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唯SCI,我們唯什麼?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研工作者在職稱、科技獎勵、榮譽稱號、基金項目、學位、學位點等評審中,都是以SCI論文為主,SCI成為個人“進步”的階梯和獲得利益的投名狀。唯SCI,使眾多的科研人員,忘了科研的本質,爭數量,爭帽子。SCI崇拜扭曲了科研價值觀。

唯SCI,實際上等於承認只要是被SCI期刊發表的,我都承認,我不管你發表的內容是什麼,只要發表了,數量越多越好,影響因子越高越好。這裡有幾個問題,1)非SCI期刊的成果一定不好嗎? 2)高影響因子期刊的文章一定是好的嗎? 3)數量越多越好嗎?

1)非SCI期刊的成果一定不好嗎?

日本的田中耕一,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是島津製造所的一個小職員,本科生學歷,發表的關於測定蛋白質質量的論文近是張貼在日中兩國同行專家在大阪大學的一個小研討會上。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宇宙模型,1543年,臨終前發表了《天體運行論》(書)。實際上,許多科學家將其著名的理論以書的方式出版。

因此,對於科研成果的方式,期刊並不是唯一的方式。會議論文、專著等都可以承載。我們可以看到,承載的方式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

2)高影響因子的期刊文章一定是好的科研成果嗎?

這裡引用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獲得者日本本庶佑的講話。

“我認為,發表在《細胞》《自然》和《科學》上的工作未必就是好研究,倒是被《細胞》《自然》和《科學》拒絕的時候,你的研究或許才是真正一流的工作。你既然選擇了做一名研究者,就應該力爭打開新的局面,做別人從沒有做過的工作,或力爭將現有的定論推翻。研究者要認識到,這才是第一流的研究。我認為,為了讓論文更容易被知名刊物接收而做的研究,絕不會是很好的工作。……, 我認為《自然》《科學》這些雜誌上的觀點有九成是不正確的,論文發表十年之後,還能被認為是正確的只剩下一成”。

因此,是不是頂級期刊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

3)數量越多越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不是”,如果答案是的話,屠呦呦就不會獲得諾貝爾獎。我們都知道,曹雪芹因其《紅樓夢》而載入史冊,他就這麼一部作品,而且去世前還沒有完成,是高鶚續寫。如果要以數量來論的話,估計他是評不上職稱、拿不到任何獎項的。

諾獎得主本庶佑說,發表的學術文章,十幾年後,還能被認為是正確的只剩下一成,也就是說90%的是“在兜圈子”,沒有切中要害。

因此,質量遠比數量重要。

科學成果的鑑別也需要科學性,唯SCI不能較好的體現科學成果的科學性。不維SCI,那我們唯什麼呢?不唯SCI,我們如何判斷科學研究的成果呢?

對待科學研究的成果,我們唯的是其質量,是否正確揭示了自然的規律、或者解決了問題。

對科學研究成果的判斷,需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科學研究成果科學性的規律是怎樣的”。根據諾獎得主本庶佑,論文研究結論的真偽在10年之後可以見分曉。因此,論文發表後,等個10年8年的,再判斷也不遲,為什麼一定要急吼吼的對所有發表的論文(其中有90%十年後被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立馬獎勵,這種“快餐式”的獎勵方式,一定會導致快餐式的科研和快餐式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