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之前寫許鈞《萬松嶺》的時候,因為“萬松嶺”,提到了中國美術學院,也因為中國美術學院,自然而然提到了“甜蜜的孩子”這支樂隊。

提到“甜蜜的孩子”,當然要提《在街上》這張專輯。即使,這支成立已經超過二十年的樂隊,其實總共也只發行過兩張專輯。

還有一張,是2007年的《水》。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現在聽《在街上》這張專輯,頗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感覺。可以這麼說,這是中國搖滾早期歷史上,能夠和“清醒”樂隊的《好極了!?》媲美的“英式搖滾”專輯。無論是從歌曲的旋律,還是樂隊的技術和製作層面,《在街上》都是一張比較上乘的專輯。

雖然,“甜蜜的孩子”在這張專輯裡所表現出的,遠非“英式搖滾”可以概括,但從音樂氣質來講,他們和“清醒”樂隊,確實是當時以重型音樂作為標準的中國搖滾音樂圈中的一道清流。

如果,當時“甜蜜的孩子”的這張專輯,有比較成熟的企宣體系,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

也如果,當時“甜蜜的孩子”如果能夠簽約“滾石唱片”,他們的未來也會變得不一樣。

也許,已沒有也許。

“甜蜜的孩子”最早取名為Honey Boys,後來直接簡化成Honeys,而“甜蜜的孩子”這個中文名字,也常常被歌迷簡化為“甜孩子”。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甜蜜的孩子”組建的初期,對應北京搖滾圈,也是“北京新聲”時期。雖然比老一波北京搖滾樂相比,“北京新聲”有了更多元化的表達,但還是延續著上一代憤怒、懷疑、反抗的精神內核。

但“甜蜜的孩子”不是這樣子的。這就是一支都會感很強的搖滾樂隊,作品主要來自於直覺的感悟,很感性、不偏激。一定程度上,這樣的音樂語境,在當時以北京搖滾為話語權的中國搖滾體系裡,確實是非主流的,也是很不討喜的。甚至,很容易會被冠上“偽搖滾”的帽子。

關於什麼是搖滾,什麼是偽搖滾,這裡就不討論了,這幾乎是搖滾領域裡最無聊的話題。

不憤怒的“甜蜜的孩子”,確實有不憤怒的理由。一者,他們是當時中國學歷最高的搖滾樂隊,像鼓手何振浩是上海師範大學的研究生,主唱於闐則是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的研究生。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二者,也是因為他們生活在江南。雖然“甜蜜的孩子”是組建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可以被認為是一支杭州的搖滾樂隊,但因為後來又去了上海發展,而且更多融入上海搖滾的環境裡,再加上首張專輯《在街上》,也完全是上海音樂體系下打造的專輯,所以“甜蜜的孩子”當時更願意把自己當成是上海的搖滾樂隊。

良好的教育,加上江南鶯歌燕舞的環境,以及樂隊成員不像北漂那樣窮困的生活狀態,都讓“甜蜜的孩子”,沒有理由憤怒。要知道,當時中國美術學院的學生,可是杭州最富裕的學生,就是典型生活美滋滋的小資。

在我的理解裡,搖滾樂就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記錄,不憤怒的人假裝憤怒,那就是偽搖滾。

如果把“甜蜜的孩子”當成是杭州的搖滾樂隊,那麼毫無疑問,《在街上》是第一張杭州搖滾樂隊發行的專輯。

那如果把“甜蜜的孩子”當成是上海的搖滾樂隊呢?他們也是第三支發行專輯的上海搖滾樂隊。

第一支,叫“鐵玉蘭”樂隊,他們1998年的專輯《回家的路》,也讓他們成為第一支發行專輯的上海搖滾樂隊。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第二支,叫“頂樓的馬戲團”,他們在2002年發行了收錄八首歌曲的首張同名專輯。

然後,就是2002年下半年“甜蜜的孩子”發行的這張《在街上》。

和“鐵玉蘭”樂隊北上北京錄製,並且加入劉效松這樣的北京搖滾樂手不同,《在街上》是一張“土生土長”的搖滾專輯。而當“甜蜜的孩子”簽約的“泛音音樂製作”,也很像是一家音頻技術服務公司,不僅有專業的錄音棚,並同時承接演出等音頻服務,簽約藝人做唱片,更像是一種副業,所以在企宣體系上,有著明顯的硬傷。

除了“甜蜜的孩子”的《在街上》,“泛音音樂製作”後來還發行了姚磊的《如入幻境》和“夜班巴士”樂隊的同名專輯,以及另一種品牌合輯《泛音盒》。不過,還有一支“藍色的海”樂隊的專輯,雖然做完了,最後卻沒有發。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在街上》這張專輯的製作人,在內頁裡寫的是周子峰,其實就是周紫峰,也就是“鐵玉蘭”樂隊裡的主音吉他手。《在街上》是他第一次以製作人的身份製作專輯。從不懂到做成功,一路死磕出來。

說起上海的搖滾樂歷史,周紫峰肯定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上海第一支正式的搖滾樂隊,是1988年成立的“大眾人”,周紫峰就是當時的樂隊成員。此後,在加入“鐵玉蘭”樂隊之前,周紫峰也遊走於“學士”、“重點工程”、“電燙鬥”、“保險絲”這幾支樂隊之間。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而提到當時的上海搖滾樂,也不得不提到1990年7月29日至30日,在上海黃浦體育館舉行的“新開發-90上海現代演唱組首展”。這也是一次和“90現代音樂會”具有相同歷史意義的演出。而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就在於那時候,搖滾樂一詞還不能出現在公開場合,它們只能叫現代音樂,搖滾樂隊也只能叫現代演唱組這類的名謂。

策劃“新開發-90上海現代演唱組首展”的人,是後來被稱為“中國音樂劇之父”的李蘇友,另一名重要的推廣者,是當時《音像世界》的王鐵城,而時任《上海文化藝術報》的記者楊建國,則從某飲料公司拉來了八萬塊資助……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參加“新開發-90上海現代演唱組首展”演出的,包括“電燙鬥”、“重點工程”、“太極光”、“學士”、“女子”、“特混”、“2/4組合”等九支樂隊。

其中,“重點工程”由1985年張廣天成立的“太陽同伴”民謠樂團改名,而“電燙鬥”的聶鈞,“特混”的金武林,以及“2/4”的安棟和李泉,日後都成了上海音樂圈的代表音樂人。

1993年,周紫峰遇到了當時“雙針”(Double Needle)的胡建明和蔡繼文,隨後在加入鍵盤手董音和鼓手周樂嘉之後,也形成了“鐵玉蘭”樂隊的陣容,《另類拼盤》裡的那首《回家的路》,就是用這個班底錄音的。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不知道是不是和周紫峰在很多樂隊待過有關,雖然是第一次擔任製作人,但他對於《在街上》這張專輯的掌控,還是做到了精緻、別緻基礎上的多元。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雖然有著“英倫搖滾”氣質,但“甜蜜的孩子”在《在街上》這張專輯裡,卻有著更大的音樂野心表達。

《Love GAME.com》和《大驚小怪》,都加入了當時國內搖滾樂不太多見的電子元素,前者甚至還運用了重型音樂的吉他噪音牆,頗有一種不拘一格的格局。而後者同時運用鼓機、和聲疊加、背景女聲及Clean音色的吉他等等處理,再加尾聲前一段重型音樂的反襯,最後又回到初始的結構設計,一看就是用足了心思。

《離開》的編曲和錄音,也是整張專輯的代表。左右聲道的兩軌吉他,交替呈現分解和絃和掃弦的Riff,不同的音色、不同段落的Riff編制,處處體現出細節的匠心。

而當時“甜蜜的孩子”的吉他手,叫吳勤勇,也是“唐朝”樂隊老五的學生。

其實對比同期北京搖滾樂,《在街上》更能體現出上海搖滾樂於細節處的理性和細膩,在當時,這也是一種城市文化氣質,就像何勇寫不出《上海夢》,李泉寫不出《鐘鼓樓》一樣。可惜上海搖滾樂一直以來,始終沒能形成北京搖滾那樣的規模,所以不能從作品、製作等等環境,真正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體系。

而在後來,當中國人口乾坤挪移大遷徙之後,所謂的城市氣質,也就漸漸不存在了。

當然,對於只搖滾只聽精神的人來講,《離開》於製作層面的好,是永遠體會不到的。

《在街上》專輯的同名曲,據王江老師介紹,這首歌曲裡MV的男演員,也是2019年柏林影帝的王景春,在網上搜了一圈都沒能搜到這個MV,只搜到了一個截屏,這就說明“泛音音樂製作”,當時真沒有在企劃宣傳上下功夫。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另一首《海的夢》,可以說是“甜蜜的孩子”最早的代表作,這也是當時很多中國搖滾音樂人心裡的一個“中國夢”。不過我倒是覺得,於闐駕馭這種東方情愫的曲調,多少有些吃力,尤其是尾音的轉音處理,有點不自然。

《我的靈魂》算是我最早聽到的“甜蜜的孩子”的作品,當時是在杭州的哈林迪吧。哈林迪吧所處的位置,就是現在的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當時這裡也是杭州體育場的區域。

這場演出原本是一次“音樂地鐵”的聽友見面會,由當時的電臺DJ王嶽杭和DJ兼編輯的白熱策劃,而這場演出,也成為了杭州搖滾樂隊歷史上的第一次演出。

記得當時還來了陳勁,而除了“甜蜜的孩子”之外,還有“寄生獸”樂隊。不過,那一晚的主角,確實是“甜蜜的孩子”。

在那次演出中,除了於闐這個主唱之外,“甜蜜的孩子”還有另一個主唱魯大東,後者後來又組建了“與人”樂隊。而魯大東也是著名的青年書法家,朱七的《書名號》、“衣溼”樂隊的《神怪辭典》等等專輯的名字,就是他設計題寫的。

一年之後,《我的靈魂》這首歌曲,也收錄在了《音樂小蟲》這本有聲雜誌裡,但因為用的是磁帶外放錄音,導致根本聽不清在唱些什麼。而這版錄音,倒是記錄了《我的靈魂》最早的編曲版本。

《音樂小蟲》也可以說是最早記錄杭州地下生活的雜誌,一共只發行了四期,但卻留下了杭州搖滾樂最初的一段歷史。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即使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杭州是一個只有西湖、沒有搖滾的城市。

《音樂小蟲》的主編是胡淳,當時還是浙大土木系的學生,同時也是“忘了”樂隊的貝司手。

在四期《音樂小蟲》裡,也留下了“忘了”、“腳趾頭”、“最後一槍”、“千年蟲”、“第二層皮”、“福爾馬林”、“黑水”等本地樂隊的作品。其中第三期中的《眼睛》,也成了“甜蜜的孩子”唯一一個發行版本。

而第四期中的作品《誘惑》,來自“黑水”樂隊,這個樂隊的吉他手,叫王皓,另一個主唱兼吉他手,叫朱鵬,他們還有另外的名字,分別叫南瓜和朱七,他們後來創辦的蝦米網,時至今日,真是叫人緬懷……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除此之外,《音樂小蟲》也收錄了很多杭州以外音樂人的作品,包括豐江舟、楊一、“五四大街”,以及“彩色的發動機”樂隊。後者的成員,包括後來“火星電臺”的曾宇和黃少峰,以及組建“摩天樓”樂隊、擔任老狼《北京的冬天》製作人、以及參加過《中國好歌曲》的大飛(李燕飛)。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音樂小蟲》不止有搖滾,還有民謠。包括了陸蓬、鄒銳、王捷,以及那個叫朱鵬的朱七,《雪風箏》也是我聽到他的第一首歌。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甜蜜的孩子”串起上海搖滾和杭州搖滾的記憶

“久違的事想起還是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