。於是顧問就給了卡耐基這個建議——列計劃,然後排序。不管故事真假,這真的是基礎的時間管理了。

做任何事前,先列個計劃。


3)整塊時間

有些重要任務,一定要留整塊時間,像我寫專欄,每天是有固定的2小時無打擾的時間的。我會關掉手機,屏蔽外界打擾,戴上耳機,開始專注工作。這兩個小時,不做任何其他無關的事情。

如果你特別想完成什麼事情,就先從每天給自己留出一小塊整塊時間開始,屏蔽外界干擾,專注於你要做的事。很高效容易出成果。


4)覆盤回顧

不管你叫覆盤還是總結還是回顧都可以。總之就是你要每個一段時間,我是每3天,每週,都做回顧的。主要回顧我這幾天做了哪些有結果的事。我這幾天的計劃完成沒有。如果沒完成,是因為什麼原因,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原因。我如何改進。

這幾天我除了有成果的事,時間還花哪裡了。有沒有浪費。


5)記錄時間,對於新手特別管用,你以半小時為單位記錄你時間,一個星期你就知道時間都去哪裡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時間和金錢一樣,是你的資本,你是用來消費還是用來投資,放在3年的時間尺度看,結果大不同的。消費刷抖音看影視劇,最後你什麼都得不到。不是不能看,而是一定要節制。而我認為時間和金錢比,比金錢還要重要。錢可以再賺,你能力提高的話,也許某一年賺的錢能超過你以前加起來的總和。但是時間沒有了,就是沒有了。你過了30歲,有家庭了,有孩子了,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工作要兼顧,身體健康會開始下降,精力不足,事情更多,對你的束縛更大,你閃轉騰挪的機會更小。


時間跟時間價值也是不一樣的,30歲前是打基礎的階段,40歲前是建功立業階段。早點開始時間管理吧。

時間管理本質上就是人生管理。

時間管理就是屬於自我管理,但是不是自我管理的全部,你還要有目標管理。

就分享這麼多。


8小時外讀書


因為時間的長度一樣,但時間的寬度卻因不同的利用效率而千差萬別。

1、要事第一,時間管理的核心是以高價值工作為目標。

水湄物語《三十歲前的每一天》有句話:如果的時間管理不能聚焦到高價值的工作上,再多的時間管方法也一無是處。

樊多聰是一個公司的員工,自己學習了華為的時間管理方法、時間管理四象限法等等,但仍然發現自己的工作做不完。

列了計劃,但貌似總被臨時安排打的支離破碎。

不是被安排臨時參加會議,就是不停接電話

不是報告比較複雜沒思路,就是臨時安排整理報表

……

什麼是要事,主要有3類:1)績效考核中最高權重工作相關的重要不緊急工作;2)直接領導安排的工作(當然,幫忙倒水不算);3)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所需開展的學習。

2、適用為王,時間管理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佳。

市面上有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工具。莫要追求掌握所有的時間管理方法,適用為王,就像你手拿絕世好劍,在步驚雲眼裡也不過戰五渣。

所以結合自己的崗位特點、日常使用的工具特點選擇合適的時間管理工具就好。

有的人用這個便籤就能做好時間管理,有的人買了番茄鍾時間管理還一團糟。

3、實用的時間管理工具介紹(挑選一個合適的即可。)

1)番茄工作法

規則:

①25+5為一個番茄鍾-25分鐘專注,結束後休息5分鐘;

②4個番茄鍾為一個大週期,結束後休息30分鐘。

工具:forest專注工具。

注意事項:

①25分鐘的時間相對合適:

正好可以短暫休息,可以上廁所(超過30分鐘做好膀胱大戰的準備),喝水,倒水,活動一下,但短休息禁止看手機,因為手機會直接打斷你思路,破壞心流

一個大週期剛好契合上班時間結束,也便於統計和計算個人工時。

②如果你工作本身就是隨時要保持互通,可以在2個番茄鍾之間加1個番茄鍾專門處理郵件、電話等工作。

③番茄鐘的時間內,不要接手機(我都是直接調整為靜音,甚至飛行模式),結束後再回電話也來得及。

2)電腦系統自帶的便籤或者office中的郵件收發工具outlook。

這兩個工具,可以百度具體使用方法,成本最低。

最後,祝你成為時間管理達人,8小時之內工作出彩,8小時外生活出彩,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之所以很多知名企業培訓時間管理,是因為大公司,知名企業對時間的管理要求上有很高的標準,原因如下:

第一、大公司,知名企業,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和互聯網行業,工作量大,業績要求也高,只有員工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才能不影響整個團隊的節奏,而時間管理不好的員工,比如節奏拖沓。所以對員工的時間管理培訓就非常有必要。


第二、大公司,知名企業對人均產出要求高。比如說小公司可能一年20個人做200萬業績,人均10萬業績,而大公司可能人均業績是一年100萬業績。這就是差距。高產出,簡直就是一個人頂幾個人,如果員工做不到時間高效管理,那幾乎不可能為公司貢獻很大的價值。

第三、很多員工過去工作性質不同,對時間的緊迫感也不同,對新員工正式上班前進行時間管理,可以讓員工儘快的適應公司的工作節奏,減少新員工的不適感和排斥感和壓力。這樣可以節省企業大量的時間成本,是一件特別有價值的事情。


以上三點就是為什麼要對新員工進行時間管理培訓的原因。對時間管理的好方法,可以採取上班前封閉的軍事化管理培訓,採取高壓高負荷的體力,腦力培訓項目,讓他們真正的習慣了高負荷狀態再投入到工作中。


武漢鋒子


為什麼制定的計劃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干擾而無法達成?為什麼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環境,有人的工作效率是你的好幾倍?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但是等到晚上空閒下來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天似乎也沒做什麼事情。

問題的關鍵在於個人時間管理的技巧和工作效率的把握。那麼,如何做好時間管理,怎樣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呢?

一 記錄和分析時間

做好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自己時間的花費,明白自己的時間都去到哪了,做好反思和制定改進的計劃。

平時,可以利用一些手機APP,記錄你每天的時間的花費,這樣可以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時間會被我們花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而重要的事情上卻並沒有花很多時間。

找到那些浪費你大量時間的點,然後儘量減少這些任務,或者不做。比如,長時間地看電視,玩遊戲,刷微信等等。再比如心情鬱悶,不想工作,或者工作效率低等一系列狀況。

對於喜歡的事情,不用太壓抑自己,可以每天做一下,但是必須控制好時間。

二 確定目標,制定計劃

結果導向,規劃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把年度目標分解到每個月,做好每天的行動計劃清單。由年拆分到月,再拆分到星期。

以一個星期為一個大的目標單元是比較合適的,因為我們平時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某一天確實做不了事情,所以計劃不能太死板。

目標要符合SMart原則

1 目標必須明確而清晰

2 目標必須可以衡量

3 目標必須契合實際,可以達成

4 目標要有確定的時間限制

制定每天的計劃和行程,做好每天的行動清單。

怎樣讓任務不拖延?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意外的因素,某一天確實做不了事。一個防止目標持續拖延方法是: 前一天沒完成的任務減半處理,分別放到第二天和第三天,這樣也不至於第二天一下子任量過大而完不成,或者索性產生放棄的心理。

問題不在於你某一天,或者突然激情爆發連續好幾天做很多事情,而在於持久穩定地做好每天的事務,哪怕你每一天的改變都很微小,等你過完一個月以後,回過頭會發現,你其實是做了很多事情的。

學習的上面,生活的上面,工作的上面,看著這個月完成的這麼多事情,你也會感覺自己的幸福感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三 任務劃分,要事第一

把最重要的事件優先處理,放在精力最好的時間去做。

四象限分類法

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性,我們可以把事件分為: 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不同象限的事情區別對待。

1 明確目標

2 制定計劃

3 劃分輕重緩急

四 量化時間

給自己每個任務適當的時間期限,這個時間是逼自己避免做事拖拉,提高效率,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

這個時間要靈活,不能說很短,完全完不成,需要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也不能說很長,這樣會讓自己產生惰性,拖拉心理。

分析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容忍意外的發生,對於不可控的事件留有一定的浮動時間。

工具:

奇妙清單,紙和筆

預計需要花費的時間,並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不斷檢查計劃是否切合實際,方便後面作出調整。

五 寫下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

列出清單,通過四象限 劃分輕重緩急,排好優先順序,先做最重要的,然後依次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

早上花點時間想清楚,今天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緊急的事情可能有哪些?可以延後的工作有哪些?

每天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做好這三件事情,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哪怕其他的任務沒有完成也不要緊,因為你已經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

把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

六 鎖定目標,專注執行

在一件事情沒有做完之間前,或者沒有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前,不要去想別的事情。

一次性把一件事情做完,不然到時候又要重新開始,花費很多的時間在轉換不同的事情上面。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外一件事情。

番茄工作法

集中精力25分鐘,不要讓自己受到干擾,每25分鐘,休息5分鐘,這25分鐘就專注做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什麼都不要去想,也儘量不要讓外部的環境來打斷你。

七 養成早起的習慣

每天早起2個小時,你就比別人多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實際上,很多人早上九點上班,到十一點半下班,中間也就兩個半小時的時間。

八 反思總結,改進計劃,加快工作流程

低頭走路,也要抬頭看天,每天,每週都要留給自己反思和總結的時間。

每天晚上反思當天的工作,完成了多少,和原來的計劃相差多少,為什麼沒有完成?如何改進?

對於經常操作的任務做好流程化處理,整理成行動清單,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這樣就不用每次工作都調用大腦思考,減輕負擔,每次只要根據核對經驗積累的行動清單來快速執行。

九 充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碎片化時間可以查找一些資料,整理一下最近的思路。碎片化事件儘量集中在一起做完。

碎片化時間可以安排做一些零碎的事件,來最大化碎片化時間的價值。

碎片四象限

根據碎片-整塊時間,碎片-整塊任務,我們可以把時間分成四個象限,比如:

1 碎片的時間做碎片的任務

2 碎片的時間做整塊的任務

把任務拆解,化零為整。

3 整塊的時間做碎片的任務

4 整塊的時間做整塊的任務。

十 制定獎勵,正向反饋機制,培養成就感

比如每天完成任務簽到打卡,每完成一個目標在成就表上打上鉤,或者貼上一顆星星。這些儀式感可以不斷培養我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我們需要讓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持續而高效地去做一件事情。


最笨的阿吉


培養員工良好素質,重視時間管理,創造良好業績,具體見視頻回答: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