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培養小孩愛動手,愛動腦的能力?

呆小萌落筆畫秋楓


你發現沒,其實孩子本身就愛動手、愛動腦的。我建議多瞭解孩子因為什麼而不愛動手動腦。

一、父母、爺爺奶奶等代替孩子做太多,導致孩子沒機會動手

二、孩子想去做,家長擔心不安全、不衛生,考慮太多,不允許孩子去做

三、孩子做了,沒得到鼓勵,反而老是嫌棄他,罵他,給他負面的評價,影響孩子動手的興趣。

我家小朋友春節想喝奶茶,沒地買怎麼辦呢。聽到她的這個想法,問她,要不要嘗試自己做。然後陪著,一起找食材、打下手,支持她,到最後一起分享品嚐她煮的奶茶,誇她做的好!

她後面自己煮了第二次,第二次的過程中,我只幫她一起和木薯粉。

有興趣、多鼓勵才能使孩子去動手動腦,動手後才能多動腦,實踐出真知,過程引思考。因此,建議,培養小孩子愛動手動腦,請多給孩子空間,做位“懶”家長。



兒童心理支持者


培養小孩愛動手,動腦的能力,要看孩子的愛好,比如我家小孫子今年三歲,因小男孩調皮好動,從他二歲就給他買了一套積木和小組裝玩具,他特別喜歡,我們就讓他自己動手搭積木和組裝玩具,開始我們和他一起玩,後來他會玩了,用積木照著圖形搭出各式各樣的,還自已發揮搭成形狀不同的,組裝玩具則自己拆了裝,又拆又裝,這樣反覆,他即動手又動腦,我們對他進行表揚鼓勵,鼓掌。若是小女孩可以讓她練習畫畫,以培養她動手動腦。


張愛霞8478064498675


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學會思考不需要進專門的訓練班,在生活中就有許多機會,關鍵是家長要學會認識並抓住這些機會。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回憶說,他父親常常讓他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二、為孩子的思考創造條件。

好奇、好聞、思考、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思考就成為孩子非常喜歡的事情。但現在現實中,孩子進行思考的空間越來越來窄。他們被迫思考成人要求的而他們自己卻沒有興趣的問題,他們最適宜的學習方法是-----遊戲,常常被忽視,加上家長的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分析、思考、判斷的機會,一切都是有成人計劃好了、安排好了的,他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己考慮任何問題,只能按成人規劃好的軌道運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思考的熱情慢慢減退了,思考的能力慢慢消失了。

因此,要培養孩子愛動腦筋會思考的習慣,家長需要****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拓展孩子思考的空間。 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可找一些家庭用品來和他玩遊戲,叫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這種東西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一說還有什麼新的用途。例如報紙是看新聞的,它還用來折帽子、做風箏等。此外,您也可以教孩子利用身旁的報紙、舊書、廢棄的包裝盒、筷子、舊掛曆、使用完的筆芯、小石頭、樹葉等做各種工藝品。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得到,通過變廢為寶的過程來開發孩子智力。父母可以先動手做示範,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麼,並讓他試著動手做


林麗麗生活日記


我是魯冰花開,很高興為您回答。

學會思考是人生中應掌握的重要本領。應該始終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灌輸知識。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多動腦的好習慣?

可以先從遊戲入手,如下棋。也可以講故事,通過故事問孩子問題。還應該以身作則影響孩子。

以下幾個方法可供參考:

1.培養觀察的能力,仔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提問時思考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家長應該認真加以對待。

2.充分發揮大腦的功能

大腦是智慧的源泉,讓孩子們愛上思考。左右手的協調對大腦的開發有好處,如:彈琴、打字等。

3.常常讓孩子感覺到事物的變化

不斷開闊孩子的視野,給她們指出同一件事件在不同時間、地點會發生怎樣不同的變化。

4.科學啟蒙

多講些科學知識、科學家故事,孩子們學會用科學的思路來思考世界。

5.鼓勵孩子們報告新發現

當孩子發現“羽毛會浮在水上”、“木頭可以被點燃”等,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如孩子沒有發現什麼,便要經常啟示他逐漸有所發現。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您。





魯冰花開


大家好

我是包子哥

1、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根據孩子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培養勞動觀念。他們常常喜歡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加以鼓勵,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高興地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成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孩子還常會一面伸手一面說“我來”,要自己吃飯、洗手、穿衣服……這又是進行愛勞動教育的好機會。家長一定要耐心鼓勵和幫助孩子獨立做這些事,切莫為圖省事而包辦代替,使孩子對勞動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讓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容和時間。如讓三四歲的孩子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脫衣服等,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擦桌椅、掃地、洗手帕等,讓七八歲的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如打掃環境衛生等等。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鐘以內。

  3、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以後再逐步讓他自己幹。並要注意安全、衛生,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4、經常鼓勵和表揚。對孩子的勞動成果,家長應及時地表揚和鼓勵,還要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敢於實踐,動腦筋想辦法,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勞動與成人不同,不應以他們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謝謝



小包子哥


在培養孩子愛動手愛動腦這個能力上面,自己花了不少功夫。

我也非常樂意與你們分享。

第一,我們要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愛動手愛動腦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大人要先以身則作,我們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多動手多動腦,並且告訴孩子自己嚐到的好處。這樣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行為,也願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動手和動腦。

第二,我們要幫助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孩子週末放假在家,我也會買一些拼圖給她畫,讓她自己學著動手把一副作品完成,完成後我會讓她自己給作品拍照留念,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很多的成就感,自然而然也會在日後更加願意動手。

第三,尊重孩子的想法。我規定孩子每週給我上交一副繪畫作品,孩子無論畫什麼畫得怎麼樣,我也會表揚她。有一次,她完全不按照我給她的範本繪畫,我沒有指責她反而誇她做得很好,這畢竟是她自己動手和動腦後的成果,我不能就此潑冷水。久而久之,孩子更願意去製造更多自己腦海中的想法。

以下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作品,給大家欣賞。培養孩子的動手和動腦愛好是個長期的過程,始終要堅持下去。而且不能說沒有看到收穫就放棄,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的。

我是沒有感情的情感,很喜歡聊聊育兒方面的,我的頭條文章都是關於育兒的研究,喜歡就請移步我的頭條裡吧。





沒有感情的情感


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學會思考不需要進專門的訓練班,在生活中就有許多機會,關鍵是家長要學會認識並抓住這些機會。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回憶說,他父親常常讓他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二、為孩子的思考創造條件。

好奇、好聞、思考、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讓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思考就成為孩子非常喜歡的事情。但現在現實中,孩子進行思考的空間越來越來窄。他們被迫思考成人要求的而他們自己卻沒有興趣的問題,他們最適宜的學習方法是-----遊戲,常常被忽視,加上家長的包辦代替,孩子沒有自己分析、思考、判斷的機會,一切都是有成人計劃好了、安排好了的,他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己考慮任何問題,只能按成人規劃好的軌道運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思考的熱情慢慢減退了,思考的能力慢慢消失了。

因此,要培養孩子愛動腦筋會思考的習慣,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拓展孩子思考的空間。 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可找一些家庭用品來和他玩遊戲,叫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這種東西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一說還有什麼新的用途。

例如報紙是看新聞的,它還用來折帽子、做風箏等。此外,您也可以教孩子利用身旁的報紙、舊書、廢棄的包裝盒、筷子、舊掛曆、使用完的筆芯、小石頭、樹葉等做各種工藝品。這些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得到,通過變廢為寶的過程來開發孩子智力。父母可以先動手做示範,然後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麼,並讓他試著動手做。

想要教寶寶學漢字的看過來~安利這款非常好用的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將識字當做遊戲,讓寶寶輕輕鬆鬆學會漢字!


笨點點


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可找一些家庭用品來和他玩兒遊戲,叫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這種東西的使用方法,並且說一說還有什麼新的用途,例如報紙是看新聞的,他還用來折帽子做風箏等。此外,您也可以教孩子利用身旁的報紙,舊書,廢棄的包裝盒,筷子,舊掛曆,使用完的筆芯,小石頭等做各種工藝品。


樊登聽書親子育兒


現代教育中,父母們越來越忙,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到了90後這一代,也行是父母在玩手機,孩子們也在玩手機,iPad,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哦。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首先,要改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思想。天下沒有沒有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各種興趣班,輔導班都竭盡所能給孩子上。長期以往,容易造成父母、老師總是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這樣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全面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明智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孩子遠離“高分低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實踐能力的重要性,這是很多終日埋頭苦讀的孩子所欠缺的。

父母要重視發掘孩子的潛力和能力,衝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桎梏,將孩子的動手能力教育列為重要的教子課題。 其次,要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就該保護起來,很多事情都替他去做,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做事也做不好還破壞東西,也缺乏引導的耐心,就索性自己替他做了,然而孩子卻一次次失去了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長期下去孩子會對父母存在很大的依賴感,事事都依靠父母,即使是自己可以動手做的事情也推脫給父母,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惰性,難以自覺地動手實踐,甚至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願動手。 再次,相信孩子能行。

實踐出真知,要想孩子把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真正將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財富,需要實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行,只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孩子才能真正地成為天才。

實踐的過程是對孩子綜合能力的檢驗,孩子在實踐中才會真正地發現和了解自己。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就不敢嘗試或害怕失敗,父母不要對此冷嘲熱諷,而是要鼓勵和支持孩子,讓孩子肯定自己的能力。 小編介紹以下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孩子提高動手能力。

1、多做遊戲 孩子們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時,老師們陪著他們做了各種遊戲,但未必都適合和足夠。我們可以領著孩子多做一些遊戲,通過做遊戲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可以模擬某些場景,製作手工,舊衣服改造利用,用廢紙箱搭房子,通過遊戲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2、為孩子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 巧婦難拿無米之炊,讓孩子有環境和物品動手是前提條件。舉個例子,引導孩子自制玩具,讓孩子綜合運用折、剪、畫、編、扎、釘、粘等方法做科學小試驗,為孩子準備紙、布、線、膠水、磁鐵、各種小瓶、塑料小管等用具。 現在不少小孩的放假亂糟糟的,可以藉此機會,把孩子做的作品充分利用,拿來佈置房間,也有利用孩子養成整理裝飾房間的好習慣。把孩子的小作品變成大作品,諸如孩子的剪紙、手工作品擺放裝飾,繪畫塗鴉和公仔等,都可以用來裝飾房間,從小到大,一步一步一個腳印。 父母記得用拍下孩子各個瞬間留存美好記憶,還可以做成相冊或者相框掛起來哦。

3、適當做些家務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是一個褒義詞,如果一個成年了被打上這樣的標籤,多數和他小時候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因此,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很有必要,也別嫌棄孩子越幫越忙。例如洗衣服,先談談用洗衣的工作程序,這是工作計劃的學習;然後告知怎麼操作洗衣機及用哪些洗衣液;檢查每件衣服再放進洗衣機去……,這個流程就是不教而教的實施,孩子學會認真工作,謹慎使用工具也是安全教育。 更重要的是借做事的過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促進孩子認同家庭、加深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僅能使孩子獲得一雙巧手,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成熟。


呆小萌落筆畫秋楓


關於如何培養小孩子愛動手,愛動腦能力 個人給予一下建議,歡迎參考,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兒童智力玩具,拼圖,組合玩具,這些都可以去了解一下,適當的買點給小孩子玩,並且在大人的帶動下一起完成。當然大人只是陪同跟引導,讓小孩子自己動手。當小孩子遇到問題時,應該提醒他想辦法,而不是直接把答案給他。

時間久了,慢慢就會養成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