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孫儷主演的《安家》這部電視劇不現實,劇情狗血,你們怎麼看的?

筆尖上的小吏


你好,我是楊小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電視劇《安家》一經播出,就取得了廣泛的關注,其中與現實相關的部分,討論的尤其多。究其原因,是一部分觀眾認為劇情不現實,有一部分認為劇情符合實際。

有意思的是,不是身臨其境經過這些事的人,覺得劇情太誇張,而實際經歷過這些事的人,覺得演的還不夠。

比如,買房。劇中雙博士經歷幾個月買房,大大小小看過幾十次,卻無法買到心儀的房子。由於他們特殊的要求,必須先賣房才買房,而且買房是剛需,又馬上有二胎,所以買房過程挑剔也可以理解。


房似錦把跑道房重新裝修後賣給博士一家,這在現實中是可以操作的。很多中介會收購一大批房,自己裝修後再單獨出租。而且,這個跑道房是專門針對博士家裝修的,符合對方的所有要求,裝修費用算入房價中,博士家也能負擔得起。算是對口營銷。關於搶單子,實際生活中是真的存在。而且房似錦很多營銷手段,都引起中介公司的注意,很多企業要求員工好好學習,光從顧客角度出發這一點來說,就贏過很多企業了。

還有假離婚為了降低房貸和首付,買房時要不要加上兒媳的名字,老兩口買房寫兒子名字是因為他們不符合在上海買房的條件。這些確實在現實中很多。

關於劇情狗血,大部分是說徐姑姑和前妻的糾葛。假離婚變真離婚,這個也確實有。現實往往比這更狗血。

我身邊就有個例子。拆遷,夫妻倆假離婚就為了多得拆遷款。老公和另一個女的假結婚,承諾拆遷款到賬後給對方50萬。結果他們假結婚後,男的突發疾病去世,女的不認賬。前妻除了分到的一套房子以外,什麼都沒有。這個女的不僅得到幾套房子還有幾百萬的拆遷款,注意,這都是白得來的,並且是受法律保護的,前妻哭都沒地方哭去。真是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啊!

所以,劇情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經過藝術的加工,有些許誇張可以理解。況且,這才播出十集,未來如何發展還不清楚。

這部電視劇已經被編劇六六蓋章是行業劇了,感情戲很少,既然如此,我們且看看再說吧。


楊小蛋


《安家》bug確實不少,槽點一籮筐,但在真實性和專業性上,可以算是國產職業劇的“良心代表”了。

為了回答這題,我詢問了朋友圈的幾位房產中介對《安家》的看法,他們的評價大同小異:很真實,有同感。

《安家》的很多細節,刻畫的都是房產中介的真實生活。

1:開早會,打雞血。

有60%的房產中介都有召開早會的習慣,這種打雞血形式的早會最為常見。

所有人列好隊,著裝統一,整齊劃一,主持人在隊列前方進行講評,喊口號,激發鬥志。

劇中的路邊發傳單、接打電話、跟進回訪,拓展客戶、盯裝修,刷朋友圈、統計各類數據,催客戶辦貸款……

這些就是房產中介的日常工作,快節奏,高強度。

2:隨時隨地陪客戶看房。

房產中介的時間是不由自己控制的,手機24小時都開著機。

無論是嚴冬還是烈日,無論是節假日還是週末,無論是清晨還是夜晚,只要客戶一個電話,都會屁顛屁顛的跑過去陪他去看房。

3:站在椅子上拍照。

這是中介給房子拍照最常用的方法,站在高處拍視頻、拍全景圖,這個角度拍的更全,能顯得面積更大,更廣。

4:中介把房子裝修後再賣。

很多人吐槽的一大bug,就是房似錦作為中介,沒有權利把房子設計裝修再賣出去。

其實劇中中沒有深入講,很多中介清楚樓盤行情,有的人甚至會去借錢買樓盤,裝修一番,再賣出去賺差價。

5:宮蓓蓓給中介留化名。

現實生活中,大多客戶對中介都是一種防備的心理,是不信任的。

他們基本都留假名字假身份,就是不想讓中介知道自己的真實信息。

6:要求加女方名字,徐文昌建議貸款。

老嚴夫婦籤購房合同時,兒子提出要在房產證加上女方名字,原本輕鬆的氣氛,瞬間僵化,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買房是爭吵的點。

現實生活中,買房的全過程,一家人往往鬧得一地雞毛。

而徐文昌看到老嚴夫婦無法推辭兒子的要求,立刻提出首付+貸款的方式。

這是因為付款全購房,加名字相當於贈送一半產權份額給倩倩。

而支付首付款,加名字相當於贈送一半首付款,貸款的部分仍需要夫妻兩人共同努力償還,如果以後倆人離婚,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老嚴夫婦的損失。

7:摸清客戶的真實需求。

房似錦反覆強調一件事:瞭解用戶的真實需求,這就是中介賣房的核心。

抓住關鍵點,瞭解了客戶的真正需求,反覆強調你推銷的房子能夠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時候。

這樣,你能比其他人更快地與你的客戶達成交易。

我覺得,這部劇最值得表揚的一點:女主角的成功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男人。

大多國產劇的女主,都是一路開掛的人生贏家,解決問題大多靠外掛和運氣。

職業發展路徑、必備素養、困境、專業性和特殊性,一個都看不到。

例如《我的真朋友》的程真真,《楚喬傳》的楚喬、《北京女子圖鑑》的陳可依,核心都是憑著女主光環,受男一男二的捧愛,最後事業愛情雙豐收。

而《安家》的房似錦則是白天黑夜地努力,靠自己的業務說話。

來看看她將走道房賣給宮蓓蓓,再將二手房賣給老嚴夫婦的全過程。

首先,細心盤查客戶。

在盤查自己的客戶這一點,房似錦表現出來了驚人的邏輯,她通過一個不起眼的手提袋,一步步查到客戶的真實信息。

很多觀眾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房似錦這樣打幾個電話的做法,會讓人厭煩。

但宮蓓蓓是一個為買房前前後後奔波大半年,挺著大肚子四處看房的女人,她是非常需要中介給她好消息,給她推薦合適的房源。

所以房似錦遞出去的名片,就變成了機會。

其次,用心對待客戶。

房似錦對待客戶時,非常注重細節,無論是給宮蓓蓓收拾家裡,拍房子的照片,還是從垃圾桶裡撿出來她兒子的畫。

無論是在電梯幫宮蓓蓓換鞋,還是自己隨時帶著一把打傘。

這些細枝末節,看似不起眼,卻會在別人需要時暖進心裡,獲取別人的信任。

然後,瞭解用戶的真實需求。

房似錦太懂宮蓓蓓的心理弱點了,兩博士後在上海奮鬥多年,卻買不起像樣的房子,每天被疲倦生活壓得透不過氣。

所以,看房時就只帶一個宮蓓蓓上去,用女人的感性戰勝男人的理性。

先介紹房子的每一處設計如何滿足她的需求,再用“詩和遠方”撫慰她的心靈。

最後戳心窩的一句“你和你先生都這麼優秀的,如果在這座城市,連你們都買不起房,那太不公平了”,打消宮蓓蓓對高房價的憂慮,刺激她下定決心。

而帶老嚴看房時,則抓住了老人家圖吉利這個點,以“房東文化高,生男孩”的賣點吸引住兩人。

最後,幫助客戶做決定。

明白宮蓓蓓手頭緊張,資金不足,直接幫她做連環交易,讓她輕鬆賣房—買房,一舉兩得,省心省力。

整個賣房過程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有跡可循的,總得來說,這部劇在近幾年的國產職業劇裡,算中上水平吧,我還會繼續品嚐。





如果能夠選擇忘記


昨晚本想追追劇,看看好久不見的孫儷啥樣了?劇情咋樣?看了十幾分鍾,看不下去了,沒見吸引眼球的地方!劇情老調重彈,孫儷也脫掉了那份純情利落,變得世故呆板!毫無生機的模樣!還是換臺吧!



陽春雪蓮


我個人覺得孫儷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可能這部電視劇的策劃,編輯可能不太深入人心。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除掉孫儷的迷惑的電影作品,這應該算是孫儷這幾年電視劇作品的最低分了。

從《甄嬛傳》之後,雖然選的劇,有嘲點,但孫儷的演技倒是一直備受肯定。這次沒想到,居然被評演技差。

和原版日劇相比,孫儷的感覺被形容是“像閒人馬大姐”。

另一個被詬病的點,是這部劇和原版的差別改動太小,從人設到經典臺詞,都和原版差別不大。不過也有肯定孫儷演技的。







美食找佳成


您好,很榮幸能夠回答您提出的問題,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

《安家》是一部講述房屋中介為背景,精英房似錦(孫儷飾)帶領同事與同行競爭,為客戶奔波發生的一系列喜怒哀樂的現實題材的都市劇。

孫儷的演技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在《甄嬛傳》中飾演的娘娘深入人心;《羋月傳》中靈動與霸氣之間的轉換讓人慾罷不能;《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的果敢刻畫的入木三分。近年來孫儷大多是以古裝的扮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在現實題材的劇中演技如何呢?

早在《辣媽正轉》中孫儷便開啟過霸屏模式,想來在新劇《安家》中也會有不俗的表現。看過更新的劇情倒不是被孫儷的演技所折服,倒是驚歎於劇情的神奇,房似錦對手反而更像現實生活中的房屋中介。

當然我覺得大家評價孫儷的演技有很大一部分帶入了個人的感情因素,前幾天的捐款弄的沸沸揚揚,孫儷的形象一落千丈,這也是大家對她的新劇不喜歡的一個因素之一。我認為大家應當理智看劇。





美劇A愛好者


孫儷主演的《安家》是部輕喜劇,活潑,有趣,看得很高興。不過笑中有淚,也有殘酷的行業競爭,看不得別人的好,挖牆角,行業內鬥不擇手段。

這些在現實在經常看到,演藝圈內鬥更明顯,太現實了!劇情本就來自生活,帶點誇張的藝術加工,才能感染觀眾。一邊看一邊情不自禁的笑,看得開心。

孫儷演得很好,就是頭髮剪得太短,開始不能適應她的這個造型,看了幾集因為演得好也就漸浙適應了。羅晉演得也很好,看得舒服。其他演員也不錯,很活躍,這部劇真的挺熱鬧,喜歡看!


崇文重教


現實生活中,有幾個敢跟領導那樣飛揚跋扈的?難不成是歧視外地人?


紅星閃閃閃的人兒吶


電視劇本就是源於生活,但是電視劇都是圍繞主人公演的,所以所有事情圍繞房似錦很正常,過於平淡的話,觀眾又會覺得沒有意思,所以編劇也是非常費心的寫出劇本,劇中的細節也是滿滿的。

對於這個我們應該抱有平常心,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趙先通


電視劇而已,娛樂休閒何必當真,看看就好

生活終歸是生活,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


萍平樂


還行啊,比較貼合現實生活,離婚出軌。各種忽悠。感覺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