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們班有個女孩兒,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是為啥?

寒石冷月


1 唉,我也見過這樣的孩子,家長也很無奈呀

這樣的孩子,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兩個。這樣的孩子一般讓家長和同學很頭疼。

因為他們不僅自己不學,上課還搗亂。打不得說不得,無論老師如何苦口婆心,就是不學。

那個家長不想讓自己孩子學習好?這樣孩子的家長肯定做過很多嘗試,最終沒能改變孩子。他們也是大寫的“難”呀。

2 不送到學校又能送到哪兒呢?

不送到學校,又能送到哪兒?

在家父母要上班,每人照管,肯定打遊戲到處瘋玩兒。送到學校多少還能耳濡目染學點兒東西。

所以,家長抱有僥倖心理,帶著些許期待,當然要送到學校了。

倒是有一些特殊學校,說什麼能幫這種孩子,但都是噱頭,成功的少。而且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財力去這些學校的。

3 教育孩子不容易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數家長都很苦惱。我們做父母的都在打怪升級,過一個個關卡。

有的練得勤勉,多多學習,能夠應付。有的沒有那麼高的段位,教育的不好。有的無師自通,有的感覺無門無路日夜苦惱。

網上育兒大師那麼多,但誰也不敢保證給他個孩子,他能教育好。每個孩子都不同。這需要家長慢慢琢磨。

咱們且行且珍惜吧。


寶媽麗麗在修行


這樣的女孩我班上也有一個,13歲,六年級。她聽寫默寫、背誦課文,讀課文啥都不會,小到看拼音寫詞語都寫不出來。六年級語文試卷有個題叫“把下列句子工工整整的抄寫在橫線上”她都能把抄錯。平時上課就是換著姿勢的發呆,下課就出去一個在操場到處跑,作業從來不會做完,作文不寫,考試就是個位分,就連最基本的地都不會掃。

因為我是半路接手的“後媽”,剛開始對她之前不夠了解,還信心十足的想要改變她,早讀和自習我都喊她來旁邊讀課文,不會的就教,下課跟她聊天,她會答非所問,我也沒放棄。

直到一件事情改變了我:有一天下午放學,因為下雨,她沒帶傘,也沒下樓,就在教室門口等她家長來接,當時六一班六二班有好多人都在樓道上看雨,後來她爸來了,看見她在跟同學嬉鬧,她爸就當著好多人的面對她破口大罵,什麼粗話髒話都罵,後來還動手打了她,她就哭著跟她爸走了。

這件事以後,我就發現她爸她媽都已經放棄她了,因為一些家庭原因和個人原因,她也放棄了她自己,所以會出現上課發呆,作業不做的現象,只有我一個人相信她,鼓勵她,力量太小,她爸媽對她失望的表現才是她的心傷,那才是她最無助的軟肋,她需要的是他爸媽對她的關愛和支持。

所以,要想望一個孩子變優秀變好,光有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家庭教育必須正確,要積極配合,共同教育。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教育。

在剛開學時她爸就跟另一個老師說“老師,我這閨女在學校只要會寫字就行了,其他的也不麻煩你們費心了,她啥都不會,我們也只望她會寫寫字就可以了。”她爸媽都是打工的工人,她還獨生子女,爸媽上班沒時間管她,送到學校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花錢找人照顧她而已。只要她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至於她學不學,都沒關係。


青梅說教育


兒子班上有這麼一個女同學,考什麼什麼不會,學什麼什麼不聽,兒子常說她是班上公認的差生!每次考試都給班級拉分,大家都欺負她!我聽了挺難受的,如果這個孩子先天有什麼問題,雖然學業上無法優秀,但不應該被同學孤立和霸凌!後來接觸多了我發現,這個孩子智力上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她媽媽,對孩子的嬌慣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大家都在食堂吃飯,她家寶貝可不能受這委屈,怎麼能在食堂這種地方吃飯(她家並不是大富大貴),寫作業那麼累,孩子上了一天學夠辛苦了,回家就是玩,怎麼能再寫作業!就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動不動就教育局告班主任!真的是毀三觀的一位母親!

大家都在搶學區,進名校,但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否則,一個班就不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孩子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最重要的教育!


大小姐666


這類孩子我也遇到過,雖然不具體教學,每次機關下學校,總會遇到學校有困難反映。這一類孩子雖然是少數,但是恰恰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人員。每次,我都會給學校講一個真實案例。

我國某地,曾經有一個學校有這樣一學生,男孩,四年級。孩子在班上不學習,考試啥都不會,義務教育又不能退學。老師年終怕影響班裡成績,主動和家長溝通,能不能讓孩子回家補補課。話講的很婉轉,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很好說話,同意了。孩子不學習,帶回家其實也不真補什麼課。只是想著等考完試再回學校。不想因為孩子不學習影響班裡成績。然而巧的是,家長忙,沒有空帶孩子,就是在這個在家“補課”的”階段,孩子自己在家玩出現了意外,孩子出事死了。孩子不學習,家長能接受,孩子出事了,家長就不好說話了。結果是麻煩來了,家長反找回學校來討說法了。這個勸學生回家的老師,心生愧疚,最後也辭職不當老師了,學校校長也因對學生管理不嚴,義務教育工作不紮實,受到了行政處理。

這類案例其實不是少數。我是做學校安全工作的,有多少出事故的孩子,是在學校學習期間出的?大部分學生事故和意外,都是學生脫離了學校和家長監管時間發生的。從這個角度說,孩子不學習,考試也不會,要呆在學校是有義意的。

我們國家是義務教育制度,孩子在校學習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愛學習的。學校培養孩子的義務,不僅僅是學習好這一項工作。學生在學校遵守紀律,團結同學,尊重老師,與同學和諧相處,也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從國家政策的高度看義務教育,學校就是收留每一個孩子的地方。無論他們是什麼樣子,什麼狀態,什麼條件,是否貧窮,是否殘疾,是否愛學習,會學習,只要是我們國家的孩子,學校就有義務收留他們,培養他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要有耐心靜等花開。

今天週六,是我個人從事公益輔導孩子的活動日,這項活動我義務堅持了八年。今天接待了四個家庭,其中就有一個學校不想要的孩子,我除了溝通家長,還要溝通學校。義務教育,對學生勸退只是教育手段,不是教育目的。一個能容得下不愛學習學生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好學校,一個能接納不愛學習學生老師,並且能讓孩子變得愛學習,那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我在初中就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也是一個女孩子,不愛說話,學習幾乎是不學,考試也幾乎一直是個位數。但上課從來不搗亂,也聽課,但一看就是心不在焉的樣子。畢業很多年以後同學會見到了這個學生,現在已經是本地批發市場裡很有名的一個品牌醬油的東北區總代理,自己有專車,人也大變。有時我一直在想,教育對於有些人幾乎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所以絕對不能簡單地用學校的學習成績來判定一個人的將來會如何發展。


雲上泛舟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校一個班主任說,週一早上一位家長到學校來將自己孩子的鋪蓋卷揹著就要往回走。

他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個孩子這一週沒有來學校,問家長時,家長說孩子在家裡不想上學了,他週一來和老師再說具體情況。

但是家長週一到學校來沒有和老師談,而是直接去孩子的鋪蓋揹著往回走。

最後,將這個家長擋在門房問了一情況,才知道學生週末回家說他不想上學了,不想到學校去了,家長就說不想去了就算了,上學有啥用,還不如回來幫我幹活,週一我到學校去把你的鋪蓋和東西拿回來。

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你說遇到這樣的家長和孩子,你還能說什麼?

班主任老師說這個孩子作業不交,上課不聽,成天睡覺,考試成績幾乎都是個位數。

班主任、科任教師在這個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做過無數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也和家長交流溝通過很多次,但是毫無效果,他該幹嘛還幹嘛,上課依然不聽,考試啥都不會。

孩子的態度是不想上學,家長的態度是不想上學就算了,乾脆回來幫他做事幹活。

對於這樣的孩子,用對其他同學的要求和標準行嗎?把這樣的孩子和其他同學放在統一標準下進行教育能行得通嗎?

孩子與孩子有很大的差異,家庭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區別,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不能用理想來衡量和要求現實。

對於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做好他的教育、引導和管理就問心無愧了。至於他能學到什麼樣的程度,能有什麼樣的變化,能有什麼樣的進步,最終能走到哪裡,那就不是老師所能夠決定得了的。

教育本身就沒有拯救功能,老師也沒有普渡眾生的法力。

對這樣的孩子,老師盡職、盡心、盡責就對得起職業要求,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家長。

所以,對於他們期望值不要太高,用平常心對待他們就可以了,其他別的真的什麼都做不了。


教育探微


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從教多年,也遇到過一些這樣的學生。只能無奈地問:不送到學校讀書,還能送到哪裡去呢?我將從3個角度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一.不讀書孩子的分類

題主描述的這個女孩,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學不會。沒有給出更多的信息,在我的從教經歷中,這樣的情況還可以更加細化,可以分成這樣幾類:

1.孩子身體健康,沒有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基礎很差,家庭和諧。去年我帶的一個班,就遇到了這樣的孩子,是一個男生,是指標到校生。他性格不錯,人也比較老實。但是每次作業都不寫,考試只寫一半,上課也不怎麼聽,但是他也不去打擾別人,就是安安靜靜的玩自己的。班主任找了好幾次他的家長,說要監督管教,但是總也沒有用。後來去家訪,發現孩子的父母本身對學習就不重視,也不懂得教育方法,認為這個孩子比較笨,只要能有個高中文憑,找份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不強求。後來根據孩子的初中資料,打電話問了孩子的初中老師,發現這個孩子初中也是這樣。

所以這類孩子,都是父母的態度和教育出現了問題。


2.孩子身體健康,沒有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家庭關係出現問題。這類孩子的厭學不學的情況,並不是持久模式,而是階段性的。很久之前,帶了一個學生,女生,本來成績很好,但是有一段時間,就出現了題主描述的狀況,不學習,不考試,上課遲到,反正就是軟性抵抗。後來打電話給她的父母,才知道,母親照顧孩子多一點,但是多疑敏感,父親呢不怎麼管家,但是管家的時候,認為孩子太累了,就帶孩子去放鬆。這樣就導致了母親的崩潰。家裡氣憤特別差,孩子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再加上母親有時言語比較重,甚至想要採取極端的方式。

後來經過我的調節,我讓女孩的媽媽把關注重心放在夫妻關係上,不要管孩子,因為孩子本身很努力。後來女孩媽媽打電話過來,說家庭關係好的不得了,很幸福。孩子表現也越來越好了。

這種情況,是夫妻關係的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厭學表現。不好好處理,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


3.孩子身體健康,但是有心理疾病,家庭和諧。曾經遇到了這樣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是有問題的,就是不想學習,但是父母拒絕帶孩子去心理諮詢,單純固執的認為,學校的環境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同學之間的交往,可以改善孩子的狀態。後來校領導來調解,這個孩子的父母直接說,家裡沒有辦法管她,父母都要工作,說不考試不要緊,只要不影響課堂教學,把這兩年混過去也行,拿個畢業證,再想辦法找個簡單的工作,就行了。

後來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很艱難的堅持了3個多月,這個孩子天天在家鬧,說不想來學校,後來這個孩子就休學了。

俗話說,孩子是家庭的鏡子,如果一個孩子身心健康,卻出現了厭學逃學不學的情況,肯定是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上面三種情況,我都遇到過,和家長們的聊天,也瞭解了一些家長的想法。

二.家長的心理和無奈

1.抱有僥倖心理:孩子厭學不學只是階段性的,在家管不了,讓老師來管。應該會有轉機。或者不願意承認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認為學校是治病的良藥。

2.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孩子反正就這樣了,學不好就算了,混個高中文憑,畢業出來工作,有口飯吃就行。

3.現實考慮和無奈:都要上班,哪有時間管孩子,孩子不學習,退學待在家裡管不著還容易出事,現在打工也不適合,混到成年的時候,再去打工吧

三.學校的職能,給家長的建議

在很多人看來,學校就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其實對於老師和班主任來說,老師們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的學習之前,身心健康永遠是第一位。遇到了這幾種情況的孩子,老師們想的都是,先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後再解決,先保證孩子的身體,心理健康,然後再對症下藥,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

然而很無奈的是,有的家長一聽到老師分析的原因,就很牴觸。認為老師是誇大其詞,並不認可老師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認為孩子只是鬧情緒了,階段性的叛逆了等等。

所以在這裡,給家長們3個建議:

1.處理好家庭關係,保證夫妻之間的和諧。

2.重視孩子的教育,及時發現問題

3.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家校合力,才能讓孩子有好的發展

我是一名省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專注於分享教育心理,學習經驗等乾貨,歡迎你的關注,也歡迎留言討論~


陳老師談教育


這個現象很正常,每個學校,每個班可能都有這樣的孩子。

我們班上也有一個這樣的女孩子,他現在已經六年級了,估計真的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我這個當老師的內心特別的愧疚,也許對她的輔導太少了。這個女孩特別文靜,上課特別認真的樣子,而且還特別的聽話,做作業也是按時上交,全部都抄寫幾個數字,或抄寫題目就上交了,期末考試可能會猜對幾個選擇題,家長也不管不問,因為我接到這個班的時候班主任就告訴我,這個孩子是班上最老火的一個。他們都放棄了的意思。

記得有一次校長給我們幾個班的老師開會,讓我們把班上最差的學生名單給他,校長想親一自了解這些孩子的情況,我當時就想要不要把我班的這個孩子給他。我想,孩子嘛,有的家長不管,這個沒有關係,我覺得我們的責任是傳授知識,同時我們的責任是還要育人,雖然孩子可能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但是我們要保證孩子在學校要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做一個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先不管這個孩子的文化,但至少能看見她在學校是開心快樂的,也足夠了。





蒙彩課堂


這孩子也是很特殊了,無論如何,孩子受教育的權利是必須保障的,也許她將來會上藝術院校,開闢不一樣的人生呢!



其實我是個反面例子,也常現身說法,去教育女兒一下。我跟女兒說,我原來學習不夠努力,考大學時才考了六十分,所以我的工作那麼辛苦,掙的錢還不多,原來根本沒時間管她,陪她。女兒把這話記住了,有時偶爾也會說,“你怎麼才考六十分啊?”

我高中時本來基礎很好,結果沉溺於胡思亂想,後來根本無心學習,不想學習,放棄了學習,結果成績一路下行,高考成績慘不忍睹,上了兩年專科,畢業後勉強靠父親的人脈找了工作,一無所長幹了二十多年,一直是慘淡經營罷了。

後來我反思自己,當時真是患了嚴重的強迫症和焦慮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沒法對任何人說,時刻折磨著我的內心,直到讓我沒有一絲力氣,我真的被吞噬了。我上的大學不好,但是環境的變化最終拯救了我,讓我擺脫了那些可惡的臆想,也算幸運了。



我當時就想,自己為什麼來上學,甚至想為什麼要去競爭,完全不會去想自己的失敗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命運。我當時英語是很好的,我無心學習,也不能怪當時一個同學老是找我給她講英語。那個同學已經是武漢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了,別的同學還戲言我對她的捨己為人,客觀是這樣,但我確實怪不得別人。

不管孩子成績如何,孩子的健康是首要的,包括心理健康,只要擁有健康,先成人,再成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類似於這個小女孩兒的情況,過去有,但是不多,現在學校卻多起來,各班都有,而且不是一兩個。

她們在學校根本就不學習,也不寫作業,除了玩兒就是打打鬧鬧,老師教育他們,甚至懲戒他們,都無濟於事。

這類學生分三類。

一類不學習我也不影響別人,整天靜靜的坐在那裡,如同聽天書,所以很差,勸她學習以沉默相對。

另一類是,聰明伶俐,長得漂亮,打扮自己,就是不學習,學習特別差,現在的小女孩兒很開放,批評,教育,讓他學習 他卻巧舌如黃,振振有詞。 考上大學有什麼用?還不是照樣打工掙錢嗎?我們現在家裡都有錢。幾句話就能把老師噎得哭笑不得。

再一類女孩兒,性情比男孩兒都頑劣,不學習還影響別人。老師想管又不敢管,不管班裡很亂,其他人無法學習。管了又怕惹出事來,被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處罰,老老師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老師家訪,家長的態度很曖昧。小女孩兒上學有什麼用?長大嫁人,能學成什麼樣就什麼樣吧。家長的話不多,老師更尷尬。

新的讀書無用論悄悄的興起,原因在於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太多了。美其名曰回鄉創業,其實大多數大學生無事可幹。打工嫌丟人,公務員考不上,甚至連教師都考不上。這些大學生待在農村,家長學生造成了一個錯覺,那就是讀書幹什麼呢?所以她們時對上學喪失了信心,學與不學,學好學壞,家長們都懶得管。

對這些學女生的情況,教師該怎麼辦?毫無辦法。一個人沒有理想,沒有報負,失去了信心,放棄J學習,老師又能怎麼辦?特別是在目前教育的大環境下,不能採取極端的手段,只有好言相勸了,如果好言相勸沒有效果,也只有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