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重男轻女”——当父母,不用入学考试



生活见闻引发思考,我想说说关于“重男轻女”的话题。


在我记忆里的“重男轻女”,最早是因为童年时依稀记得奶奶让父母多生一个弟弟。因为在我这一辈没有一个男孩,奶奶认为家里的香火不能断。但父母没有要第二个孩子,这也丝毫不妨碍奶奶宠我。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我们祖孙俩感情很好,现在算一算,奶奶已经去世快十年了,有时夜里想起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哭。

这个对于“重男轻女”的记忆一直延续到我高中毕业,但是它并没有对我造成任何的影响。

我的大学是在福建省上的,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后,我渐渐感受到许多地方之间的差异,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感到很有趣。直到那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我才深有体会。我慢慢在了解闽南文化,甚至有段时间痴迷于命理的研究。也是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重男轻女”这种思想,在某些很富有的地方也依然存在,而且是重灾区。


案例No.1

Z是我大学在校外认识的一个狮子座女生。上进、要强、开朗。我们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很快,我们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次闲聊,在提及关于留学的想法时,Z说自己对现在的学业也不是百分百满意,也很想出国看看,多学一点再回国。我知道她家底殷实,就更加纳闷:为什么不呢?


是啊,为什么不呢?

——因为女孩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都是要过安稳日子的,都是要相夫教子的,你现在学那么多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你知道吗?我就连上大学,家里人都差点不让,更别说出去留学了。他们肯定是不会给这个费用让我出国的啊。我还是先好好赚钱吧,赚到钱了就可以自己申请再出去了。”我当时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内心非常惊讶。我的惊讶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现代社会竟然还依旧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不在报纸不在新闻上,她是来自一个家底殷实的家庭,而且就在我面前;另一个是,从我们认识到现在,我一点看不出她的家庭环境是

重男轻女的。她接着给我说她小时候的玩具、文具,都是哥哥用过的。不是家里买不起,而是家长从心底觉得只有男孩子可以配得上这些。


Z现在毕业两年多,自己注册了自己的跨境电商公司,从开始慢慢摸索学习、给别的店入股当合伙人、直到现在,已经运营着自己的好几家店。


如果我只认识单面的她,我不会觉得惊讶。狮子座原本的雷厉风行,加上她的上进心,我不奇怪她为什么要着急赚钱、成功。可是当我知道“重男轻女”的思想不是只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寥寥存在着,而在经济总量第十的福建竟然是非常稀松平常时,我认为她的性格多多少少会被影响,被改变。


直到现在,我们见面的时候她还是会说起:虽然自己现在走出来了,虽然自己一直在想办法忽视这个问题,但确实被一直潜移默化的控制着。

她说自己觉得蛮幸运的,多亏家里条件还不错,生活上没有短缺过任何物质,也很幸运当初坚持出来读大学,才更加坚定原来自己不甘愿“被出生、被轻视、被相亲结婚”的想法是多么正确。她还说,“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从小好像习惯了似的:哥哥就是应该想有什么就有,而我就是没有的。

久了以后你自己都觉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在我恋爱之后,这种思想对我的影响,我自己都感受得到,我都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总是想去很强硬,害怕自己受到一点不公平,疑心也很重。


“重男轻女”——当父母,不用入学考试


案例No.2

Y,认真踏实,很上进的女生。她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跟Z比起,她是典型的“用坚强的外衣保护自己脆弱的心”这种类型的女孩。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是这样一件事:

Y的舅舅在车间工作,被机器压了手,Y觉得舅舅已经年过半百的人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靠舅舅在车间打工的一点点工资维持着。舅舅开始还说只是有点疼,女儿带他去检查了才知道原来是粉碎性骨折。出于心疼,Y给了舅舅一些钱,还给舅妈说:等舅舅的手好了,就不要再去车间工作了,孩子也都大了,两个女儿都工作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儿子也上大学了,老两口找个轻松点的工作不好吗?

事情转折在Y得知舅舅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了一辆车的时候。她生气了,委屈又愤怒。


“你把钱给他就是亲戚之间很正常的一种表达关心的方式啊,跟他给他儿子买车关系不大,没必要生气啊。”

“给了就给了,他的花钱方式和你给他看病的钱是两码事啊。”

......

我们都不理解她为什么生气,也感觉不出这和“重男轻女”有什么联系。

直到有次聊天,她说:“那时候计划生育,我是我家第三个女儿了,所以我亲爸妈就把我送人了。现在的爸爸妈妈其实是收养我的,但是他们对我真的很好。”——上文所提到的“舅舅舅妈”其实是Y的亲生父母。


因为超生又想要儿子,Y不幸又是女儿中的第三个,她没有选择出生、被送人的权力,所以被出生被送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收养Y的爸爸妈妈对她处处关心、呵护,也发自内心地爱她。在得知舅舅舅妈给自己儿子买了一箱牛奶,都不舍得分给Y,Y爸爸直接买了一箱给她,还说:拿去喝,大大方方提上去,不委屈!


其实我们都知道,Y并不是觉得这次给的钱冤,或者喝不喝这一箱牛奶,只是因为自己被不公平对待。可想而知,这些让她记忆深刻的事情刻在她脑海中,同样也对她的性格、人生造成一定的影响。Y对我不止一次地表示:我以后要是有了孩子,我绝对会很公平地对待他们。因为这对他们的一辈子都是有影响的。


“我读初中高中一直在他家,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给我买过。就算真的只是侄女,也不至于吧。还是我爸妈给学费、生活费。我又没有让你把我生下来,现在你生了你又不养,难道是我欠你什么吗?”

“重男轻女”——当父母,不用入学考试

研究表明:第一胎子女的性别和现有子女的差数与父母是否选择生育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基于学者对苏州市相城区、江苏北部的金湖县、四川东部的岳池县、四川西部的名山县部分家庭做出的回归性分析)。也就是说,很多育龄夫妇是否生二胎决定于第一个孩子的性别,很明显——他们还是偏向于生一个男孩来“传宗接代”。

这意味着选择生育“二胎”或“独生子女”并不仅仅是这些父母纯粹的生育选择。而这样的态度更加关乎这些孩子们的发展与成长。父母更为平等的性别态度更有可能使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女获得更好的成长资源。若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孩子的成长资源会被大大的剥夺。

然而,不仅仅是成长资源被剥夺,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女孩会容易自卑、情绪不稳定、严重者甚至失去自我,父母带给她的是物质条件与精神层面的双层影响往往会伴随她一生,甚至在人生重要的关口无法做出自己想要的,或者说,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男孩子来讲,我并不认为“重男轻女”会给他们带来好的影响。父母若在对每个孩子不平等的基础上,“剥削”女生该有的资源而给男孩子富足,在男孩子塑造自己性格的过程中,也容易养成不劳而获、自负、不懂脚踏实地的习惯,更有甚者,表现为对女性不尊重。


“重男轻女”——当父母,不用入学考试


我深知写这篇文章,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其实“重男轻女”在现在依旧很常见,而且很多地方重男轻女的程度也令人惊讶。但是,希望每一位正在经历或者已经有过这种经历的女孩子们,尽可能少地被影响,锻炼自己、变得自信,走出来,会有更好的世界等着拥抱你。

当下,随着社会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现在是一个女孩子真的可靠自己的努力、才华而改变命运的时代。平权,一直会是每个人为之奋斗的方向。


ref:

肖富群,风笑天. 性别平等与生于选择——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2010,07.

孙开霞,重男轻女的背后有家长看不见的阴影,【B】,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 年第 12 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