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科比和麥迪是好兄弟,為什麼當年不一起打兄弟籃球?

碼須


對啊,為什麼呢,他們自己不也聊過這個問題嘛——現在這世道,我們應該想法子做交易,讓我們成為彼此的隊友。
不過確實,現在NBA一言不合就抱團,巔峰五巨來相會的現象,實在不斷的刷新著我們對NBA的認知。
科比和麥迪對我這種80後來說,是最美好的籃球,是承載我們青春的回憶,下面就結合那些往事給大家說一說。(多圖長文)
球隊基石 一城抗於一身
在八九十年代時候的NBA,打不過就加入的故事還鮮有發生。大多數球隊的傳統都是擺爛搏新秀或是嘗試尋找交易加入聯盟的潛力新人。可能不是那個年代的球迷想象不出來那時球隊為了一個選秀狀元,能瘋狂擺爛到何種地步,我就拿石佛鄧肯舉個例子吧。
96-97賽季,當獲悉鄧肯將參加97年選秀大會後,NBA各隊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擺爛大戰,凱爾特人不顧豪門的身份,刷出了15勝67負的戰績,灰熊更是不要臉,直接祭出了14勝68負的聯盟倒數第一的,馬刺這邊也夠拼的,為了鄧肯,馬刺在賽季初直接說服大衛羅賓遜賽季報銷,馬刺拿出了20勝62負戰績。
可以說為了得到鄧肯,這些球隊都陷入了瘋狂,特別是當得知狀元簽在馬刺手中時,綠軍主帥奧爾巴赫直接撥打電話詢價馬刺,給我鄧肯,我們隊你隨便挑,在被馬刺拒絕後,奧爾巴赫氣的辭職退出了江湖。而拿到狀元籤的馬刺老頭子也從此和鄧肯開始了沒羞沒臊的逗比生活。
由此可見,找到一個球隊基石來建隊有多麼的重要,當年魔術隊滿世界給霍華德配射手(霍華德劉易斯特科格魯尼爾森一內四射),太陽隊全聯盟圍繞著小斯找後衛(納什、小斯、馬里昂),小牛隊玩了命的給諾維斯基配護框和發動機(諾維斯基、泰森錢德勒、賈森基德),就連最摳門的火箭,最後也給姚明找了麥迪。
火箭這個其實有點扯,大學食堂看了四年的火箭,印象最深的就是火箭年年都是“總冠軍的有力衝擊者”,次次大交易、大運作,沒有火箭參與交易的球星都算不上大牌球星,每次交易過來的都是 悍匪,猛將,奇兵,神塔,妖刀,妖星...結果呢,來的他麼都是誰?鮑勃蘇拉、泰倫盧、威瑟斯龐、萊特鮑恩、盧瑟海德、斯威夫特...活該你現在叫馬賽克。
保羅說的話 飽含深意
那會科比剛入湖人,跟的是老大奧尼爾,球隊當時還有埃迪瓊斯、範埃克塞爾一眾好手。而麥迪則是在猛龍打出潛力後,被魔術花了心思專門派了麥迪的偶像便士哈達威來當說客,最後拒絕了猛龍的續約,去魔術簽了7年9300萬的大合同。對於麥迪離開猛龍的說法,網上眾說紛紜,還是聽聽麥迪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關於我為何離開多倫多,原因很多,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他要離開卡特的陰影,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者“魔術在佛羅里達州,麥迪只是想回家鄉”,或者“麥迪的經紀人和阿迪公司都希望他去美國本土打球”之類的…… 這些理由當然是我選擇離開的一部分原因,但這些都不是唯一的原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離開文斯去魔術可並不意味著我會成為球隊唯一的老大,格蘭特-希爾也來了呢!那也是成名已久的超級巨星,當時可沒人預見到希爾未來會傷那麼重,那麼久。 講到這一點,只是想說,在人生每一個重大轉折點面前,我們能做出決定的原因,往往都是各方面錯綜複雜而又極其微妙的,如果非要讓我說個最重要的理由,那也許就是猛龍辭掉了卡特教練,我的巴奇叔叔。 以上自述來自麥迪官方微信“麥迪籃球”
所以說在他們兩個人職業生涯初期,聯手的幾率為零。正如每個天賦出眾的新人剛進聯盟所憧憬的那樣,我為什麼不能是天下第一。
內外兼修 方合爭冠奧義
無論是停擺縮水賽季的馬刺雙塔聯冠,還是後來橫掃聯盟的OK組合制霸。一內一外都是NBA建隊的主流配置。21世紀初風華絕的大前鋒盛世,這裡面的哪一個不是球隊中當仁不讓的老大。
所以當麥迪在魔術屢屢突破不了首輪時,科比正處在OK組合的蜜月期,正走在衝冠的路上,整個陣容打法磨合已經成型,更沒有薪資空間去考慮麥迪。再說回來,以麥迪的心氣,也絕不會走出這一步。
後來麥迪選擇去休斯敦聯手姚明,一定程度上也是想再複製一個OK組合那樣的冠軍傳奇,與科比一爭高下。再後來鯊魚東遊,科比進入了單核帶隊的模式,湖人為其打劫來了家嫂,火箭終於搞來了阿泰。不料,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的科麥爭雄,卻在麥迪的傷病中化為泡影。
最後,主席的骨裂,最後的搶七,哎...世事皆蹉跎,聚散兩浮萍。
麥迪巔峰期很短,僅限00-01、01-02、02-03、03-04、04-05這五個賽季。從來到火箭第二個賽季開始,麥迪飽受傷病困擾,競技狀態每況愈下,相反,科比則邁入巔峰,數據爆炸,榮譽拿到手軟,兩人差距越拉越大,從此不再處於一個梯隊。
科比與麥迪於1996年1997年相繼進入NBA,並且兩人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被選中,並且他們在高中時代就已經彼此熟悉了。在進入聯盟後,他們既相互挑戰 ,又惺惺相惜,最後,分享給大家一些科比與麥迪之間兄弟情誼的小故事吧。
  • 過山車的故事
由於麥迪和科比同屬一個球鞋贊助商的緣故,所以兩人有機會一起參加活動。1998年麥迪和科比住在了巴黎的迪士尼樂園,有一天吃完飯,科比提議去坐過山車玩玩。
麥蒂不幹了,他剛吃完飯可不想去坐過山車。但是科比又展示了他執拗的一面繼續勸說麥蒂。“他起身拽我,並且說一些難聽的話,我不能讓他一直這麼羞辱我,就上了過山車,結果這一天全毀了,下來之後噁心得要命,”麥蒂回憶說,“科比,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是你逼我坐巴黎的過山車,讓我犯了一天的噁心。”
  • 一起練球的友誼
麥迪剛進入聯盟時,總是在暑假找科比練球。在麥迪的某次採訪中,他是這麼說的。
“T-MAC,
聽說你很愛看那部關於中國功夫的電影?”
“對啊,那還是我進入聯盟的第一個賽季,
整個休賽期我都呆在科比家裡,
跟著他看,我也喜歡上了。”
也許就是那時起,紮下了麥迪和科比之間最深的友誼。
在最困難的時候 是你陪我走下去
麥迪進入聯盟以來,每年都有一個最親的人離開他,有一次麥迪終於再也承受不了。他定了最快飛往洛杉磯的機票,直奔洛杉磯科比的家。兩人見面後,科比沒有說太多安慰的話,而是直接拉麥迪去了酒吧,並在持續的很長時間內,二人保持著電話,可以說是科比陪伴與鼓勵,讓麥迪逐漸走出了陰霾。
  • 即使巔峰不在 你依舊是我的兄弟

麥迪離開火箭去活塞的時候,已經巔峰不在,在活塞主場打的是湖人的時候,麥迪突破被犯規後重重摔在地上,在地上翻滾著極其痛苦,當時活塞隊並沒有幾個隊友上前過問,麥迪本身也是極度驕傲的人,硬撐著走到罰球線準備罰球。這時的科比走上前,扶住他輕輕的耳語,那一瞬間的場面,令人動容。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火箭主場,2015年12月13日,湖人前往休斯頓挑戰火箭,那時的麥迪早已退役,科比也接近職業生涯的末期。在比賽結束後科比準備回到更衣室時,突然從球員通道跑了起來,他從後面抱住了正在準備離開的麥迪,兩人一同寒暄著離開。
尾聲
有些事我們很少提及 卻又不願忘記
那些悲情英雄 抑或巔峰傳奇
俱隨往事已矣
只是當他們似煙花般於夜幕消散
落幕的鐘聲亦在你我的青春響起
那一刻 在心底某處
會跳出一個聲音 反覆迴盪
他們 一個是科比 另一個似麥迪。

以上,獻給和我一樣懷念他們的你。

深籃JR


麥迪和科比的關係非常好,這點甚至可以比肩詹姆斯和韋德,06年全明星,打球一向獨來獨往的科比為了成全麥迪的MVP,全場只得到8分,但是卻送出11次助攻,並且大多數都給了麥迪,賽後更是為MVP沒給麥迪而公開發聲。

這麼好的關係,為什麼不打兄弟籃球?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那個年代沒有兄弟籃球的概念

兄弟籃球一詞,總的來說,就是誕生於詹姆斯加盟邁阿密熱火和韋德一起打球的時候,熱火的巔峰三巨頭在4年內拿到了2個總冠軍,詹姆斯也一舉進入歷史前三。

但是在群雄逐鹿的21世紀頭十年,兄弟籃球這個概念是絕對不存在的,即便是波士頓三巨頭,也是因為三個老頭為了夢想而在生涯末期聯手,至於科比和麥迪這樣的超級巨星,他們之間想的永遠是如何打敗對方,而不是想著和對方一起統治天下。

麥迪多年後也說過,在他們那個時候沒有所謂的抱團概念,即便麥迪生涯從未帶隊過首輪,但是很多人還是為他的傷病感到惋惜,如果巔峰直接和科比抱團,那麼如今的名聲估計很臭。

沒有足夠的薪金空間

不同於現在工資帽大漲,當時的球隊工資帽上限也就5000多萬的樣子,而麥迪和科比兩大巨星都是兩千多萬的工資水平,在一支球隊打球根本就沒有多少錢可以再簽下其他人。


而且降薪這個詞在麥迪科比的時代是絕對不存在的,他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符合自己價值的工資,不會像之後的詹姆斯和杜蘭特那樣為了冠軍而選擇降薪,在競爭力普遍更強的00年代,這種薪資空間是絕對難以成為總冠軍有力爭奪者的,像馬刺、小牛、活塞和太陽等球隊都是團隊至上,即便麥迪和科比聯手,沒錢簽下優秀的隊友,照樣奪冠沒戲。

總結

麥迪和科比關係好不可否認,但是他們的價值裡,關係好意味著在球場上要用絕對實力去擊敗對方,那才是真正的兄弟間的尊重,所以這種兄弟籃球是不會在他們之間發生的。


理性說籃球


科比和麥迪是朋友我知道,至於是不是好兄弟則比較不清楚,我算是見證了科比、麥迪一直到現在的NBA,他們與其說是那種像是為聯手打“兄弟籃球”的人,倒不如說是“瑜亮之爭”的兩人。

麥迪在天賦上擁有領先的優勢,科比在努力上擁有優勢,兩人開始還是麥迪稍微佔據光芒一些,隨後科比便主宰了賽場。

麥迪先聲奪人,我們在魔術認識他,在火箭熟悉他,但他直到退役都沒能帶隊闖過季後賽首輪的“難關”,自從在季後賽中帶領魔術2-1領先活塞時說出:“嘿,夥計,我已經在考慮下一輪了。”彷彿他就耗盡了季後賽的運氣呀。

科比則是21歲就拿下了NBA總冠軍的男人,兩人在某些程度上差異還是很大,作為對於籃球理解更為深刻的科比-布萊恩特來說,職業生涯前期他有奧尼爾,完全沒必須找麥迪打“兄弟籃球”。

中後期麥迪也早早因為傷病競技狀態下降,科比還在巔峰期,兩人也無法打“兄弟籃球”。

其次是那個年代多數都是雙核,三核已經算是十分誇張,不像現在一支球隊都是大哥。科比和麥迪顯然在位置上是重疊的,兩人的持球單打能力非常強,基本上有一人便足矣,兩人一起打球的話,球權分配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當時的球隊很多打的也是陣地戰,一內一外基本上就是爭冠組合,兩外的組合基本上也不會被接受和考慮,所以科比+麥迪的組合基本上只能出現在想象裡。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贊、給個關注,悟空獨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源自網絡

畫籃球的人


麥迪,歷史第一軟蛋,第一掃把星,第一掃把星,第一吹牛逼大王,自動衰神屬性,去哪哪倒黴,落井下石的典範,NBA CBA雙料墊底王,詐傷演技癲瘋誤解,跟蝸殼搭檔肯定過不了首輪,還得被蝸殼罵死





司馬麥糜軟軟迪


因為當年不流行兄弟籃球。

當年還是一人一城,OK組合不也因為老大之爭分道揚鑣了麼。

那個年代球星都想自己代表這個城市,球隊也因為資金情況很難承受多巨星。尤其是位置相對重疊的球員。

那時候多人組也不多,是也是內外組合。除此之外大多是老帶新,或者老將追求總冠軍。

比如湖人F4裡馬龍和佩頓。

所以,從科比麥迪本身,他們應該就沒有想打兄弟籃球,只想要個好內線,帶隊奪冠。

並且球隊也同時擁有不起他們倆。



哐哐有態度


額,開個玩笑:因為他們不是老詹,想不出要打兄弟籃球的點子!!!


楓晴萬眾


何止不打兄弟籃球啊,倆人是鬥牛的好對手,互相不服氣的那種。有次休賽期,倆人鬥完牛,科比說老弟太累了,你應該去放鬆下,出去玩吧。結果麥迪洗漱完畢想去健身,到了場地發現科比在裡面拼命練習呢。然後看到麥迪,來了一個被你抓到的表情



體壇說球事


不兼容啊,你以為人人都跟湯普森一樣,隨便來個球星就能一起玩兒?


541549670


首選,科比是一個黑皮膚的白人,他內心深處是看不上麥蒂,艾佛森這些鄉巴佬的。其次,他的打法需要的是內線,而不是一個跟他一樣獨的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