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世界首款鑽地彈道導彈東風-15C究竟有多強?

我是妙女郎


東風15C射程約700公里,主要攜帶常規彈頭,總體上屬於一種戰役戰術級別的公路機動中近程地對地彈道導彈。它是從我國八十年代末期研製的東風15導彈上發展而來的,它之前最令人吐槽的問題就是精度,後期通過匹配衛星制導和末端雷達制導,精度已經可以與美國最精銳的潘興2導彈相媲美。與其他改型的東風15相比,東風15C因為採用了特殊的長徑比鑽地侵徹彈頭,已經不僅僅限於打擊敵方地表目標,更能在千里之外對敵方地下掩體工事進行點穴式摧毀,實乃目前威懾力最強大的東風快遞之一!



(東風15C進行測試)

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曾經構築了大量的地下工事以求抗擊美國強大的空中打擊,然而美軍從六十年代起為了攻擊蘇聯的陸基導彈發射井就開始了鑽地彈的研究,到九十年代初發展出GBU(寶石路炸彈)和JDAM(傑達姆炸彈)兩個系列的精確制導鑽地炸彈。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的GBU28激光制導鑽地炸彈已經能夠貫穿6米厚的混凝土層,多國聯軍正是藉此轟炸了巴格達北部的奧塔基空軍基地總指揮所,從而使伊空軍群龍無首,最終在海灣戰爭中淪為喪家之犬!


(美軍巨型鑽地彈測試)

正是認識到鑽地彈在未來作戰中的巨大優勢,我軍從九十年代起也開始了這方面的追趕,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基本掌握了鑽地侵徹部高強度材料和智能引信技術!而與美軍不同的是,我們並沒有優先發展鑽地炸彈,而是首先將鑽地彈頭匹配在了東風15彈道導彈之上,這又是為什麼呢?

(珠海航展展示的國產鑽地彈道導彈擊穿多層混凝土樓層畫面)

主要是當時我空軍力量與周邊國家特別是美軍存在代差,一旦發生戰爭,即使依託陸地機場和地面防空系統支持,仍然很難取得優勢,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戰鬥機和轟炸機是很難抵近到敵方目標上空進行炸彈投擲的,因此發展射程遠且突防能力強的鑽地彈道導彈可以取得不對稱作戰優勢!隨著大量新銳戰機的服役,我軍空中作戰力量快速增長,戰時制空權已經不完全被敵方所壟斷,因此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中,我們也能逐漸發現國產鑽地航彈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天戈”1000公斤激光制導鑽地炸彈)

那麼迴歸正題,東風15C到底有多強?首先第一個強的就是其侵徹戰鬥部,該型戰鬥部採用了高強度耐高溫鎢合金外壁,外形設計為大長徑比的低阻流線型。與美軍最強的MOP巨型鑽地彈13.6噸的巨無霸體格相比,東風15C的戰鬥部只有1噸左右,而鑽地彈鑽地性能主要取決於落地時的動能大小,東風15C如此的小體格是否當得起岩石粉碎機的稱號呢?
(美軍MOP鑽地航彈)

與MOP巨型鑽地彈依靠重量砸地的風格不同,東風15C走的是速度突破流,因為彈道導彈的優勢就是從彈道最高點俯衝直下,因此再入段速度可以高達數十馬赫,即使因為精確制導的要求需要減緩下落速度,東風15C戰鬥部在落地瞬間仍然能夠達到5馬赫以上的極速!而對比MOP炸彈最快1.5馬赫的落地速度,東風15C無疑一騎絕塵!所以在重量相差十餘倍的情況下,東風15C依靠速度優勢,動能與MOP相差只有兩倍左右,對比MOP高達60米的混凝土鑽深,保守估計,東風15C最低也可以達到20米鑽深!


(我軍鑽地彈實彈測試炸出的坑)

除了鑽深大,要做到有效打擊地下掩體工事,還需要精度做支撐,而東風15C在這方面也是極為突出的!早期的東風15精度只能打到百米級,後期改進了制導系統的東風15B圓概率誤差在30—50米左右,但是要保證有效的彈頭侵徹角度和攻擊範圍較小的高價值目標,這還遠遠不夠!東風15C在東風15B的基礎上繼續加裝了北斗衛星制導以及圖像匹配製導和末端主動雷達制導,將精度提升到了米級!根據解放軍報報道,在2016年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王權海曾經帶領發射組打出了分米級別的成績,創造了東風15C有史以來的精度紀錄!可見東風15C精度之高早已經超過的他的前輩潘興2地地導彈,千里之外打窗戶洞已經不是夢!

(美軍鑽地彈採用激光制導,精度驚人!)

而東風15C最後一個強大之處就在於它的載具!目前東風15C所使用的是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研製的,泰安特種車有限公司研製的HTF5451型45噸超重型火箭導彈運載車,在2014年該型車曾經在青藏高原的測試中連續翻越唐古拉山、風火山、頭二九山三座海拔超過5000米的雪山,創造了國內超重型導彈運載車的紀錄!正是因為該型運載車的高原性能突出,因此東風15C也藉此實現了全域、全地形部署,威懾能力進一步提升!
(東風15C上高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